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 Gosselin
-
巴黎
透過詩意的話語 劇場抵抗再封城的頹靡
入秋之際,新冠病毒開始迅速蔓延,讓法國再度陷入危機,並重創文化產業。十月開始,失控的疫情不但讓劇院面臨嚴峻的經營考驗,也帶走了許多優秀的藝術家。資深導演范桑(Jean-Pierre Vincent)(註1)不幸於十一月初離世,使戲劇圈喪失了一位致力培育新秀和挖掘經典文本精髓的創作者。第二波疫情讓法國表演藝術界壟罩在一蹶不振的低迷氛圍之中,喪失了越挫越勇的鬥志與毅力
-
焦點專題 Focus
文字之外的現代之聲 朱利安.戈瑟蘭 玩家、毛二世、名字
《玩家、毛二世、名字》是國家兩廳院與法國鳳凰劇院簽署開動計畫後的共製,由年僅卅二歲、卻已改編過多部艱難文學作品的導演朱利安.戈瑟蘭創作,取材自被譽為美國當代小說四大名家之一的唐.德里羅的三本同名小說。這個作品於二○一八年七月在亞維儂藝術節首演,九個多小時的演出時間裡,戈瑟蘭透過文字、音樂、影像等方式,讓小說裡的訊息包裹住我們,挑戰他過往所處理的線性敘事,拋棄純粹的永恆性。 戈瑟蘭在亞維儂藝術節首演時的訪談提到:「這三本小說有個一致的主題,非常清楚地貫穿其中:就是一九七○年代的恐怖主義,尤其是在美國;有些是直言不諱,有些則委婉隱晦。然而,歸根究柢,他們的核心都是文字的問題。現在可以質問:文字是什麼?這裡指的是文字的古老概念;還有,寫作是什麼?」三本小說在德里羅的書寫裡並沒有直接關聯性;同樣地,戈瑟蘭也無意塑造,而是將其分裂成不同事件,與小說家共同製造「文字以外的現代之聲」。 走進劇場前,讓我們先理解兩位創作者的美學,以及他們與這個世界對話的方式。
-
焦點專題 Focus
以劇場挑戰文學錯綜 揭露當代野蠻人性
年方卅二歲的法國導演朱利安.戈瑟蘭,廿六歲時就以改編法國爭議小說家韋勒貝克的《無愛繁殖》贏得劇壇與觀眾的肯定,廿九歲更以長達十二小時、改編自智利小說家波拉尼奧鉅作的《2666》,建立了國際表演藝術界的地位。熱愛文學的他,在自己成立劇團時就決定只呈現當代作品,「我心目中的劇場是當代的直接隱喻。」戈瑟蘭如是說,而選擇以導演作為職志,他只是想用劇場化的手段突顯文學的魅力,帶領觀眾深入文字的神秘世界。
-
焦點專題 Focus 《玩家、毛二世、名字》導演
朱利安.戈瑟蘭 在舞台上,我只想要呈現真實
將在四月帶著作品《玩家、毛二世、名字》首訪台灣的法國青年導演朱利安.戈瑟蘭,擅長改編當代小說,並透過感染力十足的表演突顯優美且浩瀚的文學性。此次的演出改編自美國小說家唐.德里羅三部同名作品,演出更長達九小時廿分,戈瑟蘭表示,唐.德里羅筆下的世界讓他想要沉浸其中,他透過音樂、影像、聲音為演出創造出層出不窮的感官效果,也調整演員敘說文本的方式,讓語言直搗觀眾的內心深處。
-
全球搶先看 World Stage
在跨界融合中 與當代共鳴
第四十八屆的香港藝術節,將自二月十三日登場,展開為期一個半月的豐盛表演饗宴,將呈現包含音樂、舞蹈、戲劇、歌劇共計四十七檔、一百廿三場的演出。今年藝術節以「共鳴」為主題,除了一貫的經典作品展演,也邀請了不少融合多種形式的跨界製作,揮灑異聲共鳴的主題。本刊分別從戲劇、音樂、舞蹈三類切入,為讀者介紹這回不可錯過的精采演出。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女巫的辯護儀式 逾越「正確」的藝術性
作品驚世駭俗、向來自編自導自演的西班牙藝術家安婕莉卡.利德爾,新作《紅字》改編自批判十七世紀美國清教主義的同名經典文學,表演以寓言形式展開,在利德爾極為自由的改編中,原著中象徵懲罰「通姦」的猩紅色字母A,是Angelica她自己,是愛人,是責備,是通姦,是藝術,是亞陶。如同一場女巫的辯護儀式,利德爾指出女巫面對宗教陪審團,正如藝術家面社會中決定藝術正當性的在位權力。
-
巴黎
慶祝法日建交一百六十年 巴黎秋天颳起哈日旋風
為慶祝法日建交一百六十周年、以及明治維新一百五十周年,日法政府聯手,今年初秋至明年春在巴黎舉辦系列日本節目,名為「2018日本主義」,企圖透過東西文化交流,打造全新美學風景。參與演出的除了日本傳統藝能界國寶級明星演出的歌舞伎與狂言,還有當紅影視明星參演、重量級日本導演執導的舞台作品,強力和式文化旋風,讓花都巴黎為之風靡。
-
巴黎
穆阿瓦德新作《眾鳥》 探詢人類自我認同的矛盾
法國國立坷嶺劇院近期推出總監穆阿瓦德的新作《眾鳥》,黎巴嫩裔的他,刻意背離民族情感,選擇以猶太人為主角,因為他認為劇場的功用正是讓人走出封閉的認知,用同理心去了解敵方。《眾鳥》以多元文化背景為基礎,強調出先天血緣與後天環境的差異,透過多元語言與引人入勝的情節,呈現現代人身分的流動性與探詢人類自我認同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