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檳城
解封後的實體演出為2021年寫下句點
馬來西亞政府於去年9月中解封劇場後,檳城喬治市藝術節捲土重來,將7月中來不及上演的一系列節目,分成兩個階段在年底前回歸。繼2021年11月底《9天8展覽》後,12月初迎來《9天8演出》,連續兩個週末上演竹笛、鋼琴結合舞蹈的《Ibuki Hati》、山頂音樂會《The Sense》、馬來傳統皮影戲《Kehebatan Hanuman》、法國文化學會的影展、本地脫口秀《Make Penang Laugh Again!》、大馬著名爵士樂團WWC呈現的《滿月之城的爵士》和《村上春樹與爵士》,以及馬來西亞三大現代舞團聯手演出的壓軸節目《All Together Now》。
-
首爾
疫情再起下藝文表演首當其衝
韓國政府為重返疫情前生活秩序所制定的「與病毒共存」階段性日常恢復計畫,在實施45天後宣告破功。根據12月16日頒布的最新防疫措施,已接種兩劑疫苗且滿3個月之18歲以上成年人開放預約接種疫苗追加劑。已接種兩劑或三劑疫苗者,進出公共場合需出示「防疫通行證」或48小時內核發之PCR檢驗陰性結果報告書;18歲以下青少年及兒童、曾染疫之痊癒者,則需檢附年齡驗證與解除隔離證明,方可出入公共場所。演出場館座席取消梅花座限制,但須確保所有入場者皆已完成至少兩劑疫苗接種(18歲以下除外)。300人以上的中大型演出活動,須取得相關管轄部門核准始可進行。公立演出場館可視疫情狀況,自行強化防疫措施。
-
東京
「表現的現場調查團」提出創作領域性別失衡報告
2020年11月設立的「表現的現場調查團」,以包含電影導演深田晃司、青年團演員端田新菜、現代美術家岡田裕子在內的等14位成員為中心,配合其他單位共同調查日本在藝術與文化等表現場域的不平等現況,在2021年12月9日提出正在進行調查的兩性平權期中報告,發現在理應提供自由創作表現空間的領域裡,確實存在著性別失衡情形。本次以美術、戲劇、電影及文學4個領域為調查對象,另也調查2021年美術科系及2020-2021年所舉辦的獎項等,分析男性、女性與其他(包含非二元性別、X性別、性別不明等)的比例。
-
職人的圖鑑
舞台監督:站在眾人之外的補洞者
有些人說舞台監督(以下簡稱舞監)就是「進劇場後的導演」,使得前期排練的種種過程能夠水到渠成,確保燈光亮、音樂走、人員都在預想的拍子上,對此,入行6、7年的舞監孫唯真有不同觀點。
-
紐約
音樂劇大師史蒂芬.桑坦91高齡辭世
「音樂劇大師桑坦(Stephen Sondheim)辭世」的消息在11月26日傳出,媒體刊出紀念報導,社群媒體充滿追悼圖文,紐約一個卡拉OK吧當晚有桑坦歌曲連唱,隔一天數百位劇場人士在時報廣場合唱他的歌曲〈Sunday〉(註)。
-
特別企畫 Feature
請回答,2021!
Q:「劇場」是什麼? Q:在隔離的新日常,最需要團隊群策群力的表演藝術,如何在線上跨國共同創作? Q:當數位科技讓「現場」時間與空間失去了意義,尚存在於三維世界的「身體」價值為何? Q:劇場的「現場性」如何被重新認知? Q:技術創新了,內容該如何進化? Q:在數位串流時代,古典音樂現場演出的必要性?音樂家們該用什麼新模式吸引大眾? Q:當遠距線上教學興起,古典音樂的普及推廣課程要如何設計,讓複雜的事也能簡單說? 正是這一連串的問題,推進表演藝術工作者們,用相異路徑探問「劇場」、「現場」、「表演」本質,嘗試為沒有確切答案的問題尋找答案。我們專訪了6組創作者:有編舞家陳武康與影像設計師孫瑞鴻,累積多年共創的影像與身體實驗成果,展現成熟的線上展演調度功力;建築背景的非典型編舞家謝杰樺,以舞蹈探問科技介入人類身體與生活的衝突與可能性;也有以參與式、沉浸式製作表現亮眼的明日和合製作所與進港浪製作,嘗試再定義「劇場」與「現場」;編劇吳明倫在田野現場,拿捏創作者的敘事位置,反思田野與內容生產的關係;古典音樂方面,則有作曲家╱策展人趙菁文的跨域音樂表演形式探索,與學者╱作家焦元溥推出線上課程,以寫作者思維調度影像,將困難的事簡單說,掀起古典音樂學習熱潮。 透過他們在2021年的創作思考與實踐,或許能提供我們探索所處的新時空、新現場些許指引,從而開展自己的解答。
-
特別企畫 Feature 吳明倫
田野調查是用來驗證的
2021年,《十殿》用約莫5小時的演出長度、生猛的台語氣口掀起話題,而廖小子設計的海報以螢光紅、綠為主色調,強調在地與草根;演出現場有名女子,身著略帶龐克風的深色,卻在不同場次時於黑髮間染上與海報相似的紅、綠兩色。而這名女子近期喜好收藏各種貨車後斗照片,並提供親友投稿;也在《十殿》的創作期間,與陳守玉、洪健藏等人組了一個至今沒有任何發表紀錄、同時強調不具備任何樂器才能的樂團「美太妹」(但她強調有團練過「一次」)。《十殿》發表前,更「夥同」演員,以劇中角色身分投了「情書」到「《江╱雲・之╱間》情書募集展」,期盼獲得金馬影帝張震的朗誦。
-
特別企畫 Feature 趙菁文
跨域探索音樂「形式上的新」
創新,是所有創作者畢生追求的工作,回顧歷史上的各個時代,所有藝術家都亟欲脫離舊有的框架,走出新的道路。為了激起更多漣漪,他們跨越藝術領域,期望在彼此的思維脈絡中尋找更豐富的靈感。身為作曲家,趙菁文也不遑多讓,創作之餘,更深入劇場,讓音樂在演奏家們的手上更為鮮活。多年來擔任策展人與藝術統籌的她安排音樂家以各種方式演奏、結合新媒體和燈光藝術做劇場式音樂會演出、利用程式設計讓觀眾以手機參與演出過程等等,不斷突破自我,以跨域的形式構築出難以定義的表演。
-
特別企畫 Feature 焦元溥
以寫作思維擬定音樂教學策略
數個月前,「故事 X 聆賞 X 生活 | 焦元溥的 37 堂古典音樂課」(以下簡稱37堂課)的訊息一出,立即引發樂壇關注。線上的模式授課、課程的長度與時間、學費募資等等,都讓愛樂者萌生好奇心。殊不知隨著時間的流逝,能把握的機會愈少,預購的優惠從每週調漲逐漸升回原價,參與學員數竟也急速狂飆超越5,000人,一舉創下台灣藝術文化類線上課程銷售佳績。若說音樂有撫慰人心的力量,那麼在飽受衝擊的疫情期間,這循循善誘的智識傳遞不也像是滋潤人心的久旱甘霖?
-
對話體
讀者
YC, 最近特別體會到,身為創作者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成為讀者。「怎麼說?」你問。我想起那天演出結束後,遇見一位觀眾,問他看戲的感覺,他說:「還不錯啊。」
-
特別企畫 Feature
請回答,2021!
Q:「劇場」是什麼? Q:在隔離的新日常,最需要團隊群策群力的表演藝術,如何在線上跨國共同創作? Q:當數位科技讓「現場」時間與空間失去了意義,尚存在於三維世界的「身體」價值為何? Q:劇場的「現場性」如何被重新認知? Q:技術創新了,內容該如何進化? Q:在數位串流時代,古典音樂現場演出的必要性?音樂家們該用什麼新模式吸引大眾? Q:當遠距線上教學興起,古典音樂的普及推廣課程要如何設計,讓複雜的事也能簡單說? 正是這一連串的問題,推進表演藝術工作者們,用相異路徑探問「劇場」、「現場」、「表演」本質,嘗試為沒有確切答案的問題尋找答案。我們專訪了6組創作者:有編舞家陳武康與影像設計師孫瑞鴻,累積多年共創的影像與身體實驗成果,展現成熟的線上展演調度功力;建築背景的非典型編舞家謝杰樺,以舞蹈探問科技介入人類身體與生活的衝突與可能性;也有以參與式、沉浸式製作表現亮眼的明日和合製作所與進港浪製作,嘗試再定義「劇場」與「現場」;編劇吳明倫在田野現場,拿捏創作者的敘事位置,反思田野與內容生產的關係;古典音樂方面,則有作曲家╱策展人趙菁文的跨域音樂表演形式探索,與學者╱作家焦元溥推出線上課程,以寫作者思維調度影像,將困難的事簡單說,掀起古典音樂學習熱潮。 透過他們在2021年的創作思考與實踐,或許能提供我們探索所處的新時空、新現場些許指引,從而開展自己的解答。
-
特別企畫 Feature 陳武康X孫瑞鴻
共同創作就像是一起看雲,看久了就會出現順眼的形狀
冬日陽光午後,孫瑞鴻與太太帶著剛出生不到8個月的孩子出現在板橋驫舞劇場的排練場,陳武康與舞蹈家葉名樺的5歲女兒也剛放學,排練場瞬間充滿家常的生活對話。陳武康與孫瑞鴻的相識,從2014年的紐約駐村開始,友誼在相約打籃球中不斷滋長,默契在後來遠距合作中培養出來。在彼此不干涉、不受局限的合作默契下,兩人在疫情前後共同合作了4齣作品,且聽兩人分享在疫情下創作的感悟及其所帶來不可逆的轉變。
-
特別企畫 Feature 謝杰樺
肉身經驗是人類最珍貴的資產
作為一個非典型編舞家,謝杰樺有著建築與舞蹈創作的雙重背景養成,而貫徹這兩項興趣的,則是他對人類肉身與空間的互動關係。
-
特別企畫 Feature 明日和合製作所X進港浪製作
在內容串流時代,建構劇場新體感
2020年開始,無論是外在大環境的疫情,或是科技的發展,都使得人們對於「體驗」的定義開始有著更加數位與科技的想像。表演藝術也在這波浪潮下,開始快速的找尋生存之道,明日和合製作所與進港浪製作皆為台灣非典型劇場重要且具開創性的團隊。 藉著回顧2021年,我們邀請明日和合製作所核心創作者洪千涵、張剛華、黃鼎云與進港浪製作團長洪唯堯、導演孫唯真進行線上對談,進一步提出各自對於此創作、製作趨勢的觀察。
-
柏林
新政府上台再度迎疫情嚴冬
德國的疫情實際上從未真正停歇,但民眾對回歸正常生活的渴望,使防疫始終處於被動,僅仰賴政府強力介入約束。夏季的度假人潮回流之後,如同2020年發生過的,又開始了新一波感染高峰,但超出預料地,每日感染總人數居然是去年同時期的2至3倍,截至2021年12月中,單日最高感染人數約為76,000人上下,各邦陸續出現醫療負荷超載、醫療人力及床位不足的現象。期間,德國還經歷了9月26日的歷史性大選,以及漫長的新政府重組協商。12月8日德國新總理蕭茲(Olaf Scholz)領導的三黨聯合政府宣誓就職。新政府重申了聯邦防疫政策,承諾不再封城,並加強疫苗接種率。
-
少年往事 在京劇裡安身立命
戲迷王安祈的年少回憶
「少年往事當然願意分享,只是想談的是剛開始編劇的事,想談談郭小莊,我那時20幾歲了,已經不是少年了,合適嗎?」信裡文字彷彿有聲音,不疾不徐,是溫和且帶點純真的問句。 王安祈,大概是我們這一代人認識、甚至愛上京劇╱戲曲的引路者,不管她是用哪種身分,編劇、學者、劇評人還是藝術總監,也無論是她寫下哪種類型的創作與文章。我所認識的她,總是最忠誠地坐在劇院裡的紅椅子上,專注而不發一語,但眼淚早已滾落到她的膚色裡頭。 戲曲,離不開她;但王安祈或許會說,這是她回報戲曲的方式,從編劇的那一刻開始
-
倫敦
海特納將普曼《塵之書》三部曲搬上舞台
近20年前,時任英國國家劇院(Royal National Theatre of England)藝術總監的海特納(Nicholas Hytner)成功搬演了普曼(Philip Pullman)的三部曲小說《黑暗元素》(His Dark Materials)。今年底海特納又帶來普曼另一個三部曲《塵之書》(The Book of Dust),探索這個設定在《暗黑元素》12年前的世界。海特納為普曼快速且幻化的敘事注入生命,以優雅精準的安排,為觀眾帶來眼花撩亂但從不失控的劇場經歷。
-
巴黎
莫虛金《金夢島》省思疫情下的世界困境
本已宣布退休的劇場大師莫虛金(Ariane Mnouchkine),今年冬季再次帶領陽光劇團推出新作品《金夢島》(Lle dOr),將自身與COVID-19肺炎病毒對抗時對世界的省思,織寫成激昂燦爛的戲劇創作。
-
編輯室碎碎念 Editorial
編輯室碎碎念
日前讀到一則趣聞,為了追蹤英語使用習慣的改變,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語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每個月會從網路蒐集使用頻率高的英文詞彙,再交由辭典編纂專家、編輯、行銷及公關人員組成的專業小組,從中挑選出最能反應年度氛圍的詞彙,作為總結該年的「年度代表字」(Word of the Year)。 2020年,茫茫字海中,評選小組選不出任一詞彙用來形容這禍不單行的一年,只好改選出每個月份使用頻率最高的眾多代表字,集結發表了「前所未有的一年:2020年度詞彙」報告。一年過去,疫苗的出現,讓全世界逐漸習慣與疫情和平共處,在分析英文詞彙使用變化之後,《牛津英語大辭典》選出「vax」(「疫苗」的口語說法,可作為名詞「疫苗」或動詞「接種疫苗」使用),作為總結2021年的代表字。 當世界產生變化,就連微小的生活用語都能巧妙地捕捉其中劇烈的改變,過去一年,COVID-19的影響仍未遠離,劇場的質變是否也反應在創作裡?我們又是否能選出任一齣戲,用來回應劇場的2021年呢? 本期的封面故事〈請回答,2021!〉因此邀請了包括劇評人、作曲家、藝術行政、劇場重度粉絲、廣播節目主持人、編劇、作家等10位業內外專家,從他們過去一年觀看過的演出中,挑選出一齣積極回應時代,及以非常規方式擴大各種體驗的作品,作為回應2021年的代表戲劇。 編輯室也以此準則下推舉出6組創作者:分別是在線上進行跨國創作的編舞家陳武康與影像設計師孫瑞鴻;以科技探問身體性的非典型編舞家謝杰樺;以參與式、沉浸式製作表現亮眼的明日和合製作所與進港浪製作;以田野調查對應當下社會的編劇吳明倫、致力演出創新形式不被線上影音取代的作曲家趙菁文、以說故事角度思考音樂教學的作家焦元溥,透過他們在2021年的創作思考與實踐,探問劇場未來的可能性。 本期〈劇場ㄟ冷知識〉則由獨立製作人、創作顧問余岱融帶路,讓讀者看到不同時代,馬戲團如何利用各種不可思議的道具,在舞台上幻形為真展現馬戲奇觀。〈職人的門道〉則從舞台監督孫唯真隨身攜帶工作行李箱中,細數這份工作如何衡量所有部門、所有人的需求,進而推動演出最終順利完成。 〈跨世代對談〉找來去年在「第32屆傳藝金曲獎」同台獲獎的演員郭春美與孫
-
2021李寶春魔幻新京劇《魔笛》 全新戲曲體驗
繼新編京劇《弄臣》的成功經驗,李寶春率台北新劇團打造魔幻新京劇《魔笛》,25日起在台北國家戲劇院盛大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