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La La Human Steps這個旣莊嚴又調侃的舞團名稱,彷彿宣誓了它的舞蹈風格將和新搖滾樂潮共翔。它崛起於加拿大的法語區,是個深具潛力的前衛舞蹈團體。
來自加拿大魁北克的編舞家,洛克(Edouard Lock)引起大衆的注意是始於一九七六年爲「新面積團體」Groupe Nouvelle Aire所創作的《飛逝的時光》Temps volé──好似一精緻畫作,以抒情動人的手法描述一個三角戀情,觀衆反應十分熱烈,而一個新編舞家也就此誕生了。他接下來的作品《母親的老家》La maison de ma mére則一改前作風格,以憂鬱、黯淡、*新表現主義的方式來表達其內心感受,藉此追溯混亂與憂傷的過往!從接下來的幾年魁北克編舞者們喜用新表現主義的編作手法來看,洛克的作品可算是其中的先驅了。
一九七九年與Lily Marléne合作的《叢林》La jungle是洛克脫離舞團後的第一部作品,他將電影*蒙太奇的手法運用在此舞作中。此創新之舉,歸功於其在Concordia大學硏修電影課程的經歷。同時在舞作的影片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達達派別的影子,觀衆被一幕幕誇張諷刺的影像呈現所迷惑。一九八一年的《橘子或天堂之找尋》Oranges ou la recherche du paradis,又再次用達達派的手法反映一個患了神經官能症的社會:舞者們在牛奶瓶上行走,隨着音樂的節拍而愈走愈快,隱喩生活在大都會裡的人們的掙扎。
而在一九八三年的《即將成爲天使的商人》Businessman in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n angel中,洛克使用大家不甚習慣的手法,以零星破碎的片段建構舞作的全盤面貌,他再次延用蒙太奇手法與電子合成音樂,至此,他的個人風格已完全奠定,他亦將舞團名稱由“Lock Danseurs”改爲“La La La Human Steps”,此新名稱意含着他的舞蹈將和新搖滾樂潮共翔。
洛克的另二支舞作爲一九八五年的《人類之性別》Human sex,想表達個人對性別定位的質疑,以及一九八七年的《新惡魔》New demons,其編作構想則來自超越文化的靈感,他將傳統古印度音樂與現代西方搖滾音樂相混使用,視覺則利用影像與肢體的連結,塑造出半男半女的陰陽人,徘徊纏繞在舞台上。此聳人耳目的方式,正是他所要表達的意念,使觀衆感到危險窒息。
演唱會般的舞台燈光設計
我在巴黎Theatre de la Ville所觀賞的舞作是《幼年的毀滅》Infante c'est destroy,就如同節目單中的照片般,散發著年輕的感染力。演出的立體景觀設計也是如此,無論燈光、佈景、影像投射控制台(外形與音響控制台相仿),其設置的地點及模式幾乎完全比照演唱會的形式,令觀衆有一種非常親切的感覺,此外這可能也和La La La Human Steps亦調侃亦莊嚴的團名有關,以及動感舞風的印象烘托。立體的景觀設計,暫且不論其藝術價値,編舞者在整體氣氛的營造上從一開始就觸動了觀衆的感官動向。
八點半一到,燈光音樂齊發,舞者們無窮盡般的精力肆無忌憚地揮灑在舞台的每個角落,但僅是短暫的片刻,舞台馬上又恢復爲原來的空曠。短短的幾分鐘裡,編舞者利用喧囂振撼的現場音樂及強勁爆發的舞蹈動作,展示舞作的中心精神與動作素材。由於現場使用的樂器是電吉他和節奏組鼓,因此演奏起來聲響感覺特別大,配之舞蹈動作又夾帶許多的翻、滾、撲、跳使得質感異顯粗重,在聽覺視覺雙重強悍的威脅下,實在令人很難抗拒它。再加上精彩的畫面常是瞬間閃過,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更加深了觀衆想要一探究竟的念頭。然而與其說它是開場,不如說它是下一個段落情緒的準備醞釀,挑起觀衆一波接一波的驚訝、亢奮、期待,舞蹈的設計直接切入了觀者的敏感地帶。
性混淆的愛戀掙扎
接著展露在觀衆眼前的是三位女舞者的片段舞蹈組合,編排設計採用與一開始時雷同的翻滾動作,外加一位女舞者刻意裸露上身,來闡述對性混淆的愛戀掙扎。編舞者利用區位的不斷轉移及動作的反複,來製造「事件永不消彌」的印象。有趣的是,由於那位女舞者的肌肉太過發達,一開始並不易察覺出她的眞正性別。此外,所有的區位移轉雖然設計上極不具巧思,又不見燈光的特別烘托,在一筆帶過間,卻反而很能淸楚地凸顯出抽象的時光交替。
接下來的一景,是透過巨大的電影銀幕來勾勒這位上裸的女舞者,因爲找不到事情解決的方法,她跌落在痛苦的深淵。以多媒體的舞蹈表演而言,演出時常會碰到一個棘手的難題,就是如何避免推機器進舞台時的尷尬,但洛克處理的手法幹練,他捕捉到人影交相重疊的原理,因此在銀幕出現時並沒有唐突的感覺。
然後編舞者開始用各種方法玩弄變化基調的遊戲;如樂者強調其肢體的敍述能力,提昇其陪襯角色的份量。女主角(即那位上裸的女舞者),藉着不斷更換不同性別的服飾,或與男女舞者的雙人舞、羣舞,用同性和異性間的相吸和相斥的矛盾來呈現性的錯亂(而女主角的身材原本就具有一種性別辨識上的混淆)。此外,洛克偶爾以類似街舞的舞蹈形式和帶有濃厚的重金屬猥褻吶喊的歌曲,在關鍵時刻短暫地在舞台上露臉,銀幕上則出現女主角被報復折磨的畫面,例如有一場景中女主角雖身穿甲冑,但仍被那僅出現手部,握着一把鋒刄的神秘客一劍穿膛,血流如注。另一段則是編舞者借重動畫的手法,將酷似兩人的身影投映在大銀幕上。影片中的那位男士舉止間表現出對於女主角想重獲自我原有性別定位的努力,終將澈底破滅的譏笑。
你我都是「劇中人」
雖然洛克沒有正面出現於銀幕上,而且露臉於舞台上的次數也不多,但幾個片段的印象累積下來,已遠遠勝過其他演出的部分,因此不禁使人懷疑,貫穿全劇的舞蹈,其實祇不過是男女主角內心情緒外露的展現,而全劇的情節統合,還須仰賴洛克的穿針引線,再藉映像技術把部分觀衆的面孔投射在大銀幕上,將問題丟給觀衆,企圖拉近觀演兩者的旣有距離,並納爲演出的一部分。
讀者也許質疑編舞者是如何僅憑藉着對氣氛的營造,使觀衆在踏入劇場後即能與環境融合?我想是因爲大家對「演唱會」都持有一個印象,認爲去那裡的就是爲了放鬆,當這個槪念形成後,心情便開始改變,再加上音樂舞蹈的推波助瀾和巧妙安排,觀衆就像身處聲光環繞的電影院,完全受情節所左右,時而高興時而悲傷,而最後舞台上的主角竟是觀衆本身,大家都成了「劇中人」。然而,這樣就能把觀衆的反應視爲演出的一部分嗎?畢竟反應顯然超越了單純的欣賞和叫好,混入了想參與情節的慾望,因此,把它視爲是編舞者利用幻像和氣氛營造成功的結果應不會過於牽強,劇場藝術原本就存在着台上、台下隔閡或相融一體的不確定性。
舞蹈編作手法雖然一再重複,但仔細欣賞會發現他們在翻滾體系的動作中發展出許多充滿新意的舞蹈語彙,至於主題的發展只停留在愛怨掙扎、性別混淆上盤旋,沒有更深一層的挖掘,有些可惜。但無論如何,它是一場令人看得很過癮的舞蹈表演,觀衆可從作品中得到極大的感官享受。
文字|闞緒達 前「舞蹈空間」舞者
*蒙太奇(montage)
蒙太奇理論由俄人愛森斯坦提出。主張不通過形象,而運用抽象邏輯來表達思想,形成獨特的「電影語言」,表達各種槪念。
*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
二十世紀初流行於德國的美學流派,強調表現自我感受和主觀意象,在繪畫上以過份誇張的形體和色彩發洩內心的苦悶。其影響於劇場者,使戲劇從故事情節轉到表現強烈的瞬息情感。
*達達主義(dadaism)
興起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美術和文學革命運動。反抗傳統,崇尙樸素,對戰爭毀滅文明和社會生活的糜爛表示消極和諷刺,是第一次大戰的新精神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