:::
《破月》中,舞者必須以含蓄內斂的東方肢體,揣摩角色的內在心境。(林勝發 攝 世紀當代舞團 提供)
即將上場 Preview 跨域媒介與東方語彙

姚淑芬《破月》 譜寫傳統婚禮的現代性

繼《大四囍》批判傳統婚姻制度後,經過十年沉澱,編舞家姚淑芬新作《破月》再度對時代提出反思與對話,承襲《大四囍》強烈的視覺符號,姚淑芬再度挑戰以跨域媒介譜寫傳統婚禮的現代性,她擷取中國舞為元素,在紅布起落與紅線纏轉之間,舞者以含蓄內斂的東方肢體,揣摩角色的內在心境。

繼《大四囍》批判傳統婚姻制度後,經過十年沉澱,編舞家姚淑芬新作《破月》再度對時代提出反思與對話,承襲《大四囍》強烈的視覺符號,姚淑芬再度挑戰以跨域媒介譜寫傳統婚禮的現代性,她擷取中國舞為元素,在紅布起落與紅線纏轉之間,舞者以含蓄內斂的東方肢體,揣摩角色的內在心境。

世紀當代舞團《破月》

10/6  19:30   10/7  14:30

新北市 臺藝表演廳

INFO  02-23944354

編舞家姚淑芬的作品面向多元,其中婚禮題材更形成風格化的系列脈絡:從二○○六年以玩轉東方的《大四囍》驚豔歐洲舞台,二○一○年融貫俄羅斯名曲家斯特拉溫斯基的《婚禮╱春之祭》獲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年度表演藝術獎」,這回《破月》是她經過十年沉澱,繼《大四囍》批判傳統婚姻制度後,再一次對時代的反思與對話。

亞洲婚禮下的符號性

「一天的等待,是一生的期待」,姚淑芬說舞台上她所操辦過的婚禮,都圍繞著「命定」而轉。《大四囍》以傳統婚嫁物件打點裝扮,暗喻新人如戲偶般被操控,不但在文化背景相似的亞洲國家得到共鳴,更受到國際舞壇的肯定,獲得美國大學舞蹈節(ADCF)最佳創作獎,紐約藝術指標《村聲》The Village Voice雜誌評論其「為東方舞蹈灌注了當代舞的創新精神」。

新作《破月》名稱源自古代六禮中的「問名」,舊時人家相信女子特定的生肖搭配某些時刻不吉利,整齣舞作以此發展,承襲《大四囍》強烈的視覺符號,姚淑芬再度挑戰以跨域媒介譜寫傳統婚禮的現代性。她與服裝設計師黃嘉祥考究漢代服制,借「黑」、「紅」、「白」的文化意涵揭示角色不同的身分階級,而其舞蹈作品中獨特的多維空間感,在立體創作藝術家黃啟峻的親手搭建下,舞台上以「瓦片」構築出儀式性的圓形空間。

一道圓,象徵著生命的起始終點,舞者站上的瓦片是前進也是後退,所有的情節以「戲中戲」在圓圈裡完成。「到了我這個階段,已經順著軌跡走,你想逃,也逃不掉。」姚淑芬企圖讓每個人看清並覺察被日常所掩蓋的命定軌道。

時間之詩的緩與慢

《破月》與以往作品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全然的東方語彙。姚淑芬擷取中國舞為元素,打破舞者身體邏輯,比如追求速度及拋接、托舉等現代動作,「這是緩慢的舞蹈,尊重你走的每一段路」,姚淑芬將儀式中的時間感拉長,一個多小時的舞作譜寫婚禮的一天。紅布起落與紅線纏轉之間,舞者必須以含蓄內斂的東方肢體,揣摩角色的內在心境。困難點在如何以當代角度,理解過去的傳統,同時表露光陰寸寸流逝的真實感。

「年輕的時候比較叛逆,作品批判性強。可是早在《大四囍》演出時,我心中已經有了《破月》的雛形。」十年再以《破月》回首,姚淑芬說她的生命之圓臻於成熟:「在這個軌跡之中,我看見自己如何成為我」。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