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街頭藝探ART SPY 尋找京劇與特技結合的可能性
來自法國的京劇迷—貝喜躍
看過六月初兩廳院實驗劇場演出的《誰都有秘密》,觀眾驚訝地發現,台上那個表演高難度綢吊動作的京劇演員,其實是個老外! 她就是貝喜躍,巴黎第八大學第一個來台的交換學生,即將升上國立台灣戲取專科學校京劇科二年級,從大三時參加來台學京劇的活動,讓貝喜躍深深對京劇著迷,也讓她決心來台學習,試圖找出讓自己學習已久的特技與京劇的結合可能。
-
戲劇
成長的必經之路
繪本中文字雖簡潔卻深情無限,劇場中挪用文字的敘述方法,將小女孩的心情大量地「說」出來,也將勇敢等抽象的概念「說」出來,而不是運用戲劇表演的移情與感染力來加深觀眾對於戲劇人物遭遇的感同身受,因而抒情的動人壓抑在理性的說教之中,表演文本相對遜色許多。
-
戲劇
如影像般的生與死
演出中運用電視影像播放出如葬禮、老國王鬼魂,乃至於娥菲麗之死等等片段,彷彿一切都是哈姆雷經常攜帶的小型攝影機所記錄的生命片段,更呼應了劇終悲劇造成之後,何瑞修與挪威王子對於哈姆雷悲劇的感嘆。
-
戲劇
幽暗心靈的再生
編劇上,劉亮延的語言令人想起已逝導演田啟元劇本裡文白夾雜、古今共融、尖刻譏諷的文字魅力,只是,《曹七巧》儘管創意同樣出自於意念,但其喋喋不休的瑣碎贅語更形貼近生活的真實層面,而所搭配包括京劇語言、唱腔和身段的各種風格化肢體表演,以及既東方也西式的服裝造型,更產生一種既現代俗艷又古典風情的蒼涼美感。
-
戲劇
真正恐怖的不只是人間蒸發
問題其實不在於《恐怖酒吧》的創作手法是否違背了戲劇創作的固有教條,而在於廉價愛情故事裡的人物遭遇除了讓我們真的感覺「無聊」之外,還有什麼可以讓觀眾延伸思考的?那座神秘的廁所,除了功能性地讓人間蒸發出現在舞台上之外,還有沒有多一點實質的線索引導觀眾回饋到自身的生活本質?
-
音樂
精雕細琢每一個樂句
戴爾夫斯對每個樂句都深思熟慮、精雕細琢,整個演奏密度極高。下半場斯特拉溫斯基《火鳥》係採用一九一○年全曲版總譜,而非一般常演的組曲版。團員至此對指揮的認同似乎已經High到最高點,他們眾志成城發揮壓箱底功夫,將斯特拉溫斯基鬼斧神工的繽紛配器和情節內容刻劃得活靈活現。
-
音樂
當電影配樂走進音樂廳
或許在演出人員有限的情況下,為了創造與原聲帶類似的效果,在音樂廳中使用合成器製造類似卡拉OK的節奏迴路與音效乃情有可原,然而現場收音消弭不同音源位置的差異、把所有聲部全部混在一起,卻讓人不明就裡。
-
音樂
讓觀眾自由體會威爾第的「最後笑聲」
飾唱法斯塔夫的尤卡.拉斯萊能音質圓潤漂亮,狀態絕佳。其喜趣方面的表演頗為自制,不以誇張為尚,適度傳達出時不我予的無奈與悲哀,詮釋角度比較接近朱里尼的意境,面臨人生晚秋的聽眾應該會覺得心有戚戚焉!
-
書中藝世界ARTS & BOOKS
為什麼疼愛莫札特?
二○○六年將是莫札特誕生二五○週年,全世界將響起一連串的莫札特音符,德國作家兼鋼筆畫家斯特凡.西格爾特蒐羅莫札特生平書簡配上一百七十幅筆觸細膩的鋼筆畫所完成的《我親愛的莫札特》畫傳,成為這一波莫札特熱潮的出版先聲。本刊特轉載知名樂評人楊忠衡為本書所寫序文以饗讀者。楊忠衡從科學的角度剖析天才的「失控」,並為這位全世界疼愛的作曲家提出另類的「疼愛」觀點。
-
表演藝術年鑑專文PERFORMING ARTS YEARBOOK 表演藝術二○○四年度回顧
從「變」中尋找新契機!
由《PAR表演藝術》雜誌所出版的《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年鑑》,自民國八十四年出版以來,一直是國內表演藝術界重要之出版品。今年邁入第十本,並且嶄新改版。正如文化評論大師南方朔在今年年鑑年度回顧評論文章所說,此刻的台灣,無論政治、企業、文學、藝術,都已到了人的世代交替、標準的新舊交替、方向的新舊交替的新階段。去體察這種「變」,並在「變」中尋找新的契機,或許也是表演藝術界格外要用心揣摩的吧!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抗爭與受難美學的嘉年華
在消費主義高張的年代,主張以劇場反映社會問題和人民痛苦的民眾劇場(Peoples Theatre),在台灣是極小眾邊緣的領域;九○年代初,由現任立委李永萍帶領的環墟劇場便曾創作以環保、農民、學生等社會運動為主題的劇場作品。 在台灣致力民眾劇場多年的劇場工作者鍾喬,五月間率領差事劇團參與韓國「亞洲廣場」光州藝術節的演出,「亞洲廣場」戲劇節裡的戲,大都與社會抗争或亞洲殖民歷史有關聯。今年的演出,首度有來自北京及上海的民眾劇場參加,反映了大陸國營劇場在向市場開放之後,知識分子對劇場本質的反省思維,中國大陸的現身,可說開啟亞洲民眾戲劇一個新的里程。本文即是鍾喬參與這次活動的觀察與思考。
-
音樂 八月瘋爵士之一
爵士開派對 來兩廳院熱鬧搖擺!
每年八月的兩廳院爵士派對,已經成為爵士樂迷固定要趕的夏日嘉年華會。今年兩廳院邀來火紅的薩克斯風手肯尼.賈瑞特、聲音甜美的歌手史黛西.肯特、有澳洲爵士教父地位的小喇叭手詹姆斯.莫瑞森、擅長以人聲模擬各種樂器的無伴奏人聲合唱團體「北方點子」、擅長跨界玩音樂的克拉茲兄弟古巴打擊樂手,豐富多樣的表演風格,讓人目不暇給!
-
音樂 八月瘋爵士之二 新任音樂總監邱建二領軍
「JAZZ 25—爵士底細」Big Band大陣仗
國外知名爵士樂手讓「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熱鬧滾滾,同一時間,國內元老級的爵士樂團「底細」也將以「JAZZ 25爵士底細」音樂會,歡慶二十五周年。這場音樂會除了為國內樂迷設計少見的大型爵士樂團(Jazz big band)和標準拉丁團編制(Latin Combo Band)同台演出,擺出難得一見的盛大排場外,並安排前後任音樂總監尤順清、邱建二擔鋼指揮,交棒意味濃厚。 戴著粗框眼鏡,一派斯文,略帶學生氣息的邱建二才三十來歲,畢業於台大機械系的他,在 UCLA 拿了機械碩士學位,卻一頭栽進爵士樂的創作與演奏當中,義無反顧。九六年開始,他加入底細樂團,專攻小號,九八年出走,這位機械碩士和其他來自美國柏克萊音樂學院的音樂碩士組成「變形蟲樂團」,今年,獲底細邀請再度歸隊,接下音樂總監一職。年輕再加上高學歷,難以掩蓋個人光芒的邱建二,能否融入向來只強調團體精神的樂團文化,姑且不論,但他的接棒,確實帶給已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底細,年輕化的活力。 經由半年籌畫,「JAZZ 25爵士底細」音樂會延續去年兩團大型爵士樂團(Jazz big band)同台演出,締造一票難求的演出盛況,將國內少見的 Big Band完整的二十二人編制型態呈現在樂迷面前〈木管、 銅管、節奏組以及拉丁團〉。底細表示,今年的曲風以傳統搖擺樂(swing) 與拉丁(Latin)風格為主,曲目內容除了傳統爵士樂曲〈Kill Joe〉、〈Aunt Tissy〉、〈Song For Lovely Lady〉、〈Pick The Piece〉、〈Sudsy〉、〈Every time we say good bye〉、〈Alfie〉、〈Incredible Journey〉 以外,亦包含多首拉丁爵士名曲如〈One Note Samba〉、〈Para Los Rumbelos〉、〈Mambo Inn〉、〈September〉、〈Dance sister dance〉、〈Yaleo〉、〈Adouma〉等。此外,留學美國百克黎音樂學院專攻創作的編曲家黃雪玲與紀智耀,還特別安排了爵士搖滾樂曲與〈港都夜雨〉和〈小毛驢〉等改編曲。
-
音樂
與鋼琴王子彈琴說愛
理查‧克萊德門是鋼琴流行演奏曲的天王級人物,在將近三十年的舞台生涯中,他的唱片在全世界已銷售超過將近一億張。這次演奏會包括了理查‧克萊德門這一生最經典的鋼琴名曲及近年來的暢銷新作,在理查深情款款的演奏之下,聆聽者和音樂彷彿戀人般,交替推移著音符,進行一場無休止的柔情對答。
-
音樂 小仲馬的男人懺情書,威爾第的愛情輓歌
鴻鴻版《茶花女》要繼續「前衛」!!
劇場導演鴻鴻抓住威爾第的「寫實」,把《茶花女》時空搬到二十一世紀,女主角薇奧莉塔是過氣的影歌女伶,男主角阿佛列德是年輕瘋狂的追星少男,再加上辣妹、猛男大跳鋼管,縱情酒色的夜店文化,顛覆過往優雅而浪漫的古典印象。鴻鴻說:「當年,威爾第大膽,我沒理由不遵循他的現代精神」。
-
音樂 邀得義大利國寶鋼琴家尼柯羅西助陣
廖英君昂揚唱出「仲夏奇緣」
台大經濟系畢業,又取得康乃爾大學傳播碩士後的廖英君,無法忘情藝術歌曲之美,毅然決定遠赴歐洲學習歌劇。去年甫自羅馬音樂學院畢業的她,便受邀出任歌劇《真假新郎》、《波希米亞人》女主角,並在台灣、上海舉辦多次演唱會。廖英君將於八月挑戰國家音樂廳舞台,並邀請曾與帕華洛帝、卡拉絲合作過、具有義大利國寶級地位的鋼家大師羅藍多.尼柯羅西來台助陣。
-
音樂 十三歲兒子初試啼聲 傳承味濃
王心心與NCO 激盪南管新火花
雅緻古典的南管遇上現代化的國樂,會激出什麼火花來?應國立實驗國樂團之邀,南管名家王心心與該團一起推出「南管音樂之美」音樂會,融合國樂與南管各自的樂器特色及彈奏技巧,賦予傳統樂曲呈現上的變化。王心心十三歲大的兒子也將初試啼聲,讓這場音樂會兼具創新與傳承意味。
-
戲劇 從元雜劇到現代音樂劇 三度搬演登上國家劇院
《都是當兵惹的禍》 這回不讓戲妻老公好過!
改編自元雜劇《桑園會》「秋胡戲妻」故事的《都是當兵惹的禍》,將悲劇改為喜劇,融合京劇身段、新編舞蹈以及中西兼融的音樂,從實驗劇場一路挺進國家劇院。這回第三版演出,除了舞台呈現更為豐富外,前兩版讓戲妻的秋胡輕易得到原諒,這次可就不讓他好過了!
-
聲音藝術 科技與聲音共築當代藝術新趨勢
「異響」打造另類聲音舞台
在科技產業國巨基金會的贊助下,「在地實驗」策劃的「異響」國際聲音大展將呈現聲音無遠弗屆的範疇,將在國內一向被視為冷門、甚或地下化的聲音裝置/聲音視覺藝術,首度搬上美術館舞台。
-
舞蹈 現代舞蹈vs.傳統扯鈴
《嬉遊舞鈴》開創表演新境
舞鈴劇場的《嬉遊舞鈴》順利入選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追求卓越計畫,實現登上國家戲劇院舞台的終極夢想,大聲向觀眾歡呼:「Its my show time!」舞台上,跳躍飛舞的鈴、七彩發光的繩、以及舞者們優美的肢體律動,將徹底顛覆所有人對扯鈴的舊有印象,舞台上還將呈現高度超過十公尺的「超級螞蟻上樹」,肯定讓觀眾看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