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人物點描
他是一個又「小心」又「挑」的人
姚老師是個非常「小心」的人,他對自己的作品要如何面對別人,十分、十分的小心。 姚老師對於他的劇作被不為他認可的團體演出,是不予承認的。事實上,我還在文化念影劇系的時候,我們班上就曾經演出他的《傅靑主》,但是,姚老師好像一直都認定那齣戲是在這幾年才首演。 至於書籍出版部分,他的態度就更「挑」了。姚老師習慣把單篇文章先拿到雜誌或期刊上發表,等過了幾年,時間蘊釀夠了、文章篇幅也夠的時候,他才會集結出書。這幾年,姚老師很有計畫的在整理他的研究成果,然後再口述出來由我整理成文字稿。 幾年前,他想把開設多年的《戲劇批評》講義整理出來。為此,他把我這個曾修過這門課的學生再叫回敎室修一次。然後,暑假又找我到他家裡專門為我再上一次,我們每一次上課三小時。回家之後,我通常得花將近九小時的時間才能整理出來。每隔幾個禮拜,我再把電腦印出來的稿子送給他修改,然後再送出版社。 姚老師的「小心」同時也表現在他對別人的態度上。多年來,一直有許多姚老師的學生在推戲的時候,會邀請他去看戲。然而,大多數人是想從他這兒得到認可或鼓勵,而不是眞的要聽他批評。因此,姚老師只好少去看戲、或者以微笑來避免給別人難堪。
-
即將上場
光環舞集「移植」舞蹈心靈世界
劉紹爐沿續「氣、身、心」的理念基礎,拓展實驗新的可能性,呈現三支饒富創意的舞作──《移植》、《異形》、《無礙》。 舞蹈由《異形》揭開序幕,此舞深受現代工藝造型設計家包浩斯之影響,裹在海棉墊裡的舞者像是現代裝飾的藝術品,可任意變換不同的造型,把原來單一平面的道具,在瞬間轉成立體的視覺藝術效果,詼諧、風趣中,引人進入想像的世界。《移植》一舞是由舊作《舞田》經過一年多的歷練發展而成,舞者以借力的方式,敏銳的觸感以及氣的運用,來彼此傳達或轉換訊息。此舞的音樂由溫隆信所作,嘗試開發舞蹈與音樂的互動。《舞礙》是嬰兒油系列繼《奧林匹克》之後的又一創作,因為使用此種無阻力、無阻礙的界面,故稱「無礙」,此舞由馬子民作曲。
-
即將上場
從莫札特到理査史特勞斯──陳麗香演唱德國風情
擅長於演唱抒情、戲劇歌曲的女聲樂家陳麗香,於民國五十七年以第一名畢業於國立藝專音樂科聲樂組,爾後獲得台視公司舉辦之第四屆「全國藝術歌曲比賽」首獎,並參加紐約所舉辦國際電視艾美獎比賽節目,擔任中國民謠演唱,亦獲得首獎。陳麗香曾於奧地利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院、國立格拉茲音樂院進修,回國後任敎於台灣神學院、台南家專、中國文化大學、國立藝專等學校。 此次演唱會是以德國各時期藝術歌曲代表作為主,曲目包括莫札特《知足》、《紫羅蘭》,舒伯特《水上之歌》、《鱒魚》、《紡車旁的葛麗特》等。全場獨唱會由樂壇新秀莊淑棻擔任鋼琴伴奏,為使觀衆了解歌曲內容,現場並由中廣音樂節目主持人桑慧芬擔任樂曲解說。
-
即將上場
中央民族樂團台灣巡演
「北京中央民族樂團」於一九六〇年創建於北京,樂團的創始人為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曁作曲家李煥之、聲樂敎育家唐榮枚,以及指揮家秦鵬章等音樂界前輩。該團為目前大陸最大型、最完整的綜合性民族樂團,整個樂團共分「民族管弦樂團」、「民族合唱隊」及「創作研究室」三個部分,從創作到演奏,全不假外人之手。此次來台的團員中,指揮家胡炳旭曾任中央芭蕾舞團、上海京劇院的常任指揮,並榮獲大陸文化部授與「新作品指揮獎」。另外,二胡演奏家周耀錕、劉明源與笛子演奏家王鐵錘,打擊樂器演奏家朱嘯林及歌唱家張秀琴、雷燦等亦均為大陸國家一級演員,皆曾獲得國內外各項競賽大獎。 由於北京中央民族樂團的演奏、演唱藝術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時代風貌,曾赴美國、日本、歐洲、蘇俄等十餘個國家演出。這次來台演出的樂曲形式豐富,有打擊樂合奏、琵琶獨奏、管子協奏、二胡獨奏、嗩吶協奏、雙箏合奏、笛子合奏,以及男女聲樂的獨唱和合唱。節目共分二套曲作組合,並有講座活動配合。洽詢電話:02-7115868開拓推廣中心。
-
即將上場
鞋子兒童實驗劇團向你問好
鞋子兒童實驗劇團推出新作《ㄆ一ㄌ一ㄆㄚㄌㄚ() () (你好嗎?》,將生活素材結合豐富的肢體語彙,呈現出一個天馬行空的想像世界。該劇結合三個小品,分別是〈鞋子、鞋子ㄆ一ㄌ一ㄆㄚㄌㄚ () () 〉、〈拼圖的夢〉、〈你好嗎?我很好!〉。〈鞋子、鞋子ㄆ一ㄌ一ㄆㄚㄌㄚ (ㄆ一ㄌ一ㄆㄚㄌㄚ) ) () ()〉以鞋子所發出的各種聲響,做各種有趣的聯想與象徵;〈拼圖的夢〉透過夢境中無不可能的想像,開放台上台下的互動,共同編織一個游走在具體和抽象的想像樂園;而〈你好嗎?我很好!〉則自日常生活中的對話,衍生出一段人際關係的剖白,相同的台詞,配合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對語言的眞實性提出質疑。鞋子兒童劇團希望從日常生活的事物或問候語,開啓潛藏其中的創意空間,讓大小朋友在單向說敎的桎梏中喘口氣,而在肢體互動的世界裡,享受心靈觸動的喜悅。
-
即將上場
說、唱、變、練──曲藝大結合
「台北曲藝團」成立於民國八十二年,以推動中國民間技藝的正統傳承為宗旨,除蒐集各類理論性書籍、曲本、錄音、錄影帶外,並赴大陸探求純正的表演風格。該團定期舉辦敎學及研習活動,未來還計劃成立曲藝博物館及圖書館。 這次秋季公演「說唱變練」意圖呈現一場百藝雜陳的盛況,因為在過去的雜耍園子裡,說、唱、變、練曾是密不可分的「什樣雜耍」,演變至今,「說唱」、「戲法」和「特技」已形成三項不同舞台、不同空間的表演藝術。台北曲藝團於是結合這幾種表演的藝術特點,演出相聲、大鼓、快書、雙簧、戲法、特技、扯鈴等節目,希望能重現曲藝活潑生動的表演方式。
-
即將上場
來自西亞的律動──以色列奇布茲現代舞團
歷經戰火淬鍊後的「奇布茲現代舞團」由藝術總監──葉芙狄特特.亞諾(Yehudit Arnon)與一群舞蹈家共同組成。雷米.貝爾(Rami Be'er)為其編導的舞作具有強烈風格,著重視覺意象與光影形體的特殊組合,流露著一股令人迷眩、充滿驚奇的劇場感。此次來台演出的作品為貝爾的近期創作《裸露城市》Naked City和《備忘錄》Aide Memoire。 在《裸露城市》作品中,貝爾運用了強烈的肢體動作,在男女舞者劇烈的拉鋸中,燈光神祕而壓抑地傳達了人性中脆弱而耐人尋味的一面。另一作品《備忘錄》則意圖尋求舞律、佈景、燈光、音樂之間一種奇妙的平衡,舞者懸浮離地的設計,表現多層次的立體舞台。 此外,配合此次演出,將在國立藝術學院舉辦一場與該團創作者交流互動的座談會,歡迎有興趣的觀衆免費前往,洽詢電話:02-7293338。
-
即將上場
台北頂好玩第一屆東區藝術節
商家林立的東區,近年來因為捷運施工,交通問題日益惡化的情形下,不僅商機日漸流失,住屋及環境品質也面臨極為嚴苛的挑戰。於是一群「台北人」決定邀請商家、居民、職業及業餘表演團體和路人,一起來參加結合慶典、街頭表演、裝置藝術等多樣面貌的「東區藝術節」,希望為「蒙塵」已久的東區消閒生活注入一股淸新活力。 「東區藝術節」是由「中華民國都會發展協會」(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Association簡稱M.D.A.)企劃執行。M.D.A.成立於八十三年十月,是個完全由民間組織的基金會,成員多為台北本地發跡而起的企業家。「頂好計劃」是該會第一個規劃及推動的都市重建計畫,嘗試建構出頂好商圈及社區的主體性,從而推動區域共同體的多向改革及整合工程,「東區藝術節」於是因應而生。 藝術節系統活動將從九月二十七日延續到十月八日,活動內容分為街頭活動及出版文宣品。街頭活動方面有大家一起畫台北、玻璃公共藝術品展、裝置藝術展、逍遙遊巡迴街車、流動性街頭節目及定點舞台表演;此外配合此次活動,主辦單位邀請史擷詠創作主題音樂,由奧美廣吿公司設計旗幟、海報、T恤,並且結合企業、店家製作「東區導覽地圖」和「東區護照」,介紹東區商業文化特色及歷史,同時提供消費者購物優惠券。表演節目地點主要在忠孝東路和仁愛路之間,主辦單位斥資六百萬於音響與舞台搭建工程,沿著安和路北側搭設了五座露天舞台。節目內容包括音樂演奏、演唱、民俗才藝、戲劇、舞蹈等表演形態,參與團體多設團於東區,有兒童及靑少年組成的音樂、舞蹈團體,演出頻繁的職業團體、個性化的地下樂團和盲人樂團,還有來自東台灣的馬蘭歌手演唱阿美族歌曲。九月每日演出節目及地點詳列如下,詳情洽詢(02)7739471頂好社區工作室。
-
即將上場
《舊.鴛鴦蝴蝶夢》在古都上演
本劇由白瑩導演,探討人性深層心理面,但非以赤裸裸的手法呈現,而是藉著串連洋溢夢幻與詭譎情調的畫面,編織出一則美麗又殘忍的成人童話。 劇中角色有描述勇猛奮鬥的武士,待嫁卻遭遺棄的純眞新娘,妖嬈魅惑的娼妓,隱形神祕的法師與集純潔與播謠者於一身的賣冰小女孩,這群人在一個平靜的小城中所發生的事件,基於各角色不同的人格特質,而產生或自毀、或自救、或自欺的不同抉擇。 二十四日的演出是在成大鳳凰樹戶外劇場露天演出,在台南古都的天空下觀賞這場跨越古今的劇作,將是新鮮的經驗。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有線」嘗試,「無線」遠景 開發廣播、電視新媒介
隨著資訊解嚴、媒體開放後,電子媒體在近二年有著突破性發展。在電傳視訊上,系統、頻道經營者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加上走出地下的第四台、傳統的三家電視台和即將成立的第四家無線電視台,將傳訊市場炒得熱鬧滾滾;而在廣播頻道上亦不遑多讓,在原為軍方列管頻道一一釋出後,新電台紛紛進駐,呈百家鳴放之姿。而在這一波電子熱中,向來處於被動地位的古典音樂終在各項有利條件下進場操作,使得向來單純的古典音樂呈現型態,起了革命性變化。
-
特別企畫 Feature
捕捉音樂的畫面 音樂導播及幕後工作
自帕華洛帝來華演唱,打開現場轉播風氣後,便不時可見國內大型企業、媒體贊助表演藝術節目的現場轉播活動,提供向隅的愛樂者一個同步觀賞精緻藝術的機會。無形中也讓精緻音樂走出殿堂外,以另一種方式呈現。而轉播的成敗關鍵便在於音樂導播對整體的掌控。
-
台灣行脚
科學新竹出文化好筍
在尖端科技和常民生活之間,新竹露出文化的好筍,淸大、交大、市立文化中心所舉辦的各種類型的藝術活動,持續在為新竹地方文化積累著素質與能量。
-
台灣行脚
為風城憑添文化彩粧 記二位新竹「新」女子
一個古老、純樸,以米粉、貢丸、柿乾聞名全台的城市──新竹,近年來已位居全國科學重鎭。在文化方面,由於二位在地女子的執著深耕,讓新竹在今年全國的文藝季中大放異彩,她們是如何再造新竹藝風,且聽她們娓娓道來。
-
人物點描
頑強、堅靱的仙人掌 郭芝苑和他的音樂時代
在前輩音樂家中,郭芝苑是極特殊但也最受忽略的一位,由於受的是日式敎育不懂國語,致使終其一生均在民間活動而無學生、傳人,而其不擅交際的個性亦使他空有滿腹才華,卻無人知。自二十五歲回國立志從事音樂創作至今恰滿五十周年後的今日,其作品才在有心人計劃性推廣下漸為人知,透過這位傳奇性音樂前輩細數過往,彷彿經歷一場台灣音樂洗禮。
-
人物點描
台灣第一個職業舞團掌「門」人 棄文從舞的林懷民
他為何棄文從舞?創立雲門舞集,挑起台灣舞團職業化的重責大任?他又如何將雲門維持下來,並不斷推出新作,吸引國內外的衆多舞迷?在雲門八里排練場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沖了涼,吃了自己煮的冷凍餃子,並將來訪的鄰居小孩交還給父母之後,林懷民坐到窗台前的長條木椅上,回溯他與舞蹈的種種因緣。
-
台北
齊集中外名家,尋找夢土 TIFA台北國際藝術節開鑼
九月,兩廳院下半年的開幕季將由涵括國內外戲劇、音樂、舞蹈三大類型,十七項、四十九場節目的1995台北國際藝術節揭開序幕,它提供了身處多元化、國際化下的都會人多樣選擇。
-
台北
培養奇花異卉的戲劇夢土 記羅伯.布魯斯汀與美國A.R.T.劇團
A.R.T.──美國劇團American Repertory Theatre,對鍾情藝術劇場的人,是塊夢土。本屆「台北國際藝術節」特別邀請這個世界級劇團來台做開幕演出。該團的藝術總監,同時也是美國重要劇評家的羅博.布魯斯汀亦將同行。曾經在A.R.T.訪問並工作過一年的陳玲玲,寫下了第一手的觀察與紀錄。
-
法國
當南聲社遇上中世紀歌藝團
成立甫六年即獲選為法國最具權威性藝文、表演周刊《影視綜覽》Tlrama重點支持、宣傳的二十個單位之一的「聖弗羅蘭老鎭藝術節」(Festival de Saint-Florent-le-Vieil)的特點在於將東西方的藝術家結合,讓東西方藝術交互激盪。今年我國南聲社與舞蹈家林秀偉雙雙出現在藝術節中,首日由南聲社的南管與法國中世紀歌藝團在古老敎堂的烘托下,進行一場古老的東西音樂交流。
-
台北(地下)
顚覆一個「破爛」的台北? 破爛生活節「後工業藝術祭」
充滿「質樸」、「即興」意味的「台北破爛節」,去年在永和河濱公園,以河堤為佈景,月兒當燈光,連續了數夜的克難演出。今年九月,「台北破爛節」的主辦者吳中瑋、地下藝術工作者林其蔚和李疾合力在台北再度推出「破爛生活節『後工業藝術祭』」,這一回,有八個國外團體加入,使得破爛節星光閃閃,充滿「國際交流」意味。
-
焦點
優人的身體 東方的大自然
創團七年的優劇場,從早期的強調田野調査、尋找東方特質的身體,一直走到今天的融合大自然於體內,「坐」似乎是這個轉變的最大觸媒。這個轉變同時也呈現出一個有生命的團體成長過程中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