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
第三屆桃園科藝獎獲獎作品首演 即日起索票
一路從20個團隊中過關斬將、脫穎而出,「第三屆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超衍化」獲獎作品「音速死馬」《壁》、「世翔怎樣放手翊博」《皇后與她的魔鏡》、「白鹿迷路」《克卜勒第N ≒ 幻覺依賴定律》,將於9月份首度對外公開發表,陸續在桃園展演中心、廣達電腦總部廣藝廳、桃園市米倉劇場等地展開首演,即日起開放各界索票。
-
其他
廣藝第六屆金創獎出爐 台南人劇團《媽的地獄之旅》抱回金獎
由廣藝基金會與文化內容策進院合作主辦,第六屆「表演藝術金創獎」於8月29日揭曉,台南人劇團《媽的地獄之旅》(Hell, This is Hell)以黑色幽默形式翻轉觀眾熟知的民間信仰與神話,笑擁金獎及獎金20萬元。嚎哮排演以《別叫我大師》拿下銀獎,獎金15萬元;銅獎得主為阮劇團「台港共製《Beyond-這裡那裡》~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獎金10萬元;佳作兩名則頒給盜火劇團的瘋狂首部曲《熊出沒的森林》,以及僻室HousePeace的「他們是怎麼變成這個樣子的──音樂劇《不完全變態》演出計畫」,各獲獎金5萬元。
-
戲劇(曲)
音樂劇《媽媽咪呀!》國家戲劇院登台 七場完售加開樂池座席
百老匯音樂劇《媽媽咪呀!》25周年全球巡演來台,將從8月28日至9月1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一連演出七場,當瑞典天團「ABBA合唱團」經典名曲〈Mamma Mia〉〈Dancing Queen〉旋律一響起,所有觀眾都忍不住跟著舞動,歡樂氛圍嗨翻全場。由於票房長紅,主辦單位宣布加開樂池座席。
-
舞蹈
《演算法和諧》德國威瑪藝術節首演 科技與舞蹈共舞
2024德國威瑪藝術節自8月21日至9月8日盛大舉行,並首度規劃「臺灣焦點」單元,由文化部指導,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支持,包括雲門舞集等五組臺灣藝文團隊赴德國演出,其中由歐亞藝術網絡組織、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和陳乂工作室共製之新作《演算法和諧》為臺灣單元壓軸閉幕演出,展現科技和舞蹈共構的魅力。
-
戲劇(曲)
船運事故逼出新創意 米耶.沃洛普打造《一路到底》台灣特規版
比利時藝術家米耶.沃洛普(Miet Warlop)充滿力量的作品《一路到底》(ONE SONG),即將於本週末在2024臺北藝術節登場。雖受寧波港爆炸事故影響,演出布景、服裝、道具貨櫃不及抵台,但主創米耶.沃洛普表示,這部作品不僅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更是一場對生命及存在的深刻探索。此次雖受船運延遲影響,但為貫徹作品精神,決定在短暫的時間內,打造出《一路到底》台灣特規版,12位表演者會在舞台上挑戰體力與情感的極致,觀眾將被帶入一場感官狂奔至極限的旅程,感受一場充滿藝術力量的生命狂想曲。
-
其他
第8屆「亞當計畫」揭幕 首度推出表演策展人學院
第8屆「亞當計畫」(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年會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正式登場,來自14個國家、超過200位藝術家及策展人聚集於台北,以「舞動時態」(Choreographing Theirstories)為題,發展「藝術家實驗室」、「新作探索」、「交流與論壇」等3大區塊。此外,今年「亞當計畫」首度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攜手合作,推出全新單元「Curatok:表演策展人學院」,邀請國外重量級策展人來台,培育新世代的策展人。
-
戲劇(曲)
泰國劇場導演維帢亞.阿塔瑪《曼谷公寓》 剖析社會底層生存困境
泰國當紅劇場導演維帢亞.阿塔瑪(Wichaya Artama)代表作《曼谷公寓》,即將於本週末在2024臺北藝術節登場,公寓裡的故事正是微型社會縮影,維帢亞藉由戲劇剖析社會底層生活困境,觀眾在看戲過程中不斷解謎,探尋角色之間的真實關係,這部作品不僅是藝術創作,更是一面反映泰國社會現況的鏡子。
-
戲劇(曲)
蒂妲.史雲頓讓《親愛的帕索里尼》化身伸展台 向20世紀電影大師致敬
2024臺北藝術節《親愛的帕索里尼》將於8月23日至25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登場。首度來台的重量級演員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攜手時尚歷史學家奧利維耶.薩亞(Olivier Saillard),將劇場空間化作全白伸展台,一套套出自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電影的戲服,在舞台上一一自箱中被取出,蒂妲.史雲頓將自己身體當作服裝載體,讓這些曾經僅為一齣電影裡而生的服裝,透過她重新詮釋,以主角身分再次鮮活起來。
-
音樂
2024聲徜音樂節:Wandering 跨樂種風潮初秋來襲
「2024聲徜音樂節:Wandering」自8月23日至9月15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登場,以當代音樂聲響為主軸,促發跨樂種交流對話,結合器樂、電聲、裝置藝術、影像、樂團等多元呈現,並以AI人工智慧融入音樂創作,包括台、義、法、德、英、加、日、韓、印尼、香港等90多位當代影音與多媒體創作者共襄盛舉,推出14組節目,囊括超過20件新創作品展演呈現,另有講座、工作坊,傳遞國際新觀點與聆聽文化,為觀眾帶來多層次的當代音樂饗宴。
-
音樂
小澤征爾音樂節精采演出 9月1日大師冥誕於台灣轉播
為感念「日本音樂之父」齋藤秀雄,1984年由國際知名指揮小澤征爾與秋山和慶兩名指揮家發起,號召齋藤秀雄門下的音樂家們,組成齋藤紀念管絃樂團(Saito Kinen Orichestra,SKO)。多年來由於小澤征爾的帶領加上成員的凝聚力,使得樂團獨樹一幟,曾被古典音樂權威雜誌《留聲機》(Grommophone)評選為世界20大頂尖樂團之一,為唯一入選的亞洲樂團。1992年小澤征爾決定將樂團擴大經營,成為音樂節形式,並且以長野縣松本市為根據地,成為日本重要的音樂節之一。2015年在小澤征爾80歲大壽之際,音樂節更名為「小澤征爾松本音樂節」(Seiji Ozawa Matsumoto Festival,OMF)。
-
戲劇(曲)
國光劇團迎30周年 《天地一秀才─閻羅夢》《三個人兒兩盞燈》展開前奏
國光劇團將於2025年迎來成團30周年,其實,從今年開始,國光便已有意識地演出一系列開創台灣京劇新美學新編創作,作為劇團而立之年的回顧與展望。下半年規劃將由「思維京劇」《天地一秀才─閻羅夢》揭開帷幕,於9月27日至29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演出,12月6日至8日將演出幽婉唯美的新編劇作《三個人兒兩盞燈》,呈現國光創作的多元面向。
-
戲劇(曲)
洪都拉斯首演前實地取經 特色里長們進劇場支持《人間條件一》
綠光劇團最受歡迎的吳念真國民戲劇《人間條件一》,16日在國家戲劇院舉辦總彩排記者會,搶先欣賞耳目一新的舞台視覺饗宴,現場來了十位全台最具特色里長到場站台支持。本戲由吳念真編劇、導演,偕全新卡司組合,包含柯一正、洪都拉斯、方宥心、呂捷、李夢純、陳昭婷聯合主演,就是要帶給觀眾全新的體驗。首演前夕,吳念真感性地說 :「《人間條件一》作為『人間條件』系列始祖,從2001年上演至今重演過很多次,一如生命必然的循環。23年老戲重演,回憶滿滿,最珍惜的無非就是這種幸福感,因為它讓我心存感激,也讓我一直忘了年紀。」
-
戲劇(曲)
全新音樂劇《腦內失控的iTunes》 邀觀眾一起從音樂中找答案
全民大劇團最新療癒音樂劇作品《腦內失控的iTunes》將於本週五在台北城市舞台首演,15日,編導謝念祖偕同主演林俊逸、林逸欣、呂紹齊、巴鈺及林斌出席彩排記者會,演出兩首精采歌曲。第一首〈找到自己的旋律〉是由失眠患者、暴食者、婚姻失和者交錯著,浮誇服裝造型展現不同身心症的特性,例如失眠患者直接將床單、棉被、枕頭穿戴在身上;暴食者身上則背滿各種零食、泡麵,加強了整齣戲劇奇幻、非寫實風格。第二首〈就愛折返跑〉節奏輕快、風格俏皮可愛,林逸欣在劇中因受雷擊後產生同手同腳後遺症,這首歌特別讓眾演員以同手同腳姿態唱跳。
-
舞蹈
日本舞踏傳奇攜手法國編舞家共演《黃金雨》 跨越文化身體對話
一場身體的狂想曲、跨越文化與世代的身體對話──日本舞踏大師麿赤兒(Akaji Maro)攜手法國編舞家兼舞者馮莎.夏紐(Franois Chaignaud),共同打造舞作《黃金雨》,在里昂舞蹈雙年展首演後佳評如潮,獲邀至各國場館與藝術節演出,世界巡演最終站來到台灣,將於8月17日、18日在臺北藝術節封箱演出。麿赤兒透露,在台北登場的會是一個更升級的版本,希望能把更好的呈現帶給台灣觀眾。
-
戲劇(曲)
2024戲曲夢工場「劇.眾」 探索戲曲與觀眾無限可能
劇場夢很大,召喚戲曲與觀眾的新關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舉辦第七屆「戲曲夢工場」,以「劇.眾」為主題,重新思索展演與觀眾互動的各種可能,推出六檔形式風格各異的精采作品,戲曲、曲藝、行為藝術、影像、光影、聲響、當代劇場等元素在此創意交鋒,從9月7日至10月13日,連續六週於臺灣戲曲中心多功能廳上演,將為觀眾帶來全新的看戲體驗。
-
戲劇(曲)
北極熊也想吃冰棒?! 《最後一個星期天》荒謬末日
日本神戶市立王子動物園中的北極熊熱到意志全消,懶洋洋躺在冰塊上消暑,新聞一曝光,引起極高討論。台灣最近也天天火烤番薯,你總是一邊大喊「北極熊對不起!」一邊把冷氣開最大嗎?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首檔國際節目《最後一個星期天》,來自比利時的夏綠瓦蒂劇團X焦點劇團以幽默戲謔的敘事手法,讓觀眾在捧腹大笑中對氣候變遷議題感同身受。
-
音樂
2024苗北藝術節 大師雕塑、音樂名家交織的藝術饗宴
結合實體展覽、國內3大樂團、海內外知名表演團體等規劃,2024年第5屆苗北藝術節,以「人間有情,苗北有藝」為主題,推出「大師風華」、「經典交響」、「國際首席名家」、「品牌劇作」4大主題、7大場次精采節目,將從今年10月5日起跑,不但吸引在地民眾,也吸引外地遊客來訪,逐步塑造出鮮明的品牌形象。
-
戲劇(曲)
金枝演社《西來庵》 信仰與抗爭交織成動人篇章
金枝演社醞釀多年的史詩鉅作《西來庵》,本週末在臺北藝術節盛大登場,全劇以「西來庵事件」為靈感,講述台灣農民群起對抗日本人,一心守護家園,不僅是對台灣歷史的回顧,更是一場關於信仰、抗爭、人性與韌性的深刻探討。
-
音樂
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 眾人成就夏日音樂盛宴
今年已邁入第六屆的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TMAF),已在國際間逐步建立聲量,吸引許多海內外學子與名師參與,目前亦正密集進行排練,將於8月6日於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辦「2024TMAF大師巨星音樂會」,以及由指揮大師史拉特金親自帶領「2024大師星秀音樂節交響音樂會」巡演,以豐富多采節目及堅強明星陣容以饗樂迷。TMAF現任執行長陳則言表示:「從第一年到現在,TMAF努力地將最頂尖師資帶來台灣,在大師班、模擬甄試、排練,甚至用餐時都持續讓老師分享自身經驗,在我看來,這樣的音樂節,就算放眼世界,也不容易見到。」
-
戲劇(曲)
台澳跨國合作《未來世界假說》 探索人類與自然關係
台灣演摩莎劇團(Performosa Theatre)睽違兩年推出全新製作《未來世界假說》,由劇團藝術總監洪珮菁與越南裔澳洲籍編劇Chi Vu和五位台灣、澳洲演員共同發展劇本,並找到曾替Lady Gaga設計服裝的菲律賓視覺藝術家Leeroy New合作,投身虛實交織的奇想之旅,進入超越時空的未來演習。
-
音樂
2024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敲敲戰隊總動員,出擊!》 敲出原始生命力
每年夏天的親子盛事「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今年推出全新節目《敲敲戰隊總動員,出擊!》,豆莢寶寶DoReMi將帶著大家探索神祕的「擊樂村」,並且從世界各地找回「敲敲戰隊」的隊員,喚醒「音樂神木」的生命力。8月3日至10月27日,豆莢寶寶DoReMi與敲敲戰隊將巡演全台灣11縣市共28場,邀請觀眾團結一心,一起加入這趟刺激熱情的音樂冒險。
-
舞蹈
三十沙龍 20周年重聚特別演出
2004年,三十舞蹈劇場創辦「三十沙龍」,以「創作練習」核心理念,分享舞團資源給青年創作者。「創意沒有好壞,端看如何落實。」「三十沙龍」始終鼓勵舞蹈創作者勇於實現自己心中所想,創作者在這裡受到激勵、找到信心、勇於嘗試各樣的編舞練習。
-
舞蹈
舞蹈空間聯手林文中 挖掘《庇護所》外無奈又燦爛的海海人生
有感於台灣年輕世代的窒息苦悶、躺平族的停滯不前、哪裡也去不了的窘境,編舞家林文中特別於今年下半年接受舞蹈空間舞團邀請,編創新舞作《庇護所》,從台灣街邊的遊民啟發創作靈感、挖掘創作素材,將其轉化成舞,與觀眾一起尋覓「無奈又燦爛的海海人生」。演出將於10月下旬在舞蹈空間舞團登場。
-
其他
第二屆歌仔上青─全國歌仔曲調大賽 8月1日開跑
為推動國家語言發展並促進傳統戲曲普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開辦第二屆「歌仔上青─全國歌仔曲調大賽」,初賽階段將於8月1日至10月7日開放報名,在組別設置上進行創新擴展,除了「少年組」、「成人組」與「專業組」外,特別增設「團體組」,以降低參賽門檻並吸引更多參賽者參與。新設的「團體組」鼓勵親子、祖孫等家庭成員組隊參賽,期望全民做伙唱歌仔,一同享受歌仔戲的樂趣。
-
其他
2024玩聚場藝術節 用藝術延伸競賽精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主辦「玩聚場藝術節」邁入第七年,持續以「遊戲」與「聚集」為策劃核心,將於8月3日和4日熱鬧展開,以「極限 NUMBER ONE」為主題,邀集眾多表演藝術團隊挑戰極限,帶來最神祕、最自由、最日常等各種「最」的展演活動。C-LAB執行長謝翠玉表示,今年主題呼應今夏體育競賽盛事,玩聚場也算是另類競賽,讓大小朋友在最輕鬆、最歡樂的氣氛中,一起來評比誰最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