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其文期待兩廳院能更親民。(林敬原 攝)
當我遇上兩廳院Memory about NTCH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藝術總監

楊其文 站在二十年,看下一個二十年

看著兩廳院二十年來的點滴腳步,對於同時身為劇場工作者與忠實觀眾的我來說,永遠希望兩廳院可以保持引介優質表演的前瞻地位,並持續供給國人一處美好的觀賞環境,站穩二十年、深耕數十年。

看著兩廳院二十年來的點滴腳步,對於同時身為劇場工作者與忠實觀眾的我來說,永遠希望兩廳院可以保持引介優質表演的前瞻地位,並持續供給國人一處美好的觀賞環境,站穩二十年、深耕數十年。

當我由美國學成返國之際,恰好也是兩廳院落成的時間,我對於兩廳院的功能也相當期待,當時全台灣對於表演場域仍非常陌生,而唯一主要承載表演功能的場所是社教館,也就是今天的城市舞台,因此兩廳院的出現可以說是喜愛藝術人士引頸企盼的一件事。然而在開院之初,即便硬體的部分持續有運作上的調整,但是我仍觀察到,所有館內工作同仁的齊心協力,才是兩廳院讓如此美好的靈魂所在。

因劇場設計第一次接觸兩廳院

我也曾因為設計劇場,與俄羅斯劇作家合作在國家戲劇院演出,當初為了這齣劇,我還特別遠赴俄羅斯三個星期仔細考察,為的是在台灣原汁重現這齣劇的精髓,這次的合作,除了讓我因此深入俄羅斯文化之外,我對於戲劇院的硬體也有了第一層的貼身體驗,也見識到了國內首屈一指的表演場所,是一次有非常具有意義的經驗,所以我是以一個劇場人的身分,與兩廳院進行了第一次的交流。

堂皇巍峨的兩廳院在創建過程中,曾經在社會上掀起一陣討論,由於在外型上必須受限於宮廟式的建築形式,因此許多的管線、作業平台、機具等也需要同時配合,而形成了一些硬體困境,但是無可否認的,兩廳院在空間的佈置與風格上,我認為是十分豪華且美麗的,這一點能使觀眾留下美好的觀賞經驗。但另一方面,人們都的確感受到進入兩廳院的時候,總伴隨一種肅敬的感受,畢竟在空間設計的討論上,一處缺乏陽光、空氣與水的空間無法構成舒適氛圍的概念,因此在我往後的兩廳院工作中,這一點是我非常希望能即刻改善的。

希望兩廳院成為親民藝術殿堂

二十年來的兩廳院,成功扮演了對表演藝術的推波助瀾角色,它給予了許多演出在設計實踐上的可能性,讓觀眾可以看到眾多豐富的表演形式;但是我希望兩廳院在保持過去的優點之外,還能真正拉近與觀眾的距離,給予人們的感受,不再是台階上的權威感,而能成為名符其實的親民藝術殿堂。在兩廳院前藝術總監朱宗慶及平珩等前輩的帶領下,兩廳院已有部分區域解除了從前的森嚴戒備,而我希望未來觀眾更能感到兩廳院的普羅化,而非是專屬少數人的、高不可攀的藝術。

在台中歌劇院,與高雄衛武營等處都紛紛朝向深耕表演場域前進之下,代表著台灣社會對表演藝術的日趨關心與重視,所以我相信,兩廳院的將來絕對是樂觀的,更肩負了重要的教育責任。為了推動兩廳院的不斷成長,我將朝向與社會團體、基金會、企業體等合作模式來促進兩廳院的活化;而為了讓藝術人才有長足表現,我將會保持開放兩廳院給年輕藝術家,使得藝術新血產生交流輪替;同時為了培養藝術人口,兩廳院將來在票務上,會在經典表演上研擬出學生的特別優惠低價,開放某些場次來嘉惠經濟不寬裕的學生,提升國內的觀賞人數。

每一天都竭誠歡迎藝文朋友到訪

兩廳院生活廣場的水舞台可以說是成功展現親民之處的設計,我也會計畫兩廳院增加類似的設施,讓兩廳院底下的商店街能吸引遊憩的民眾前往,進而親近有表演節目的兩廳院,另外在圍牆的部分也要破除過去給人陰鬱的「黑森林」樹林區,我們形式上打開圍牆,精神上更是打開兩廳院的制限與肅穆氣息,讓人氣可以逐漸滿盈兩廳院及廣場,從捷運出口,一直歡笑愉悅連線到觀賞表演的廳堂,不管幾歲的兩廳院,每一天都竭誠歡迎著藝文朋友的到訪,這就是我夢想中的下一個二十年兩廳院。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