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洲
澳洲Griffith University大眾傳播畢。在媒體、出版業服務多年,以表演藝術新聞採訪攝影、全台各地表演場館、藝術節、音樂、戲劇、舞蹈節目等活動記錄為主。目前為《PAR表演藝術》特約網路編輯。
-
2025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噔噔!登上彩虹塔》8月2日冒險啟程
你聽過顏色的「聲音」嗎?每年夏天最受歡迎的親子音樂活動「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今年推出《噔噔!登上彩虹塔》節目,這次豆莢寶寶DoReMi要帶領小朋友們,在陷入黑白的世界裡闖關互動,透過音樂找回七彩顏色。冒險正式從8月2日在台北城市舞台展開,並且至10月19日巡演全台8縣市共25場。
-
何曉玫MeimageDance首部VR觀落陰定目劇《林投姐,妳叫什麼名字?》 9月紅樓登場
2025年9月6日至9月28日,編舞家何曉玫領軍的何曉玫MeimageDance即將推出全台首創的沉浸式VR舞蹈作品《林投姐,妳叫什麼名字?》進駐台北西門紅樓,開啟長銷定目劇演出。這是一場關於科技與舞蹈的跨界革新,作品結合8K立體攝影、VR虛擬實境、電影級特殊化妝與現場舞蹈演出,打造出台灣劇場首見的跨感官沉浸體驗。觀眾不再坐在觀眾席,而是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從「脫鞋入場、交出名字、喝下眼淚」,到最終戴上VR頭盔親身「走入」林投姐的世界──這不只是觀看,而是進入與對望,是一次深層的感知與回應。
-
兩廳院藝術出走推廣活動《給自己的情書》 邀樂齡族群與作家共寫生命片段
國家兩廳院持續推動「藝術出走」計畫,2024年起聚焦「失智與長照」主題,透過藝術回應超高齡社會的生命課題。計畫包含四大面向:台日共製遊走式演出《夜路不怕黑》台灣版、共創工作坊、紀錄片拍攝計畫,以及書寫行動《給自己的情書》。其中,《給自己的情書》邀請55歲以上樂齡族群覺察與回憶,留下一封獻給自己的信,讓藝術從舞台走入日常。《給自己的情書》即日起官網開放報名,採線上徵文與社區工作坊雙軌推進。線上徵文與華語創作平台Matters合作,邀請作家郭強生、楊翠擔任導師,引導參與者完成一封屬於自己的三日書信;社區工作坊則深入三峽與萬華,由作家袁瓊瓊設計課程,透過短詩與歌詞改寫的創作方式,帶領長者以文字、聲音與影像留下記憶。最終成果將於2026年回到兩廳院展出,讓每一封信成為生命與藝術之間真實的連結。
-
2025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7月25日至8月3日盛大開幕
年度合唱盛事「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簡稱TICF)於7月25日至8月3日全台熱情開唱。本屆音樂節從宜蘭展開,將在宜蘭演藝廳及台北國家音樂廳,世界首演斯洛維尼亞作曲家裘比《詩篇清唱劇》(Psalm Cantata)為節慶揭幕外、也將邀請駐節指揮豪勒隆率領400人陣容,演出古森斯改編的大編制管弦版韓德爾《彌賽亞》(選曲)。此外,今年特別彙集斯洛維尼亞、印尼、美國三組國際頂尖團隊,以及捷克、菲律賓、香港三隊世界合唱冠軍賽參賽隊伍共六組輪番競演;另外結合台北國際合唱大賽、國際合唱音樂營及友誼音樂會等活動,精采的合唱饗宴令無數愛樂者引頸期盼。
-
《浪漫劍客葉不凡》讓觀眾遊走劇場 近身感受劍俠布袋戲魅力
由集藝戲坊改編自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經典作品的《浪漫劍客葉不凡》,於7月25至27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登場。演出融合了戲偶表演、劍俠武打與現場音樂,並打破劇場框架,以「遊走式」演出的形式,讓觀眾親眼見證戲偶的精細工藝,近距離欣賞武俠世界的魅力。
-
臺北戲劇獎最佳音樂劇女演員張稜首次執導 《西瓜游泳池》音樂劇熱鬧開池
由AM創意製作、改編自韓國繪本天后安寧達同名暢銷作的全新親子音樂劇《西瓜游泳池》,於7月25日在台北親子劇場舉辦媒體見面會,首度曝光主打歌舞片段及角色亮相,歡笑與掌聲此起彼落。現場並有原作授權公司韓國AMCulture代表朴明雨出席,並分享台韓跨國合作的創作歷程。
-
首度挑戰台語舞台劇《西門町一番地》 康茵茵直呼好難
全民大劇團的沉浸式舞台劇《西門町一番地》,於7月25日至27日在西門紅樓二樓劇場登場,觀眾不僅能「邊看戲、邊吃美食」,還能穿越時空,深入體驗紅樓百年歷史與台灣庶民文化。演出全程貼心設有中英文字幕,無論是本地觀眾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都能無障礙融入劇情,感受台灣故事的魅力。
-
窮劇場與江之翠劇場《感謝公主》 回望複雜交織忠義與情感
榮獲第22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及第35屆傳藝金曲獎評審團獎的《感謝公主》,將於7月25日至27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盛大演出。這齣由窮劇場與江之翠劇場聯手打造的跨界力作,結合南管古音與當代新文本,透過兩段跨越時空的歷史故事,深刻辯證個人在時代洪流中的命運、信念與身分認同。
-
阮劇團首部青少年台語劇作《可愛的人們》 青春的聲音不應再被噤聲
阮劇團推出首部青少年台語劇作《可愛的人們》,一場不能說的青春劇場,邀請觀眾進入青春與審查制度的遊戲現場。
-
金獎獎金120萬 「第4屆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徵件中
兩年一屆的「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即將展開第4屆徵件。本獎項致力於推動科技與表演藝術跨域對話,是全台唯一聚焦「科藝表演」的競賽平台,亦為科技藝術跨域創作的重要指標。即日起至9月30日,具備創意與實踐力的團隊踴躍報名參與,爭取高額獎金及公開發表的寶貴機會。
-
梵志登率長榮交響樂團赴吉隆坡巡演 展現樂團專業實力與企圖心
長榮交響樂團由駐團藝術家梵志登(Jaap van Zweden)領軍,前往馬來西亞舉辦三場「命運交響─梵志登與長榮交響樂團」音樂會,讓當地樂迷一睹大師風采。
-
將身體變軟Q 跟著《影子探險隊》一起出發吧!
影子蝴蝶將怎麼展開一段花間的旅程?影子直升機又將把我們帶往哪個神祕國度?漆黑又龐大的影子龍,會對我們溫和友善還是帶來威脅?全劇無對白,僅透過舞者的影子,加上經典樂曲韋瓦第《四季》等各類型音樂,吸引大小觀眾的目光。
-
從文學轉入劇場 阮劇團《鬼地方》乘著「噪音風暴」盤踞台北
在文壇掀起一陣旋風的陳思宏得獎小說《鬼地方》,由阮劇團改編為舞台劇,將於7月18日至8月24日首度登陸台北PLAYground空總劇場。本劇於2024年在彰化藝術節演出,深獲作家陳思宏讚許,更獲得2024 Taiwan Design BEST 100年度概念展演活動,成為阮劇團「2025噪音風暴」系列展演的重要亮點之一,融合文學、馬戲與當代表演語彙,帶領觀眾深入一座充滿靈異傳聞與壓抑鄉愁的台灣小鎮,重探家族、土地與身分的幽微邊界。
-
老虎來了!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舞台劇抵台演出
歷經倫敦西區與百老匯熱烈巡演、橫掃八項國際大獎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終於抵達台北,國家戲劇院為台灣首站,將於7月17日至7月27日共13場次盛大登場。劇團核心創作團隊與主要演員已於近日抵達台灣,包含隨團導演蓋布莉拉.伯德(Gabriella Bird)、隨團偶戲指導湯姆.史塔西(Tom Stacy)、演員卡席夫.高爾(Kashif Ghole)與桑雅.維努戈帕(Sonya Venugopal)。一行人於國家戲劇院大廳舉行抵台記者會,現場除了分享劇場魔法如何於演出中展現外,劇中經典角色「老虎」也震撼現身,操偶技巧與魅力驚豔全場,為即將登場的正式演出揭開華麗序幕。
-
《至尊大劫案》:一場荒誕搶案,一齣台灣人的人生狂想曲
當「銀行搶案」不再只是新聞事件,而是舞台上的一場大膽實驗,你會看到什麼?是滑稽、是浪漫,還是深藏的瘋狂?涉岸会社新作《至尊大劫案》選擇以一齣看似暢快過癮的戲碼,揭露一群社會邊緣人為了生存與翻身,如何策劃一場驚天搶案。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更加荒謬也更加真實的人性現形記。
-
帶著小燈進場 跟著《閃閃星》神祕小光點遨遊
在經典繪本《阿羅有枝彩色筆》(Harold and the Purple Crayon)中,男孩阿羅擁有一枝神奇的紫色蠟筆,他可以透過畫筆創造世界、讓事物變得栩栩如生,也藉此展開一趟未知的旅程。派奇劇團(Patch Theatre)將這個故事化為兒童劇《閃閃星》(ZOOOM),將畫筆改為光影的變幻,讓小觀眾在沉浸式的視覺演出中發現驚喜。本劇將於7月17日至20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登場。
-
客家親子劇《燈怪》 7月19、20日登陸兩廳院藝文廣場
2025全新原創客家親子劇《燈怪》將於7月19日和20日晚上7時整,於兩廳院藝文廣場亮相及進行首演,20日亦於客家委員會臉書及客家電視台臉書及YouTube網路同步直播,與全球觀眾共襄盛舉。這齣由客家委員會與紙風車劇團合作的新戲,以可愛人偶演繹客家新童話,3層樓高的燈怪國王配合劇情出沒在觀眾席間,更特地編寫客語歌曲,透過朗朗上口〈瓜瓜歌〉,台上台下一起看好戲、說客語。
-
國泰金控攜手雲門戶外公演30周年 戶外公演舞作《毛月亮》盛大登場
國泰金控攜手雲門舞集30年,致力將國際級藝術饗宴帶到全台各地,用藝文創造台灣共同的感動時光,30年來走遍全台22個縣市,累計舉辦超過300場戶外公演與社區巡演活動,吸引逾270萬人親身體驗舞蹈藝術帶來的感動與美好。國泰與雲門於15日舉辦「國泰X雲門30周年記者會」,與大家共同回顧過去,透過舞蹈,將文化藝術帶入全台每個角落的感動時刻。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藝術總監鄭宗龍皆親自出席,共同見證這段企業與藝術攜手深耕社會的感人篇章。今年首度將鄭宗龍廣受國內外熱烈迴響的舞作《毛月亮》搬上戶外公演舞台,將在7月27日於花蓮縣立美崙田徑場登場,及8月2日回到台北兩廳院藝文廣場演出。
-
「請囡仔來看戲」2025兒童戲曲巡演活動即日起跑
為推動兒童戲曲向下扎根、促進傳統藝術世代傳承,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今(15)日舉辦「請囡仔來看戲」2025兒童戲曲巡演活動起跑記者會,宣告「114年度傳藝Go Young校園巡演計畫」暨「兒童歌仔戲親子劇場匯演」起跑。
-
從鬼神傳說到舞台詩篇 韓國國立貞洞劇場傳統藝能劇《優伶廻光》首度登台
《優伶廻光》(GWANGDAE)是韓國國立貞洞劇場創團30周年K-Culture Series旗艦鉅作,改編自1902年協律社舉辦的韓國近代第一場售票表演,在此歷史基礎上重新詮釋,將當年雜技、歌舞等多元化內容,融入現代舞台技術與演出形式中,再現當年的歡騰氛圍,並以穿越時空的奇幻手法,為傳統藝術創造更貼近現代年輕觀眾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