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泰
-
挑戰邊界
無念
這段歷史回顧提醒我們關於藝術的傳承,提醒我們自己並不孤單。作為藝術家,我們經常面對空白的畫布、空無一物的空間和傳統的重擔。太多時候,一板一眼的體裁格式限制了我們回應的可能性。如果我們被要求寫一首詩,與其拿起紙筆,或許我們更該熬煮一碗滾燙的石頭湯,或是靜靜地躺在鬧區的大馬路上,抑或裸身躍入太陽
-
挑戰邊界
創造性與藝術倫理
標註這些靈感來源看似損及了我「原創性」的榮光,但這些引述使我的作品有其脈絡,向觀眾介紹了曾經影響我的藝術家們,並讓我得以透過作品與他們對話。 討論的重點不該放在個體的「藝術天賦」,而應著重在那些啟發我們、讓我們超越自我界限的藝術家之間動態、有機的對話與交流。我們不應相互競爭,而是共同發展,我們同在一起。
-
挑戰邊界
實驗劇場已死:實驗劇場萬歲!
馬里內蒂在攻擊大眾娛樂時,故意顯得咄咄逼人,這是因為他想要鞭策藝術家勇於實驗,並抵制迎合觀眾喜好或期待的衝動。他希望藝術家不要用眾所周知的有效方法,而是徹底改革劇場。作為藝術家,為了使觀眾驚奇,我們必須先使自己驚奇。我們必須讓「實驗劇場」繼續實驗。
-
挑戰邊界
重新看懂「看不懂」
倘若我們能欣然擁抱與特瑞爾的作品及藍天相遇的經驗,毋須「懂」它們的意義就可以享受它們的美,為什麼同樣的態度不適用於劇場呢?觀賞演出時,為什麼我們這麼容易受到邏輯或敘事的束縛呢?倘若我們放棄理性上對理解的需求,而單純地沉浸在與作品相遇的奇蹟裡,又會如何?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在水磨坊,與創意之源同在
與羅伯.威爾森共度暑假 台灣「河床劇團」成員,今年夏天應邀到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位於紐約長島的水磨坊藝術中心駐村五星期,與來自各國的藝術家們藝術交流、激盪創意。現已返美的河床劇團美籍導演郭文泰,以本文呈現他們在這個充滿藝術靈感的「威爾森星球」所度過的時光,以及種種過程中的領悟。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前衛劇場大師
羅伯.威爾森:失去了傳統便是失去記憶
終於,傳說中的羅伯.威爾森作品來了!帶著以流傳於印尼南蘇拉威西的史詩為題材的作品《加利哥的故事》首度登台,在宣告記者會上,羅伯.威爾森開口前,先是長達一分鐘左右的靜默,無聲地站著,彷彿是進入他戲劇世界前的靜心儀式,更讓人聯想起他作品中以緩慢凝聚張力的靜謐。 雖然被稱為前衛劇場大師,但羅伯.威爾森卻說:「前衛是重新發掘古典。」談及全球傳統文化正在迅速消失,他更是突然哽咽掉下感性的眼淚。 對這位在劇場引領風騷四十年的國際級劇場導演而言,消逝的傳統即前衛的靈光,在接受河床劇團導演郭文泰專訪時,更不忘提醒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失去了傳統便是失去記憶,「當我們活著向前看的時候,千萬不能忘記過去的歷史文化。過去是記憶,一個人若沒有回憶,活著是空虛的。」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劇場導演的私房詩
美麗出演 所有想言說及無法言說地都置放在這── 演出裡了──關於艾蜜莉關於自己── 如艾蜜莉底詩篇所說──我卑微底雙腳── 數次蹣跚欲倒而所能做地只是── 靜靜坐在摯愛死者身旁──感受── 某些事物逝去於黯黑中彷惶── 奔忙──無法預知曙光──何時到來儘管是── 鳥兒歸來底季節──花葉瓣尖── 露滴──晶瑩──她──我── 交換訊息以一種讓人歡愉底謎語形式書寫── 再以更似謎語底樣態漸次── 揭曉──有著──我── 她──底低低輕嘆或仰息或嫣然或── 啃囓靈魂幽微聲音如── 新芽抽長──美麗── 2004年6月11日 台北 (劇場作品《艾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2004年7月港、澳巡演導演筆記) 文字|魏瑛娟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導演,近期作品有《艾蜜莉.狄金生》 下小雨 下小雨 快開雨刷 看不清楚 路好大 蝦子在跑 我剝牠</p
-
現象視察
一個美國人,走在進香的路上
劇場創作者並不是為了學習動作技巧才來徒步進香,而是他們藉著參與這具體的、動態的田野活動去重新認識他們的土地、文化、社會、族群以及自己。至於我,一個卅一歲的美國表演學者與劇場工作者,過去三年參與的進香經驗,已改變了我的生活;我變得對台語有興趣,走路也成為我的生活習慣之一,而我的表演訓練愈來愈重視過程勝於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