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謝宜靜

發表文章 7 篇
  • 巴黎十八區「工作坊劇院」推出貝薩斯的《三個年紀的瑪格莉特.莒哈絲》,是引人注目的三部曲製作。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向莒哈絲致敬 以作家的三部曲演繹作家

    跨足文學、劇場、電影,在寫作及編導領域都自創一格的莒哈絲一生多采多姿,莒迷也遍佈全球,今年是她的百歲冥誕,巴黎劇場界先後推出十個莒哈絲的作品演出向她致敬。其中最受人矚目的是導演兼演員的貝薩斯所策畫的三部曲──《三個年紀的瑪格莉特.莒哈絲》,選三個年齡點,用作家自己的作品來演出作家這個人物,極具創作趣味,也值得細細體會。

    文字|謝宜靜
    第256期 / 2014年04月號
  • 標榜「為人民服務」的巴士底歌劇院調高票價,引起人民不滿。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羊毛出在羊身上 票價調整引起爭議

    因預算大幅緊縮,法國文化部要求國家級劇院、音樂廳想辦法提高各自營收,自力更生。調漲演出票價是最直接,也是無可避免的結果。結果搞得買戲票就像買火車票、機票一樣,有尖峰、離峰日期及時段上的價位差別。複雜的票價調整,搞得大家怨聲載道。

    文字|謝宜靜
    第255期 / 2014年03月號
  • MPAA/布賽的排練室之一。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MPAA計畫 讓業餘藝術家也有個「家」

    巴黎市政府兩年展開的MPAA計畫,陸續開發舊建築,作為藝術使用空間,以服務業餘藝術愛好者的排練與演出需求。十一月新的MPAA/布賽空間啟用,包含表演廳,排練室等多元規劃,基本租金是一小時兩歐元。甫一開張,馬上出現大排長龍的申請名單。

    文字|謝宜靜
    第252期 / 2013年12月號
  • 巴黎地鐵月台牆上各式各樣的劇院廣告。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跨界經營私立劇院 各家老闆自有生存之道

    巴黎的私立劇院雖然演出的藝術性不高,但在花都的晚間活動中占有一席之地。原本多是熱中戲劇的業界大老經營,但最近包含房地產大亨、別針工廠老闆、娛樂界大亨、電子商務業者也加入經營,為劇院「顧客」服務。

    文字|謝宜靜
    第246期 / 2013年06月號
  • Rue de Valois路上看文化部人員的入口。
    巴黎

    文化部長新官上任 各界殷切期許改革

    法國新內閣出爐,文化部長由工人家庭出身、從政經歷完整的卅九歲年輕女部長費黎皮特擔任,新官上任也讓大家期盼殷切,期待在她手上能讓已變得過度官僚的文化部轉型重生。

    文字|謝宜靜
    第235期 / 2012年07月號
  • IVT O七年進駐第九區的 Cité Chaptal,有了自己的劇院。
    巴黎

    劇場過寒冬 小團與私立劇場掙扎求生

    在經濟危機愈演愈烈的景況下,因為政府補助的縮水,不少法國的私立劇院與團體,只得各憑本事尋求贊助或募款,如曾來台演出《低迴李爾王》的「國際視覺劇場」苦等不到政府允諾的補助只好自己扛貸款,而彼得.布魯克的北方劇院也得靠觀眾贊助才能將新歌劇順利推出。

    文字|謝宜靜
    第229期 / 2012年01月號
  • 法蘭西戲劇院黎希留廳的外觀。
    特別企畫 Feature

    演員當家作主 執掌戲劇殿堂

    在法國的六個國家劇院中,只有法蘭西戲劇院擁有自己的劇團,其組織及營運方式自成系統而且與官方關係密切,最大的特色在於一直保有從一六八○年至今,以演員為核心、由演員主導的做法。目前劇院總共約有四百名長期雇員,其中有五十八名演員,他們才是法蘭西「劇團」成員,而且就演員擁有「分紅」的權力來說,演員是「股東」,也算是其他工作人員的「老闆」。

    文字|謝宜靜
    第227期 / 2011年11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特別企畫 Feature

    身障音樂家,後來怎麼了?

  • 戲劇(曲)

    原創親子音樂劇《阿甯咕又闖禍了YA~》 透過父子互動看見家庭包容與溫暖

  • 舞蹈

    離開殿堂,由你自己發現耀眼

    2023艋舺國際舞蹈節
  • 澳門

    劇評人票選出兩檔回響兩極的年度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