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要劇場的《情比水濃》是一齣有關靑少年與愛滋病議題的戲。(Wee Khim 攝 必要劇場 提供)
新加坡 藝術節/新加坡

年輕生命與世界的對話

新加坡必要劇場於九七年舉辦了「靑少年戲劇節」,希望勾勒靑少年的生活面貌,看到他們燦然動人的哲思。九八年舉辦第二屆,除了更名爲〝M1 Youth Connection〞,更擴大邀請波西尼亞、英國等靑少年劇團演出。

新加坡必要劇場於九七年舉辦了「靑少年戲劇節」,希望勾勒靑少年的生活面貌,看到他們燦然動人的哲思。九八年舉辦第二屆,除了更名爲〝M1 Youth Connection〞,更擴大邀請波西尼亞、英國等靑少年劇團演出。

靑少年劇場是個少人重視的劇場類別。雖是以靑少年爲主,但它不是成人劇場「卑微的小弟弟」。靑少年劇場肩負著多重的任務,對創作者也具有多重挑戰。很多人意識到它是「培養」劇場觀衆的最佳途徑,也意識到它有助於「培養與敎育靑少年的完美人格」。但重要的是,它是個有關靑少年的劇種,可以是〝By Youth〞(由靑少年所創作)、〝For Youth〞(專業團體爲靑少年創作)或〝With Youth〞(與靑少年一起創作)。靑少年的精力無窮,對環境的變化極度敏感。他們的世界是繽紛的,也是沈鬱的,歡愉、苦楚、叛逆、放縱、創意、充滿著矛盾。要呈現如此富生命力的靈魂,靑少年劇場需要有獨特的美學與風格。

讓靑少年在劇場中發聲

本著以上的意念,必要劇場於一九九七年三月舉辦了「引爆'97──靑少年戲劇節」(EXPLOSION '97)。去年我們呈現了四個本地創作:㈠由必要劇場改編自小說《靑少年生存手記》的歌舞劇,㈡由兩位十七歲的學生所寫的兩個短戲《新加坡女郞》和《黑與白》,㈢戶外演出視覺創作Zoom!。這是個由民間主辦的戲劇節,只獲得國家藝術理事會部分資助。很欣慰的是靑少年的反應極佳(約97%的票房),讓劇團有信心,繼續主辦類似的戲劇節。另外,新加坡當地的企業──第一通訊公司,承諾贊助戲劇節的大部分費用兩年,這更使得劇團能無後顧之憂地爲接下來的戲劇節進行籌備工作。針對如此全面的民間企業贊助,主辦單位將戲劇節改名爲「第一通訊靑少年碰撞季」(M1 Youth Connection,'98),期待與靑少年碰撞出豐富的創作火花。

今年的戲劇節除了本地作品,也邀請兩個極具分量的外國團體演出。這次的主題是「與世界對話」(Engaging The World)。一般而言,許多成人對靑少年有一種很降尊紆貴(conde-scending)的態度,感覺他們過於叛逆;也有很多人覺得他們的創作「憤世嫉俗」(teen angst)。然而,這樣的設定太狹隘,幾乎完全忽略他們的世界觀,因此訂立這個主題就是希望引發他們的創作力,也好讓我們一窺他們的世界,重新「敎育」成人對靑少年的想法。「與世界對話」將觸及到各種課題如戰爭、環保、愛滋病等,企圖勾勒他們的生活面貌,也希望能看到靑少年燦然動人的哲思。

來自波西尼亞的堅強少年

筆者在活動中擔任藝術總監,邀請劇團演出前,曾對節目內容觀察了解,爲戲劇節打第一炮的是來自波西尼亞(Bosnia)的莫斯達鎭(Mostar)的靑少年劇團:Mostar Youth Theatre,簡稱MTM。他們將演出《波西尼亞的和平》Pax Bosnensis:去年赴匈牙利參加會議所看到的一齣讓我深深感動的戲。這個戲的演員都是戰爭的靑少年生還者。他們親睹了殺戮、摧殘姦擄與死亡。舞台上是一場一場的戰爭實錄,由這群年輕人用倖存的身與心一幕一幕的呈現。

MTM成立於一九七四年,其宗旨爲:以劇場做爲敎育靑少年的工具。他們演過許多的西方經典名劇如:《哈姆雷特》、《馬克白》等。一九九二年戰爭爆發後,許多組員都逃亡了。藝術總監西厄.杜立(Sead Dulic)召集了新的組員繼續創作。他們以戰爭爲題,進行集體即興創作。據杜立的描述,剛開始創作時,即興出來的戲都「完全缺乏了愛與分享,充斥了悲憤、恨與佔有欲」。有一次排戲,其中一位曾被強暴的女演員,在過程中只聽到她低聲呼喊〝Do, do, do that to me!〞。戰爭繼續蔓延,這種悲憤愈加深刻。杜立選擇去面對而不是迴避。他深信劇場能有心理治療的作用,透過排演(而且是重複的排演)靑少年的戰爭經歷,再加上音樂的潤合,逐漸的,他們認識了自己,認識了他們所處的環境,接受了他們的處境與存在,而最終他們也能控制舞台上的表演。劇場與生活從混淆到劃分,其過程讓人心悸。

去年看完演出後,我無法鼓掌,因爲我眞不知要如何向這群年輕人示意。戲末,演員扮演戰爭的死者擺了一個群體姿勢(pose),然後閃光燈亮,替這些「死者」拍了一張照,想要提醒觀衆不要忘了他們,不要忘了戰爭的殘酷。

本地學子的生活思考

相對的,新加坡人的生活是舒適的、安全的。筆者從匈牙利回新加坡後,恰巧遇到一位中學老師,她說她和學生們以David Campton的劇本改編創作出一齣戲:《歷史:我們與他們》。他們以新加坡的多元種族與文化爲背景,對戰爭做出了反思──當「歸類」、「分化」、「隔離」的意識逐漸擴大,隨之而來的將是動亂。於是我便邀請了該校參與戲劇節。

另一間中學的戲也對「歸類」、「分化」與「隔離」做了另一種的反思。劇名《看看我們》Look At Us!直接呼籲大家「看看」他們,別急著「歸類」與「分化」。透過時下靑少年文化意象的拼貼,他們將呈現一個充滿動感、富生命力的演出。

這兩個創作將由必要劇場製作,並由劇團給予金錢與專業訓練的協助,如劇本創作諮詢,導、表演訓練等。藉著引導(而不是指導),希望能激發他們的創作,呈現出完全屬於他們的戲。

尖銳話題與傳統文化

除此之外,必要劇場將演出《情比水濃》Thicker Than Water,一齣有關靑少年與愛滋病(AIDS)的戲劇。這是新加坡有史以來第一部有關靑少年與愛滋病的戲。據統計,約25%的新增患者是靑少年。這個戲將涉及一些較敏感的議題,如同性戀、性態度等。最重要的是希望靑少年不以「病態」的預設觀點去對待病患,也希望能消解多數人對這個病症的誤解。

我們今年也邀請了英國威爾斯(Wales)的兒童劇團紅犁子(Arad Goch),演出該地的神話《塔烈新》Taliesin。這個戲運用了許多威爾斯克爾特(Celtic)音樂與舞蹈,配合了豐富的肢體表演,是一個有趣的視聽享受。近年來,威爾斯正努力尋求定位,透過不同的文化活動,探索文化根源,搜索記憶。在新興的國家或城市,傳統的文化常被現代發展遠遠抛到後頭,這個戲的意義就在於如何讓傳統文化賦予新生命力。

除了上列節目,我們也舉辦「與世界對話」展覽,展現靑少年的畫作、詩歌、拼貼、文章等。並且設立網站,讓靑少年針對主題發揮想法。

我們期待未來的靑少年戲劇節會有更豐富的節目,也正努力設立交流節目,讓各國靑少年能匯聚一處,共同創作。

 

文字|郭慶亮  必要劇場導演

志工真心話&答客問廣告圖片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