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慾望街車》中神經質的女主角白蘭琪(雨蓓飾),置身於以不鏽鋼材質骨架及透明玻璃構成,如現代美術裝置作品的明亮舞台。(Pascal Victor 攝 Berliner Festspiele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堅持藝術的反抗與理想 鮮明風格與觀點

瓦里科夫斯基的劇場創作美學

近年來在巴黎劇場界炙手可熱,波蘭最猛的中生代導演瓦里科夫斯基,他的劇場以其漂浮的波蘭身世為背景,具有鮮明個人風格的觀點與新穎的形式為工具,重新詮釋了歷史經典及當代劇作中的共通人性。

近年來在巴黎劇場界炙手可熱,波蘭最猛的中生代導演瓦里科夫斯基,他的劇場以其漂浮的波蘭身世為背景,具有鮮明個人風格的觀點與新穎的形式為工具,重新詮釋了歷史經典及當代劇作中的共通人性。

法國演技派國際電影巨星伊莎貝.雨蓓,除了在大螢幕上無庸置疑的演藝成就,偶而也會獻身於劇場藝術,出現在巴黎劇院舞台上,與觀眾面對面地「直擊」戲劇演出。這位閃亮的大明星登台的條件可不簡單,除了以她為中心的劇本,舞台上的造型美、燈光炫、佈景佳等基本條件之外,挑選能與之匹配的導演也是重要考量。以近年來的演出合作導演為例,○六年是大師導演羅伯.威爾森的《危險關係四重奏》、前年演了王牌劇作家雅絲米娜.雷札的《文明的野蠻人》,今年在國立奧得翁劇院演出的導演,則正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來自波蘭的克里茨托夫.瓦里科夫斯基的《慾望街車》。

歐陸正紅  波蘭最猛

這位近年來在巴黎劇場界炙手可熱,波蘭最猛的中生代導演,忽然從眾多歐陸同輩導演競爭中脫穎而出,一下子晉升為國際紅牌俱樂部的VIP。他擔任巨星伊莎貝.雨蓓導演的消息,在演出前也引起了眾多的議論紛紛,人們好奇於這位在當代劇場界,以其尖銳議題及強烈美學風格著稱的前衛導演,如何跨過其嚴肅劇場的圈子,向眾多雨蓓的普羅大眾影迷們招手,並還能保持其不馴的叛逆姿態。

《慾望街車》中神經質的女主角白蘭琪(雨蓓飾),一如所願地置身於以不鏽鋼材質骨架及透明玻璃構成,如現代美術裝置作品的明亮舞台,舞台前方及四周則不時出現攝影機,直接捕捉演員影像投影在舞台上。開場是性感憔悴的白蘭琪,露出細長雙腿坐在無靠背旋轉椅子,配合背後其個人現場影像的一長段精采獨白。之後便是瓦里科夫斯基的波蘭演出班底,包括演員、歌手及設計群,全力烘托不斷換新裝、戴假髮,整場穿梭炫技的美麗花蝴蝶白蘭琪。老戲迷當然不會覺得這是田納西.威廉斯的《慾望街車》,這應該是伊莎貝.雨蓓的「白蘭琪」秀,但是瑕不掩瑜的整體效果與長紅票房,仍然讓這個製作雅俗共賞地成功落幕。

「罪惡感」與同志傾向  引領詮釋舞台風景

瓦里科夫斯基始終是一號謎樣的人物,似乎是成功的劇場大師,可是幾次看他在面對電視受訪,他削瘦嚴肅的不安臉龐,不太看鏡頭或訪問者的眼神,似乎露出一種對於媒體的不耐與排斥,完全異於我們對於此類成功人物的印象。不過在少數的平面媒體及書籍上,他則比較有時間地描述自己的創作背景。

他自稱一輩子都在逃避某種「罪惡感」。出生於波蘭西邊與德國交界的小鎮Szczecin,這個地方在歷史過程中,時而歸德國時而屬波蘭, 當地的波蘭居民生活有強烈的不確定感,甚至死後都不願意葬在此地。尤其此地在二戰之前屬於德國、二戰之後劃為波蘭,而當納粹猶太大屠殺的悲劇之後,這個前德國小鎮,更是背負了一種對於波蘭人的原罪。可是當他前往西南城市克拉科夫念大學時,他卻更不適應對這個典型天主教布爾喬亞波蘭城市,他對波蘭人因長期受德俄兩國侵略後的保守民族主義興盛感到厭倦。最後就是他在天主教家庭中的同性戀身分衝突。

於是反映在他的劇場中,則是充滿了歷史與政治性、人與人矛盾的衝突、公平正義價值的不確定、道德的崩潰、精神的虛無孤寂,代表作是二○○七年列入亞維儂藝術節官方節目的《美國天使》Angels in America。劇作家東尼.庫許納以愛滋疾病為隱喻,主題聚焦在政治、性和宗教上,而這個混亂時代中人類悲絕的末世預言劇本,到了瓦里科夫斯基手上,簡直是如魚得水,他用簡單開闊、可以活動的三面牆舞台,及一票長期合作的「華沙新劇團」演員,其高明的舞台空間運用及敘事手法,將劇本對於人類的世紀末荒涼,詮釋得透徹深刻、直擊人心。

批判巴黎劇壇  寧願在華沙與班底工作

可他極力想逃避的「罪惡感」,後來卻是他創作時的擁抱對象。這位自稱柏林圍牆倒塌之後的「後共產主義」信徒,年輕時曾在巴黎索邦大學念過一年劇場史,能講流利法文,並曾經擔任彼得.布魯克助手,甚至目前新作都在巴黎、亞維儂上演,廣受法國劇場界愛戴的導演,卻批評法國的劇場界已經陷入某種缺少反抗性的藝術「事業」,劇場作品自限於哲學與理論,藝術家成為規則的奴隸,他反而比較喜歡在前社會主義的波蘭家鄉創作。波蘭在二戰過後,終於擺脫強權,獨立成為一個國家,雖然有著各種身分認同、歷史對焦、社會重建的工程在進行,但至少那兒還保存著藝術的反抗與理想性,他寧願在華沙跟著他的波蘭班底創作。

前年受巴士底歌劇院委託製作的《羅傑王》,雖然是知名度比較低的已逝波蘭作曲家Karol Szymanowski作品,但瓦里科夫斯基卻透過導演手法與指揮小征澤爾的音樂詮釋,神奇地讓這齣歌劇重新復活。長期合作的舞台服裝設計師Malgorzata Szczesniak,用極具現代感的移動鋼架舞台,與透明的玻璃多層次空間,創造了一個水上及水下的世界。加上演員的性感華麗視覺系服裝、幾個大膽的日常睡衣褲造型場景,或者米老鼠卡通面具,甚至還運用他的劇場演員與歌手們配合,由不同面向地切入故事中羅傑王的愛欲與衝突。有劇評說導演靈活的手法讓這人想起帕索里尼的電影《真理》Théorème,該片描述一名陌生人輕易瓦解一個中產家庭全體成員的性矜持, 最後女僕昇天如聖母。擔任主角的聲樂家Mariusz Kwiecien說:「跟瓦里科夫斯基工作,永遠少不了他提出的各種問題,他總是問我們演員劇情的意義、角色的塑造…等等問題,這個歌劇就是在不斷的提問、回答中產生。」

挑戰大師經典  老酒新添潑辣味

瓦里科夫斯基近二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共導演了約三十個戲劇作品與十三個歌劇作品。跟現今許多知名導演大師一樣,他經常選擇導演經典劇作家的作品,最常過招的劇作家首推莎士比亞,直至目前一共導了十個莎劇,排名第二的是包括三大劇作家索福克里斯、愛斯奇勒斯和優里皮底斯的希臘悲劇(四個);在現代劇方面有戈爾德思(兩個)、卡夫卡、普魯斯特、莎拉.肯恩、三島由紀夫、田納西.威廉斯及貢布洛維奇、Matéi Visniec等人。

挑戰經典劇作家的難度在於,由於經過前輩導演多次的搬演,除非新導演能夠提出新意,否則在大部分人都熟悉故事的前提下,很難引起觀眾的共鳴。瓦里科夫斯基○八年在巴黎重演的舊作《仲夏夜之夢》(2003),將莎翁劇本設定的發生地點仙境森林,改為城市的一個酒吧(或者妓院)空間意象場景,而原劇中到處點錯愛情神藥的帕克,變身成為一個健美的男同志角色,莎翁的愛情盲目喜劇,在此轉變為現代人情慾的恣意縱流,尖銳大膽地勾勒出一幅城市春宮圖。

而即將來台演出的《阿波隆尼亞》,是一個亞當和夏娃從古至今的寓言故事。他自希臘悲劇眾劇作家所描寫的天神與眾生的不可逆血腥場景中取材,一路連結到二十世紀的納粹大屠殺,故事是從一個懷孕的波蘭媽媽和他三個小孩開始,長達兩百四十分鐘的死亡、血腥與暴力,加上現場大量多媒體的交織,不厭其煩的個人獨白(或控訴),及獨特的敘事與音樂形式,可說是其導演生涯最大膽的劇場嘗試。

瓦里科夫斯基的劇場以其漂浮的波蘭身世為背景,具有鮮明個人風格的觀點與新穎的形式為工具,重新詮釋了歷史經典及當代劇作中的共通人性,為波蘭的劇場史,寫下了燦爛並繼續向前進的新頁。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