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無數次的嘗試與歷練後,呂思清在劇情依據的背景中,為《梁祝》下了新解,並成為國內外媒體推舉為詮釋此曲的最佳人選之一。這次呂思清要與國家國樂團(NCO)合作《梁祝》,將考驗著雙方對東、西方音樂不同面貌的體認與詮釋。
NCO名家系列「梁祝」─呂思清與NCO
9/28 7:30pm 台北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青島有兩個聞名於世的東西:一是青島啤酒,另一是會拉小提琴的呂思清!」這句話不僅道出了小提琴家呂思清的成就,更掩不住青島人的驕傲。從兩歲就能指出哥哥拉琴的錯誤;在叔叔練琴的影響下,他拿起兩根筷子當成小提琴,口中哼著《流浪者之歌》旋律有模有樣拉了起來。這一大段絲毫無誤的旋律嚇壞了家人,也同時注定了呂思清日後的音樂之途。
被譽為「東方帕格尼尼」
從小即以音樂神通之姿閃耀於樂壇上的他,無疑也是個幸運兒。呂思清八歲就被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破格錄取,十一歲在小提琴家曼紐因的挑選下,進入他所創辦的英國曼紐因音樂學校進行為期三年的學習。回到中國的他,十七歲時正式代表中國參加第三十四屆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即一舉奪魁成為首位獲得此殊榮的東方人小提琴家。雖然年少的呂思清只感覺到獲得了一個大獎而已,然而這項比賽可以說是當代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比賽之一。先前的三十三屆比賽中,就有十二屆因沒有人能夠達到首獎標準而從缺。在呂思清參加之前,已連續三屆首獎從缺。因此在呂思清以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協奏曲拿下首獎後,立刻被西方媒體譽為「東方帕格尼尼」,並被盛讚為「一個偉大的天才、一個無與倫比的小提琴家」。如此莫大的殊榮並沒有改變呂思清謙遜、儒雅與平和的個性,持續的赴美深造,追求更卓越的表現。
《梁祝》考驗呂思清與NCO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所描繪的不僅是經典的愛情故事,更是一種淒美的中國情懷。獲獎之後的呂思清,隨即以此曲作為媒介,讓他的琴聲與聽眾交流,並讓傳統的《梁祝》世界化。在經過無數次的嘗試與歷練後,呂思清在劇情依據的背景中,為此首曲子下了新解,並成為國內外媒體推舉為詮釋此曲的最佳人選之一。事實上,要以小提琴轉化為五聲音階演奏已是先決條件,模仿中國樂器委婉旖旎的慢速滑音與琶音,以及英台抗婚的悲憤到投墳等內心的轉換,關關皆為嚴苛的挑戰。要兼具西方古典紮實的技巧,卻又充滿東方情愫,實屬不易。而樂團的比重當然也不輕,雖然國樂團的呈現本身在東方風味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然而在扮演權威角色以及與小提琴的對應中,音量、樂句、美感與平衡點,都是必須謹慎考量的部分。小提琴與交響化的國樂團合作,考驗著雙方對東、西方音樂不同面貌的體認與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