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得天獨厚的優質溫泉,讓北投成為國內外旅客熱愛的療養與休閒勝地,亦衍生出相關的娛樂產業。那些繁華享樂的過往,雖然都已是昨日煙雲,那曾經有過的風流,卻也成為北投深刻的銘記。而今,溫泉仍汨汨流淌,一樣能療癒遊人身心,從杯觥交錯的極樂地,翻轉成為富含歷史風華的文青流連區,北投的改變,正在進行……
北投之名源於巴賽語(凱達格蘭族的一支)“Ki-pataw”,後有「八投」、「八頭」等音譯,原詞本有「女巫」之意,因硫磺溫泉熱氣白煙裊裊之處,似巫之所在。而說起北投的過去和現在,土生土長又在這裡深耕推廣月琴文化、思考屬於北投未來發展的陳明章,也帶著我們從溫泉說起。百餘年前,來自日本大阪的商人平田源吾,在現今光明路上、北投公園對面的日勝生加賀屋所在地後方,建起了北投第一座溫泉旅社「天狗庵」,此後日本陸軍衛戍療養院北投分院(現址為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北投公園即其中的公共浴場「北投溫泉浴場」(即今北投溫泉博物館)接連成立,新北投線鐵路與新北投驛也陸續因人潮需求而建,自一九○○年的日俄戰爭到二戰間的這四十年,日軍在北投溫泉區療養復原的奇效,也促使了日本與台灣客人的蜂湧而至,造就了北投的開發與繁華。
享譽國際的療養溫泉
「日治時期流傳下來的台灣四大溫泉,除了北投,就是陽明山、四重溪和關仔嶺了,」陳明章說,「北投在這裡面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尤其這裡不管是藍溫泉或白溫泉水質都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