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賴聲川、張震、蕭艾、胡德夫 再續《暗戀》江、雲前緣
《暗戀桃花源》演出35年,走遍世界各地,保守估計一萬多場。很多人詢問江濱柳跟雲之凡之間的故事,他們於《暗戀》的留白在表演工作坊新戲《江/雲.之/間》可以解答。
-
2021 TSO Classic樂季啟動 殷巴爾與北市交再現樂聖經典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2021年上半年樂季「TSO Classic─殷巴爾 in Taipei」開季音樂會「100%貝多芬」於3月5日在台北市中山堂登場,首席指揮伊利亞胡.殷巴爾將帶來貝多芬最受歡迎的第六號交響曲《田園》及第七號交響曲,以美好歡快的樂音拉開新樂季序幕。
-
春美歌劇團X金枝演社夢幻聯演 《雨中戲臺》打造胡撇仔美學新篇章
202021臺灣戲曲藝術節旗艦大戲《雨中戲臺》,由春美歌劇團及金枝演社南北天團夢幻聯演,經過延期一年的等待,即將於農曆年前登場,不只要帶領觀眾走進歌仔戲的奇情世界,更要揭開戲曲伶人的悲歡人生。
-
時光的漸層堆疊中 李其叡不斷蛻變
甫從德國回台演出的鋼琴家李其叡,將以「時光命題」為音樂會主題,突破一般的獨奏會與室內樂形式劃分,安排兩套以「一、二、三」漸層堆疊方式進行的曲目,分享她對音樂本身及表演的看法。
-
北市國、瘋戲樂合力打造《當金蓮成熟時》 本週首演
臺北市立國樂團與瘋戲樂工作室共同製作原創音樂劇《當金蓮成熟時》,將於本週在台北中山堂演出,本劇以「幽默詼諧」的基調,重新詮釋傳統文學與一般人所認知的「蕩婦潘金蓮」。
-
朱宗慶「玩真的」 是口頭禪,也是人生準則、價值觀
朱宗慶打擊樂團擊樂劇場《泥巴》巡迴演出甫結束,創辦人朱宗慶緊接著宣布全新專書《玩真的!朱宗慶的藝術文化必修課》正式上架。
-
兩廳院與口罩國家隊聯手「罩」顧聽損人士 傳遞微笑
受疫情影響,配戴口罩成為生活的日常;然而,這層保護似乎無形中隔絕了部分情感傳遞。於是,國家兩廳院與口罩國家隊台灣康匠合作,推出看得到前台工作人員嘴型的「透明口罩」,讓溝通過程需要辨識嘴型以掌握口語溝通的聽損朋友藉由透明口罩減少溝通障礙。
-
古名伸、李小平舞戲相映《星圖》 穿梭生死照見彼此生命
舞蹈家古名伸與戲曲演員暨跨界創新導演李小平聯手,歷時三年磨出跨界新作《星圖》,兩位國家文藝獎得主以各自深厚的創作能量共同探索表演本質,創造全新的劇場與肢體語彙。
-
獨腳戲《崔氏》細訴春秋大悲夢 黃宇琳引爆內在小宇宙
202021臺灣戲曲藝術節「重生代──為你活落去!」自元月開始重磅出擊,其中完美體現「為你活落去」精神的《崔氏》,本事劇團匯集黃金陣容為黃宇琳量身打造當代狂想獨腳戲。
-
《樓蘭女》重現舞台 魏海敏、吳興國登峰對決
新象.環境文創攜手當代傳奇劇場再現經典大戲《樓蘭女》,重回1993年首演的台北國父紀念館,隨後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高雄衛武營國家歌劇院演出,讓全台戲迷一飽眼福。
-
攜手本土知名漫畫《冥戰錄》 老字號明華園呈現新Young貌
明華園戲劇總團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攜手推出改編自同名暢銷漫畫的《冥戰錄》,為歌仔戲界少有的跨界突破。原定二〇二〇年演出的《冥戰錄》雖受疫情影響延期,但好戲不懼等待,經歷時光的醞釀回歸,激盪出更精采狂野的火花。
-
編輯室碎碎念 Editorial
「究竟,我們需要一本什麼樣的表演藝術雜誌?」
2020下半年,在我們緊鑼密鼓地展開雜誌改版工程之際,一位表演藝術界的朋友這樣提問。 過去一年的疫情讓全世界按下暫停鍵,讓劇場經歷過停擺又重啟的過程,這位朋友因而試圖翻找出18年前SARS疫情相關史料,想了解當年劇場界的因應,是否有任何能夠教會我們的事?這才發現當時數位資料庫的概念並不普及,《PAR表演藝術》雜誌成了見證當時的重要依據之一。 這句提問,像是一記警鐘,也是個提醒,讓我捫心自問,在這個資訊橫流、眾聲喧嘩的年代,作為一本國家級場館的刊物,《PAR表演藝術》雜誌究竟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雜誌是否該增加對產業生態及文化政策討論?是否需要帶入更多以台灣、亞洲為中心的思考?甚至是積極地將台灣劇場經驗記錄下來? 於是,我開始諮詢專業人士,團隊也經過無數推翻與討論,我們發現,當雜誌試圖扮演拉近讀者與劇場距離的橋梁,其實也在探問劇場之於觀眾的重要性,因此,藉由改版首刊號的封面故事〈Open for All:劇場與你之間的距離〉,我們希望能打開公眾與劇場的對話,也拉大公眾對雜誌的想像。 「劇場的誕生,最初的定義是討論公共事務,後來才出現戲劇。」戲劇最早源自於古希臘雅典城邦,將其標準放諸於台灣檢視,觀點落差在所難免。因此〈Open for All:劇場與你之間的距離〉專題,不從西方研究理論著手,而是藉由盤點如火車站、大廟前、騎樓下等,這些在台灣你我熟悉的生活場所,凝聚大家對公共空間的想像與界定範疇。旋即,再將場景轉換成劇場空間,盤點如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牯嶺街小劇場等場館,檢視你我與劇場之間的距離。我們也透過劇場導演許哲彬帶路,了解歐陸是如何思考劇場的公共面貌,最後再邀請了劇作家李屏瑤、藝術家周依與蘇品文、數位藝術創作者王連晟,讓想像力奔馳,在紙上提出兼顧公共性的劇場提案。 2020的疫情,也讓我們將自身目光望向台灣、看向自己,讓人更好奇台灣劇場這幾年的發展及累積。也因此,〈劇場ㄟ冷知識〉透過劇場燈光設計師莊知恆現身說法,帶著我們了解燈光設計上工需要的小道具,也藉此窺得台灣劇場長期自我訓練的變通能力,最後研發出來的職人結晶。〈職人的門道〉則從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的製偶師們的技藝中發現,原來他們也得進行身體訓練、關照生活,才能製作出栩栩如生的偶。
-
劇場ㄟ冷知識
要有光,就有了光——施展光影幻術的劇場法寶
一齣光彩絢人的劇場表演,除了我們熟知的編導演員外,實則仰賴眾多部門的專業技術投入與協力合作才能成就。這些看似冷門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方法,以往或許不足為外人道,但它們恰恰是標記劇場職人精神的重要內涵。 〈劇場ㄟ冷知識〉每期揭露各式表演藝術的內行人冷知識。首次,邀來燈光設計師莊知恆現身說法,在飛快變異的科技發展中,如何透過消逝中與進行中的設備器材賦予劇場「要有光,就有了光」的神奇魔法。
-
跨界對談 布拉瑞揚X阿爆
用母親的舌頭,回家找自己的文化
我們來到「Buliblosan」,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排灣族語中,bu 是多,libosan 為霧,山城多樹,多雲霧,如多數都市原住民都曾在求學階段離開家,布拉瑞揚、阿爆兩人在往全世界四處跑之前,這裡是他們的家。 這對相差9歲、不同世代的表兄妹在不同時間點離家,錯過了彼此的青春期,童年記憶中各自面貌模糊,都得透過家中長輩口語拼湊遠方親人樣貌。沒想到,繞了一個大彎,長大成人後,各自走向創作之路,作為編舞家與音樂創作歌手回望血脈與家,也讓兩人開始有了交集,更能誠實交流彼此對作品的想法,在創作的路上,一起陪伴、成長。 兩人在2020 年末滿檔行程中,偷了個小空,相約回家,描摹童年的形狀,日常瑣事,相遇的人,在意的事,正在進行的計畫讓生活中的拋接與滾動,化為各種創作可能的蔓延。
-
編輯 Pick-Up
影集不耐症患者的影集推薦
我現在開始疑惑,到底是推薦影集,還是演員?是林柏宏,我承認。當然不是為了他在《怪胎》裡露出大概不到20秒腹肌的洗澡鏡頭(可能也是原因),而是他依傍著生活感與難用言說的真誠,讓這些角色彷若在身邊某個街口,我們就會相遇,甚至撞著。
-
特別企畫 Feature 前導:場所篇
在這裡,測量你與公共(性)的距離
什麼是「公共(性)」?本文帶領大家透過熟悉的公共空間,如車站大廳、公園、街道、騎樓、大廟、原民聚會所、溫泉澡堂、視訊的房間到活化的舊建築,從使用權、公私領域的劃分,到何以人們群聚至空間中成為「公眾」的意義展開探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劇場,回應「公共」的7道歷史切片
劇場如何與「公共」產生連結?本文透過「近代劇場的7道歷史切片」,從行動劇場、閒置空間、文創園區、身體解放、藝術工程、部落尋根、文化治理等關鍵字,提供大家思索劇場公共性的可能方向。
-
特別企畫 Feature
測量你與劇場(之間)的距離
民主、自由、多元、公民社會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正日復一日將這些詞彙落實為值得珍視、標舉的台灣價值,「公共性」三字也愈發成為人們探討各種議題時的關鍵詞。 2020全球飽受疫情衝擊,各地劇場「群聚╱現身」的場所功能幾乎潰散,在台灣的我們雖獲倖免,戴上口罩就能在劇場與其他人貼身觀賞表演,劇場生態鏈卻仍在餘震中尋求生存契機,於此之際,把「劇場 vs.公共性」擺在一起,檢視「劇場到底能在台灣社會中扮演什麼角色?」時機恰好,也無可迴避。 「公共性」這組外來詞彙說來抽象,定義人人想像不一,我們不從理論研究著手,而是先引領大家進入熟悉的公共空間,從使用權、公私領域的劃分,到何以人們群聚至空間中成為「公眾」的意義展開探尋;繼而以「近代劇場七件事」,從行動劇場、閒置空間、文創園區、身體解放、藝術工程、部落尋根、文化治理等關鍵字,提供大家思索劇場公共性的可能方向。 正因談及劇場的公共性,得先適度切出「劇場」的範疇何在,我們以最具象的「場館」作為討論起點,實地拜訪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以及營運規模、體制性質和以上三國家場館迥然不同的台北牯嶺街小劇場,邀請館方親自提出他們對於「公共性」的想像和實踐方式,也透過五個探討藝術公共性時經常提及的向度,歸納彙整場館說法。 除了實踐者,公共性也必然納入相關的外部反饋予以檢視,我們邀請曾實地走訪歐陸不同場館、採訪劇場如何定義自身的藝術視野與回應社會的編導許哲彬撰文提供劇場公共性的國際參照;也請前任文化部長鄭麗君、「表演藝術評論台」台長紀慧玲,以及當代藝術家崔廣宇,從不同領域、視角提出「當我們討論公共性,我們討論的是什麼?」 談公共性似易實難,容易在於此題為時勢主流之趨,但艱難之處,一則如何為這個外來理論名詞找出在地扎根的定義;一則牽涉眾人,面向之廣,難以一次闊清全貌,我們試著在雜誌改版的第一期,談論這個劇場中人多有關切卻不易談的大題目,嘗試初步聚合、呈現大家對「公共性」的想像與界定範圍。觀點落差在所難免,但不妨從這裡,開展對劇場公共性的下一波對話、下一種想像、下一步行動,從2020的危機處轉折,彎出下個機會與命運交錯的劇場大冒險 <p
-
特別企畫 Feature 場館體檢:這樣說.這樣做
國家兩廳院:成為2,300萬人不可或缺的場館
成立逾33年的國家兩廳院,過去是唯一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眾人仰望、也有諸多包袱。而今,台灣正式進入多場館的時代,兩廳院在壓力稍稍舒緩的同時,競爭與危機感也悄然降臨:老店要如何刷新招牌持續保鮮?在多場館的時代,兩廳院想塑造出什麼樣個性的場館面貌?
-
特別企畫 Feature 場館體檢:這樣說.這樣做
臺中國家歌劇院:不要用北部觀點看事情
當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在2018年開幕,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就說:歌劇院的「賞味期」過了,要衝出新的想像,得不斷跟大眾有話題討論,持續吸引關注度。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二座啟用的場館,坐落在台中市七期重劃區地段的歌劇院,銜負著推進中台灣藝文產業發展重任,因此,邱瑗提出的場館營運關鍵字不意外地,就是「改變台北觀點」和「與在地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