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洲
-
《如夢之夢》2024台北上演 為表演工作坊40周年系列活動展開序幕
由表演工作坊製作,賴聲川編劇執導的華人經典舞台劇《如夢之夢》,將於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1月5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盛大公演。這部被譽為華語劇場里程碑的作品,自2000年創作至今,便以其獨特的演出形式、深邃的哲學意涵及眾星雲集的卡司陣容,在兩岸三地掀起一股旋風,讓無數觀眾趨之若鶩,與演出者一同在劇場中,完成「看見自己」的旅程。
-
金獎加持 北客基攜手僻室劇團《水梨》即將登場
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的「客家藝展平台計畫」,與劇團「僻室House Peace」攜手打造2024年度旗艦製作《水梨》,將於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臺北客家音樂戲劇中心二樓劇場演出。本次邀請客家青年劇作家陳弘洋擔任劇本創作,由尹宣方、吉那、安原良、吳靜依等演員領銜主演。本次演員群中,金曲歌后「吉那」楊淑喻更是首次挑戰全本舞台劇,水梨園的去留在親情與現實之間進退兩難,家族成員隱藏已久的祕密逐漸浮現。喜愛戲劇與藝文表演的朋友可以一起從客家文化角度,進入充滿愛恨情感糾葛的家族故事,共同探討這片土地最終將何去何從。
-
音樂劇《海角七號》造夢者二度加演 魏德聖分享當年幕後秘辛
由金馬導演魏德聖監製、金曲製作人陳建騏製作音樂、金鐘編導謝念祖全新改編,孫協志、卓文萱、徐詣帆、金仁馨、洪都拉斯、夏宇童領銜主演,全民大劇團本週將於台北國家戲劇院二度加演音樂劇《海角七號》造夢者,和電影內容不同的地方在於,劇情對當年幕後拍攝的真實情況將有更多精采呈現。昨(25)日,劇團邀請魏德聖導演親臨現場,與謝念祖及劇中演員一同聊聊這段充滿熱血、激情、歡笑、淚水的造夢之旅。同時,彩排記者會上也安排現場樂團演奏,搭配演員帶來動人旋律,極具默契的最佳合聲。
-
睽違七年再度來台 基頓.克萊曼與波羅的海絃樂團本週五登場
人稱「鬼才小提琴家」的小提琴傳奇巨星基頓.克萊曼,在睽違多年後,將率領其子弟兵波羅的海絃樂團(Kremerata Baltica)再度來台,於10月25日在國家音樂廳舉辦音樂會,為台灣樂迷獻上古典音樂新風采。
-
北京禁演的易卜生經典 《人民公敵》辯證「圖利」之罪
臺中國家歌劇院2024「遇見巨人」系列開幕大戲、柏林雷寧廣場劇院《人民公敵》即將於10月25日至27日在中劇院全台獨家登場。由國際劇場金奬導演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改編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Henrik Ibsen)同名劇作,2012年於亞維儂藝術節首演後好評不斷,後續在德、法、英等30多國巡演。2018年在中國北京演出時疑因與觀眾互動橋段觸碰政治敏感神經,後續演出遭刪改甚至取消,真成了「人民公敵」。
-
鋼琴才女伊蓮.葛莉茉 綻放指尖繽紛色彩
國際知名的法國鋼琴家伊蓮.葛莉茉(Hlne Grimaud),為當代古典樂壇極富盛名的鋼琴家之一,不只是德意志留聲機唱片獨家藝術家,更榮獲坎城年度古典唱片、金音叉獎等大獎,2016年首度來台演出即獲得極高評價。原定2018年再度來台卻因受傷取消,此次睽違九年,樂迷引頸期盼終於再度抵台,將於10月23日在國家音樂廳舉辦鋼琴獨奏會。
-
經典時尚喜劇舞蹈《蓬蓬》 北藝中心球劇場化身粉紅派對
2024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今年以「換劇話說」為主軸,邀請觀眾在輕鬆愉快氛圍中,透過多元跨界的劇場、舞蹈、偶戲,探討氣候變遷、性別破框等當代議題。在西班牙成軍的曼波男孩舞團《蓬蓬》首度來台,展現「男人也能掌握踮腳尖的藝術」。
-
台日跨國製作《奇蹟的歌舞伎町》 桃園鐵玫瑰藝術節本週演出
來自東京的 「亞細亞之骨」劇團,由導演山崎理惠子攜手台灣原作林孟寰(大資),集合台日藝術家創作的《奇蹟的歌舞伎町》,上週順利完成彰化劇場藝術節演出,本週六、日則移師桃園鐵玫瑰藝術節一連演出三場。
-
嚎哮排演《春風得意樓》 重現大歷史下的小人物辛酸血淚
2024新文化運動月從古蹟建築「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出發,以「北署很有事」為標題,藉由「南無警察大菩薩」特展、文化自造夜、「文化問.診」論壇等活動,呈現1920年代曾於北署工作的警務人員的多重面貌。其中,於10月18、19日演出的嚎哮排演《春風得意樓》,經2022年讀劇、2023年階段性呈現,終於在中山堂光復廳上演完整版本。
-
劇場界革命家米洛.勞《安蒂岡妮在亞馬遜》本週來台演出
現任維也納藝術節總監的導演米洛.勞(Milo Rau),作品《重述:街角的兇殺案》(The Repetition Histoire(s) du thtre (I))曾於2019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時造訪台灣,回響熱烈,今年的兩廳院秋天藝術節再度邀訪到他的作品《安蒂岡妮在亞馬遜》(Antigone in the Amazon),米洛.勞也應邀首度訪台。《安蒂岡妮在亞馬遜》首演至今已巡迴至15個國家、28個城市,廣獲全球注目與讚譽,10月18日至20日於國家戲劇院演出則為亞洲唯一巡演場次。
-
臺灣國樂團《土水─臺灣初露》 見證臺灣藝術家前輩走向世界
10月17日為臺灣文化日,文化部以「21世紀臺灣新文化運動」為主軸,彰顯文化「向下扎根」、全民「共創」、文化資源「共享」精神。文化部長李遠今(17)日出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國樂團將於本週末(10月19、20日)舉辦的《土水─臺灣初露》音樂會彩排記者會,藉此呼應今年9月黃土水的雕塑作品《甘露水》,在母校日本東京藝術大學隆重展出盛事,期盼讓國人再次見證臺灣藝術家前輩走向世界,重現文協精神。
-
驫舞劇場攜手OISTAT國際劇場組織 邀民眾「登島」與16位舞蹈人一起跳
是什麼場合,能讓表演藝術圈16位資深舞蹈人同台,跳出「台灣舞蹈光譜」,和新興世代同台較勁?「2024樹林跳:跳島舞蹈節」廣納多元舞種、性別、年齡界限,10月21日至11月3日於新北市樹林藝文中心、樹林區校園和街廓登場。
-
《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走過戶外巡演 回歸劇場重新詮釋舞蹈風景
重複樂章,仿如生命流逝和累積,在得失與悲喜之間用舞蹈體悟生命「活在當下」 意義。受20世紀初作曲家拉威爾作品《波麗露》啟發,編舞家周書毅集結生命經驗創作舞作《1875拉威爾與波麗露》,從拉威爾出生那一年連結到他人生最後一首曲子,這些數字就像人生開啟的密碼,誕生與再生到逝去,舊時記憶的浮現,四季更迭的循環,生命未止。
-
朱宗慶打擊樂團擊樂劇場《六部曲》 直搗擊樂本質、交織劇場元素
朱宗慶打擊樂團2024擊樂劇場《六部曲》,於10月3日正式於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並且巡迴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高雄衛武營歌劇院共十場。《六部曲》是2010年「擊樂劇場」一詞創造以來,首次脫離戲劇文本的全新嘗試,朱宗慶打擊樂團團員們將以六首特色各異、技巧高超的打擊樂曲,配合精準的燈光、影像、舞台與服裝設計等劇場元素,為觀眾帶來擊樂藝術的感官饗宴。
-
用一生歲月傾注創作與教學 曾道雄85歲編創原生舞劇《台灣奇岩物語》
台北歌劇劇場將於9月28日、29日於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原生舞劇《台灣奇岩物語》,包含〈綠島泣婦岩〉、〈鶯歌石〉和〈野柳女王頭〉三部曲,由曾道雄編劇導演,訴說天地滄桑造化,展現台灣多變地貌的歷史記憶與綺想。並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共同主辦,國家兩廳院協辦,集國內著名作曲家及編舞家,更邀請傑出旅外舞者回台擔綱主演,共創歷史新頁。
-
2024 Dance Now Asia亞洲舞蹈藝術節 9月25日至29日盛大舉行
第二屆「Dance Now Asia亞洲舞蹈藝術節」(下簡稱DNA亞洲舞蹈節)於9月25日至9月29日在台北中山堂登場,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院長暨國家文藝獎得主何曉玫擔任總策演人,並擴大邀請台北、大邱、東京、吉隆坡四個亞洲重要城市舞團參與。今年舞蹈節以「亞洲.跳Connecting Islands」為主題,一連三天帶來四場Gala匯演、一場Showcase及一場四城論壇,以亞洲當代舞蹈獨特語彙進行城市交流,探索島嶼與島嶼間的文化異同,開啟亞洲舞蹈對話的大門,跳出屬於「亞洲人」的舞蹈節。
-
界址創作《打N檔不要踩煞車》 劇場魔幻打造返鄉之旅
界址創作本週末將於台北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重製創團作《打N檔不要踩煞車》,本作於2021年首演大受好評,在經歷2023年《彼方》和今年2月《內在的聲音》等演出後,本次導演重田誠治與新生代實力派演員姸青、賈玉、賴建岱、賴澔哲、歌手張雅淳及設計黃湘淳、曹芯慈、林紹宸、江泰德、范球合作,將自己獨特的美學、空間概念與之結合,企圖打造屬於2024年的《打N檔不要踩煞車》。
-
再拒劇團《走吧,野草!》 重拾被遺忘的做戲初心
1949年戰後,由鐵路工人、郵電工人組成的「鄉土藝術團」,將《白蛇傳》改編為據左派精神關懷的作品,以「中西合併、破除迷信、西式歌劇」的「改良歌仔戲」形式,於中山堂盛大公演。再拒劇團的《走吧,野草!》以現代劇結合歌仔戲元素的「後設喜劇」,讓90年代前衛小劇場,巧遇50年代左派工人劇團亡魂,激辯不同時代對於「改良戲曲」的歧異想像。
-
《虎姑婆和他的朋友》 跨域兒少音樂節目變身現場Live音樂劇
長期關注台灣兒童影視內容並投入資源發展的富邦文教基金會,今年推出新媒體跨域兒少節目《虎姑婆和他的朋友》引起各方熱烈討論。同樣關注兒童藝術教育的安徒生和莫札特的創意(簡稱AM創意),於是與富邦文教基金會合作,將《虎姑婆和他的朋友》轉化為現場Live音樂劇,於9月中搬上舞台。
-
TSO年度歌劇《波希米亞人》 定裝展現波希米亞浪漫與自由
2024年為義大利歌劇大師浦契尼逝世百年,亦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以下簡稱TSO)創立55周年,TSO特別推出深受大眾喜愛的浦契尼歌劇《波希米亞人》(La Bohme),將於10月4日、6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登台。TSO多年來深耕歌劇口碑與製作水準皆有目共睹,曾於民1984年、1990年「臺北市音樂季」演出此劇,相隔20多年,今年第三度上演全新製作的《波希米亞人》,精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