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全
-
專欄 Columns
歌聲喑啞的美國國家藝術基金
美國的國家藝術基金之所以失去社會的信任也有部分原因起於政策溝通的缺失。在爭議事件發生之際,國家藝術基金沒有適時處理危機,並對獎助對象的創作動機和方式提出說明,事後又迫於社會壓力,轉向藝術家個人或機構要求退讓,再度引起藝術界更大的反彈。
-
專欄 Columns
文化下鄕,媒體分權
文化下鄕,官員最好避開擴音機的麥克風和攝影機的鏡頭,媒體也最好在文字上採取中央和地方分權的策略。否則,官員前去開鑼很難留下餘音,他們不是去點燃文化的火種,而是去放一串鞭炮讓當地人士來淸掃。至於媒體的採訪也只是壯了官員的行色,無助於地方文化根基的厚實。
-
專欄 Columns
有線頻道中,藝術能有「一線」希望?
近年台灣「第四台」的發展軌跡不難令人發現「劣幣驅逐良幣」的實證,現在有線電視科技的發達也只強化了這種推論的正確性。有線電視的功能包括新聞、資訊、娛樂、購物、文化、敎育和公共服務,台灣這方面的發展卻多所偏廢。
-
專欄 Columns
大衆/藝術/媒體的三角關係
台北主要報紙的文化藝術組都接到吿急電話,內容大概是「我們眞的很緊張,到現在還賣不到X成,觀衆一定還不知道有這好檔節目。幫幫忙,上一下消息。要不要做訪問?資料夠嗎?我們還有很好的照片,是不是我們找快遞馬上送過去?」可是,觀衆的確這樣依賴報紙,而媒體對藝術行銷眞的那麼具有決定性嗎?
-
美國篇
NEA模式輸送文化養料 美國「國家藝術基金」補助政策
政府的文化政策攸關文化生態之演進,而牽涉到衆人之事就不免有政治因素夾雜其中,決策者與執行者如何拿揑分寸,自古以來就是個有趣的話題。
-
書介
《白宮音樂選粹》 打開白宮主人的政治音樂盒
白宮音樂會的歷史,反映出歷屆美國總統不同的音樂品味。在音符的呈現之外,官場中的音樂在政治舞台上另有其驚人的工具價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