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蓋棟劇院總以為是千秋萬代之事,人們總是去設想未來可能的需求,但事實往往證明想像中的未來,與預期有相當大的落差。如果能縱觀歷史發展及了解近代思潮,我們很容易勾勒出理想中現代劇場的面貌,它應該是自由地、更開放地以建築語彙去構築劇場意象,絶對避免教條規則,沒有真正最好的建築答案,因為劇場和語言演進或者大陸漂移一樣,都是緩慢、不間斷地在進化中。
二十世紀,科技躍進的世紀。自十九世紀工業革命起,科技發明開始衝激改變世界的面貌。鋼鐵、電力提供新的材料、新的能源,產生無限科技及動力的可能性,劇場也迅速地將這些運用引進於表演藝術上。歐美劇場於十九世紀中葉開始陸續改建,特別是歐洲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百廢待興,更是加速各種更新步伐。電影、電視、電腦的出現相繼激盪影響,劇場結合社會風潮、文化流行及科技建築,在二十世紀最大的成就就是在演出形式的突破與辯証。在世紀末的今日,有必要以歷史的宏觀角度來重新審視幾項革命性改變,並探討其影響。
本文將分科技演進及劇場建築兩個方向來談起。
舞台操作設備的科技演進
在科技演進方面,舞台操作設備早在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己發展得相當完備,歷代各國更是踵事增華,潤飾改進,但操作原則並無太大創新。直至一八八〇年之後才開始以機械動力取代由人升降及推拉佈景,其中德國工程師在這方面貢獻極多,油壓、電動機械大量引進劇場,舊式劇場舊瓶新洒地將舞台設備更新,但仍保持劇院傳統形式不變。油壓升降移動的舞台,將舞台分成數段,可單獨或分組控制,較複雜的甚至可以傾斜成斜坡,使得大型歌劇佈景變換更上層樓。磁浮、氣浮等動力相繼發明,間接也帶動多功能、多形式劇場如雨後春筍般蓬勃。這些發明原是想減少人力,加快佈景變換,但事實並非全然如此,首先操作者需更高深的訓練,薪酬往往也跟著水漲船高,加上佈景設計愈形繁複,反而需要更多人力拼合懸掛。劇院的設備往往成爲佈景設計所需去適應的因素,而非劇場去配合設計。
舊劇場由於多爲木材結構,加上大量使用火燭油燈照明,所以歐洲劇場常遭回祿之災,布拉格國家歌劇院開幕首演當天,就發生大火,劇院全遭毀損。可抗火之鋼鐵建材成爲最佳取代選擇,防火牆的發明更可阻斷火勢蔓延,鋼鐵結構加上安全係數較高的鋼索,使得佈景操作更加安全。
另項重大改變即是舞台面不再傾斜。文藝復興以降,傾斜舞台面原是爲了加強舞台景深,對傾斜度不大的觀衆席也可以有較好的視野。十九世紀末流行寫實自然,佈景逐漸立體化,在傾斜舞台面設計製作佈景較爲困難。一八九六年在慕尼黑首先出現旋轉舞台,這在平面舞台上才有可能。新的動力能源如蒸汽、瓦斯、油壓、電力改變了劇場機械的力量及規模,與日益壯觀的歌劇演出配合,成爲演出之主流。
劇場燈光照明的科技演進
工業革命後,人類科技文明大步邁進,鐵材使用、油壓舞台升降、電動懸吊系統等都可稱爲科技與劇場結合之顯例。但究其本質,並不足以稱之爲革命性的改變,因爲以上諸多科技只是改進原本操作方式,或節省人力,或加快速度,或增進變景方便,於演出本質並無任何改變顚覆,但劇場燈光照明的演進,由火燭、油燈、煤氣燈到電力發明,才徹底改變演出與觀衆的關係,燈光可以控制明滅,觀衆才得以處於漆黑的大廳聚精會神地觀賞演出,至此之後看戲才成爲我們今日熟悉的形式。
早自西元前一萬五千年開始,油燈便一直是人類主要的照明來源。十八世紀蠟燭開始加入照明行列,油燈也有所改進,但夜間照明一直無長足改進,古時演出大都於日間進行,利用日光爲唯一的照明方式。戶外劇場漸改爲室內演出後,油燈蠟燭取代自然光,—七六五年煤礦才開始使用煤氣照明,煤氣燈也迅速引進劇場。但這些光源由於控制困難,只能泛光達到起碼的照明而已。當時劇院燈光很難控制明暗,和今日看演出經驗全然不同的是,演出的舞台、觀衆廳都是燈火通明,觀衆看戲同時也被別人看,它同時也是個重要社交炫耀的場合。觀衆觀看演出的心態並非全然投入,同時演出風格也因此流於形式化。
這種關係直至一八八〇年,電力、電燈開始普遍用於劇院的舞台與觀衆大廳之後,演出才有了革命性的變動。由於燈光、燈具有了更大的控制可能,舞台上舊式平面佈景變得平板難看,氛圍亮度卻很容易建立,過去逼眞的繪景開始減少,立體景片在新式燈光下,凹凸陰暗,更易突出。早在一八四六年巴黎歌劇院已開始使用電燈,但只限於表現太陽東昇之類的特殊效果。一八八二年,慕尼黑劇院使用電燈照明演出及佈景,之後歐美各大劇院也相繼跟進。一九二〇年代之後舞台設計大師如李.西蒙森(Lee Simonson)、羅伯.瓊斯(Robert Edmond Jones)等也將燈光視爲舞台視覺設計的重要部分。配合光學、電子的迅速發展,燈光可以更易控制方向、角度、明暗、大小、形狀等。漸漸的,專業的燈光設計家也名正言順地出現了。七〇年代電腦爲燈光控制帶來另一次長足進步,燈光變化更加細緻繁複。八〇年代電腦控制的燈具爲「movement」帶來另一個新定義,燈光「眞」的能動起來!至此燈光已從早期單純照明,變爲單獨成爲藝術呈現的可能。
多媒體、幻燈、錄影投影從商業大型晚會開始發展,隨著科技發展及成本降低,八〇年代起也漸在劇場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對從MTV長大的新一代觀衆,影像變化目不暇給的演出,似乎是項吸引的要件。至於如何不喧賓奪主、恰如其分地融入劇場演出,則有待觀察。
現代與傳統劇場建築的分水嶺
介紹劇場建築,多數專門書籍都會從希臘羅馬的戶外劇場談起,但事實上眞正對今日劇場面貌形式有直接傳承關係的,得從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及英國莎士比亞的三面劇場談起。西方劇場因主流表演藝術爲歌劇,其一切劇場形式設備均深受歌劇影響,十六世紀文藝復興起,馬蹄式多層包廂、鏡框、樂池、吊桿升降、景片以溝槽推拉等均已發展成形。十九世紀末期隨寫實自然主義風潮興起,因歌劇而產生的劇院便顯得大而無當,無法呈現舞台上寫實景象,裝飾趨於簡化的鏡框式劇場開始產生,但仍隱約感到不足。
一八七五和一八七六年是現代與傳統劇院分野的重要年代,一八七五年巴黎歌劇院落成,一八七六年華格納在拜魯特(Bayreuth)一手興建的劇場也相繼開幕,這兩個劇院卻在各方面大異其趣,巴黎歌劇院是集舊式歌劇院之大成,拜魯特節慶劇院則是現代劇場之起點,兩者主要差別不在於舞台及設備,事實上巴黎歌劇院反而更爲先進複雜,巴黎歌劇院在競圖設計時,還特別立下幾項評審條件,但大多與劇院演出無關,最後的設計脫穎而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居然是他的設計提供國王出入劇院最近的動線。
拜魯特節慶劇院在舞台景觀及設計上並無太多創新,兩者都是傾斜的舞台面(至今還有少數舊式劇院維持這種形式),也都有傳統舞台機械。儘管如此它仍被視爲現代劇場之起點,因爲它是第一個由劇場藝術工作者的觀點去重新定義舞台與觀衆的關係。它的觀衆席都在同一層面,取消貴族階層的包廂,移除任何不必要的裝飾,將觀衆的注意力集中在鏡框後、舞台上的演出,觀衆與演出有了革命性的改變。
但巴黎歌劇院並不代表舊式劇院從此衰微沒落,相反地,更多的劇院因鋼鐵金屬建材的大量始用,使得多層懸空的觀衆樓層更形加大,劇院也越發雄偉高聳。但原有劇場形式及設備本質上並無多大改變,只不過使原屬貴族參與的演出,變成新興中產階級熱中參加的社交活動。舊式劇院在十九世紀末仍蔚爲主流,許多前衛求變的藝術家,在此只能成爲寂寞的先知,如戈登.克雷格(Gordon Craig)及阿道夫.阿匹亞(Adolphe Appia ) 一生創見多流爲紙上談兵,不爲人識。
電影和電視對劇場建築的影響
在美國電影對劇場建築影響較大,美國因爲沒有受大戰波及,電影工業蓬勃發展,許多劇場也同時必須能放映電影,三〇年代許多劇場甚至都被改成電影院,劇場只存在幾個主要城市之中,早期新建電影院甚至仍保有頂棚及類似劇場的鏡框、大幕及裝飾,早期電影仍企圖以劇場高貴形象吸引觀衆,但實際形式卻漸有轉變,所有座位安排都朝同一方向,因爲銀幕投射關係亮度差異,側面包廂因此不見了,而以雕像裝飾之,中間的位子變成最佳座位,而非劇場的前排或者包廂,人與人之間的觀賞關係,變成只有前排觀衆的後腦黑影而已,但後來的人們卻將劇場與電影院看演出的感覺混淆不清,許多新起的劇場反而視裝潢雕飾爲洪水猛獸,認爲有礙觀衆的注意力結果劇場裝飾越發簡化單純,電影院反而日趨豪華,看電影變得更具吸引力,而劇場座位安排也向電影院看齊,以爲如此觀衆視線會更一致,但對演員觀衆之間的互動而言,則只是變成單調雙向而已,而非如以前的多層次有遠近。
第二個對劇場的影響,則是五〇、六〇年代電視的興起。電視不僅對劇場,甚至電影院都帶來空前災難,但終究電視對劇場利大於害,由於電視螢幕小,只能以特寫吸引觀衆,劇場卻可提供兩種不同方向吸引電視觀衆,一個是大型豪華製作,如百老匯音樂劇,電視無法企及其聲光效果;一種是三面突出、四面環形劇場所獨有的近距離互動演出,這也是電視電影單向互動無法比擬的。電視使得小型劇場日益興盛,但日後未來高畫質大畫面的數位電視出現,是否仍是如此,則尙難定論。
環形劇場、三面突出劇場及可多變的劇場等,都是這世紀裡發展出來的重要演出形式,一九三〇年代早期俄國莫斯科開始實驗讓觀衆環繞舞台而坐,這樣的演出與觀衆的互動全然不同於傳統鏡框式劇場,佈景得減少至最低,以免阻礙觀衆視線,燈光照明理念也全然不同,它必須考慮各方向演出的燈光照明設計,觀衆不再只透過平面鏡框去與演出互動。我們面對的是立體近距離的表演,演出者與劇本導演也都有全新的課題去發掘。面對電影、電視甚至於電玩的挑戰,此類劇場所提供的演出經驗,或許是劇場存活發展的方向之一吧?
明日劇場的面貌:五點迷思與三道門
幾百年來設計劇場時,都一直離不開探討舞台與觀衆的關係,劇場是由舞台、演出加上觀衆三者才能成立,設計劇場者往往忽略舞台與觀衆互動的管道,這種感動必須是雙向的。歷代建築劇院時總是衆說紛紜,爭辯無止,事實上,昨日被視爲經典的劇場,往往不見得適合今日,甚至未來演出的需求。要勾勒出明日劇場的形貌,首先我們得破除一些似是而非積習已久的觀念:
一、「大即是好?」:我們常認爲劇院要蓋得越大越豪華,才有國際水準,符合經濟效益,適合都會需求。事實上,從古至今幾乎所有成功的戲劇、歌劇,都毫無例外地產生於小劇院,當然戲一經成名,往往會移到較大型劇院演出。反之,大型劇院卻很少有成功創新的演出。或許有人會反問,希臘露天劇場不是依山而築,可容納成千上萬觀衆?其實希臘戲劇黃金時期,劇場多建築於小山坡地。近一點的例子,如韓德爾時代的柯芬園歌劇院,也無法與今日的柯芬園歌劇院的規模相比擬。爲追求票房收益,現代劇場建築師宣稱可利用創新設計及科技,使大型劇院仍保有親和力,但卻甚少有成功的例子。一味追求大即是好的結果就是,大明星、噱頭掛帥的商業演出才能保盈守泰,喪失的卻是劇場創新的生命力。
二、「追求良好的視線?」:我們也常發覺舊式劇場雖然視野不佳,卻往往比許多現代視野良好的劇場,演出來得成功,爲什麼?是不是大家都看得見演出的觀衆席安排,就可以成爲好劇場設計?
三、「多功能、可變化的劇場?」:這種設計背後往往隱藏著,昂貴的機械及大量的人力,換得的卻是妥協的演出效果。
四、知名舞台設計家?:能設計出眩目多變的舞台效果,卻忘掉「人」的存在。這在今日商業掛帥的音樂劇特別明顯。
五、「舊不如新?」:許多建築師相信劇場需要更新革命,揚棄舊工匠累積的智慧技藝。殊不知劇場要求的親和互動的關係,自古以來並無大改變。
若能破除上述五點迷思,我們這才容易爲明日劇場開啓以下的三扇門:
第一道門是「舊瓶新酒」:舊有的好劇院要善加保留,頂多修葺後台、化妝室,改善貨物進出入口,更新舞台燈光設備,不要輕易更改原有的觀衆與舞台的關係。
第二道門是「現成的空間」:一些大型建築物,因時代推移不復原有功能,但卻充滿戲劇表演趣味及可能,如最近公賣局廢棄的啤酒廠,改建成華山藝術特區即是一例。
第三道門才是「蓋新劇場」:所謂的「新劇場」,並非一定得創新形式,反而得對古典劇場多加研究,了解其設計背後成功與失敗的因素。
劇場建築發展的四大方向
本世紀劇場一直試圖脫離鏡框的束縛,這和社會變遷、藝術發展及科技突破皆息息相關,如立體派、抽象美學的興起,加上電影致命的一擊,如畫似眞的繪景無法滿足劇場,舞台空間不只局限於創造擬眞的幻境,更是傳達戲劇內涵的眞實空間,總括而言劇場發展可分四大方向:
一、華格納式鏡框劇場:其鏡框不再金碧輝煌,而只是觀衆與舞台的模糊分隔,如台北市社教館即是此類型代表。
二、以英國莎翁劇爲本所發展的多面劇場:觀衆與舞台同處一個空間。
三、可變式、多功能劇場:可隨不同的演出形式需求變化,如美國加州喜瑞都文化中心,觀衆席位及舞台皆可移轉變化。
四、非劇場改建的演出空間:歐美許多劇場是由倉庫、銀行大廳等改建成的,如英國的半月劇場就是利用庭院,結合街景建造演出空間。
儘管有以上如此分野變化,但仍可歸納出兩個共同之處:一、它們都企圖將演出與觀衆的距離拉近;二、舞台回歸爲演出空間而非奇巧機關變化的空間。此兩點都是重新發掘演出與演出空間的眞實意義。
以前蓋棟劇院總以爲是千秋萬代之事,人們總是去設想未來可能的需求,但事實往往證明想像中的未來,與預期有相當大的落差,參照歷代的美學演進,也無法預測未來品味。如果能縱觀歷史發展及了解近代思潮,我們很容易勾勒出理想中現代劇場的面貌,它應該是自由地、更開放地以建築語彙去構築劇場意象,絕對避免教條規則,沒有眞正最好的建築答案,因爲劇場和語言演進或者大陸漂移一樣,都是緩慢、不間斷地在進化中。一九八七年,台灣蓋了棟十九世紀的國家劇院;如今站在世紀末,面對下一個千禧年時,大家可不可以來思索一下,我們該給後代留下甚麼劇場?或者是我們需要甚麼劇場?
文字|王孟超 舞台設計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