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誠懇穩健,讓作品甦醒 (貝桑松國際大賽 提供)
貝桑松

誠懇穩健,讓作品甦醒

側寫二○○三貝桑松國際青年指揮大賽決賽者

綜觀三位進入決賽的參賽者,都是具有深厚理論底子,解釋曲子不捕風捉影,指揮歌劇或清唱劇時,除了樂團,尚知如何處理人聲,歌手才唱得舒服;排練時能用手上技術傳遞訊息時,絕不用嘴,不藉華麗詞彙表達,雖然三位風格各不相同,但面對樂團穩健誠懇的態度是一樣的,正如麥可‧赫說的:「……指揮一事非關權力……而是使這些偉大作品甦醒」。

綜觀三位進入決賽的參賽者,都是具有深厚理論底子,解釋曲子不捕風捉影,指揮歌劇或清唱劇時,除了樂團,尚知如何處理人聲,歌手才唱得舒服;排練時能用手上技術傳遞訊息時,絕不用嘴,不藉華麗詞彙表達,雖然三位風格各不相同,但面對樂團穩健誠懇的態度是一樣的,正如麥可‧赫說的:「……指揮一事非關權力……而是使這些偉大作品甦醒」。

貝桑松國際青年指揮大賽(Concours International de Jeunes Chefs d`Orchestre de Besancon)一向是年輕指揮進軍國際比賽的首選,主要是因為其報名資格門檻不似其他同等級比賽高,對於才剛穿梭在國際大師班及比賽中的“新鮮指揮”而言,獲得參加比賽邀請的機會,相對地也比較大。闖蕩於國際比賽的老手們都知道,比賽是很難算計的;有時,遇上了一批同是高水準的參賽者,就算是曾拿下其他同等級指揮比賽首獎的人,也不一定能再次順利過關斬將。今年的貝桑松國際指揮大賽就是如此,從四分之一輪起,大部分參賽者的表現令人咋舌,觀看比賽的觀眾,在等候結果發表之際,熱烈的討論中,都不免要問,決定的標準值到底在那?疑惑中還帶點緊張,除了擔心自己喜歡的參賽者過不了關,也因為比賽結果將顯現自己的音樂品味是否與評審團一致。 

以曲目測試參賽者各項能力

比賽的指定曲目當然不是依著時期先後順序安排,而是站在指揮技術的角度,藉由這些曲目去檢測參賽者是否具備某種特定的能力。今年的比賽,從晉級的參賽者名單特別能看出這一點,在名額容許的情況下,會出現某參賽者整體表現看來並不輸於另一位,卻得不到晉級機會的情形,筆者的拙見為,今年的評審團,至少在前兩輪中,對於這樣的準則拿捏特別地嚴謹,參賽者是否能從比賽曲目中解讀出評審團主要想測試的東西,則顯得格外重要。

除了在音樂上的能力之外,排練氣氛與節奏的掌握、臨場的應變能力當然也是列在評審項目中。決賽者之一,波隆斯基(Vsevolod Polonsky)在二分之一輪中指揮白遼士(Hector Berlioz)的歌劇《碧亞翠絲與班迺迪克》Béatrice et Bénédict選曲時,有一段必須指揮在幕後的歌手,因為主辦單位沒有準備另一位副指揮,在幕後帶領歌手與樂池中指揮配合,導致排練無法順利進行。波隆斯基並沒有因此而慌了陣腳,他很清楚這不是他指揮上的問題,直到評審團按鈴示意,他的時間已到,大會負責人才出面,向評審團解釋主辦單位的疏失並請求將這歌劇片段從比賽中刪去。雖然發生了這樣的狀況,但是波隆斯基本人不急不徐,仍能頭腦清晰並專注在比賽上,不管他是否真的毫不受影響,或其實是強壓下心裡的驚慌,至少剩下的十幾分鐘內,他表現了極佳的穩定性。

具備深厚作曲訓練,音樂處理層次分明

已具作曲家身分的波隆斯基,一九七○年出生於俄羅斯的雅羅斯拉夫(Yaroslavl,Russia),分別在聖彼得堡音樂院(Saint-Petersburg State Conservatory)、國立里昂高等音樂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de Lyon)及國立巴黎高等舞蹈與音樂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et Danse de Paris)完成作曲與指揮訓練。在三位決賽者中,其音樂或許不是最能打動人心,但其深厚的作曲家背景對於他指揮上的幫助,在整個比賽過程中隨處可見,特別是在決賽中。他是三位決賽者中,將當代作品分析得最好的一位,對曲子完全陌生的觀眾透過他的引導,也能將曲子聽個明白。而像白遼士幻想交響曲第五樂章(Symphonie Fantastique op.14)這種結構較龐大複雜的曲子,就屬他的層次舖陳最分明,觀眾在聽完他的演出後,絕對只有「精采」兩字可以形容!最後一個音的回響還盪漾在音樂廳中,波隆斯基尚未把指揮棒放下,觀眾已從座位上跳起,要說掌聲是平地爆起,絕不誇張,無怪乎當地樂評賽後說道「波隆斯基以幻想交響曲贏得了所有觀眾的心」。

收放自如,緊緊跟隨獨奏者

另一位決賽者,麥可.赫(Michael Hall),目前是加拿大橘郡太平洋交響樂團(Orange County's PACIFIC SYMPHONY)助理指揮與太平洋青年交響樂團(Pacific Symphony Youth Orchestra)指揮,他是先當上指揮後才開始考慮成為職業指揮的。他在多倫多大學主修鋼琴和理論時,就接下了兩個樂團的工作。「一旦你被『指揮蟲』咬了,你就無法不指揮,而我剛好被咬了。」在一場訪談中,他對著記者這麼說。拿到學士學位後,他先是進了密西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跟隨古斯塔夫‧麥爾(Gustav Meier)學習指揮,接著進了倫敦皇家音樂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 in London)跟隨柯林‧戴維斯爵士(Sir Colin Davis)。

麥可.赫的指揮風格看起來很輕鬆自由,喜歡他的人,說他的指揮方式很流動,音色清澈;不喜歡他的人,則解釋成太隨便,音色有廣度沒有深度。不管怎麼說,他是眾多參賽者中最懂得收放的一個,他明白樂團需要他幫助的是什麼東西,什麼東西是樂團自己會辦到的,當然,有時他執行得過了頭,致使音樂失去了它的重量。在這場決賽中,就屬他在指揮鋼琴協奏曲時最能給獨奏者空間與時間,他給了樂團良好的提示,而不是恣意地攪動樂團,也因為他的指揮風格,使他擁有較多在肢體上的彈性空間,自然也比較容易成功地緊隨著獨奏者。

溫厚的音色,謙沖的態度

決賽者中最傳奇的要算是米崎榮和(Yonesaki Shigekazu)。傳奇的不是因為他在大學畢業後才學音樂,而是他的經歷。從來沒渡過洋,喝過洋墨水,所有的指揮養成都是在日本完成的,從來沒指過真正的職業樂團。他的指揮啟蒙老師是目前在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擔任指揮班助教的湯淺勇治(Yuasa Yuji),之後他進了東京音樂大學(Tokyo College of Music)隨廣上淳一(Junichi Hirokami)完成他的指揮訓練。今年三十五歲的他,第一次參加國際指揮大賽,因為年齡已屆上限,這也是他參加貝桑松指揮大賽的最後一次。雖然沒有顯赫的經歷,米崎在比賽中的表現一點也看不出是個生手,尤其是二分之一輪的歌劇與清唱劇,不僅是懂得如何輔助歌手在困難之處輕鬆地唱好,整個排練的節奏緊湊但不匆促,音樂的細緻則是六人中之最。時常可看到觀眾向他表示對他溫暖深厚音色的喜愛時,他自嘲那是因為他圓圓的肚子,所以有這樣的音色。

米崎榮和在觀看其他參賽者時,看到他佩服之處,還會不自覺得點頭,絲毫沒有老手一貫的喜惡不見於色。與樂團排練時,絕不吝於稱讚團員做到了他的要求。在決賽中,或許是因為他太緊張了,不自覺地給了樂團太大的壓力,雖然依舊溫暖深厚,但音色失去了透明感;畢竟實戰經驗較少,新鮮指揮想“照顧”每個細節的傾向也不免在他身上出現,什麼都強調,相對地層次感就堆砌不成,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第五樂章就留下了這樣小小的遺憾。米崎被當代作品指定曲作曲家葉慈尼奇楊(Franck Christoph Yeznikian)認為是最能傳達其曲子意境的人,賽後,作曲家直對他說「在我心中,你是第一名」,還送了他一隻隨身攜帶的紅色鉛筆,頗有惺惺相惜的味道。

不求華麗,誠懇穩健的指揮新風格

綜觀三位進入決賽的參賽者,都是具有深厚理論底子,解釋曲子不捕風捉影,指揮歌劇或清唱劇時,除了樂團,尚知如何處理人聲,歌手才唱得舒服;排練時能用手上技術傳遞訊息時,絕不用嘴,不藉華麗詞彙表達,雖然三位風格各不相同,但面對樂團穩健誠懇的態度是一樣的,正如麥可‧赫說的:「……指揮一事非關權力……而是使這些偉大作品甦醒」。假使將這個比賽當做是所有指揮比賽的縮影,不知道這三位風格迥異的決賽者誠懇的態度能否作為一種『流行指標』?

文字|鄭巧琪 音樂文字工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指揮家的馬拉松

二○○三年貝桑松指揮大賽之賽程概況

王詠鑑(音樂文字工作者)

一九五一年於貝桑松國際音樂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Musique de Besancon Franche-Comte) 的運作下,成立了貝桑松國際青年管弦樂指揮大賽(Concours International de Jeunes Chefs d`Orchestre),毫無疑問地,它很快地就在同性質的國際指揮比賽裡建立了其應有的地位與聲望。這個國際音樂比賽是由法國文化部與法國外交部隸屬的藝術活動組織所支持和補助,由最開始的年度國際性比賽,到一九九二年後與貝松桑國際管弦樂作曲比賽(Concours de Composition de Besancon)輪流交替,成為雙年性的國際指揮比賽至今,而作曲比賽得獎的樂曲,將作為下一年指揮比賽中總決賽的當代指定作品,所以這盛會包含了創作與詮釋的結合。經由此國際指揮比賽獲獎,而今活躍於國際樂壇的有Sergiu Comossiona (1956)、Gerd Albreche(1957)、 Seiji Ozawa(1959)、Michel Plasson(1962)、 Zedenek Macal(1965), Jesus Lopes Cobos(1968), Sylvain Cambreling(1974)、呂紹嘉(1988)、Yutaka Sado(1989)等。二○○一年第四十七屆的指揮大賽則是由日本年輕指揮家Tatsuya Shimono所獲得。

二○○三年貝桑松國際青年管弦樂指揮大賽,由美國紐約、法國貝桑松、中國北京與俄羅斯聖彼德堡等四地依序舉行預選資格賽(註)拉開序幕。據大會統計,候選人來自三十個不同的國家共超過二百位的選手參加,預選曲目為史特拉溫斯基的《春之祭》Le Sacre du Primtemps改編而成的四手聯彈鋼琴版本。資格賽之後,有二十位選手通過篩選獲權參加於法國貝桑松當地與管弦樂團進行合作的指揮比賽。由於正式比賽的演出曲目範圍包含了不同時代風格的樂曲,由前古典時期、古典時期、浪漫時期與二十世紀現代音樂至而當代作曲家的曲子,樂種也包含清唱劇(oratorio)與歌劇(opera),所以對於一個參賽者而言是個極大的挑戰,猶如一場國際馬拉松比賽,選手的能力和耐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最後優勝者將由貝桑松國際音樂節組織大會提供高達一萬兩千歐元的獎金,以及與法國當地及國際樂團演出的機會。但是大會規定評審團保有最後的審核權,視比賽結果決定大獎頒發與否,且附加一項條件,不能同時多人分享最後優勝大獎。換句話說,不是一致通過投票給一人,就是優勝從缺。除了今年,以往已有八次優勝從缺的情形發生過。

整個比賽行程分為四天五場淘汰賽。曲目為莫札特第三十九號交響曲第一與第三樂章、葛路克的Ouverture d`Iphigenie en Aulide、史特拉溫斯基Concerto Dumbarton Oaks。獲進入決賽的三位參賽者由國立里昂交響樂團協演,曲目為Franck Christoph Yeznikian的Lacrimis Adamanta Movebis,為二○○二年貝松桑國際管弦樂作曲比賽的得獎作品。聖賞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二與第三樂章,及今年不可忽視的白遼士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第五樂章。

今年的貝桑松國際青年指揮大賽的陪審團成員由瑞士籍的Matthias Bamert擔任評審團主席,他現旅居倫敦,為皇家愛樂管弦樂團(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合作指揮和國立蘇格蘭管弦樂團的主要客席指揮且擔任格拉斯哥(Glasgow)現代音樂節(Musica Nova)的總監。其他評審尚有David Cairins(Sunday Times的樂評家,菲利普唱片的古典音樂多項唱片錄音企畫同時也是位指揮)、Edmon Colomer(皮卡地交響樂團l`Orchestre de Picardie的音樂總監,樂團指揮)、Peter Csaba(貝松桑交響樂團l`Orchestre de Besancon的音樂總監和指揮)、Janos Furst(巴黎高等音樂院的指揮教授、Alain Paris(一九六八年獲得貝桑松指揮大賽的首獎,是大會紀錄最年輕的得獎人,現編纂一部將由Rober Laffont出版的有關詮釋的字典),Elina Siltanen則為唯一的女性評審,現為芬蘭赫爾新基交響樂團的總監。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