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洲
-
2025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噔噔!登上彩虹塔》8月2日冒險啟程
你聽過顏色的「聲音」嗎?每年夏天最受歡迎的親子音樂活動「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今年推出《噔噔!登上彩虹塔》節目,這次豆莢寶寶DoReMi要帶領小朋友們,在陷入黑白的世界裡闖關互動,透過音樂找回七彩顏色。冒險正式從8月2日在台北城市舞台展開,並且至10月19日巡演全台8縣市共25場。
-
窮劇場與江之翠劇場《感謝公主》 回望複雜交織忠義與情感
榮獲第22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及第35屆傳藝金曲獎評審團獎的《感謝公主》,將於7月25日至27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盛大演出。這齣由窮劇場與江之翠劇場聯手打造的跨界力作,結合南管古音與當代新文本,透過兩段跨越時空的歷史故事,深刻辯證個人在時代洪流中的命運、信念與身分認同。
-
阮劇團首部青少年台語劇作《可愛的人們》 青春的聲音不應再被噤聲
阮劇團推出首部青少年台語劇作《可愛的人們》,一場不能說的青春劇場,邀請觀眾進入青春與審查制度的遊戲現場。
-
台法共製《公主與她的魔法扇》 科技語彙與傳統戲曲共譜新樣貌
台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與法國里昂新一代劇院(TNG,同法國里昂新世代國家戲劇中心)共同製作的《公主與她的魔法扇》,以傳統戲曲功底融合法國全像影像劇場科技,再配上臺灣國樂團的電影級配樂,以跨國、跨界、跨文化等大膽跨越呈現全新面貌。
-
將身體變軟Q 跟著《影子探險隊》一起出發吧!
影子蝴蝶將怎麼展開一段花間的旅程?影子直升機又將把我們帶往哪個神祕國度?漆黑又龐大的影子龍,會對我們溫和友善還是帶來威脅?全劇無對白,僅透過舞者的影子,加上經典樂曲韋瓦第《四季》等各類型音樂,吸引大小觀眾的目光。
-
從文學轉入劇場 阮劇團《鬼地方》乘著「噪音風暴」盤踞台北
在文壇掀起一陣旋風的陳思宏得獎小說《鬼地方》,由阮劇團改編為舞台劇,將於7月18日至8月24日首度登陸台北PLAYground空總劇場。本劇於2024年在彰化藝術節演出,深獲作家陳思宏讚許,更獲得2024 Taiwan Design BEST 100年度概念展演活動,成為阮劇團「2025噪音風暴」系列展演的重要亮點之一,融合文學、馬戲與當代表演語彙,帶領觀眾深入一座充滿靈異傳聞與壓抑鄉愁的台灣小鎮,重探家族、土地與身分的幽微邊界。
-
老虎來了!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舞台劇抵台演出
歷經倫敦西區與百老匯熱烈巡演、橫掃八項國際大獎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終於抵達台北,國家戲劇院為台灣首站,將於7月17日至7月27日共13場次盛大登場。劇團核心創作團隊與主要演員已於近日抵達台灣,包含隨團導演蓋布莉拉.伯德(Gabriella Bird)、隨團偶戲指導湯姆.史塔西(Tom Stacy)、演員卡席夫.高爾(Kashif Ghole)與桑雅.維努戈帕(Sonya Venugopal)。一行人於國家戲劇院大廳舉行抵台記者會,現場除了分享劇場魔法如何於演出中展現外,劇中經典角色「老虎」也震撼現身,操偶技巧與魅力驚豔全場,為即將登場的正式演出揭開華麗序幕。
-
《至尊大劫案》:一場荒誕搶案,一齣台灣人的人生狂想曲
當「銀行搶案」不再只是新聞事件,而是舞台上的一場大膽實驗,你會看到什麼?是滑稽、是浪漫,還是深藏的瘋狂?涉岸会社新作《至尊大劫案》選擇以一齣看似暢快過癮的戲碼,揭露一群社會邊緣人為了生存與翻身,如何策劃一場驚天搶案。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更加荒謬也更加真實的人性現形記。
-
帶著小燈進場 跟著《閃閃星》神祕小光點遨遊
在經典繪本《阿羅有枝彩色筆》(Harold and the Purple Crayon)中,男孩阿羅擁有一枝神奇的紫色蠟筆,他可以透過畫筆創造世界、讓事物變得栩栩如生,也藉此展開一趟未知的旅程。派奇劇團(Patch Theatre)將這個故事化為兒童劇《閃閃星》(ZOOOM),將畫筆改為光影的變幻,讓小觀眾在沉浸式的視覺演出中發現驚喜。本劇將於7月17日至20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登場。
-
客家親子劇《燈怪》 7月19、20日登陸兩廳院藝文廣場
2025全新原創客家親子劇《燈怪》將於7月19日和20日晚上7時整,於兩廳院藝文廣場亮相及進行首演,20日亦於客家委員會臉書及客家電視台臉書及YouTube網路同步直播,與全球觀眾共襄盛舉。這齣由客家委員會與紙風車劇團合作的新戲,以可愛人偶演繹客家新童話,3層樓高的燈怪國王配合劇情出沒在觀眾席間,更特地編寫客語歌曲,透過朗朗上口〈瓜瓜歌〉,台上台下一起看好戲、說客語。
-
《小魚散步》冒險歷程 看見了、聽見了、遇見了豐富想像
某天傍晚,小魚幫爸爸出門跑腿買雞蛋,一路上,她一下子跟著小貓影子走在屋頂;一會兒將視線穿過彈珠,成了藍色大海裡的小魚;戴上被遺忘在樹下的眼鏡,變身為媽媽二號⋯⋯她把日常變成豐富的想像,回到家,塑膠袋空空的,她卻跟爸爸分享了滿滿的一天。知名繪本作家陳致元作品《小魚散步》曾獲第十三屆信誼幼兒文學獎首獎、入選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英文版獲美國《出版人週刊》雜誌評選為2003年度最佳童書,現今化身為劇場作品,於7月12日、13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演出。
-
音樂劇與歌仔戲跨界合作 全民大劇團《情人哏裡出西施》譜出新篇章
全民大劇團2025年下半年強檔作品《情人哏裡出西施》,在原古裝音樂劇基礎上融合台灣傳統歌仔戲,創新改編譜出新篇章。這部結合古裝音樂劇與台灣傳統歌仔戲的全新製作,不僅是全民大劇團歷年作品中的創新代表,更是與明華園戲劇總團首次正式攜手合作的里程碑。歷經五年籌備,突破種種外在考驗與藝術挑戰,將原作重新打磨、全面升級,推出這部既歡笑又深刻、既現代又傳統的跨界鉅獻。
-
影子擺脫光展開惡作劇 《調皮的影子》開創偶劇新形式
影子是個簡單卻又能引起孩童無限好奇的表演元素,由德、法國成員組成的七巧板劇團(Tangram Kollektiv),在作品《調皮的影子》(Shades of Shadows)中,用創意幽默重新定義「影子戲劇」、探索影子獨立行動後的奇趣世界,將於7月11日至13日在牯嶺街小劇場上演。
-
絕不回放! 第27屆臺北藝術節「超限動」9月啟程
邁入第27屆的臺北藝術節即將於9月11日至9月28日登場,今年以「超限動」(Reeling Hyperreality)為主題,共有8檔售票節目橫跨劇場、影像、舞蹈、裝置與實驗展演,參演藝術家來自日本、印尼、賽普勒斯、德國、菲律賓、台灣。另有「北藝人物」和「北藝筆記」系列講座,邀請觀眾與創作者乃至於整個城市、世界對話,並感受劇場所能帶來的真實體驗。售票節目7月7日北藝中心會員預購起跑,7月14日全面啟售。
-
《太空小狗萊卡》登台 穿越冷戰時空的人狗情誼與生命思辨
正值冷戰時期的莫斯科,一隻聰明機智、性格溫順的小狗──萊卡,通過了太空訓練營的重重試煉,將成為歷史上第一隻飛往外太空展開冒險的動物。曾於2021年獲西班牙戲劇最高榮譽MAX大獎最佳親子劇的《太空小狗萊卡》(LAIKA),7月5日、6日將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開啟冒險。
-
沉潛才會出味 《漚 少年 àu siàu-liân》以身體書寫時間詩篇
《漚 少年 u siu-lin》本週於台北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登場,小事製作藝術總監楊乃璇以中年之軀、少年幻想之力,由五位風格鮮明的新生代舞者和現場演奏獨樹一格的國際知名電音製作人鄭各均(音速死馬)一同攜手演出,邀請觀眾走進「漚」的絕對領域,以極具詩意與力量的身體語言,探問「老去」與「自我認同」的課題。
-
2025臺北藝穗節規模創新高 「粉色綿羊」入侵城市
由臺北市政府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共同主辦的「2025臺北藝穗節」,將於8月23日至9月7日盛大展開。今年非但延續「不設限」的精神,更全面突破歷屆規模,創下3項新高共計 178 組表演團隊、47 個展演場域、866 場次演出,為藝穗節寫下史上最多團隊、最多場域與最多場次的紀錄。為期16天,各方團隊全面開啟不同領域的創作能量,帶領觀眾在這燦爛的夏暑中將藝術滲透至城市的各個角落。
-
台灣原創音樂劇《台北莉莉絲》 以華麗歌舞探索慾望與自我
由赭月製作推出的原創音樂劇《台北莉莉絲》,歷時五年開發,從文本打磨、讀劇音樂會到女巫店暖聲音樂會,經歷多階段測試與細膩修整,《台北莉莉絲》終於以成熟之姿走上舞台,與觀眾相見。
-
《同學會!同鞋~》十周年巡迴 新同鞋聯手金牌重量級原班底撞出新火花
全民大劇團《同學會!同鞋~》原班底卡司張玉嬿、王琄、楊麗音、夏靖庭、湯志偉、洪都拉斯、吳世偉、凱爾等金鐘獎加持的堅強陣容,十周年巡迴加上新成員葉全真,氣勢浩蕩。
-
烏犬劇場戰爭二部曲《你說的我不相信》 在失語歷史中找回人的面貌
繼戰爭三部曲首部曲《神去不了的世界》後,烏犬劇場推出第二部《你說的我不相信》,以「金門三七事件」這段幾近失語的歷史為創作核心,試圖讓被歷史遺落的「人」重新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