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音樂新訊
秀出音樂絕活 感受心靈SPA
在炙熱的夏日裡,不必到遙遠的海邊,也能感受到海水的清涼!不付出昂貴的代價,也可以感受心靈的SPA。 NCO下半年展開的樂活系列以「樂活」為演出概念揭開序幕。「樂活」指的就是音樂的絕活,也就是講究傳統演奏的「柔」、「悠」、「鬆」、「悅」等幾項原則。嗩吶的音色明亮,表現力強。不僅能夠在樂曲中增添活力與營造氣氛,更能夠做人聲、鳥鳴聲等模擬,使音樂的流瀉中更有畫面。三絃這不具品、相的彈撥樂器,在吟揉按滑中表現〈黑娃娃步態舞〉的現代感,將別具風味。揚琴的悠揚琴聲,將詮釋〈美麗的非洲〉,以及〈序奏與迴旋綺想曲〉的異國情調。絃弓交錯的胡琴在〈姑蘇春曉〉與〈流浪者之歌〉之間牽動情感。四種音色的漣漪觸動您的心弦,讓您暢快神怡!(李秋玫)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媽媽咪呀》
我有一百個理由不推薦《媽媽咪呀》MAMMA MIA!,主要因為以它的強勢滾滾,這微薄的錦上添花,如同大浪中激起的小漣漪。但也許正因這部劇太「流行」、太「娛樂」,大部分觀眾都急著趕熱鬧、吃個感官棉花糖,我想提醒有心人觀察一點他山之石。《媽媽咪呀》最厲害的是,在眾多以原創取勝的音樂劇當中,它是極少數以翻唱流行組歌得勝的作品。它的成功帶給業界「這樣行得通」的幻想,結果都「滑鐵盧」了。 我認為「ABBA」即使在現代來看,依然是流行樂界的奇葩。它出身瑞典,為了走向世界而無包袱地吸收收各地的音樂元素,使它不那麼單純可以被冠上諸如美式、英式的地區風格。他們的作品取材廣、自我重複性低,關心的事從男歡女愛到非洲探險家,故事場景也可以從光鮮舞台,轉到流浪巡演時的雨中車站。詞曲方面的創意,不少本質已經相當劇場性,曲式結構不像市面芭樂歌那樣一成不變。例如〈Thank You For The Music〉與同專輯的〈I Wonder(Departure)〉是標準劇場式的敘事音樂,也難怪他們可以在日後真的創作出《棋王》這樣的不俗的音樂劇作品。 老實說,相對於ABBA原創音樂的深度與廣度,《媽媽咪呀》真有點太表面,把這些音樂用在一個無厘頭的劇上,委實可惜。無論如何,大家都是抱著欣賞ABBA名曲演唱會的心情去的,只是,多一點的用心會不會更好? 文字|楊忠衡 音樂時代出版社總編輯
-
音樂
這朵銀玫瑰,獻給「新」經典
與傳統有些不同的第三幕換景,由寶藍色的酒店透光布幕,瞬間幻化為人去樓空彷彿同時呼應著剛剛劇中「劇」的結束、還有正在上演的三角戀情如夢般「戲」般既浪漫又脆弱、寂寞的交替,更同時揭露出現今時空的「舞台」導演托比亞.李希特在此漂亮地寫下充滿人性矛盾與人生哲理的新經典。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旅.行
旅行,在隨著人類繁複的現代文明演化之後,有了更多的風情與樣貌:島嶼渡假、定點慢遊、奢華享樂、購物shopping、單車環島、生態賞鳥、古文 明巡禮有時候它也因為某些原因,而在生命中成為一種不得不的狀態出現:忙碌的人是因為工作的需要、浪漫的人可能為了追求愛情、或是有些人禁不住血脈的呼 喚,而踏上省親、返鄉之旅。但是,不管它的真正目的為何,旅行,這兩個字,總是為我們平凡的日子,帶來一絲期待與想像。 「旅遊是一 種自我放逐,最好沒有目的地,像風箏上了天不見得知道要在什麼地方落下來」這是林奕華的旅行觀;「我不喜歡寒帶,喜歡熱一點的地方」這是張孝全對旅遊地點的偏好;而「原來旅行就是發掘自己的旅程」則是張翰在旅程中的醒悟。旅行,這一種自古就暗藏在人類心中,不時蠢動的深沉渴慕,在暑假期間,懊熱難擋的 季節裡,似乎尤其容易引爆。所以在本月的【藝活誌】單元裡,我們除了有一貫帶著讀者去世界邊緣行腳的導演魏瑛娟之外,還特別請到了《西遊記》的演員現身說 法,由他們自身的經驗出發,看看「旅.行」這兩個好動分子,在不同的靈魂衝撞下,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 至於我,則是因為日前參訪了莫斯科的「契訶夫國際藝術節」,所以也經歷了一場忙碌而奇特的北國之旅。當然,在這次的【國際藝識】單元中,也有當地第一手的表演藝術資訊,要與大家分享。 此外,你還想知道一位全球巡迴滿檔,一年待在家鄉不足三個月的天才遊子,也就是即將來台被喻為「現代達文西」的羅伯.勒帕吉,他對旅行的看法又是如何嗎? 「通常當我們設法尋求未知時,即代表我們結束對已知部分的發掘旅行,不斷發現另外的世界,另外的文化,反而可以提醒我們這點。」(註1)看來旅行之於大師,不只是對外追尋的途徑,更是他對自我深沉探索與認同的一種方式。 雖然旅行,它像是個開始,但卻也始終是為了歸途而作準備。而在這段時空中旅人所承受的酸甜苦辣,遭遇到的悲歡離合,最後,也都將成為那出發的生命所得。正如 同勒帕吉所說的:「這些年我在出國巡迴的經歷豐富了我,以及我所屬的劇團工作。但我們也因此保留了更深刻的魁北克性格。這也是我回到魁北克省更精確地 說,魁北克市的動
-
演員的庫藏記憶演員要怎麼幹
我幹嘛要提鬆不鬆的問題,因為看到太多我喜歡的好演員甚至好導演,不是為了鬆而鬆,就是過ㄍㄧㄥ,過ㄍㄧㄥ的演員,就算你的表演很鬆但是浮,就算你演得深,但是單,就算你演得「酷」,但是你過於期待觀眾掌聲;就算你收放自如,能深能淺,亦莊亦諧,但是外功的依戀,多過內功。
-
四手聯談再來一小杯?
咖啡廳嫵媚地邀約我們停留於一種維也納式的溫馨中。然而,惡毒的咖啡豆可不允許如此。它們將靈魂引誘至一個幻想世界,並且沉浸在一個來自咖啡廳文化,充滿魅力、情感繃緊的虛幻能量中。
-
音樂電影文學的邊界一把等待辨識的小提琴
電影《紅色小提琴》,透過一把小提琴的流浪史,企圖探討:藝術真的是自由的嗎?怎樣能得到自由呢?電影觸碰到了藝術三百年斷代史,從巴洛克到現代。導演不曾讓小提琴留在修道院或土裡,卻讓小提琴不斷流浪,以入世受苦得到真理,也意味導演評斷藝術之有價值有意義,是在於它真正懂得人間之愛。但正因著入世,唯有掙脫媚俗,方能取得自由。
-
當我遇上兩廳院Memory about NTCH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現任董事
吳靜吉:兩廳院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藝術
兩廳院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讓國內有創意的藝術家,一個已經被大眾接受的人,經過兩廳院的協助之後,走向國際,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藝術。
-
音樂 不受病痛軀體禁錮 創作執著不斷
李泰祥《情.奔》 以音樂打造動人神話
「我心中的神話故事,應該要氣勢磅礡合於人性,而又超越時空!」李泰祥最新創作《情.奔》,期望表現的是這樣的企圖心。李泰祥重新打造后羿與嫦娥、洛神與曹植的神話故事,並結合以葉維廉詩作〈寂然動容〉為本、朗誦加上背景音樂的創作的樂曲,李泰祥在《情.奔》裡,衍化出〈情劫〉、〈情動〉、〈情奔〉三段式的夢。
-
音樂 黎煥雄執導 拉近時空距離
歌劇《糖果屋》 童話也有現代感
北市交今年的歌劇《糖果屋》,將由曾多次詮釋幾米繪本劇場版的導演黎煥雄執導,他表示將以場景、服裝等設計,讓這個歐洲童話的距離跟現代社會更接近。《糖果屋》故事中的貧窮與飢餓,將給生活在現代富足社會中的孩子們帶來啟發。在場景的變化中觀眾們更可以發現這潛在的意圖。
-
音樂 「打」開約翰.凱吉的搞怪音樂盒!
1002打擊樂團 展演當代大師的創意巧思
當代音樂大師約翰.凱吉的搞怪創意,難得有機會在台灣被「聽」見!由一群年輕打擊樂家組成的1002打擊樂團,將要把約翰.凱吉知名的發明「預置鋼琴」搬上舞台,讓你聽到各種奇想妙聞的聲響,與「破壞王」超乎想像的樂思。
-
戲劇 鎖定熟年世代,阿公阿嬤也看得懂
《浮浪貢開花2》 「台」得讓人心花怒放
《浮浪貢開花2》延續金枝「胡撇仔」的風格:誇張炫麗的服裝,呈現東西方混搭的趣味,演員操著國語、台語、日語和英文,表演元素葷素不拘,有雜耍般的中國武術、魔術、吞劍,也有如早期餐廳秀的歌舞表演,俗擱有力的演出,保證闔家歡樂,令人捧腹不已。
-
舞蹈 理性與感性、聲音與身體的相遇《最小的花》探索女人內在小宇宙
人聲創作者Mia(謝韻雅)和舞蹈家王珮君相識十年,歷經無數次合作後,終於發現,這一路的探索,其實只為了認識自己,於是他們開出了一朵專屬自己、也專屬女人的《最小的花》,從大大的世界,觀照女人內在的小小宇宙。
-
戲曲
「百變型男」郭春美,化身北朝花美男
從外台走到內台的出眾歌仔戲小生郭春美,新作將挑戰北齊時代的美型男「蘭陵王」,再度展現舞台上的電眼魅力!《蘭陵王》故事曾在現代劇場、京劇舞台綻放光芒,卻是首度在歌仔戲舞台亮相,這回將從歷史洪流中挖掘,重新訴說那個血霧蔽日的黑暗朝代,一個俊美與猙獰的悲劇英雄。
-
舞蹈
大鑼與花的二重奏 舞出生命芬芳
蘭陽舞蹈團推出《聽花人大鑼樂舞劇場》,請來曾任洛桑音樂院院長的指揮家密吉爾.羅徹特擔任音樂製作,游源鏗為藝術總監和編劇,以鑼聲的沉厚與聽花的細膩,交織出十段不同的生命情境。
-
舞蹈
東洋尬台灣 踢踏活力大車拼
綜合研習營、講座、全民皆可上台的「爵士踢趴」、及表演節目的二○○七台北踢踏節,《節奏 停.看.踢》請來東洋踢踏好手及國內舞團大展技藝。多位深受爵士樂薰陶的日本踢踏舞者,將來台展現節奏型態精緻、舞姿細膩成熟的「日式踢踏」風格。
-
舞蹈
樂舞紛呈 聆賞遼闊人文風華
一九五二年成軍的中央民族歌舞團,曾成功孕育出許多大陸國寶級的少數民族表演家,如台灣人熟知的蒙古歌手騰格爾、「孔雀公主」舞蹈家楊麗萍等。今年二度訪台,將匯集蒙、回、苗、壯、滿、藏、朝鮮、漢等三十六族的優秀表演者,磅礡展現舞蹈、歌唱、器樂演奏之民族藝術菁華。這次表演共齊集二十多個節目,包括近年來的經典作,及兩支全新創作:彝族歌舞《阿惹妞》及藏族集體舞《天地之間》。
-
焦點專題 Focus
Jazz爵士,就是玩音樂的樂高遊戲
爵士有啥動人魅力,讓這個從美國紐奧良鄉下發源的樂種,不僅紅到大都會還飄洋過海紅到歐陸?關鍵字就是「混血」,混血讓爵士隨時補充新元氣,不停用吸星大法抽來在地音樂特色讓自己青春永駐,永遠讓人如痴如醉!
-
焦點專題 Focus 夏日爵士盛宴 首度端出「台灣菜」!
三團輪番上陣 飆灑台式搖擺活力
跟美國、日本、歐洲這些爵士傳統悠久的地方比較起來,台灣的市場規模跟聽眾接受的程度,都還有極大的成長空間,整個社會提供給爵士樂的資源,可以說少得可憐。然而,即使在這艱困環境之下,長久以來,還是有許多樂手非常認真地投入爵士樂的演出與創作。今年的「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也特意安排了三場本地樂手的演出,分別是黃瑞豐爵士五重奏、GJO搖擺爵士大樂團、啟彬與凱雅,讓觀眾一覽屬於台灣本土的爵士活力。
-
音樂
西班牙熱力放送 精采國際交流
西班牙的音樂向來擁有南歐的獨特熱情,有時其中還摻入東方國度的神秘感。弗爾思特穩健且流利地刻劃出富吸引力、貼合曲目應有的味道,國台交今夜擺脫了傳統典雅端莊的形象,傳達出細膩熱情,不只是曲目的應有美感,更是指揮與團體互動的魅力,息息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