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一正(左)演出劇中商人王清水一角。(林韶安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戀戀北投 今與昔╱即將上場

吳念真&陳明章 新曲與經典共譜溫泉鄉的故事

綠光劇團《再會吧北投》

早在陳明章創作其成名曲〈再會吧北投〉時,音樂劇《再會吧北投》的劇情,就已經在其腦中醞釀,因緣際會,在多年後才終於能真的搬上舞台。由吳念真改寫的劇情設定在過去那個以溫泉、酒食及粉味著稱的北投,以「別有天溫泉旅館」中眾人所面臨的「危機與轉機」為主軸,延伸出了世代之間的彼此衝撞、互相理解和交接信任;劇情串接了許多陳明章的老歌和新歌,讓觀眾不僅可以感受故事裡的動人情節,也透過這些熟悉的曲目,再次體會歌詞的意境、曲調的感情。

早在陳明章創作其成名曲〈再會吧北投〉時,音樂劇《再會吧北投》的劇情,就已經在其腦中醞釀,因緣際會,在多年後才終於能真的搬上舞台。由吳念真改寫的劇情設定在過去那個以溫泉、酒食及粉味著稱的北投,以「別有天溫泉旅館」中眾人所面臨的「危機與轉機」為主軸,延伸出了世代之間的彼此衝撞、互相理解和交接信任;劇情串接了許多陳明章的老歌和新歌,讓觀眾不僅可以感受故事裡的動人情節,也透過這些熟悉的曲目,再次體會歌詞的意境、曲調的感情。

綠光劇團《再會吧北投》音樂劇

7/21~22  19:30   7/22  14:30

7/25~28  19:30   7/28~29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8/10~11   19:30   8/11~12  14:30

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9/7~8   19:30   9/8~9  14:30

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INFO  02-23956838

由陳明章和綠光劇團一同合作的全新原創音樂劇《再會吧北投》,其實醞釀了很久(陳明章在寫出〈再會吧北投〉這首歌曲時,腦裡早已有了故事),製作人雷輝自陳約莫十年前初識陳明章時,就已聽過他描繪劇情了,吳念真也笑稱:「雷輝之前開玩笑說,他們想做音樂劇,還成立了一個 team,結果吃了五年的尾牙還沒有弄出來。」最後是在柯一正導演的牽線下,才促成這次製作,由綠光劇團接手,吳念真與林于竣共同編導,陳明章擔任音樂總監,除了柯一正親演劇中商人王清水一角外,更邀請了于子育(琇琴)、王彩樺、陳竹昇及三位年輕的音樂人——楊大正、方宥心、林雨宣擔綱新世代的三位主角。

再會北投也再會經典  透過故事與人物連出新意境

劇情設定在過去那個以溫泉、酒食及粉味著稱的北投,以「別有天溫泉旅館」中眾人所面臨的「危機與轉機」為主軸,延伸出了世代之間的彼此衝撞、互相理解和交接信任,扣合了台灣社會在不同年代的發展過程裡,那些好的或不好的、該變的與不變的;更在劇情中,串接了許多陳明章的老歌和新歌,讓觀眾不僅可以感受故事裡的動人情節,也透過這些熟悉的曲目,再次體會歌詞的意境、曲調的感情,沉浸在吳念真和陳明章攜手營造的音樂劇氛圍裡。

吳念真說:「我寫舞台劇是因為那要很精準,很多對白必須要有情緒去拉、事情要講清楚。」第一次寫音樂劇,他的想法是:「西方的音樂劇有他們西方的東西,我覺得我們台灣應該要有自己的『音樂劇的感覺』吧!台灣人看戲,其實會期待有情感的東西,當戲的情感牽引著觀眾的時候,演的人就會很快樂、跟觀眾產生共鳴也是很快樂的。」若要依著此前「國民戲劇」的方向撰寫音樂劇,就必須要有同樣可以感動觀眾的元素。於是,在「別有天」裡,幾乎所有人都面臨著需要思考並抉擇的方向,有女兒和母親的彼此犧牲與體諒、有年輕男女在音樂路上的並進和分離,姊妹親友的相互安慰、師徒父子的兩兩衝突,經過吳念真的巧手轉化為一幕幕如溫泉水般溫潤炙熱的感情,滲入心頭、酸上鼻頭。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從科技人到製作人  雷輝的音樂劇夢

喜愛音樂劇的觀眾或許會發現,近年來台灣的音樂劇演出或相關活動其實愈來愈多,大至臺中國家歌劇院、新北藝文中心引入的國內外演出,小至如近期華山文創園區串連四團的「大城小肆」音樂劇節等。然而,科技人出身,曾是宏碁電腦副總經理、亦曾任職明基電通全球策略長的雷輝,則選擇與陳明章共組「新黑貓歌劇團」,從台灣音樂與歌謠著手,發起打造音樂劇的大願。

他認為,這許多音樂劇製作,之所以各自獨立,無法如首爾大學路、紐約百老匯那般串連而成為整個區域的文化發展,問題出在我們仍謹守著製作補助的制度。回看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科技園區廠房用地的建立與進駐是當中重要的一環,於是,表演藝術演出最需要的場地空間,以及周邊區域、商業環境的連結,一樣可以透過「園區」的概念,靠著開放建物的容積獎勵,使民間企業樂於投入建造自己的商業劇場。正如日本、韓國的許多中、小型劇場,往往位於大型購物中心或百貨公司內,才能因此形成一種與日常相連的「生活風格」。

熱愛表演藝術的雷輝,過往也曾只為一個製作、一場演出就飛奔國外;反之亦然,他也希望能有這麼一天,台灣的音樂劇製作可以在別的國度巡迴,或能形成一股拉力,讓全世界的表演愛好者也能為此特別抵台觀賞。或許,陳明章的月琴民謠就是一個可能,一種獨特的文化力量,而《再會吧北投》便是這夢的第一個雛型,得先有了好的作品,才會有更多的可能。(陳茂康)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