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臺灣豫劇團《武皇投簡》 帝王心靈密語集錦
臺灣豫劇團年度大戲《武皇投簡》,特別推出「三演武則天、雙演狄仁傑」金鑽陣容詮釋這一齣氣勢磅礡的宮廷大戲。彭宏志接任團長後,致力完成豫劇團年度大戲自製化,《武皇投簡》便已接近目標。
-
2018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 約翰.史考菲回歸
睽違九年,讓爵士樂迷引頸期盼、連續兩年榮獲葛萊美獎最佳爵士器樂專輯大獎的「吉他之神」約翰.史考菲將再度回歸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八月卅一日再度登台。
-
2018臺北兒童藝術節 邀民眾一起馳騁藝術想像力
2018臺北兒童藝術節將從六月卅日至八月五日,以「真實及虛幻之間」為策展主軸,邀請廿三檔國內外表演團隊,製作共計逾三百場展演活動。售票節目五月廿六日中午十二時將於兩廳院售票系統正式啟售。
-
睽違十一年再度聯手 北市交與朱宗慶打擊樂團「激.擊」發聲
台灣音樂界兩大金字招牌──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與朱宗慶打擊樂團睽違十一年,將四度合作,進行「激.擊」音樂會全台巡演,共演大型擊樂重奏協奏曲,為打擊樂與交響樂合作展開新局面。
-
奧地利指揮葛拉夫首度來台 展現正統維也納經典
知名奧地利指揮漢斯.葛拉夫首度來台將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為國內樂迷帶來全場橫跨百年的維也納經典,並與鋼琴家張昊辰攜手演出他奪得范.克萊本金牌的決賽曲目──莫札特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
-
客家音樂歌舞劇《天光》 台北國家戲劇院壓軸登場
黑夜過去,終見《天光》!融合傳統與現代經典元素,演出屏東六堆地區三代客家女性生命故事的客家音樂歌舞劇《天光》,本週末將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壓軸登場。
-
世紀當代舞團「驅動城市III─混.亞洲」 在「我」中看見「你」
世紀當代舞團「驅動城市III─混.亞洲」將於本週登場,突破時空局限,以認同與血緣為號召,打造台北、東京、首爾、吉隆坡四城地帶,以舞蹈肢體揉雜時空的漸進與變化,重新感知亞洲城市間的虛構、現實與競逐。
-
北市交首度加入2018台積心築藝術季 演出《彼得與狼在好萊塢》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去年推出《彼得與狼在好萊塢》全球中文版首演大獲好評,今年由指揮陳康明、「破銅爛鐵STOMP」創團成員之一傑森.米爾斯、戲劇演員洪健藏與北市交共同合作,於台北、新竹演出。
-
阿卡貝拉始祖「史溫格歌手」來台演出
成軍超過半世紀的阿卡貝拉英國天團「史溫格歌手」五月十八日將再度訪台高歌,為台灣樂迷帶來以世界各地民謠為主的新專輯曲目及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
-
周東彥《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 臺北藝術節世界首演
榮獲世界劇場設計展金獎肯定的劇場及影像導演周東彥與狠主流/狠劇場團隊,與丹麥跨國製作最新劇場作品《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今年八月將於2018臺北藝術節世界首演。 《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如同周東彥「慢工出細活」的創作方式,自二一五年起,與丹麥埃爾西諾文化庭院(The Culture Yard, Elsinore)展開歷時三年的駐地創作計畫,採擷丹麥獨步全球的科技舞台裝置───4D Box浮空影像技術,打造出台灣首度需要配戴3D眼鏡觀看的劇場演出。為了深掘創作可能,二一五至二一六年間,分別於台北及哥本哈根共進行四次駐地創作,周東彥連續兩年帶領台灣創作團隊前往丹麥,長期進駐由老船廠改建的文化庭院,緩步試探這個科技裝置的能耐。接下來再換丹麥的創作夥伴來台長駐,交互激盪作用,在突破層層技術關卡的同時,細細填入文本的骨肉。 周東彥表示,4D Box聽起來頗具未來感,但其實源自於十九世紀的老把戲「佩珀爾幻象」(Peppers Ghost)的投映技法,巧妙結合光影折射與觀眾視差「裝神弄鬼」。4D Box以此為基礎,再添入3D影像、Kinect感測互動等當代科技,造出一個可以變玩豐富幻境的舞台。經過三年跨國共製,《光年紀事》創作團隊成功在台灣自力打造出一座4D Box,學會了如何掃描重現一幢真實存在的老房、一座真人的浮空雕像,讓演員可以遊走其間,穿貫過去與未來。 本演出的戲劇文本並非引經據典,而是來自兩位主要表演者的個人生命經驗;其中,台灣表演者魏雋展在故事中帶入了基隆成長的環境及成為人父的歷程。魏雋展說,許多人詢問他與影像合作的演出經驗,但他認為影像常被人認定為虛幻的展現,可是在劇場的許多表現形態中,其實都在強調「以假擬真」的精神,觀眾與表演者在劇場當下產生的共鳴才是重點,因為這是劇場演出才有的真實經驗,他形容周東彥的作品是利用影像捕捉記憶的碎片和吉光片羽。 周東彥認為,本創作仍持續在發展中。經由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的引薦下,創作團隊也與作家駱以軍交流文本內容,影像團隊也重新爬梳以往呈現中沒有被納入的素材,挖掘更多可能。 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共同製作下,《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即將於今年臺北藝術節完整
-
台南人劇團《大動物園》 探討動物生存與世界變遷
台南人劇團今年「春天戲水」系列,由愛狗如命的劇場導演黃丞渝及台灣文學金典獎編劇魏于嘉攜手創作,並邀請長期合作的六位實力派劇場演員共同創作演出原創作品《大動物園》。
-
《婚前「信」行為》 舞台上挑戰情愛虛幻
一場感情中,到底會有幾個人?原著劇本李國修、果陀劇場全新演繹的《婚前「信」行為》由曾獲金鐘迷你劇集影帝、首度演出舞台劇的黃遠,及張念慈、許時豪主演,挑戰一場現實與虛擬衝突、兩性關係信任與猜疑的「婚前」舞台劇。
-
我城劇場「夏戲開演」 《日常恋襲曲》《夏味食堂》接連上檔
一個城市,兩齣劇目,四位編劇,九名實力演員的新鮮組合,我城劇場導演暨藝術總監陳培廣將在六月至八月同時推出兩檔演出《日常恋襲曲》和《夏味食堂》料理劇場計畫。
-
紙風車呈獻《諸葛四郎》客語版 讓孩子親近客家
葉宏甲的《諸葛四郎》從一九五八年起風靡台灣幾十年,創造出本土漫畫最輝煌的時代,更是許多人童年的共同回憶,不僅豐富了四、五年代人們的生活,對社會同時也影響深遠。
-
EX-亞洲劇團《來自德米安的你》 探索青少年衝突與自省
EX-亞洲劇團新戲《來自德米安的你》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塞的經典小說《徬徨少年時》,融入台灣故事,欲探索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衝突與自省。
-
綠光劇團《再會吧 北投》 產生向上能量面對未來艱苦
綠光劇團今夏盛事,由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吳念真及台灣重要音樂創作人陳明章攜手合作,推出《再會吧 北投》音樂劇。
-
盜火劇團X平田織佐《転校生》 生存世界的微小縮影
台灣的盜火劇團與日本重量級編導平田織佐聯手合作,本週帶來日本「高校演劇」中最經典也最常翻演的青少年戲劇作品《転校生》,描繪青春時期的躁動與渴望、認同的窺探與尋找的過程。
-
無獨有偶《雪峰村上的惡人廟》 從尋找自己開始
無獨有偶《雪峰村上的惡人廟》由鄭嘉音導演、金典獎得主沈琬婷編劇與製偶師余孟儒三人聯手突破偶戲形式與限制,融合妖怪偶戲、摺紙藝術、光影戲、操控機關,打造以青少年冒險為故事軸線的奇幻鉅作。
-
達康.come 笑現場《走味關係》 百貨公司欣賞全能表演秀
為期一個月的果陀劇場第四屆「爆米花輕鬆劇場」,本週推出第一檔合作表演「達康.come 笑現場《走味關係》」,說學逗唱ALL in one,堪稱全能表演秀。
-
平心而論
怎麼做自己?
在這支講述「自我定位」的作品中,舞者從頭至尾都必須「黏」在一起,有時是彼此借力,但更多時候是透過肢體的不同部位發出訊息。伊凡很少直接指導動作該怎麼做,而是強調「回應」和「啟動」,每位舞者既需要專注「聆聽」,也要能勇於「帶動」。相對的,文化與個性的差異,也讓編舞家行事的方式隨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