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玫
-
藝號人物 People 作曲家
李哲藝 演奏 讓屬於台灣的音樂生根
才華洋溢的李哲藝是豎琴演奏家、作曲家,也是一位指揮,多次入圍金曲獎並拿下兩座,創作至今累計作曲約一千五百首,各類編曲高達四千五百首以上,活動跨及電影、電視、戲劇、舞蹈等領域但他始終有個心願:讓世界聽見台灣的聲音!醞釀多年,他在今年之始創立了「灣聲樂團」,以演出台灣音樂為志,期望帶動風潮,讓現有的樂團將演奏台灣音樂當作常態、讓作曲家進而著手創作,「這件事情如果不去做,永遠都不會發生,一旦開始,即使花五十年我都認為值得!」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馭火飛翔」
莊東杰與拉赫林 乘著音符隨夢想起飛
自拿下馬爾科指揮大賽首獎後,台灣指揮家莊東杰在國際樂壇愈來愈受矚目,應NSO之邀,他將指揮演出「馭火飛翔」音樂會,排出斯特拉溫斯基《火鳥》全曲、梅湘《一個微笑》,更邀請被視為新一代音樂天才的小提琴家拉赫林演出柴科夫斯基唯一一首小提琴協奏曲。兩位年輕人從各自的舞台上來到台灣相會,在音符的襯托下,他們將乘著夢想起飛。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生命的蛻變與告白
獲「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銀獎的小提琴家曾宇謙,在DG錄製了首張演奏專輯《夢幻樂章》,六首選曲各有不同風格,也各自帶出他希望傳達給觀眾的意念,整張專輯聽下來,就能體會出精挑細選的用心與野心。曾宇謙說:「專輯曲目勾勒出兩個敘事的角度,一個記錄了我自己的音樂品味及對音樂的信念,另一方面也展現小提琴樂曲從巴洛克到浪漫主義時期的進展及變化。」
-
焦點專題 Focus
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夢
現今都是台灣音樂圈「教父」或「教母」級人物的他們,當年也曾年輕熱情,帶著一身本領,勇於追夢「台北獨奏家室內樂團」是他們實現室內樂夢想的團隊,他們找出從未在台灣演出的室內樂曲目,在工作之餘用夜半時間團練,在各地將一檔檔節目演得轟轟烈烈《大兵的故事》曾是他們使出渾身解數上演的節目,二○○三年的製作,在當年創團團長徐家駒的號召下,再現成真,彷彿看見大夥兒熱血重燃、摩拳擦掌
-
焦點專題 Focus
點點兵 夢幻卡司再聚首
為了與兩廳院卅周年呼應,今年TIFA的主題是「時.差」,節目的安排中也有回溯當年、重現經典的巧思。作為開幕演出的《大兵的故事》音樂會,尤其重聚意涵濃厚,有當年「臺北木管五重奏」及「臺北獨奏家室內樂團」成員的參與,分別演出賴德和的《聞情二章》與斯特拉溫斯基《大兵的故事》,可說是夢幻卡司齊聚,再現當年情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一場漂亮的自我介紹 來自福爾摩沙之聲
去年十二月上旬,國家交響樂團啟動了創團卅年以來的第一次北美洲巡演,造訪加拿大溫哥華與美國加州洛杉磯兩個城市,首度將台灣國家級樂團的聲音,帶到太平洋彼岸。曲目特別安排了前輩作曲家蕭泰然浪漫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與新生代作曲家李俊緯取材太魯閣族傳說的《最後一哩路》,讓美加聽眾聆賞到台灣創作的多元面貌,更以柴科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展現NSO不讓西方樂團的演奏實力,也贏得當地樂評的讚嘆肯定,完成一次漂亮的自我介紹。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邱瑗
與音樂家同進同出的幸福
在音樂會那段時光裡,我真覺得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了!右邊是我老公,左邊是馬友友,前面是小澤征爾指揮維也納愛樂。被這麼美好的人包圍,實在太美好了。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與NSO一同留下卅歲的跨年印記
今年歡慶卅大壽的NSO,策劃了一整個樂季的精采節目,走到歲末年初,活動也來到高潮!擔任本樂季駐團音樂家的大提琴家楊文信,將在「琴韻交響」與「跨新年音樂會」中擔綱演出,帶來精采的協奏曲。而除了楊文信,在「跨新年音樂會」的兩日演出中,還有鋼琴家陳郁秀與小提琴家胡乃元的參與,精湛表演令人期待!
-
即將上場 Preview 兩廳院聖誕音樂會
蕾茜.沃克 天使降臨的純淨嗓音
聽膩了懷舊風的聖誕歌曲嗎?從網路爆紅、來自美國的美聲少女蕾茜.沃克,將受邀來台為兩廳院「天使之聲」聖誕音樂會演出,將以聖誕節、迪士尼、讚美詩三大主題獻唱,甜美清亮的歌喉,讓老歌煥然一新,也將帶來經典歌〈Let It Go〉,讓觀眾真的感受到天使的降臨!
-
特別企畫 Feature 指環相關製作頻繁 今年盛況只是「巧合」
現象2:處處華格納,台灣歌劇要起飛?
連續兩個月,分別在台中與台北,各有一檔《萊茵黃金》演出,此前不久,還有國臺交的「愛的超脫與永恆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歌劇音樂會,彷彿令人有錯覺「台灣是除了拜魯特音樂節之外,上演最多華格納作品的地方」,這是否表示台灣的歌劇發展即將起飛?畢竟華格納的作品可是歌劇的重要指標呢!雖然「華格納」近年來在台灣頗受藝術家青睞,其他領域也對重新詮釋他的理念有極度的興趣,但細究之下,今年的盛況,也只是「巧合」而已。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加拿大創作歌手與詩人
李歐納.柯恩 生命如歌更如詩
「加拿大創作歌手、音樂人、詩人及小說家」這是維基百科上對李歐納.柯恩的描述,或許對他的廣大鐵粉來說,他遠不只是上述的身分而已。生於一九三四年的柯恩,作品總是探討著宗教、孤單、性、權力,他的歌與詩備受肯定,曾入選加拿大音樂名人堂、加拿大創作名人堂、美國搖滾名人堂。二○一六年十一月七日辭世的他,享壽八十二歲。本刊在此特從其詩集《渴望之書》中精選摘錄,讓讀者重溫大師雋永的詩采,以為紀念。
-
音樂新訊
日本長笛演奏家工藤重典 自然純淨的動人笛音
日本國寶級大師工藤重典,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重量級長笛演奏家之一。出生於日本札幌,畢業於日本最著名音樂學院桐朋學園大學,隨後於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de Paris)追隨一代長笛宗師朗帕爾(Jean-Pierre Rampal)學習。其師徒關係宛如父子之情,不但讓工藤獲得大力提攜,更讓他順利打入歐洲這塊亞洲人難以進駐的音樂市場。當然,工藤自身的特色才是成功的原因,那承襲法式音色的自然純淨,讓聆聽者有舒心酣暢之感。他曾擁有的國際大賽戰績,包括一九七八年第二屆巴黎國際長笛大賽首獎,及一九八○年朗帕爾國際長笛大賽首獎。 工藤所錄製的專輯已超過五十張,每年更有高達百場的巡迴演出。旅居法國的他,任教於巴黎師範音樂學院(l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台灣許多知名的長笛家都曾遠赴巴黎向他學習,如此次訪台音樂會中,受邀與工藤演出長笛二重奏的林薏蕙便是他的高足。此外,近期他也與鋼琴家女兒工藤祐意展開巡演,在以鋼琴伴奏身分與父親在新加坡、俄羅斯與韓國等地演出後,也將聯袂來台,為台灣觀眾帶來數首長笛經典曲目。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樂壇完美組合 無與倫比的默契再現
備受台灣樂迷歡迎的指揮家楊頌斯,又將帶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造訪台灣了,這次除了將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兩場,更將首度遠征台中,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獻藝。而除了有默契絕佳的樂團演出,這次在台北場也邀到知名小提琴家吉爾.夏漢,一同演出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精采的完美組合,將在台北迸發燦爛火花!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斯特拉溫斯基:「薩替是我生平見過最怪異的人」
薩替是廿世紀法國作曲新秀所崇拜的偶像,也是當時知名作曲家眼中不可或缺的一號人物。拉威爾(Maurice Ravel)推崇他為法國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並公開表明薩替是影響他最深的音樂家。當時的作曲家與樂評家湯姆森(Virgil Thomson)也肯定薩替的影響力「連誹謗他的人都無法否認」。然而,即使專業上聲名遠播,愈靠近他,就愈感覺到他的不可思議他幽默,又憂鬱;他討厭無聊,卻又創造無聊;他不喜歡一成不變,卻又裝扮得一成不變連斯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都忍不住大聲疾呼:「薩替是我生平見過『最怪異的人』。」
-
即將上場 Preview
讓你與機器人互動的「總體藝術」 《機器人歌劇》 重新思索表演是什麼?
《機器人歌劇》融合了音樂、戲劇,運用科技媒體、視覺藝術、燈光設計、戲劇編舞、實驗音樂、程式設計與互動感應技術,因此以華格納「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的概念,擷取「歌劇」作為製作名稱。演出中,機器人演員會與觀眾互動,以霓虹、錄像、煙霧、低頻和干擾雜訊等特效,介入觀眾的空間體驗,而人類與機器人的「互動」,就是《機器人歌劇》最重要的內容。
-
音樂新訊
秦立巍與安寧 攜手獻上「極致純音」
作為一位華裔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不管在獨奏或室內樂演奏,皆有斐然成績。在獲得第十一屆柴科夫斯基大賽銀獎之後,又在二○○一年紐約贏得瑙姆堡國際大提琴比賽的金獎。曾兩度獲邀在世界知名的倫敦「逍遙音樂節」表演,更與環球音樂旗下的DECCA品牌錄製發行了多張唱片。優異的表現曾獲得《紐約時報》讚許道:「秦立巍的演奏擁有柔美至極的音色、完美無瑕的音準和鋼鐵般的技巧。」 鋼琴家安寧,出生於北京的音樂世家,八歲赴美,十六歲起就以演奏家身分登台。其中西文化並存的背景,使得他具有與眾不同的氣質。不但演出遍及世界各地,在國際大賽得獎更是不勝枚舉,包括拿下包括比利時伊利莎白女王鋼琴大賽季軍等榮耀。《紐約音樂會評論》曾稱讚其演出:「彈奏清晰明確,能充分掌握大規模戲劇性的張力與平衡。安寧擁有對音樂抽絲剝繭的洞察力、完美駕馭技術的能力、充滿激情的表演張力,並結合以上三者,成就完美的演奏。」兩位華人樂壇之星首次攜手合作,將帶來貝多芬、舒曼、蕭斯塔可維奇與帕格尼尼等人作品,一場華麗的組合,將是年終值得期待的音樂宴饗。
-
音樂新訊
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 從銀幕來到你眼前
大提琴家馬友友曾說過:「我從小帶著這份音樂天賦長大,使我根本毫無選擇。我從未致力成為一個音樂家,而是自然而然地陷入其中。我一直在思索自己是誰?定位是什麼?而我認為世上七十億人都和我有一樣的想法!」樂壇中,有多少人汲汲營營站上大舞台,但自小就展露鋒芒的馬友友,卻不斷思考著更深刻的問題。為此,他從二○○○年發起「絲路計畫」,廣邀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們,以音樂作為彼此溝通的媒介,讓文化、藝術、人文碰撞交流。多年來,他們不但找出跨越東西方相容的語彙,更組成「絲路合奏團」,透過他們的詮釋,讓世界聽見他們的心聲。 在今年,由奧斯卡金獎導演摩根.內維爾(Morgan Neville)所執導的電影《馬友友與絲路音樂會》,便從各種角度出發,記錄了這段從「家」的概念出發,直到回歸至「家」的歷程。年底,在馬友友剛過花甲之年後,將再度率領樂團來台演出。幾位電影中的主角、來台獨奏過的明星,也都將齊聚一堂。在合奏團裡,音樂無國界、也沒有時空的限制。在彼此對談中,或許人生的意義,得以在此找到解答。
-
藝號人物 People 國樂作曲家
盧亮輝 流光三十年 譜寫台灣情
原為印尼華僑的國樂作曲家盧亮輝,歷經在中國、香港的求學與工作生活,因一首《港都之春》交響音詩的創作與演出,讓他留在寶島,迄今卅年。他的樂曲融入了台灣特有的風土之情,讓人聆之感動莫名,也成為比賽場上常被選用的曲目,備受歡迎。對於創作,他只問「藝術能不能感動人?」他說:「作品要成功,一定要與民同心、與民同樂、與民同享。『曲高』還要『和眾』,如果作品沒有得到支持,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
即將上場 Preview 朱宗慶打擊樂團再次盛舉
百人木琴 溫柔之聲匯聚磅礡交響
百人木琴演出的規模龐大,集結費時費力,放眼全球都是十分少見的演出形式,但活力十足的朱宗慶打擊樂團竟然要辦第三次!為了慶祝樂團創立卅周年,以群策群力才能完成的百人木琴音樂會自然是最適合的慶生方式。除了出動自家三團與國內演奏家,也邀請歐美與中國的擊樂家參與,樂團特地委託改編了三首樂曲演出,讓樂迷在柔美溫暖又厚實清亮的合奏中,體驗交響樂般的波瀾壯闊。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嗩吶演奏家
曾千芸 嗩吶小鋼炮 用音樂讓大家看到
就像嗩吶這個樂器,個頭小小的,卻總是能讓所有人聽見它的聲音,嬌小的嗩吶演奏家曾千芸,從高中就因打籃球時能「以小制大」,贏得「小鋼炮」封號,一路也這麼無畏無懼地走來。前年參加臺灣國樂團「嗩吶好聲音」比賽,是參賽者中唯一的女生,卻能以驚人的爆發力風靡全場、贏得冠軍!面對未來,她堅定地說:「我想要接受挑戰,所以一定會讓自己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