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子儀
演員
-
如荒煙漫草
模樣
這個世界,還會有我的容身之處嗎? 這是近幾年,愈來愈常問自己的一句話。 我是如何成為現在的模樣,而往後的我又會是什麼模樣。 活著對我來說仍然是十分痛苦的一件事。成為一個演員,並不能讓我緩解或減輕這些痛苦。它只能帶我窺探痛苦的本質,以及如何面對,或重新體認它真正的模樣。譬如可愛,譬如真實,譬如掙扎對於生存之必要,譬如理解與創造,譬如感受以及存在成為世界一部分之重要。 在表演創造及練習過程中,有時我們可以得知基本有三個選項;第一是已被證明過最安全且最有效率的,能簡單被理解,執行上也較不易失誤。第二是較為獨特技術性也較複雜的,但可由演員魅力或能力加成,創造出能加分的詮釋方式。第三也許是較具挑戰、較困難的,能因顛覆想像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往往在這種時刻,可以選擇時,我的優先選項會是第四,那條沒人走過,可能會失敗,吃力不討好,且不一定會成功的道路。 我常常會和那個感到最不自在的人說話。群體是一個排斥他者的指稱,他者並未要刻意破壞和諧,只是因為存在。於是,該怎麼生存變成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能調和自我嗎,該到什麼程度呢,怎麼樣的感覺才能算是委屈呢,有一個標準可循嗎,標準是誰定的呢,我是否正在傷害他人呢,我要在意嗎,要放在心上嗎,要忘記嗎。 自我的重要遠大於他人嗎?成功是活著的終極目標,沒有別的了嗎。我唯一確認的是,我是脆弱不堪的。唯有認知自我的脆弱,才不會讓自己過於自大,自大到認為自己可以為他人指明道路,否認其他的存在。你不是神,你是無助無依的,依靠著人性靈魂深處的慈悲、信念與愛,那個與生存利益相悖但確實的存在。同時才能知道給予自己力量的,並非來自於自我如何強大;痛苦也非自我,脆弱亦非自我,所有的一切都不是自我的。唯有認知這份無依無助的脆弱,才能感受沒有任何是不脆弱的,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只屬於自我的。同時也才能知道強大與否並非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體認感受,如何看見那些看不見的存在。 這是我面對表演藝術的基礎,也是我活著的基礎。這是困難的,且注定逐漸消逝的。 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曾跟我說過,他很清楚自己的前世是一棵樹。這一世的他照著自己的方式活著,就像不知名某處的一棵樹,為樹下的人遮風避雨,能孕育照護這
-
如荒煙漫草
態度與價值
今年有幸和金士傑老師一起拍戲。前製期我們第一次和導演碰面時,金老師說他很不好意思;前陣子一直在忙很心虛,這兩天才有時間好好把角色再整理了一下,有了一些基礎和想法,才比較踏實。導演問金老師想不想稍微對對詞討論一下,金老師說好啊,便從座位站起身,問導演想對哪一場。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金老師幾乎已把所有場次所有台詞都記起來了,那時距離正式開拍還有近兩個月。他是依著劇本脈絡及角色狀態來記的,不是只是死背下來。我們邊對戲,金老師邊詢問我對彼此角色的感受和想法,並一起和導演討論著。某一小段戲結束後,金老師跟我說不好意思,他剛剛稍微恍神了一下;他說他講某一句台詞時突然感受到另一層涵義,邊咀嚼著就不小心出了神,節奏慢了一點。開拍後我和金老師有連續幾天的對手戲,技術上和戲劇性上都不容易處理,第一天我們在面對許多困難與挑戰下終於完成拍攝。第二天早上在梳化間,金老師坐在我身旁跟我聊起昨天的戲。他說他回去想了一整個晚上,大概有了一個方向,他自己的表演應該要怎麼調整,有什麼缺失,以及有什麼可以更好的地方。我心裡很感動,即使金老師到了這個年紀這個地位,對待表演及角色仍是戰戰兢兢。我是個後生晚輩,但他不在乎任何身分地位,認真地把我重視為一起完成拍攝的對手演員,謙虛地和我分享討論,細心聆聽我的感受與想法。去年參與《如夢之夢》的演出,我飾演金老師曾經演過的角色「5號病人」。和金老師一起拍攝的日子裡,也向他請益對演出和角色的想法。他說他知道這個角色的困難之處,每個演員詮釋的味道都不一樣,都有各自的神采。他可以給的只是一些經驗分享,和他思索角色的角度,以及他觀察到的屬於不同演員精采的地方。 想起蕭艾姐,《如夢之夢》排練中後期,劇組叮嚀該丟本了,蕭艾姐很緊張自責也很不好意思地說她記得很慢,她會盡力盡快丟本。她是排練時最認真的演員之一,每一次排練每一場戲每一個角色,不論戲分輕重,她從頭到尾全神貫注。演出時她總是第一個到場邊準備好出場的人,默默地給予其他人祝福與擁抱。我在台上很近距離地和她對戲,每一場都被她投入角色的情感深深感動。她跟我說她做其他事情可能都不擅長也做不好,能在舞台上演出這件事很純粹很快樂,她能予以回報的就是盡全力去做好每一個細節與每一刻在場上的演出。 秋天拍攝另一個劇集,和鄭志偉大哥一起工作。主場景是搭建起來的酒吧,我演
-
如荒煙漫草
魔幻時光
2016年,《百年孤寂》10年後在台南鹽山再次重演,整個鹽山就是我們的舞台,背景就是一望無際的藍天。劇團在鹽山前搭了露天的觀眾席,開演時是傍晚,隨著劇情推演天色漸暗,美麗的晚霞伴隨著整個演出,從黃昏、日落,到月光升起滿天星斗。某一場演出時太陽下山不久便開始下雨,觀眾紛紛穿上雨衣。雨勢愈來愈大,正好演到老邦迪亞帶著全村的人尋找新的村落,我們在暴雨中帶著大大小小的行囊,在崎嶇難行的鹽山上奮力攀爬著。所有的演員都專注努力地與這場暴雨抗衡著,讓演出繼續進行。到了中場,雨勢實在太大,也擔心器材會有漏電危險,劇團宣布演出暫停。這次演出的某一天,劇情進行到邦迪亞上校年老時再次聽見馬戲團的馬車經過的聲響,從鹽山的半山腰一路追隨到觀眾席前方的平台,他累了,想小便,將頭靠在樹幹上,就這樣死去了。我說著上校最後的獨白,在踏上平台後不久,突然感覺整個時空凝止了,彷彿全世界都暫停了,每一秒都不存在。我在天空中看著舞台,看著自己,看著觀眾席,看著滿天星斗;但我同時也在自己身上,感受到自己每個呼吸,每個步伐。那瞬間好像這世界所有一切都凝結在一起,所有呼吸也都在一起,或說從來沒有分開過,世間萬物的每一瞬間都親密相連著,且時間並不存在。那是一個無法言喻,奇妙神秘的魔幻時刻。 2017年拍攝《台北歌手》,我飾演呂赫若。有一場戲是呂赫若逃避著追捕,腿受傷了,躲進一間民宅裡。有個小女孩發現了他,我輕輕地安撫小女孩,告訴她不要害怕,希望她不要發出聲音,不要讓外面的人知道我在這裡。這是生死成謎的呂赫若的最後一場戲,導演希望我在最後,慢慢地直接凝視著鏡頭。Action之後,我的視線從小女孩身上轉向天空,再慢慢地望向鏡頭。那一瞬間我彷彿感受到時空的跳躍與穿越,幾十年前的呂赫若,透過我的雙眼看著現在,直視著觀眾,有個聲音在說:那個時代的我已經過去了,這個時代的你們是不是還能繼續做什麼。這場戲拍完之後,我發現我的雙眼布滿血絲。直到現在,我都不太敢重看這場戲。拍攝這齣戲非常艱辛困難,戲中我有8首鋼琴演奏,和8首聲樂演出,同時我又扮演著呂赫若筆下小說中的其他人物。我沒有太多的音樂基礎,古典鋼琴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學會,聲樂又都是德文、義大利文演唱。大約拍攝將近1年前就自己找了3位老師學習,每天練琴練聲樂到半夜。某天半夜我獨自在家裡彈著琴,突然感
-
如荒煙漫草
選擇
1999年第一次入圍金鐘獎,被通知要走紅毯,那時我還在大學念書,找了同班同學陪我一起。下課後我和同學趕忙從關渡到了國父紀念館旁的麥當勞;離場館最近有洗手間可以換裝的地方。換了衣服稍作整理,想到走紅毯好像不適合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附近沒有置物櫃,也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只好把自己和同學的便裝、雜物都塞進一個大袋子中,藏在國父紀念館的草叢裡。典禮結束後我到草叢裡拾回我的行囊,慶幸東西都還在。沒有公車了,只好再坐計程車回到台北車站。 對於一個窮苦的大學生來說,這其實是趟很辛苦的行程;合身的西裝、不破爛的皮鞋對我來說都是奢侈品。那時捷運只到台北車站,更不用說從台北車站搭計程車到國父紀念館來回的車資,幾乎是我一週的飯錢。那時的我對走紅毯這件事也感到十分的困惑,我飾演的是一位遊走在社會邊緣的青年,他的生活、生命多舛,我扮演著他,最後走上了紅毯,是榮耀他的生命故事,還是藉由他在彰顯著我的人生?這件事,是對的嗎? 幾年後第二次入圍,我也還在學校念書,這次決定不走紅毯了,直接出席典禮。有些朋友守著電視沒看到我,直到要頒獎前透過轉播才發現我幾乎沒什麼裝扮坐在觀禮席上,覺得不可思議,一些前輩也不懂為何我要放棄讓自己曝光的機會。 又過了幾年,參加某個連續劇的拍攝,我算是主要角色之一,上映前有例行的記者會,結束後被當時的經紀人唸了一頓;我穿著一身黑,沒有裝扮,和工作人員一起站在最後面。而我對此也感到困惑,一個作品的完成是台前幕後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我就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分子,沒有誰是特別重要的,也沒有誰不是。而長年的劇場訓練吧,讓我習慣一身黑;作為幕後工作人員不論run show或換景時,是不能穿著太鮮豔的顏色的。 這些矛盾糾結在多年後當然也適應了,第三次入圍,我很正常地走在紅毯上,很大方認分地換上公司幫我準備的光鮮亮麗的服裝,站在最前面拍照;入圍是個榮譽,應該要大方接受讚美。但是我知道,某部分的我很痛苦,也很不快樂。 我詮釋著不同角色的生命,不是為了要藉此得到注目,或形塑自我成為偶像,也不是只將他們的故事當作茶餘飯後的消遣;他們的生命豐富了我,指導著我,甚至畫出這世界的各種色彩,不論是醜陋、骯髒、不堪入目的。這個世界的殘缺與真實,都警惕著我們歡愉不是理
-
如荒煙漫草
藝術與娛樂
藝術與娛樂,有所謂的高低優劣之分嗎?熱門的得獎電影,我卻看不懂,是我沒有天分,還是藝術涵養不夠呢。藝術是高尚的,娛樂是庸俗的,我只是個庸俗之人,就隨你們自命清高吧。 多年前參與王嘉明導演的《文生.梵谷》演出,那時全世界正重新溫習梵谷,不論咖啡杯、藝文商品、寢具,我們一起回憶著他的痛苦,浪漫現實生活。嘉明把場景建立在機車行裡而不是美術館,在他與友人的書信中重新建構屬於一個「人」的思緒情感,以及後世對所謂「藝術」進行的消費、娛樂,或只是當作流行的裝扮。 有時受到不同平台邀請,請我推薦影響自己最深,或最喜愛的幾部電影、幾本書,對我來說其實都蠻痛苦的。一是我的天堂可能是他人的地獄,二是藝術創作跟觀者生命經驗息息相關,它應該是屬於個人的,而非他人可以共有的。 讀小學時,學校不定期會在禮堂放映電影。放映當天,所有年級的小學生會拎著自己的小板凳,一起集合到禮堂裡看電影。印象最深的是《魯冰花》,也許因為電影裡小男孩的心情和自己成長的背景有些相似,也許因為在偌大的禮堂裡,這麼多的小孩聚集在一起,黑黑暗暗安靜的時候,才能感受到自己真實的孤單寂寞。 國高中開始常蹺課,有時跟朋友在二輪戲院看一天的電影。青年時期第一次看電影莫名地被感動落淚,是《心靈捕手》。也許在叛逆的年少輕狂中,真正想要的是有人真的能理解你,接住你。 第一次被劇場震撼,是看田啟元的《一個少尉軍官和他的二十二道金牌》,我完全看不懂,卻被整個演出深深吸引著,後來才明瞭那是因為第一次感受到美學、語言與暴力的純粹,一輩子都忘不了。 退伍後很長一段時間,每年都會想盡辦法去看當屆入圍奧斯卡和金馬各類獎項的電影,很大的原因只是因為好奇。什麼是最佳?為什麼它沒有入圍?這樣的習慣持續很多年之後,就有了自己的喜好和評斷。久而久之,「大師」就是屬於自己的,而不是他人的;最佳電影也是,最喜歡的演員也是。這個過程會不斷地成長改變,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謹記勿畫地自限,恃才傲物,不要認為自己才是藝術。 藝術是什麼,是很個人的吧,它應該就是屬於個人的,屬於每一個人自己的,不是一個標準或絕對。藝術與娛樂是相對應的兩極嗎?還是相依存的互屬? 小時候可以很簡單的用「難看死了」,「大爛片」來總結一切。現在可以不用追隨評論的大師畢恭畢
-
如荒煙漫草
對話
表演是為了誰?是為了觀眾?角色?導演?還是自己? 16歲左右在臨界點劇象錄,我看著吉興哥在寫角色作業,他在一張白紙上畫了兩條線,分出了3個區塊,分別寫著:演員、角色、自我。 大學畢業時,我帶著對未來的疑惑去找我的表演主修馬汀尼老師,我說我不知道將來該往什麼方向走,是朝影視產業發展,還是在劇場。 馬老師說,我應該想的是,你可以為那個環境做什麼,付出什麼,夠不夠努力,以及有什麼資格可以留下。 退伍後持續思索著表演的意義,年輕的我有了3個結論:一是創作,二是娛樂,三是代言。 創作指的是各種形式、美學、技藝上的追求、探索與挑戰。娛樂包括觀者身心靈的洗滌、陪伴、啟發或宣洩。代言是指代替世界上的其他人或任何角色,說出他們的故事和存在。 年過30之後,有了一點點的經歷與成就,但對於個人的追求淡了,想著我還能做什麼。我夠努力了嗎?我該努力的方向是什麼?自我成就嗎?我有為這個環境盡了什麼責任嗎?身為一個演員,除了名利以外,你可以為這個環境做什麼呢? 其中之一就是期許自己能以身作則,讓更年輕一輩的演員看到、知道面對表演,身為一個演員,可以有的態度是什麼。這不是一個標準或批判,而是一種選擇。 然而這樣想,是否又太夜郎自大了呢? 於是又繼續想著這個老問題,表演是為了誰? 多年來已習慣照著從吉興哥那學到的角色作業方式去提醒、質問自己,和自己對話。 「演員」可說是一份職業、工作、身分;「角色」是你現在要去扮演的對象,或在演出中要接受的任務;「自我」是回到你這個人本身,所有關於你的一切。這三者既為一體又各自獨立,並相互影響著。 「演員」是一輩子的訓練和要求,不論多有經驗了,永遠回到最基礎要求自己;反過來也會檢視「自我」是否過分偏執「演員」這份認知,讓創作「角色」的過程僵化,失去了可能性。 如果角色性格邊緣,充滿暴戾之氣,扮演過程中一定會過渡、影響到「自我」及「演員」上,那也要小心;是否藉「角色」之名來滿足「自我」對表演的虛榮或匱乏,或是以此刻意彰顯「演員」能力的表現。 這三者同樣也會相互牽制,譬如對「角色」茫然或無助的原因其實來自於「自我」,而非表演能力;或是太在意自我
-
焦點專題 Focus 劇場╱電影演員
莫子儀 我的演化就是因為拒絕進化
在喘不過氣的年末,提醒著自己要珍惜一切,也希望自己不要輕易妥協;適者生存的僥倖也許只是殘忍無情的暴烈,滅絕的道路或許只是無謂的浪漫,也有可能是黑暗中的一抹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