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
新加坡
兩平台推出培育編劇計畫,打造劇場創作未來
野米劇場新設立了「文藝部門」,今年推出一項嶄新平台「New Now」(作者譯:「此時新劇」),旨在培育新劇本創作,為新創作提供演出機會。「此時新劇」公開徵集新劇本,獲選的劇本將受委約在野米劇場內呈現演出。為「此時新劇」打頭陣的是編劇Laura Hayes的新劇本《潛》(Dive),講述情人間的虐待關係,於9月份在野米劇場的小工作室演出。Laura Hayes是資深演員╱劇場人,可見「此時新劇」未必聚焦在年輕編劇,任何對創作劇本有興趣的劇場人皆可參與。 而另一培育年輕編劇的平台,則有「42新劇中心」(Centre 42)的Playwright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sidency(編劇專業發展駐留計畫),此計畫於2022年開始,今年邁入了第二階段。這項計畫的基本理念是培育編劇,而非僅僅培育一個新作品或一次新創作。在駐留期間,編劇們都必須定期聚集、討論、創作、反思,引領他們建立自己的觀點,挑戰並發展自己的能力。今年9月,參與第二階段的新編劇們進行了他們的第一輪對外演讀,主題是「打破事物」:如何「打破」舊習慣、打破對寫作的恐懼、打破固有的劇本創作形式,探索新領域。
-
焦點專題 Focus NSYO新加坡、泰國巡演全紀錄
從青年軍到國家隊! NSO以職業樂團規模,培養年輕音樂家
樂團的排練與演出,所創造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訓練和團隊合作的學習,更能夠讓志同道合的青年學子們因為有音樂相伴成長而拉近彼此距離。為此,NSO音樂總監馬寇爾自2022年1月上任後,便積極結合在國際間參與青年音樂活動的經驗,將各國樂團培訓青年音樂家的方式帶進台灣,在各方的協助下於隔年創立NSYO,於每年寒暑假期間招募國內外優秀青年音樂家進行密集排練與課程,同時也邀請國際知名音樂家同台巡演。 NSYO成員經過嚴格甄選,有90%皆為台灣學子,另外10%亦有獎學金及特定捐助保留給外籍學生,從第一年便有來自新加坡、日本的年輕音樂家參與,今年再加入泰國、美國的成員。因此這次的國際巡演,除了有在地青年演奏家向國際樂壇展現外,也建立與世界的連結。
-
焦點專題 Focus NSYO新加坡、泰國巡演全紀錄╱現場直擊
「夢響・巡禮」音樂會!聽見NSYO年輕熱血
即使是青年團的音樂會,樂團所排出的曲目也相當具有水準,並且與職業樂團的規模相仿。不但有傾向當代曲風的作品、邀請獨奏家演奏協奏曲,下半場更有兩首純粹給年輕音樂家們展露所長的樂曲。在每首樂曲中,不但能聽見年輕音樂家們賣力的演出,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團結一心、亟欲將樂曲表現完美的凝聚力。如此青春活力的表現,是頂尖樂團都不一定能夠做到的。 首先演出的場地在新加坡楊秀桃音樂學院的音樂廳,這所學校創立於2003年,是新加坡第一所音樂學院。該學院的學生相當國際化,來自全球超過70個國家。另外一場,則轉往泰國的瑪希隆大學音樂學院(College of music, Mahidol University)音樂廳。根據音樂學院院長Dr. Narong Parangcharoen介紹,音樂學院不僅為教學單位,也負責經營音樂廳及駐廳之泰國愛樂交響樂團(Thailand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新加坡
各大藝術節5月啟動 跨領域╱跨媒介作品繽紛上陣
今年各大藝術節如期進行,濱海藝術中心的「另藝派」(Flipside)於5月31日至6月9日進行,一如往年,為觀眾呈現雜技、偶劇、喜劇、肢體表演,有的藉此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有的進行關於人與科技的狂想。 今年「另藝派」以物件劇場居多:來自泰國的《Ta Lent Show》以家居物件進行即興表演;來自法國的《Stars in Our Eyes》以日常物件進行兩齣短劇,激發觀眾的想像力,引領觀眾一下遨遊宇宙、一下進入機器服務人類的未來世界。物件劇場使得人與物之間的界線模糊,讓藝術者與觀眾得以「跨越」,發現表演的更多可能性。「跨越」讓想像力得以馳騁,對生活更加敏銳。 「新加坡國際藝術節」(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SIFA)也於5月17日至6月2日上演,今年的主題是「他們宣稱」,邀請觀眾為所有與自己抱持不同信仰與理念的群體敞開心房。與往年不同,今年的藝術節多了「Little SIFA」,即為適合親子共賞的戲劇節目,包括偶劇、戶外演出、製偶工作坊。另外,今年也增設了「明天、明天」系列,邀請新加坡各劇團呈現小品演出(work-in-progress)。
-
舞蹈
有沒有一個聲音,能讓我們認出彼此?
「唱一首小時候聽過的兒歌,用你習慣的語言。」這是編舞家周書毅在新作《我所起舞的地方》給9位表演者的第一個練習。 表演者們分別來自新加坡與台灣,國籍明確,Asian Chinese(亞洲華人)。但要是將他們的血液交付基因測試,結果又好比八國聯軍;即便是唱一首〈小星星〉,彼此的慣用語版本也是大相徑庭;更不用提多元混融的成長背景,以及文化身體。他們不是精挑細選的標準舞者,卻是不厭其煩挖掘自身起源的創作表演者。
-
特別企畫 Feature 亞洲
疫後打開新氣象 各大樂團鋪展開闊樂章
歷經了3年多的疫情,音樂家們的行程表不再需要配合隔離時間計算,總算又能恢復高密度的巡演行程,隨著亞洲各大交響樂團2023╱2024年新樂季開啟,音樂家們除了大顯身手,也可從樂季感受古典音樂界的新氣象,疫後的大師們更加卯足全力,新秀也紛紛挑起樂季大梁,節目的型態也更多元,更重視人與人的互動與交流,跨越國界,音樂家們正合力譜寫屬於疫後古典音樂的新樂章。 NHK交響樂團 老大師坐鎮走長遠 在亞洲地區若要能聽見一場老大師、或是現今首屈一指的名家音樂會,日本NHK交響樂團(NHK Symphony Orchestra)會是首選。瑞典指揮家布隆斯泰特(Herbert Blomstedt)自2016年起擔任NHK交響樂團名譽指揮,便以穩健、沉穩的態度,帶樂團走長遠的路,他自己就是新樂季的金字招牌,高齡96歲仍馬不停蹄在世界上指揮音樂會,在NHK交響樂團的新樂季也將指揮6場曲目頗具分量的音樂會,曲目包括編制龐大的布魯克納第5號交響曲。另外,同樣是活力滿點的76歲奧地利鋼琴家布赫賓德,也會在樂季裡一連演出兩場鋼琴協奏曲,包括貝多芬的第1號鋼琴協奏曲和布拉姆斯的第1號鋼琴協奏曲。 特別要提的是,在疫後為了符合觀眾防疫的生活型態,NHK交響樂團的新樂季也可看見多場縮短時間的音樂會,如:日本新生代鋼琴家阪田知樹、指揮家圖岡.索契夫(Tugan Sokhiev)等人的音樂會,演出長度規劃在60到80分鐘,同時沒有中場休息,走精緻迷你路線,一氣呵成,早早聽完可早點回家休息,沒有負擔。 首爾愛樂 新聘總監要走向世界 荷蘭指揮家梵志登才剛在今年6月帶著紐約愛樂來台巡演,加上即將於香港交響樂團完成最後一個樂季(2023╱24)的音樂會演出,台灣觀眾對他並不陌生。首爾愛樂管絃樂團(Seoul Philharmonic Orchestra)之所以聘請他擔任音樂總監(合約自2024年開始),立意明確,希望借重他的國際視野與歐美經驗,將已經有大批觀眾的首爾愛樂,提升為世界級的管絃樂團。 首爾愛樂在2023╱24樂季的曲目規劃,有雅俗共賞之作,也有進階曲目;如近期8月底的音樂會,有十分
-
焦點專題(三) Focus
疫後新常態,探索劇場新形式?(一)
在歷經封城、解封的反覆歷程下,向來以現場性為主要特色的劇場演出,也必須在限制下殺出血路,於是無接觸的線上展演,也成為劇場創作者不能不思考的選項。文化部在日前推出「藝FUN線上舞臺計畫」,透過示範演出及公開徵件,推動售票型的線上演出,期盼在疫情時期與藝文團隊共同發展多元展演模式,也鼓勵創作者思考線上展演的創作可能。而在其他國家,又是如何透過資源挹注協助劇場工作者發展線上展演呢?讓我們透過海外作者,來分享第一線的觀察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疫情起伏之間 各國劇場如何「開門」?(三)
本專題在策劃之初,台灣本土疫情突然爆發,劇場再度關門,彼時歐美正逐步解封,劇場也陸續開門營運,未料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各國疫情又因Delta病毒再度升溫,劇場的重啟再添變數就讓我們邀請旅居各國的藝文╱劇場工作者,為讀者提供第一線的觀察,看看各地劇場如何面對這樣起伏變動、滾動調整
-
新加坡
劇團更名事件引發新加坡劇場人身分思考
去年慶祝創團30周年的「新加坡專業劇團」(Singapore Repertory Theatre,SRT),今年2月宣布更換劇團名字,成為「Singapore Theatre Company」(新加坡劇團),引起了新加坡藝術工作者們的熱烈討論。 所謂的Repertory theatre,是指有著固定演員班底,呈現固定劇目的劇團。SRT沒有全職演員,也沒有長期重複呈現固定劇目,其藝術總監Gaurav Kripalani因此認為SRT名不符實,在向國家藝術理事會提出申請以後,成功把SRT的「Repertory」一詞取出。 然而,劇團從此被稱為「新加坡劇團」(以下簡稱STC),卻引發更多疑問。實踐劇場藝術總監郭踐紅表示,STC雖然未必有「代表新加坡劇場」的意圖,但如此更名,很難不令人如此解讀;同時,新加坡劇場的多元化,並不是任何一個劇團可以獨自擔當的,新加坡劇場應該是所有新加坡藝術工作者們共同擁有的身分。 年輕劇場編劇A Yagnya也發聲,她認為STC雖然扶持了許多劇場工作者,但是該團鮮少製作與本地課題相關的劇目、呈現的劇目也多以外國名劇為主、並聘請國外導演導戲、邀請沒有新加坡口音的演員參演她表示,若該STC自稱是「新加坡劇場」的代表,那麼他們是否也成了新加坡劇場的權威?其他不符合該團標準的藝術團體,是否就不是「新加坡劇場」? Kripalani目前表示會繼續保留新名字,並且也確認不會自居是新加坡劇場的代表。這次的更名事件讓新加坡劇場工作者們討論「身分」的問題,思考「何謂新加坡劇場」,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將會有更多關於「新加坡劇場」的思考和慎思。
-
新加坡
養成未來劇場人,多個團隊創建培育平台
2023年底,各個劇團為年輕人打造的培育與表演平台紛紛推出展演與活動。彭魔劇團旗下的青年支部「Very Youthful Company」(簡稱VYC)於12月公演,呈現美國劇作家懷爾德經典《我們的小鎮》。成立於2021年的VYC是專為14到19歲的青年人提供演出的平台,學員通過面試後,在9月至11月間每週六一起進行訓練,並在演出前兩週每天密集排練。而學員不僅接受表演訓練,也必須學習、參與演出的各項環節,如擔任舞台監督、舞台製作、服裝設計、演出宣傳等。 12月份,必要劇場也為新晉演員與編劇呈現原創作品。必要劇場多年來以其獨特的集體創作手法進行創作,也致力於為新加坡劇場培養導演、編劇、演員。2022年,必要劇場推出了「Devising with Actors and Playwrights」(簡稱DAP)平台,用5個月的時間為新晉創作者進行培訓。如今DAP步入第2年,從5月至12月,必要劇場為20位參與者(編劇與演員)提供訓練,最後讓他們呈現5部新作品,並安排演後交流,讓創作者為其創作收取建議,以供將來繼續發展其作品。 戲劇盒也以不同的方式培育年輕劇場人。11月底戲劇盒進行了5天的「露營」:Camp-O,這是戲劇盒青年發展計畫的活動,邀請了業界人士(舞者、演員、音樂人、製片人)以導師身分帶領15歲至20歲的年輕人,透過藝術,打造可供青年們分享、交流、學習、發揮創意的安全空間。 各個劇團分別以不同方式培育年輕劇場人,可謂百花齊放。一個蓬勃的劇場生態不應只有靠學院訓練,不同理念的劇團以其不同的藝術理念為年輕人進行藝術訓練,絕對是好現象。
-
新加坡
面對艱困時代,兩現代舞團或停歇或自省存在意義
8月份,新加坡新典現代舞團(Frontier Danceland)呈現了告別之作《Milieu2023》,藝術總監劉美玉表示,舞團將繼續以「另一種步伐重新出發」。 由新加坡文化獎得主劉美玉與丈夫陳春寶一起創辦的新典現代舞團成立於1991年,在2011年轉型為專業舞蹈團。舞團曾參與許多國際舞蹈節,劉美玉也會邀請海外藝術家到新加坡進行跨國合作,曾受邀的編舞家有馬來西亞的朱智寬、駱素琴、台灣的王雲幼教授等。 新典現代舞團並不拘泥於單一舞蹈風格,他們1993年的作品《Crossover》就融合了華族、馬來族、印度族的舞蹈風格,搭配西方音樂與亞洲音樂演出。除了文化交融的嘗試,舞團也會對社會課題進行創作:2007年的舞劇《Something Wrong》就從美國911事件和伊拉克戰爭進行人性的反思。 新典現代舞團的結束,是新加坡舞蹈界的一個世代的終結。同樣在今年,「人.舞團」則慶祝創團15周年,以「15年來,我們為何在此?」作為周年慶主題,探討舞團在新加坡社會的存在意義。9月份,舞團舉辦了放映會,為2021年創作的數位作品《盤》添加新鏡頭,成了《盤:我們為何在此?》特別剪輯版。另外,其二團每年一次的展演「liTHE」,多年來為新銳編舞家提供平台,明年起則將轉為兩年一次來展現年輕舞者。年底,舞團將呈現新作《尋藍》,在戶外演出,以類似徒步導覽的形式,嘗試探索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在世界各地,維持現代舞舞團依然是吃力的事。新典現代舞團在創立32年後決定以新形勢邁向未來,人.舞團則在團慶之時進行內省⋯⋯對當代舞蹈團及所有當代舞蹈愛好者們而言,自省與創新是他們時刻都在進行的事;而也許在最困難的時代,也是最需要現代舞的時代。
-
新加坡
必要劇場與實踐劇場推出舊作重演
戲劇反映社會,倘若戲劇作品能夠擁有持久的生命力,則顯示該劇能夠與不同時代的觀眾對話、引起共鳴。近期必要劇場與實踐劇場都推出了舊作的重演。 必要劇場的《Three Years In The Life And Death Of Land》於1994年首演,近30年以後,編劇哈里斯.沙瑪(Haresh Sharma)除了為劇本更新內容,這次也親自指導這部劇。儘管當時的社會狀態與現在截然不同,劇作內容在今日依然具有現實意義。 哈里斯.沙瑪先也前在今年2月重演了20年前的《Old Gaze》。必要劇場的舊作不僅經得起時間考驗,還能與時並進獲得重演的機會,在資源有限的藝術環境中,這樣的契機無論對藝術工作者或觀眾而言都非常難能可貴。 實踐劇場則在今年三度重演《四馬路》,以流動式演出的劇場形式(觀眾在劇團內外穿梭10個地點看戲),探索滑鐵盧街150年的歷史。這齣戲於2018年首演,之後在2020年演出時卻因疫情影響,僅演1場就被迫取消。今年重演,卻在距公演倒數10天的7月24日凌晨發生火災,所幸無人受傷。由於劇場大門是防火門,火災只發生在一樓儲藏室,整棟大樓建築得以保存。儘管劇團人員隔天一早第一時間進行清理工作,但牆壁被濃煙燻黑,需要動員專業人員清理,《四馬路》的舞台布景、道具與服裝也遭毀損,影響了劇組的排練進度。不少觀眾和支持者在獲知消息後,也在第一時間表示關切,並且捐贈金錢與物資給劇團。《四馬路》終於在8月4日順利開演,並按原訂計畫演出至9月3日。 觀眾是演出重要的一環,重演作品的意義因人而異,無論是保留原版或另有創新,好的作品總能讓觀眾在一次一次觀看後,擁有不同的感知和感受。
-
新加坡
濱海藝術中心培育新創,酷兒製作為弱勢療傷
濱海藝術中心今年落實了3項嶄新培育計畫,分別是「華藝醞釀場」、「PLAYlab」、「TRIP」,為本地藝術工作者提供資源進行實驗與創作。 「華藝醞釀場」邀請兩位經驗豐富的劇場人分別進行創作。他們利用中心的排練及演出場地,在今年2月各自邀請觀眾觀賞他們的「過程展現」,並交流反饋。「PLAYlab」則公開邀請藝術工作者為兒童觀眾創作戲劇表演,今年3月,獲選的5組藝術工作者們在中心提供的表演場地裡呈現演出。演出之後,所有創作者也與藝術中心進行了匯報和反饋。「TRIP」是培育新晉導演的平台,通過公開招募的方式,選出兩名年輕導演,讓她們在藝術中心旗下的常年節目系列「The Studios」中執導創作。「TRIP」為期兩年,新導演有機會向3位資深導演定期進行諮詢會學習,今年4月份,她們都各自呈現了執導作品。 另一方面,自今年初,本地劇場陸續呈現了3部探討酷兒議題的演出。1月份於M1藝穗節呈現的《Never The Bride》探索新加坡男同志婚姻的各種可能性;戲劇盒於3月份呈現《色染雲朵時》,這部引錄劇場(verbatim theatre)(編按)作品探討年長酷兒群體所面對的創傷與困境。必要劇場也在3月份呈現《Old Gaze》,這是該團酷兒系列三部曲的最終版,劇團以荒誕喜劇形式探索年長酷兒在新世代所面對的掙扎。自去年新加坡廢除377A條文,男性之間的性行為不再被視為刑事罪行以後,藝術工作者們不約而同地在創作中回應這項決定,劇場向來是反映現實、提高社會意識的空間,更是為弱勢群體展開癒合過程的寶貴平台。 編按:紀錄劇場的一種,源起於英國,相較於發展較早的德國紀錄劇場,引錄劇場更著重口述語言的特性,劇中的一字一句,甚至語氣及停頓均來自錄音訪問。
-
新加坡
多個實驗性創作平台激盪繽紛創意
今年初,「新加坡藝術週」以實體和線上形式登場,以「戲耍」為主題,從1月6日至15日一連10天,在全島推出超過130項藝術活動和展覽。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藝術週節目之一的「島:時基藝術節」(Islands - Time-based Art Festival),其名稱取自於「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之意,試圖為各種藝術媒介之間搭橋,讓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們進行交流。 「島」由藝術工作者林凱烈與謝燕芳聯合發起,為藝術工作者們提供非正規、實驗性的藝術表演平台。今年,「島」邀請了19名藝術工作者,以「及時」為主題,一起探討,面對各種危機與災難時,人類如何處理自身與「時間」的關係。參與的藝術工作者呈現行為藝術、聲音藝術、即興表演、集體創作、舞蹈等;除了演出,藝術工作者們也進行講座、為公眾進行藝術工作坊。對喜歡肢體藝術、實驗性音樂、非傳統藝術創作的觀眾來說,這是新加坡難得一見的實驗空間,也是獨立藝術家向來少見可貴的創作平台。 同樣為多元藝術創作提供平台的「M1新加坡藝穗節」,今年一改以往增設主題的方式,首次以無主題、開放式的形式邀請藝術工作者們思考:「你們關心什麼?」,讓這次的藝穗節百花齊放。今年的「華藝節」也已全面實體進行,邀請了台灣的果陀劇場、驫舞劇場、雲門舞集、拾念劇集前來演出。除了大型演出,華藝節也推出「華藝醖釀廠」這個培育創作的計畫,讓獨立藝術家在華藝節的支持下進行具實驗性的藝術創作。 今年,觀眾有機會浸濡在一系列的實驗藝術作品裡,藝術工作者們則有機會在多元的、跨領域的藝術平台上進行實驗性創作,這絕對是讓人鼓舞的現象。
-
新加坡
多元戲劇內容刺激觀眾獨立思考
2022年下半年,新加坡劇場保持活躍,以英語劇居多,題材與種類紛呈,為觀眾呈現多樣的戲劇演出。 7月至9月間,TOY肥料廠與新加坡專業劇場分別呈現了獨角戲《柯玉芝》和《光耀建國路》。前者講述新加坡建國總理夫人柯玉芝的人生故事,後者則是於2015年首演,聚焦在李光耀政治生涯初期的歷史故事,如今是二次上演。事有湊巧,兩部戲剛好在同一年上演,觀眾也有機會從不同角度回顧新加坡歷史。 也是湊巧,十指幫與戲劇盒分別呈現了與青少年議題相關的演出《少年Jun與八爪魚》*與《集會》*。十指幫的《少》劇改編自同名繪本,以偶戲呈現,邀請學生們思考兒童性侵害的艱難課題。戲劇盒的《集會》是原創劇,以沉浸式劇場的形式,邀請學生們在劇場內自由跟隨劇中人物反思霸凌與自殺課題。8月,必要劇場呈現《戲子.瘋子》*,探討劇場演員的心理健康;年輕藝術組織「所謂工作室」則透過8部原創短劇,探索與心理健康相關的故事。 8月至9月期間,野米劇場呈現《動物農莊》與原創劇《蒲羅中》*。世界各地戰亂紛爭升溫,劇團再度把《動物農莊》搬上舞台,透過喬治.歐威爾的經典作品,探討革命、霸權和政治的本質。《蒲羅中》追溯還未被殖民者開發的蒲羅中(蒲羅中即新加坡最古老的名字),藉由與植物學家、動物學家、歷史學家、活動分子等相關人士進行的訪問,探索全球暖化的議題,刺激觀眾思考地球的未來。 世界動盪,新加坡劇場繼續為觀眾開啟獨立思考的珍貴空間。 註:*作品為英語劇,劇名由筆者自行翻譯成中文。
-
戲劇
如果我們共榮過:《解密美術館:遺失的百合》的史學歧讀
繼贏盡口碑的線上劇場《她門的秘密》(2021)之後,新加坡實踐劇場再次推出了新作《解密美術館:遺失的百合》。導演郭踐紅、編劇林志堅和劉曉義再度合作,聯同專業影音團隊以及網路開發工作室 Good Work,從醞釀故事主軸、影像拍攝到遊戲網站的設計整合,逐步發展出一套可供劇團持續操作的展演模組。今次更攜手藏有最多東南亞現當代藝術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整合國家級文化資源,帶來一場結合影像、劇場和推理遊戲的跨領域實踐,再次引起亞洲觀眾的熱烈參與。 博物館學、文物保存維護、藝術史長久作為藝術研究的「三位一體」,雖然在劇中有著深淺不一的呈顯,但本文試圖以此三者抽離原有脈絡,改以「美術館作為謎題場域」、「寶藏敘事的保存維護」、「史學的時空統整術」,重新檢視《解密美術館:遺失的百合》折射出來的3種問題視角。 充滿謎題的場域:美術館的外掛敘事 故事第1章〈揭開大幕〉中,年邁的梁女士擬將1幅珍貴畫作捐贈給美術館,然而在移交儀式中,掃描技術意外發現畫作藏有詭異密碼,不僅打亂了儀式進行,亦開啟了歷史身世的懸疑。作為館內研究員的外孫女,邀請觀眾陪同踏上解謎推理的旅程。當得知這棟歷史建築內埋藏了傳說中的寶藏,觀眾化身成遊戲玩家,必須在第2章〈尋索開始〉的虛擬展場或實地造訪中,抽絲剝繭各種線索以在最後找出寶藏所在位置,並解開歷史真相。最長可達兩週的解謎體驗,來到第3章〈重現天日〉中,觀眾與孫女一同揭曉梁女士隱藏多年的秘密,並攪動出亞洲殖民史的行經軌跡。 藝術史研究一直都跟推理有著性質上的親緣性;而美術館作為一個充滿謎題的場域,不僅保存並展示待解的謎題,也常常成為藝術品加密與解密的角色。如同劇中的新加坡國立美術館,將寶藏加密的同時又等待著專業推理的解密。然而,劇中採取的是亞洲戰爭與殖民歷史敘事,而非處理視覺材料為優先的藝術史敘事;此外,按照劇情設計與各關卡中作為謎題的作品,亦大多取其外顯視覺表徵作為線索,而不是內在意義來推導。當劇中的「史學推理」旨在服務戲劇情節,不汲取新加坡國立美術館的豐厚資源作為素材,也就使得演出並無服務博物館學的科普意圖。 演出背棄了場域邏輯的操作,並非是要違背現實情境的謬誤;因為縱使追求博物館方法論的真實運作為背書,也不會是強化戲劇寫實邏輯本身的保證。但令人
-
新加坡
「跨界」掀起疫後藝術大潮
新加坡疫情暫緩,「新加坡國際藝術節」也華麗歸來,今年新任總監Natalie Hennedige以「表演的解剖學儀式」為藝術節的主題,探討表演的儀式感。 今年藝術節強調跨表演媒介、跨藝術領域的創作,在跨界合作中進行融合、碰撞與創新的藝術實驗。例如《Ceremonial Enactments》是由MAX.TAN(服裝設計時尚表演)、Nadi Singapura(馬來打擊樂隊)和Bhaskars Arts Academy(傳統印度舞蹈)綜合而成的演出;《project SALOME》由導演王景生重新解構王爾德的名劇,並以社交媒體、紀錄片形式,探索女性與權力的課題。回想2020年藝術節被迫取消、2021年部分演出臨時被取消的窘境,今年藝術節的盛況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新加坡藝術家也有機會進行跨國合作。由市區重建局主辦、星展銀行呈獻的「照亮新加坡」(i Light Singapore),以「火花之光」的主題圍繞環保課題,由來自14個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參與;其中《塑料鯨魚》、互動投影裝置《單獨一起》等作品,則是由新加坡和其他國家的藝術家聯手創作的作品。 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一年一度的藝術盛會「華彩」,今年主題乾脆就圍繞著「跨界」,呈現14部數碼和現場演出:有融合華族舞和印度舞元素的《化蝶》、以講座音樂會的形式重塑傳統的《承古揚新》兩年的封鎖和隔離,讓藝術界「報復性」似地以「跨界」進行藝術實驗,在連結中探索人性,甚是可貴。
-
新加坡
藝術工作者積極進行各類跨界嘗試
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去年推出了「自僱人士津貼」,為藝術工作者製造藝術創作的契機,催生了各類的藝術作品,既有線上呈現,也有實體表演。所有獲得補助的作品在今年3月底呈現,線上數位作品以音樂表演居多,戲劇演出則多以實體演出進行,例如單人劇《餐飲外送》(Order On The Go)刻畫外送員的苦樂心酸,便是邀請觀眾到街上隨著戲劇主角穿街走巷。
-
新加坡
表演團隊「與病毒共存」展開新嘗試
歷經艱辛,新加坡終於邁入「與病毒共存」期,從近期的多樣活動也可看到表演團隊重新拾回創意與活力,展開全新嘗試。
-
新加坡
原創劇浪潮將延燒至2022
野米劇場在2021年底順利呈現了一年一度的聖誕童話劇《桃太郎與超厲害巨桃》,為了防疫,劇組並沒有如往年那樣,邀請兒童演員一起上台參與演出,但觀眾有機會帶著孩子們到劇院看戲,也讓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