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來自東德的Stouxingers
音樂新訊

讓你親臨激烈的國際競賽現場!

台灣國際重唱藝術節 國際團隊將赴中南部巡迴

由台北市新合唱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2007台灣國際重唱藝術節」,將在十月初展開。此次的音樂盛會,包括了比賽、國際團隊聯合音樂會、巡迴演唱會及大師工作坊,內容多元而豐富。 首先登場的是國際重唱大賽,分為重唱與歌手兩組。除了國內賽的十七個隊伍之外,參加國外賽的還包括了來自韓國、德國、斯洛維尼亞等國家的五個國際團隊。國內外比賽皆全程開放觀眾免費或購票入場,除欣賞精采的表演外,更可親身體驗國際級賽事的緊張氛圍,以不同的角度作評註,或者替自己喜愛的隊伍加油打氣。 國際團隊聯合音樂會亦是精采可期!Stouxingers來自東德、由一女五男組成的六人重唱團,他們飄渺的新世紀音樂歌聲極富音樂性。而來自西班牙的b vocal是由五位熱情奔放的拉丁男歌手所組成,他們曾在西班牙國王及王后面前獻唱,大眾化曲目,搭配上詼諧逗趣的舞台表現,極具娛樂效果。而為了讓台灣各地區的觀眾都能分享國際團隊的演出,來自西班牙、德國與斯洛維尼亞的四支重唱團也將分赴中南部等地區舉辦巡迴演唱會。特別的是,重唱團的其中三個團隊都曾於國際人聲音樂競賽極富聲望的奧地利Vokal.Total大賽中榮獲大獎。藝術節堅強的陣容、精湛的演出與知性的大師工作坊,將提供樂迷們全方位的音樂宴饗!(李秋玫)

文字|李秋玫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音樂新訊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音樂會形式演出

小澤征爾領軍 展演《費加洛婚禮》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Vienna State Opera),是奧地利重要的文化重鎮,也是維也納的精神象徵。而今年七十二歲的日裔指揮家小澤征爾(Seiji Ozawa),則是以明快熱情、揮灑猶勁的風格享譽國際。在世界級指揮大師的領軍之下,這全球頂尖的歌劇院,將帶著莫札特的歌劇傑作《費加洛婚禮》首度登台,在北、高兩市連演三場。 曾二度來台的小澤征爾,所帶領的是包括管絃樂團、獨唱與合唱團共一百三十人的陣容。然而雖為完整編制、全本鉅獻,本次歌劇院的來台,卻是以音樂會形式演出。因此屆時觀眾所欣賞到的,將不會有華麗的舞台佈景,演員也不會穿著戲劇服裝,更不會有戲劇的表演動作。此外,以音樂會演唱為主的歌劇,將在口白的部分酌量刪減,精簡全劇的演出時間。中文字幕則配合歌曲,不受影響。(李秋玫)

文字|李秋玫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音樂新訊 展演經典鋼琴曲目

瓦薩里 帶來歐洲最傳統的藝術能量

曾經兩度率領匈牙利布達佩斯交響樂團訪台的指揮與鋼琴名家,湯瑪斯.瓦薩里(Tams Vsry)對台灣一向有特殊的好感,九月將以鋼琴家身分專程來台。所開出的都是經典的大曲目,包括觀眾們熟悉的貝多芬的f小調奏鳴曲《熱情》Op. 57,蕭邦的g小調第一號敘事曲Op. 23,升F大調夜曲Op. 15-2,降b小調第二號詼諧曲Op. 31, 舒曼的《狂歡節》Op. 9, 以及深具特色的李斯特降D大調第三號《慰藉曲》、《弄臣》模擬曲。對於今年已七十四歲高齡的他來說,不管在演奏技巧或是體力上,都是一大挑戰。 被譽為李斯特傳人的瓦薩里,對藝術的熱愛始終不懈,自八歲以鋼琴神童之姿舉辦個人第一場音樂會開始,便成為世界各大音樂比賽的常勝軍。在奠定國際鋼琴名家地位後,開展的指揮工作更顯才華。他的琴音細膩精緻,不求誇張、不求另類詮釋、專注於音樂最終本質的質樸與執著,將為我們帶來歐洲最傳統的藝術能量。(李秋玫)

文字|李秋玫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舞蹈

生死臨界 剛柔對戰

阿喀郎與西迪拉比的《零度複數》

阿喀郎與西迪拉比,一個剽悍如冰,一個柔軟似水,一黑一白,都是回教徒,對立或相同的對比交疊迸發出驚人的張力。兩人合作的《零度複數》,探討邊境、國家、文化、生死臨界與真相,而相異的舞蹈語彙,讓我們看到開場時兩人宛如同步的機器人,一起說故事,遲疑停頓的節拍都相同,卻展現迥異的身體質地。

文字|周倩漪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廳院迷福利廣告圖片
戲劇 佛洛伊德的臨床案例,艾倫.西蘇的女性書寫

《心理醫生愛上我》 用戲偶展露女性情慾

佛洛伊德最著名的臨床案例「朵拉」,在法國知名女性文學家艾倫.西蘇筆下成為劇本《心理醫生愛上我》的主角,故事深入探討醫生和病人之間觀看和被觀看的操控關係,以及男性如何徒勞地試圖深掘女性的情慾世界。這個劇本將由無獨有偶工作室搬上台灣舞台,並由傅裕惠執導。

文字|廖俊逞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戲劇 改編自《蜘蛛女之吻》 黃韻玲打造多風格新曲

王柏森化身《紅伶》 看見煉獄中的天堂

重新擁抱睽違已久的劇場,歌舞劇王子王柏森這回不再扮演戲迷心目中的夢中情人,演出改編自知名小說《蜘蛛女之吻》、描述政治犯和同性戀的《紅伶》,他將親自執導並演出戲中同性戀囚犯一角,並邀來黃韻玲打造全劇新曲,原住民歌手紀曉君、民雄參與演出。

文字|廖俊逞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戲劇 符宏征、林桂如、張藝生 共築無巢氏的心靈避難所

三個異鄉人 探尋《離心的居所》

住在台北的三個異鄉人馬華籍劇場導演符宏征、旅美作曲家林桂如與出身香港的演員張藝生,為現代「無巢氏」量身打造《離心的居所》,探索無巢族類精神上的「第二個家」。將以音樂肢體劇場的形式,結合演奏家、劇場演員和聲音物件,串連整場演出。

文字|廖俊逞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音樂 曲目創新優遊古今 當今銅管樂團第一把交椅

德國銅管樂團 吹響創意的號角

大膽創新的手法與合作無間的演出,使德國銅管樂團從一九七四年創團至今,已成為銅管室內樂團的代表團體,並在現代樂壇上佔了重要的地位。除了集結歐陸最優秀的銅管演奏家之外,其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是創立者暨長號演奏家安立奎.柯里斯普對演出曲目的創作及改編。

文字|李秋玫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比爾.提.瓊斯《盲目約會》

一九九六年在亞維儂藝術節,我第一次親炙比爾.提.瓊斯的丰采。他的舞團應邀在教皇大殿演出根據比利時歌手Jacques Brel的歌曲編創的舞作,比爾兼含古怪的抒情手法,讓我印象深刻,低迴不已。相較於越來越流於概念化的美國後現代舞,比爾以不凡的當代感性,和如日中天的歐洲舞蹈劇場分庭抗禮,足以為美國舞蹈扳回一城。十年後,這位黑人編舞家終於要在台灣獻演新作,真有望穿秋水之感。 比爾.提.瓊斯的作品除了幽默、生動,更鮮明的是社會批判與抗爭性格,舞蹈在他手中擴張了現實向度,可以言情也可以議論。我知道碧娜《熱情馬祖卡》和勒帕吉《安徒生計畫》已經吸光大家的時間和荷包,信賴「新舞風」水準的觀眾想也不致錯過比利時金童西迪拉比和阿喀郎的攜手合作。然而我仍要認真提醒,萬勿錯失這場和比爾.提.瓊斯的約會。盲目約會,往往是一場難忘冒險的開始。 文字|鴻鴻 詩人、劇場與電影導演

文字|鴻鴻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碧娜.鮑許《熱情馬祖卡》

由於喜愛雲門舞集而踏進現代舞的世界,逐漸認識世界各大知名的舞團及舞蹈大師,德國的舞蹈劇場大師碧娜.鮑許的名號更是如雷灌耳。每位世界級的舞蹈大師都有自身獨特的理念,碧娜.鮑許也不例外,她說:「我在乎人為何而動,而不是如何動。」這句話簡潔地傳達了她舞作的內涵,也深深地吸引了喜愛現代舞的我。舞者的肢體千變萬化,編作出讓觀眾驚嘆的曼妙舞姿並非難事,但碧娜‧鮑許卻經常以日常生活的動作編舞,真實地貼近觀眾的情感,總能引起熱烈的回響與共鳴。 碧娜.鮑許的魅力,連西班牙電影大師阿莫多瓦也為之迷醉,電影《悄悄告訴她》採用《熱情馬祖卡》的片段向她致敬。多年前觀影的舞蹈片段還留存深刻的印象,讓我非常期待能在劇院親身感受其舞作的魅力。 文字|王凱君 29歲,視覺設計。偏愛舞台音樂劇或舞團演出,每月觀賞表演一次以上。

文字|王凱君
第177期 / 2007年09月號
舞蹈新訊 水影舞集《新東方,在時間軸上位移的女人》

「纏足」入舞 探索女人的古與今

男生可穿上三寸金蓮起舞?不纏足的女生內心快樂嗎?在現代女性的心底,脫掉了那層束縛、而什麼束縛還沒脫去?向來以流暢活潑身體語彙關注女性議題的編舞家譚惠貞,歷經五年更洗練的創作洗禮,將推出新詮舊作《新東方,在時間軸上位移的女人》,用鮮明的「纏足」意象,探索女人從古到今的成長軌跡。 譚惠貞說:「女人就像是『流質動物』,無論大環境為何,自願或不願,女人都能無盡地承受,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立足點。」她從中國古典文學裡的女性角色尋找靈感,男生那部分則是《鏡花緣》中女人國的橋段。在舞作中,譚惠貞靈活運用民族、芭蕾、現代三種舞蹈語言,呈現女性在東方韻味與西方技巧間的奇妙交織,例如讓舞者穿上三寸金蓮,但用古典芭蕾肢體翩翩起舞,如此的對照與結合,恰也鋪出女性一路走來所面對的矛盾、選擇與各種實驗嘗試。 而詩文、人聲、舞蹈、與影像的交會替換,更是水影舞集的拿手好戲。東方女性貫穿古今的命運與轉變,文化的衝擊與思維,在這裡,豐富的編排與身體引領出既回聲繚繞又向前想望的女人之路。(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76期 / 2007年08月號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戲劇新訊 牯嶺街小劇場「新潮實驗室」

黑盒子的女人絮語

英國女性主義作家吳爾芙在短文〈自己的房間〉中,主張如果女性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那麼女人也能和男人一樣,展現創作的才華。今年,牯嶺街小劇場的「新潮實驗室」,就成了三位女性新銳編導創作的房間,臨界點劇象錄出身的毛雅芬,遊居台灣與澳門劇場的蔣禎耘,專長美術、從事藝術行政多年的唐梅文,分別就自我與角色對話、詩人創作心靈,以及台灣家族女性故事,展開一場密室的女人絮語。 毛雅芬《Else Where》找來資深劇場演員溫吉興合作,探索演員趨近角色的內在過程,真實生活的「他」和故事中的「他」時而亦步亦趨,時而猶豫踟躕,思索每個舞台指示,揣摩每一句台詞;有時候,練習是多餘的,有時候,排練總是不夠;但有時還來不及想,因為,還趕著演出下一場戲。蔣禎耘《格子爬格子》描述一位詩人孤獨卻飽滿的創作狀態,渺小的靈魂行走於稿紙的格子上,精神卻顯得無比巨大。此製作曾於澳門、香港、波蘭的書店演出,因應不同演出空間而變化。唐梅文《家族女子群像》以家族中二十多位女子遷移的故事為題材,傳達了女人的遷移漂流,無論順應時代或命運,最終只是盼望尋求更美好的生活。(廖俊逞)

文字|廖俊逞
第176期 / 2007年08月號
音樂新訊

動感Salsa 讓音樂廳拉丁熱舞

底細爵士樂團「Salsa風情拉丁夜」

首開在國家音樂廳演奏拉丁音樂會先例,也是台灣首次舉辦真正古巴及玻多黎哥拉丁音樂會的底細爵士樂團,在連續兩次音樂會創下了銷售一空票房紀錄之後,經過長達半年精心籌畫,即將在情人節當天再次推出Latin Salsa樂曲。本次演出由世界級知名拉丁打擊大師Mr. Ollie Delfino帶領資深團員和十多年來與底細合作多次的國內頂尖拉丁樂手共十四人登台演出,並且延請知名創作編曲家Gilberto Q Amparado 重新編曲,動員Big Band與Latin Band編制,演出包括Ran kan kan、Cumbanchero、Oye como va、Evil ways、Maria of my soul、La bamba、Copacabana、Hachito、Cherry pink、Mambo No.5 等爵士經典名曲。 拉丁音樂的南美浪漫熱情、熱力四散的節奏,火辣激情的音符鼓動著隨之搖擺身軀;心跳的節奏彷彿也隨著鼓點鮮明跳動。伴著Salsa風情拉丁音樂,情人節的夜晚,滿溢的情感將無處隱藏!(李秋玫)

文字|李秋玫
第176期 / 2007年08月號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媽媽咪呀》

我有一百個理由不推薦《媽媽咪呀》MAMMA MIA!,主要因為以它的強勢滾滾,這微薄的錦上添花,如同大浪中激起的小漣漪。但也許正因這部劇太「流行」、太「娛樂」,大部分觀眾都急著趕熱鬧、吃個感官棉花糖,我想提醒有心人觀察一點他山之石。《媽媽咪呀》最厲害的是,在眾多以原創取勝的音樂劇當中,它是極少數以翻唱流行組歌得勝的作品。它的成功帶給業界「這樣行得通」的幻想,結果都「滑鐵盧」了。 我認為「ABBA」即使在現代來看,依然是流行樂界的奇葩。它出身瑞典,為了走向世界而無包袱地吸收收各地的音樂元素,使它不那麼單純可以被冠上諸如美式、英式的地區風格。他們的作品取材廣、自我重複性低,關心的事從男歡女愛到非洲探險家,故事場景也可以從光鮮舞台,轉到流浪巡演時的雨中車站。詞曲方面的創意,不少本質已經相當劇場性,曲式結構不像市面芭樂歌那樣一成不變。例如〈Thank You For The Music〉與同專輯的〈I Wonder(Departure)〉是標準劇場式的敘事音樂,也難怪他們可以在日後真的創作出《棋王》這樣的不俗的音樂劇作品。 老實說,相對於ABBA原創音樂的深度與廣度,《媽媽咪呀》真有點太表面,把這些音樂用在一個無厘頭的劇上,委實可惜。無論如何,大家都是抱著欣賞ABBA名曲演唱會的心情去的,只是,多一點的用心會不會更好? 文字|楊忠衡 音樂時代出版社總編輯

文字|楊忠衡
第176期 / 2007年08月號
音樂新訊

秀出音樂絕活 感受心靈SPA

NCO「樂活漪夏」音樂會

在炙熱的夏日裡,不必到遙遠的海邊,也能感受到海水的清涼!不付出昂貴的代價,也可以感受心靈的SPA。 NCO下半年展開的樂活系列以「樂活」為演出概念揭開序幕。「樂活」指的就是音樂的絕活,也就是講究傳統演奏的「柔」、「悠」、「鬆」、「悅」等幾項原則。嗩吶的音色明亮,表現力強。不僅能夠在樂曲中增添活力與營造氣氛,更能夠做人聲、鳥鳴聲等模擬,使音樂的流瀉中更有畫面。三絃這不具品、相的彈撥樂器,在吟揉按滑中表現〈黑娃娃步態舞〉的現代感,將別具風味。揚琴的悠揚琴聲,將詮釋〈美麗的非洲〉,以及〈序奏與迴旋綺想曲〉的異國情調。絃弓交錯的胡琴在〈姑蘇春曉〉與〈流浪者之歌〉之間牽動情感。四種音色的漣漪觸動您的心弦,讓您暢快神怡!(李秋玫)

文字|李秋玫
第176期 / 2007年08月號
音樂 不受病痛軀體禁錮 創作執著不斷

李泰祥《情.奔》 以音樂打造動人神話

「我心中的神話故事,應該要氣勢磅礡合於人性,而又超越時空!」李泰祥最新創作《情.奔》,期望表現的是這樣的企圖心。李泰祥重新打造后羿與嫦娥、洛神與曹植的神話故事,並結合以葉維廉詩作〈寂然動容〉為本、朗誦加上背景音樂的創作的樂曲,李泰祥在《情.奔》裡,衍化出〈情劫〉、〈情動〉、〈情奔〉三段式的夢。

文字|李秋玫
第176期 / 2007年08月號
音樂 黎煥雄執導 拉近時空距離

歌劇《糖果屋》 童話也有現代感

北市交今年的歌劇《糖果屋》,將由曾多次詮釋幾米繪本劇場版的導演黎煥雄執導,他表示將以場景、服裝等設計,讓這個歐洲童話的距離跟現代社會更接近。《糖果屋》故事中的貧窮與飢餓,將給生活在現代富足社會中的孩子們帶來啟發。在場景的變化中觀眾們更可以發現這潛在的意圖。

文字|李秋玫
第176期 / 2007年0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