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屆的香港藝術節,將自二月十三日登場,展開為期一個半月的豐盛表演饗宴,將呈現包含音樂、舞蹈、戲劇、歌劇共計四十七檔、一百廿三場的演出。今年藝術節以「共鳴」為主題,除了一貫的經典作品展演,也邀請了不少融合多種形式的跨界製作,揮灑異聲共鳴的主題。本刊分別從戲劇、音樂、舞蹈三類切入,為讀者介紹這回不可錯過的精采演出。
戲劇
影像與劇場 競合之中打開新視界
在動態圖像滿溢於日常與社群平台,成為溝通一大主流的今日,影像與劇場既競爭又互相吸納的亦敵亦友生態關係,也逐漸發展出屬於當下這一世代的劇場新形式。「跨界」、「即時影像」不再等同「新穎」,性別互換與裸露也不再被視為「前衛」,經典的故事骨幹們依舊透過文化與時代轉譯,在與時遞進的媒材詮釋下,愈見新生命。
舞台劇與電影的動態互涉
名導伊沃.凡.霍夫(Ivo van Hove)重現《排演之後》╱《假面》(2012),一如劇名所示,為結合兩部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極具代表性的同名影像作品《排演之後》After the Rehearsal(1984)與《假面》Persona(1966)的動態文本,梳理「真實」與「虛擬」的扮/演關係。
凡.霍夫與柏格曼同有影像與舞台劇導演背景,凡.霍夫擷取電影裡的概念,以其簡潔冷冽的舞台美學,讓上半場《排演之後》發生在困窘狹小的密室感空間中;下半場《假面》舞台趨向開闊,加入大量水的元素,水不只漫流在舞台上,也從高處灑落於演員身上,製造擬真的自然環境效果。並安排《排演之後》扮演母女的演員同時飾演《假面》裡的護士與被照顧者,三人在水中拉扯、爭吵與擁抱。電影以舞台劇為背景,討論演員職業裡的「擬真」與人生投射;舞台劇則以電影為背景,透過演員肉身在觀眾的呼吸下大能量的情感展現,直擊觀賞者對於日常真實與想像界線的掙扎。
影壇女神證明年齡不是限制
《首演之夜》Opening Night由影像與視覺藝術出身的法國導演西里爾.泰斯特(Cyril Teste)改編,並找來法國影壇女神伊莎貝.艾珍妮(Isabelle Adjani)擔綱女主角,以「失去青春的女性演員」為題,向觀眾證明年齡不該是女性演員的限制。
伊莎貝.艾珍妮的頭銜無可計數:五度獲得法國凱撒獎最佳女主角,兩座坎城影展最佳女主角獎,並獲奧斯卡獎兩度提名最佳女主角。本劇為艾珍妮少有的舞台劇作品,據傳也是其言志之作。故事以事業巔峰卻年華老去的女明星,內心混淆於戲裡戲外的角色與真實,人生與劇情交錯映照,層層疊疊讓幻想與現實的分野逐漸模糊。出身視覺藝術與影像的導演泰斯特,善用艾珍妮熟稔影像表演的優勢,於舞台中央懸掛巨幅螢幕,全劇以黑白影像即時投影,攝影鏡頭穿梭舞台前景與後台,影像以全知者與編劇視角,觀察周遭一切事物對主角自我價值判定的影響,觀眾同時可看見演員充滿情緒的肢體表情,也不會錯過細緻的臉部情緒。而艾珍妮輕鬆遊走影像與劇場能量的演技與詮釋,也讓此劇在首演後,獲得國外劇評一片盛讚。
回歸莎劇時代的全男版《馬克白》
二○一七年義大利戲劇最高榮譽的烏布獎(Ubu Awards),將戲劇大賞頒給帶有濃厚自然儀式感的亞歷山德羅.塞那(Alessandro Serra)執導的《馬克白》。劇中,說著義大利薩丁尼亞島上的方言,在乾淨如畫布的極簡舞台上,透過石塊、鐵製桌椅搬移的詭譎刺耳聲響、互相撞擊的厚重悶聲,結合島上的原始古老傳統祭典感走位,留下脫去色彩與性別後的人類慾望原型。舞台上從道具至服裝,呈現一片神秘黑白色調,演員以肢體、言語的聲響與張力,聚焦表現主角馬克白將軍掙扎於道德與權利慾望,最終導致毀滅的進程。
劇評多以「忠實回歸莎劇時代全男版演出」與自然質樸、回歸劇本底蘊的的表現形式讚譽此一製作,塞那在訪問時卻表示,馬克白的腦海裡不斷想著明日與未來之事,造就他急欲想往前進,無法活在當下的生活狀態,終致發瘋。塞那認為,馬克白的角色特質即是現代社會的縮影,「今日的社會節奏匆忙急促,我們尚未準備好接受科技帶來的永恆可能,以及靈魂因此耗弱的現實。但也因為這種無能活在現狀的焦慮感,使馬克白這個角色變得非常活現與貼近現實。」(Tempi Moderni,2017.10)(註)。
在影像創作與逐漸透過網際網路成為全球主要娛樂與訊息集散地的此刻,「劇場」此一需要觀眾參與的藝術與休閒形式,究竟存在的獨有身分是什麼呢?當影像不再成為劇場裡的奇觀,劇場面對大眾日常的各種新科技,會在舞台上開啟什麼樣的創意?正在「香港藝術節」裡展現。
註:www.nextfestival.eu/en/event/macbettu ,節譯自www.tempi-moderni.net/2017/10/11/macbettu-e-il-teatro-di-alessandro-serra/?fbclid=IwAR2Or-NfNFfLm1UFQGq5QhS7AlGynJMRGo-3dgCQNvqGbxfNimws5nNj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