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蘭芳在化妝。(徐城北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梅蘭芳一百年/回憶點點滴滴

學不來的! 衣箱師傅談梅蘭芳的爲人

劇裝廠裡的工人想看梅先生的戲,梅先生說:每人二張戲票,爲了不影響工作,分二天給;「票錢我給,可你郭岐山請客。」就這樣,《穆桂英掛帥》演出時,我每天給劇裝廠送四百張戲票,二天共八百張。

劇裝廠裡的工人想看梅先生的戲,梅先生說:每人二張戲票,爲了不影響工作,分二天給;「票錢我給,可你郭岐山請客。」就這樣,《穆桂英掛帥》演出時,我每天給劇裝廠送四百張戲票,二天共八百張。

我經常講:梅蘭芳先生的戲和藝術是學得來的,可是梅先生的爲人、親近人是學不來的!

梅先生每次到戲院演出時,都是在沒有開戲以前就到了戲院後台,事先到各部門箱口(註①)和大家道了辛苦,再回化妝室上妝。等演完了戲,還穿著戲裝又到各部門箱口道辛苦,再回化妝室卸妝脫戲服,每次都是這樣。到各省市巡迴演出時,每到一個地方,梅先生總要去大家住的旅館看大家的住處怎麼樣,問一下大家有什麼要求。在解放前的很多年裡,梅先生每到農曆十二月份都給梨園公會一大筆錢,是爲了給梨園行裡過不了農曆臘月三十、吃不上餃子的同事們,每人拿著梨園工會會員證領取一袋麵粉,五塊銀元,五斤肉,回民給牛羊肉,讓貧苦的梨園界同行過一個好年。那時一袋麵粉二元多錢。

一九三幾年溫州來約文林社科班(註②)到溫州去演出。到了那裡,演出業務不太好,戲不上座,這些學員被困在溫州。梅蘭芳先生知道了這件事,就拿出一筆錢把在溫州的學員接回了北京跟家中的父母團圓。

有一次演出,梅先生到戲院化好妝後,在穿服裝之前要先穿綵鞋。梅先生向老師傅要綵鞋,而老師傅拿出來的卻是一隻湖色繡花綵鞋和一隻蕉月繡花綵鞋。那時候,綵鞋都是直脚的(註③),不是認脚的,梅先生當下什麼也沒有講,就把綵鞋穿上了。老師傅急着要說什麼,梅先生按住他說:「趕快繫裙子,穿襯女褶子,穿女帔,裙子長一點不要露出脚來。」等戲演完了,老師傅要向梅先生做檢討,梅先生說:「今天演出,觀衆沒有看出來,沒有提什麼意見,後台大管事也沒有發現什麼,就不要再說這件事了。下回我們一起注意這件事。」梅先生卸了妝後,走時還和老師傅道辛苦。

在排《穆桂英掛帥》時,服裝、頭面、盔頭必須符合穆桂英的性別、年歲、身份。但是當時戲園裡只有男帥盔,沒有女帥盔,梅先生想要作出一頂女帥盔。由這天起,每晚十二點後,客人都走了,梅先生和我到南客廳裡,我把一些收有盔頭的舊紙盒、剪刀、筆等拿出來,梅先生把夜裡吃的點心都準備好。經過三個通宵未眠之夜,就剪出了現在戴的女帥盔。還記得當小樣硏究出來了,梅先生說:「看,你設計出來了吧!」其實是梅先生想出來的。第二天,我到盔頭社找楊寶田做出一個具體的小樣來,梅先生看了很滿意,就這樣做出了女帥盔。

另外,梅先生設計〈棒印〉這場戲時,女紫帔是按穆桂英的年歲、身份設計的。有人提出說這件紫帔給旦角穿顏色深了,老旦穿顏色又淺了。因爲要在一個來月的時間做出服裝、盔頭、道具等這麼多的東西,而且當中還出了問題,來不及完成,所以不免有不符理想的地方。我在這個來月中是每天跑劇裝廠、盔頭社,工廠領導帶著我到車間裡和工人一起硏究怎樣完成這個任務。大家都說時間緊,繡花的東西太多。後來有一位工人問我能不能看看梅先生的戲,我說:「要看梅先生的戲,包在我身上。」當時全車間的工人都高興地表示,能看上梅先生的戲,一定日夜三班趕製完成。我回來向梅先生說:「可以完成全部《穆桂英掛帥》的製作了,可他們都要看您的戲。」梅先生問我有多少人,我說全廠有四百人;梅先生說每人兩張戲票,爲了不影響工作,分二天給。梅先生還笑着補上一句:「票錢我給,可你郭岐山請客。」就這樣,在演出《穆桂英掛帥》時,我每天給劇裝廠送去四百張票,二天共八百張。

對旦角服裝扮相的改革

說到戲服,梅先生一向是很講究的,而且隨著舞台演出的經驗,不時提出他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是,他對旦角服飾的改革。傳統京劇服裝和頭飾都是以明朝和淸朝的服裝和頭飾爲主要參考對象,旦角的扮相是裙襖褲,有的繫裙子襯女褶子,由於所穿的花女帔長,內繫的裙子短,使得上身看起來長,下身看起來短,而頭上梳上頭(後腦盤髻)。梅蘭芳先生在古裝戲《嫦娥奔月》中對月宮仙子的裝扮卻作了革新的創制。他是參考古代繪畫中仕女服飾的樣子,再配合舞台上京劇動作的美觀效果,經過多次修改才成現在的式樣:古裝頭套、正抓髻(註④)、抓髻上戴簡單點翠小泡子,戴鑽石鳳頭小挑(註⑤)帶珠子穗子。服裝穿淺紅色花領對襟古裝大袖襖子,裡面加上一條白護領。白古裝裙子,裙子繫在襖子外面,裙子的上腰繫在胸圍,胸圍下是腰圍,絲條編的花紋帶子繫在腰中,絲條兩邊掛上玉配小條子,手抱花䥥,䥥後掛了一只花籃。

梅蘭芳先生革新旦角服裝的創作特點是:1.白護領;2.穿古裝大袖襖子;3.繫古裝裙子;4.繫腰絲條。由於古裝襖子短,古裝裙子長繫在襖子外面,裙子腰到胸,胸圍下面是腰,就顯得上身短,裙子下身長了,適合京劇的習慣動作和舞蹈。當時,一班守舊派的戲友,看到梅先生這樣打破常規,另闢新的途徑,總是不贊成的。他們又批評梅先生在新戲裡常用老戲的身段,不能算是創作:「嫦娥花䥥掄如虹霓之槍;虞姬寶劍舞同叔寶之鐧」。梅先生倒不介意,並且說用了老身段,這一點也沒有說錯。嫦娥的「花䥥舞」的確用了《虹霓關》裡東方氏和王伯黨對槍的身段,加以新的組織。梅先生不僅經得起駡,並且經得住捧。《宇宙鋒》、《貴妃醉酒》演出了四、五十年,也是在不斷的演出中改進革新的。

梅先生晚年還是經常學習,地方戲曲來京演出時,總買前排十張戲票請劇團先生們看,又買最後一排靠裡面的二、三張戲票,等戲開演後,梅先生到後排坐下,到戲快散場時離開座位出戲院。第二天一定和前排十位看戲先生們討論戲的優點和質量。

註①箱口:即後台。一進後台就會見到衣箱一對對的擺著。一口箱子是兩只衣箱。

註②文林社科班:在北京的一個京劇小科班。

註③直脚與認脚:不是量脚做的鞋謂之「直脚鞋」;比脚大小做的,謂之「認脚鞋」,認脚鞋分左右。

註④正抓髻:抓髻是一種髮型,大小如一握,梳於頭頂正方,可謂之正抓髻。

註⑤鳳頭小挑:是髮飾之一種,如鳳凰頭上那撮羽毛(以孔雀作比)。

(感謝魏子雲老師協助註解)

 

文字|郭岐山  衣箱師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