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衛.山契斯是美國當紅的年輕薩克斯風手之一。(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薩克斯風.金色狂潮/即將上場 專訪爵士薩克斯風演奏家

大衛.山契斯 文化混融中 找到獨特自我

被視為新一代拉丁薩克斯風明星的大衛.山契斯,將於八月底與夥伴們以四重奏形式來台演出。出生成長於波多黎各,以打擊樂為音樂啟蒙,卻能憑薩克斯風演奏在美國爵士樂界享有一席之地……趁著他訪台之前,本刊特地邀請薩克斯風演奏家李承育越洋專訪,讓本地樂迷提早了解他的音樂世界!

被視為新一代拉丁薩克斯風明星的大衛.山契斯,將於八月底與夥伴們以四重奏形式來台演出。出生成長於波多黎各,以打擊樂為音樂啟蒙,卻能憑薩克斯風演奏在美國爵士樂界享有一席之地……趁著他訪台之前,本刊特地邀請薩克斯風演奏家李承育越洋專訪,讓本地樂迷提早了解他的音樂世界!

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大衛.山契斯四重奏

8/31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大衛.山契斯(David Sánchez),嗯,這名字我知道,算是位年輕的薩克斯風手,多年前買過他的專輯,印象中音樂裡蠻多拉丁元素的,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他是波多黎各人,因為受到迪吉.葛拉斯比(Dizzy Gllespie)的青睞而加入他的樂團,算是現在當紅的年輕薩克斯風手之一。在美國競爭這麼激烈的爵士樂環境裡,以一個外籍樂手的身分能立足在爵士樂圈,還得了幾座葛萊美獎,真的不簡單!話不多說,馬上打電話給他:

 

Q:在演奏薩克斯風之前你是一個打擊手,可以說說你是在怎麼樣的情況下開始吹奏薩克斯風嗎?

A:我最早開始接觸音樂是學習打擊樂,到了十二歲我才開始學習薩克斯風,然後我一直持續地演奏這兩種樂器,不過學習打擊樂的確是奠定了我音樂的基礎。 剛開始我是在波多黎各的表演藝術學校學習,學校裡有各式各樣的音樂課程,但因為在當時,學校有太多的打擊樂手,所以我必須得要選擇一項其他的樂器,而當時似乎只有薩克斯風吸引我。

我想應該是音色與音域的原因吸引了我,薩克斯風比較接近人聲。但在波多黎各表演藝術學校唸書的三年裡,我還是經常到打擊樂器組幫忙,即使現在我還是偶爾演奏各種打擊樂器,但我會盡量避免要用手直接打擊的樂器,因為那會稍稍影響我演奏薩克斯風的技巧。

 

Q:到了美國後,你在羅格斯大學(University Of Rutgers)念了幾年書,可以跟我們分享在那裡的學習經驗嗎?

A:我先在波多黎各念了一年大學,後來又轉到羅格斯大學念了兩年,在那裡的兩年是很棒的經驗,學校的師資很好,當時的主任是Larry Ridley,另外Tad Dunbar也幫助我很多,教了我很多有用的東西,特別是和聲上的。另外還有Kenny Baron,我跟他一起演奏了很多次,也一起錄音,他跟Tad不一樣,但都是很棒的老師。總之,在那裡的經驗很棒。

 

Q:誰是你最喜愛的薩克斯風手?

A:喔!這是個很難的問題,因為有太多個了。(沒關係,就告訴我們其中的幾個吧。) 好吧,那其中的幾位是萊斯特.楊(Lester Young)、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桑尼.羅林斯(Sonny Rollins) 、戴克斯特.高登(Dexter Gordon),戴克斯特事實上是影響我最深的薩克斯風手,另外還有喬.漢德生(Joe Henderson)、韋恩.蕭特(Wayne Shorter),這些人大概是最主要也最直接影響我的薩克斯風手。其中,柯川、桑尼與戴克斯特大概是從一開始就影響我的薩克斯風手。不過,這幾位都還只是次中音薩克風手,如果說到中音薩克斯風手,像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加農炮艾德利(Cannonball Adderley)等等,雖然我們的樂器不同,但對我也有很大的影響。 

 

Q:那麼你最喜愛的音樂家有哪些?

A:我一直都很崇拜塞隆尼斯.孟克(Thelonious Monk),還有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邁爾士是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的音樂家,他非常仔細且小心地組織他的音樂,以及他組織樂團的方式,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另外還有明格斯(Charles Mingus)等等,太多了,當然,這只是爵士樂的部分,還有許多的拉丁音樂家也是我很喜歡的。 

 

Q:在一九九○年初,你在迪吉.葛拉斯比的樂團待了一陣子,可以透露跟他一起演奏的感想嗎?

A:喔!我剛剛忘了把迪吉放在我最喜歡的音樂家名單了。不過,對我來說,迪吉是一位藝術家,他總是有新的視野,用不一樣的方式來演奏音樂。他讓我了解到要找尋自我,但同時要反映你所在的環境、反映文化的差異,然後變成是你獨特的演奏方式。這是他教導我的,也是我目前嘗試在做的事。如果單純以人的角度來看,迪吉是一個很棒的人,他基本上會在任何環境、任何情況下照亮(enlight)其他人,有時我們在機場,旁邊的人或許不知道迪吉是誰,但還是會感受到他是個很特別的人。他會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回答你的問題,解決你的疑惑。在以人的角度,他真的是一個很高水準、很棒而且很特別的人。我認識他的時候,我才廿一歲,我覺得自己當時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樂團裡就像是小孩穿了雙大鞋,但我想他看到了我的潛力。第一次演出完後,他抱抱我,那次我只是替別人代班,後來我又接到電話成為正式團員,那真的是太難以置信了。 

 

Q:你剛剛提到迪吉總是用不一樣的方式演奏,請問你最近的新計畫有哪些?

A:我一直有嘗試做新的東西,除了帶領我自己的樂團外,前年我做了一張唱片,不過這比較像是一個計畫,我們稱它是「九十哩」(Nighty Miles)計畫,裡面包含了鐵琴手Stefon Harris、小號手Chrsitian Scott,之後也會加入另一位小號手Nicholas Payton,我們到古巴的哈瓦那錄音,和幾位古巴樂手一起錄音。我出生在一個音樂節奏性很強的國家,到另一個節奏性也很強但卻不相同的地方,試著用音樂來打破政治上的藩籬。

另外最近我也有一張新唱片要發行,我最近加入了一個團隊叫做舊金山爵士集(San Francisco Jazz Collective,sfjazz)的組織,我們最近蓋了新的大樓,很棒的地方,未來也會有很多的活動在這裡舉行。這個組織有點像林肯中心,只不過是在西岸。每年sfjazz會針對一位音樂家製作一張唱片,我們會為這個音樂家寫新的曲子或是新的編曲,而今年的音樂家是奇克.柯瑞亞(Chick Corea),這張唱片也即將要發行了。

 

Q:除了音樂,你還喜歡做什麼?

A:我很喜歡運動,例如棒球與籃球,我偶爾會去打打籃球。我喜歡看電影,吃美食,偶爾上餐廳,喝喝紅酒,試試不同的食物,不同的酒。嗯,如果愛吃也算是一種嗜好的話,哈!(所以你支持NBA的那支球隊?)我喜歡馬刺,雖然每個人都喜歡熱火,但我覺得馬刺有很好的紀律,每個人都很無私,很有組織,總是照著計畫進行,很流暢的進攻,而且你不知道今天這場球那個球員會跳出來,每個球員都可以是主力球員,我很喜歡他們打球的方式,今年沒有得到冠軍實在很可惜。(按:今年NBA總冠軍戰熱火隊以四比三擊敗馬刺獲得總冠軍。)

 

Q:可以介紹這次與你一同來台灣的樂團成員嗎?

A:這個團體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一個團,主要是因為我認識這些團員很久了,但都是分別在不同的樂團裡演奏,這是第一次有機會以這樣的樂團呈現。我跟鋼琴手Edard Simon差不多同年紀,第一次遇到他是一九八九年的時候,他那時還很年輕,我們都很年輕,但他就已經是很棒很棒的鋼琴手了,跟Bobby Watson一起表演。那時我就想,哇!這個從委內瑞拉來的年輕鋼琴手怎麼這麼厲害。他跟很多人一起表演,我特別喜歡他最近發行的一張唱片,跟貝斯手John Patitucci鼓手Brian Blade一起錄製的唱片,非常棒。另外,他也是sfjazz的成員之一,所以,即使現在是在我所領導的樂團,我們還是很有默契。

其他兩位樂手比較年輕一點。鼓手Henry Cole也是波多黎各人,現在己經在紐約發展了一段時間,音樂上他非常多才多藝,他最近的專輯Roots Before Branches展現了他多元的才華,有爵士、搖滾的元素在裡面,還加上了詩詞,我非常喜歡。貝斯手Ricardo也是位年輕且非常有才華的樂手。

我非常佩服這些樂手,因為他們在音樂上都很有彈性,願意去嘗試不同的東西,我想或許是因為我們都會說兩種語言,所以在音樂上也比較能融合不同的文化。

 

Q:曾經來過台灣嗎?

A:我之前去過台灣兩次,第一次是在一九九二年,我那時還很年輕,跟著Phillip Morris Super Band巡迴演出,那大概是我第一次大型巡迴演出的經驗,他們每年都會有巡迴演出。那年他們分成幾個團體,有大師團,成員像是Jimmy Heath、Kenny Barron、Slide Hampton等等, 另外還有所謂的年輕團(Young Lion)有Lewis Nash、Joshua Redman、Christian McBride、Jesse Davis和我等等,所以那是第一次到台灣。第二次是過了很久之後,在二○○四年,我跟一位很棒的古巴鋼琴手Gonzalo Rubalcaba一起來台灣演出,我們在一個很好的表演廳演出,我忘了音樂廳的名字,不過是個很棒的地方。

那時我對台灣的印象是:哇!台灣是個很先進的地方,跟想像的完全不同,非常的現代,到處都很乾淨,特別是我那時住在紐約,當我看到台灣的地下鐵時,我覺得,哇!怎麼這麼乾淨。在台灣的時間,我們也有很好的招待,感覺非常好,食物也很棒,很多元,很多不同烹煮的方式。

 

Q:八月你即將要來台灣演出,有什麼話想跟來看演出的觀眾說嗎?

 A:我非常期待這次的演出,之前的經驗很棒,所以我等不及要再去台灣體驗一次了,第一次是一九九二年,之後是二○○四年,現在是二○一三年,每次到台灣都相隔差不多十年,所以我等不及要再跟台灣的觀眾見面了。

 

在訪談之前,坦白說,我有點忐忑不安,畢竟打國際電話給一位波多黎各籍的爵士樂手做英文訪談這件事,有太多的變數:萬一接不到;萬一訊號差;萬一聽不懂他的英文;萬一他個性古怪,講些很難翻譯又沒意義的話,然後我還要寫成一篇趣味橫生的訪談稿?不過,這一切擔心,在我跟他say完hello後,馬上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非常愉快的聊天經驗,雖然我們沒碰過面,也不認識(應該說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但音樂與薩克斯風連結了我們,變成是一種很特殊的人與人關係。四十五分鐘的訪談一下子就過去了,而我也迫不及待地開始寫訪談稿,生怕遺漏了他說的一字一句,也怕遺忘了我自己在訪談中所體會到的愉快與感動。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1968年出生於波多黎各,8歲接觸打擊樂器,10歲開始學薩克斯風。

◎師承爵士巨匠迪吉.葛拉斯比,曲風具有濃厚的拉丁色彩與Post Bop風格。

◎1995年在哥倫比亞唱片發行首張個人專輯The Departure,2005年的專輯Coral更一舉拿下拉丁葛萊美音樂獎「最佳演奏專輯獎」。

◎曾獲9次葛萊美獎提名,更是1997年與2005年葛萊美最佳拉丁爵士演奏獎與拉丁葛萊美獎得主。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