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主義
-
談畫說樂
「狂熱年代」與「新客觀主義」
「一戰」之後鬆弛的氣氛中,歐洲各主要城市幾乎都成了狂歡作樂的大型歌廳與舞場。源於美國的爵士樂,如何在一戰前後被傳入歐洲?巴黎「狂熱年代」的作曲家們如何受到它的影響,譜成了許多獨特的音樂?在維也納沒落之後,柏林如何取代它,成為日爾曼最重要的藝術都會?柏林盛行「新客觀主義」思潮之際,爵士樂如何被「新客觀化」?
-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圓舞曲不再美好 無調性刻畫內心世界
從十九世紀末浪漫主義強調主觀的風潮,隨著進入廿世紀的時代巨變,音樂家藉由不尋常的主題,在荒誕、幻想、扭曲後的現實世界,描繪出人的孤獨、無助、絕望等情緒。第二維也納樂派從音樂創作上,反映了調性瓦解至重建十二音列新秩序的過渡階段,他們認為音樂藝術是反映創作者的意識,而不是事物形象的具體呈現,強調真正的美是從內在價值發掘,傳達對個人經驗主觀而強烈感受的省思。
-
談畫說樂
「月光小丑」的多重樣貌
義大利傳統「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中的一個主要角色,十八世紀初法國畫家華托(A. Watteau)筆下的一位感傷人物皮耶洛(Pierrot),為何激起世紀末多位藝術家的興趣,完成了一連串大異其趣的傑作?
-
特別企畫 Feature R.W.的崛起
六○年代前衛運動 羅伯.威爾森的起點
羅伯.威爾森生逢其時,如果沒有戰後紐約前衛運動,就不可能有今日的劇場大師。六○年代的時代精神不但孕育、鼓勵了他的創作美學,也提供了大量的合作人脈。畢竟羅伯.威爾森做的是劇場,劇場是門合作的藝術,是社會的縮影。紐約下城緊密的人際關係,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創意激盪與友誼。
-
特別企畫 Feature R.W.的視覺美學
錯綜複雜下 理性與辯證的曖昧
確實,威爾森是想要藉著舞台,呈現出一個被碎化(與被機械化)的世界,那是他詮釋這世界的方法。但這種因碎化一切現實而得的神秘氣質,也有可能引人往離世的方向作趨靠,甚至有自我虛無化的危險。對此,威爾森明智地以具某種聖性、憐愛所有受苦事物的入世態度,成功作出化解。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文化遠觀╱藝術
視覺藝術 推動文明的無限力量
自二次世界大戰以降,德國的現代藝術,承襲德國表現主義與包浩斯(Bauhaus)以來的風格特質,在理性堅韌的外衣下,蔓延著自我省思氛圍的氣息,它通過各式各樣的創作表現手法,從「向歷史再反省」的角度,碰觸官方亟欲遮掩的傷痛,其前仆後繼的批判精神,在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後達到頂點。
-
巴黎
迸發能量的肉身劇場
觀賞胡塞爾的舞台作品,不免使人聯想亞陶畢生所追求的一種獨立於言語之外的具體、物質化舞台表演語彙,一種先行訴諸觀衆五官的舞台語言,熔音樂、舞蹈、戲劇與多媒體為一爐,表演意象強而有力,演員精力迸射,全場演出爆發驚人的能量。
-
書介
二十世紀音樂中的表現主義
崛起於本世紀初的表現主義,原自美術和文學中出發,並衍生至音樂的領域;然而早在華格納和馬勒的作品中,本書作者即已發現其蹤跡,一路追踪下來,重新體驗了表現派作曲家所依存的文化歷史背景,配合細膩的作品分析,對這些作曲家的風格有煥然一新的詮釋。
-
巴黎
爆跳在感官敏感帶 La La La Human Steps舞蹈團在法國
La La La Human Steps這個旣莊嚴又調侃的舞團名稱,彷彿宣誓了它的舞蹈風格將和新搖滾樂潮共翔。它崛起於加拿大的法語區,是個深具潛力的前衛舞蹈團體。
-
即將上場 Preview
「梵谷燃燒的烈焰」:劉鳳學談《布蘭詩歌》
舞蹈是由無數個靜止的雕刻所構成的具象。和文學的「不朽性」相較,舞蹈這種表達情感思想的語言顯得很殘酷,那麼稍縱即逝,無法捕捉。它是梵谷的畫,像火焰在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