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聲響團體彼此交換作品
互相合作出版,無數個不同國籍的
藝術家因爲共同理念而串聯起來
形成「噪音網」,並時時互通聲息
公元二〇〇〇年前,台北也逐漸形成多元文化國際都會的雛形,如同紐約、東京、巴黎……一般,地上、地下、種種灰暗地帶潛隱著自主創作的藝術實驗者。這群全球各地的實驗聲響創作者當中,愈來愈多人在自己的專業工作之餘從事創作,跨出自己的象牙塔,將自身具備的專業(電腦、科技、醫學、建築、生化、軍事)運用在創作上,這種跨領域創作的現象愈能對純藝術造成刺激。
當代的創作態度不是抱持一種虛無的懷疑,一味地去顚覆所有秩序、理論,不只是無所謂地發洩、破壞,而是從不同的專業跨入新的美學觀點,產生別有建樹的另類生產力。
他們──這樣的人種
不論在國際或台灣,散布全球的聲響狂迷,沈迷於高科技器械所發出的雜音、電子發報機、電腦運作時所發出的非人聲響。
有人會拿著精密的器材,在上下班的尖峰時刻,等著大量人潮機械地通過捷運/地下鐵出入口時,收錄所發出屬於人造都會的噪音。或者是把現在的新聞訊息收錄下來,儘可能硏究出同樣的技術水平,將其中的內容加以重新拼貼、仿冒、變造,把八卦媚俗回收再利用。這種充滿未來性的超科技交響樂,也算是當代的一種音樂類型吧?
也有唯美派的噪音創作者,在每天工作閒暇,將自己關在電腦室中作實驗──用自己吸納的電腦知識和技術,硏究出極眞實的風聲、水聲、貓狗叫聲……拼貼成超時空、超現實的音響幻境。
他們就像是以吃食資訊維生的怪獸一般,狂熱地拼命吸納各類訊息:包括各類資訊理論、最新科技產品、機械組件……;懷疑但有興味地「品嚐」身處(以及異國的)社會每日加速生產的各色各樣媚俗文化。
這群人或者從事一份專業工作,同時儘可能不被工作異化──以創作重新省視自己的心靈之聲;或者依著創作的熱情,不安於布爾喬亞式的安逸生活,寧可放逐自己於平凡的觀念、成俗之外,追求靈感、突破的觀念,過著波西米亞式的生活。
這樣的人種是當代過度資訊、工業化社會所生產出來的,並藉著無遠弗屆的電子網路,結識跨國籍的志同道合者──同樣以媚俗文化作包裝來「反媚俗」,以資訊理論、機械技術作爲武器來「反資訊」,在世界各地繁衍、結盟。
噪音,或實驗聲響的創作理念的特色,可以劃分爲以下四點:
使用合成器/反音樂
儘管對聲響創作者來說,「音樂」只是一種工具,而不一定是目的,這群人也需要器材來創作。憑藉著合成器和「非音樂聲響」來創作,可以說是這一群跨國人種的共同特色。
「工業噪音」是實驗樂界初始的基本理念,爲了刺激並開創更多元的創作靈感,早期的工業樂團討論較多非關音樂的題材,而不是音樂理論。「工業噪音」顧名思義可以了解,他們是以現代社會工業發展過程中每天習以爲常的機械噪音作爲音響取材,用合成器加以變化的作品。特別是在八〇年代,「噪音」(或實驗聲響)幾乎充滿電子味十足的「音聲取樣」(Sample)和節奏,充斥著高科技電子、硬蕊電子味的「噪音」、數位化的音鎚節奏和金屬廢鐵聲。
以最先進的資訊來「反資訊」
相對於當代的科技發展、控制系統,反而顯現出人們不安變動、晦暗變質的心靈;這種強烈矛盾對立的情勢,揭開了聲響創作反情報戰的序幕。
資訊大戰的社會中,人們每天被無數訊息穿透。即使在同一國家當中,交流的是不同面向的語言:政治與文化、商業與藝術、學術專有名詞、官方八股格式、各行各業的行話…人們用不同的語言彼此溝通。商業宣傳,用似詩的文藻包裝一個個虛幻不實的夢境;選舉文宣,用感性訴求包裝候選人的野心。生活的多元與分裂,使我們更容易有機會試驗言語的錯置、剪貼(cut-ups),嘗試著瀕臨錯亂的生活。
聲響實驗者多少受到美國六〇年代剪貼(cut-ups)實驗性文學家威廉.貝羅斯(Willian S. Burroughs)的理念所啓示:潛入大衆媒體的核心,潛入主流機制的情報控制中心,就像個資訊及政治文宣散布者一樣,把主控社會的托拉斯手法用在自己的反情報宣傳上。法國就有一份實驗聲響刊物曾發行一個作品,外表及宣傳手法都看似傳遞一個快樂婚禮的訊息,但其實是一件噪音作品。藉由這個方法,音樂成爲一個主要媒介,可觸及一般傳媒資訊未討論到的層面。
實驗聲響的創作動機之一爲「情報攪亂、反系統」,而以音樂型態做爲工具,這也是令世界各地聲響狂迷樂此不疲的原因。八〇年代曾出現實驗樂界向新聞媒界攻擊的反向傳播,以虛構的資訊反向愚弄新聞媒體。一卷偽情報錄音帶觸發一則人爲虛構的事件:美國內華達州一位少年殺死全家事件,使得全美新聞媒界爲之瘋狂,並且有僞裝的FBI聯邦調査局探員登場,使得此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們摸淸新聞媒體興風做浪、製造「噪音」的本質,進而反向操控它。
令人震撼的戰略
在自資出版者的卡帶作品上,會發現有些人喜歡用極度聳動、噁心的色情圖片或血腥圖像做包裝(但有些作者完全相反,走純粹唯美路線)──將流行文化,加以回收、利用,即使其風格是激烈的、憤世忌俗的、看來恐怖的……都是創作者用極大的勇氣,以自己的生命做實驗,將腦中抽象的想法實踐出來。
當代社會過度偏重科技發展,在資訊、情報高度分工至巔峰期後,人心極度異化的生活環境會出現以下指標:極度體制化的政府/工商業機制、情報控制中心、管理機構……等。這些跨國際「噪音」同道所創作的,是以「實驗聲響」作爲工具和媒介,攻向上述這些指標。不論有心或無意,自宅錄音、自資發行、自行連結國際網絡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小小地顚覆、瓦解當代社會習以爲常的「跨國托拉斯影音工業」的意識型態。
有些實驗聲響狂迷認爲,在視覺/聽覺引起欣賞者觀念上有所創發的震撼,也是一種廣義的美學範疇。經由有意識的滲透,流行文化將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媚俗;藝術和生活的距離也才可能被拉近。
自主機制/組織
被樂界稱爲「工業始祖」的英國悸動軟骨(Throb-bing Gristle)樂團,早在七〇年代瀏覽各類資訊理論,以色情圖片作爲作品封面,加以散布宣傳。悸動軟骨目前仍對聲響狂迷造成影響,他們的手法仍是潛伏各地的噪音迷透過網際網路的話題。
除了悸動軟骨的自主創作、宣傳理念的影響之外,在重商機制下,「噪音」個體戶的幾個特點是:自資出版發行(爲了讓眞正有熱情的創作得以存活,有時必須仰賴一份固定收入──這一點有些類似劇場界);自行尋找生產工具;自行硏發技術,擺脫牢牢掌控全球資本社會的托拉斯企業散布下的刻板文化;自行建立跨國網路組織:如自資出版的刊物、全球地下電台、部分美國的大學校園電台、自己成立的音樂廠牌……等。
實驗聲響團體彼此交換作品,互相合作出版,無數個不同國籍的藝術家因爲共同理念而串聯起來,形成「噪音網」,並時時互通聲息。今天,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超高速度邁向新世紀的開端,「噪音網」的版圖也無止境的擴張。「地球村」雖是耳熟能詳的口號,仍不是種族/民族主義者所能想像的境界;但在實驗樂界中,「噪音網」卻是個心照不宣的事實。
文字|郭冠英 藝文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