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音樂新訊
TSO「花的絮語1936」 帶來春的信息
歌,是語言的花朵。想要表達什麼樣的心境,就會出現什麼樣的吟唱。花朵訴說的語言只有對它傾心的人懂,不論它綻放的位置在大地、在花圃,還是在人們的心中。三月,是百花盛開的季節,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將以「花」作為主題,邀請日本女高音市原愛(Ai Ichihara)擔任演唱,在張佳韻的指揮下,以各式各樣的奼紫嫣紅,逼去冰冷的寒意,帶來春天的信息。 故事,從一段淒美的愛情說起。二次大戰前夕,台灣合唱之父呂泉生來到東京,孤單寂寥的留學生涯,因為有了一位日本女孩的陪伴而備感溫馨。可惜在那樣的大時代,兩人因為家庭與戰事的種種因素被迫分離。無奈的他,也只能將悲痛化為音符,以《秋菊》這首歌,記錄這份未竟的戀情。除此之外,鄧雨賢的《雨夜花》、楊三郎的《孤戀花》,在那日治時期訴說著情愛,也抒發台灣人民的心聲。日本作曲家滝廉太郎《花》、山田耕筰的《枸橘之花》等,都是藉著花語,表達情感的傑作。當然,江文也的《台灣舞曲》、郭芝苑的《三首台灣民間音樂》,更將這塊土地的芬芳昇華,以悠揚的旋律傳遞。
-
日本暖男52PRO! 台日公演《第三弦》捐花蓮賑災
日本純男「52PRO!」劇團首次來台,攜手「躍演」劇團共同推出作品《第三弦》,並決定將台灣公演盈餘全數捐給花蓮賑災。團長塚原大助表示:「日本311大地震時,台灣人給予日本很多幫助,我們一直放在心裡,希望以此幫助花蓮賑災並傳達支持的信念。」
-
對《亞洲舞蹈新想像》論壇報告的回應 ──兼論西方文化霸權的展現和東西方舞蹈文化的差異
2017年11月21至26日,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主辦了首屆「城市當代舞蹈節」,主題是東亞當代舞蹈,邀請了來自日本、韓國、中國、香港和台灣共十五台舞蹈節目演出,同時也邀請了三十多個國家共一百一十五位藝術策展人、舞蹈評論家和學者專家出席。這些天各一方的藝術家們齊聚香港,一方面參觀節目,一方面彼此交流,更敲定了許多後續的演出邀請和合作計畫。首屆「城市當代舞蹈節」大獲成功,賓客們對節目時間的安排、行程的組織、資料的提供等都十分滿意,尤其是這次舞蹈節整體票房達到七成半以上,而買票觀賞節目的觀眾大部分是年輕人,反應熱烈,也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舞蹈家們對香港的舞蹈發展,有了一個直觀良好印象。 不過讓我感到遺憾的,是一場由舞蹈節組織、原意是讓各方交流的論壇活動,卻顯然失敗了。論壇在11月25日早上舉行,被命名為「亞洲舞蹈新想像」,配合著東亞當代舞蹈的主題,本來可以讓中、港、台、日、韓站在第一線的亞洲舞者們,直接和來自世界各地的策展人、評論人和專家學者們溝通交流,讓賓客們更深入了解亞洲(東亞)當代舞蹈的精神面貌;可論壇最終淪落為一次西方文化霸權的傲慢展示,和香港組織方對泛東方主義的拙劣操作。這種以西方觀點主導當代文化發展,並視東方為陳舊落後象徵的意識形態,過去充斥在許多外國甚至中國內地舉辦的當代舞蹈活動裡,我是見怪不怪,但發生在由城市當代舞蹈團主辦,並以東亞舞蹈為主題的「城市當代舞蹈節」中,我這個藝術總監,便難辭其咎。我因此寫下這篇文字,既是對活動的檢討,也是自我反省,更可能是一份代表亞洲當代舞蹈的宣言吧! ******************************************************* 首先我必須指出「亞洲舞蹈新想像」論壇的失敗,主要有三點原因:第一,論壇全部以英語為溝通語言,沒有提供任何亞洲語言翻譯,這在一個以討論亞洲舞蹈為主的論壇裡,實在不可思議。 這次論壇邀請了來自瑞典國家公共廣播電台舞蹈戲劇評論員希西利婭.約伯克(Cecilia Djurberg)、來自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戲劇藝術系系主任帕維.瑪哈薩瑞納(Pawit Mahasarinand)和來自台灣的表演藝術評論人劉純良擔任主要發言人。三位發言人中,看似有一位歐洲和兩位亞洲代表,但他
-
2018藝術基地計畫 四位兩廳院駐館藝術家入選
國家兩廳院自二○一五年展開「藝術基地計畫」,今年邁入第四年,特別邀請林怡芳、林祐如、梁允睿與徐惟恩四位藝術家駐館合作,透過駐館期間的工作分享,讓新作發展帶來更不同面向的思考,在國際舞台發光。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表示,兩廳院以往偏重在舞蹈,從去年戲劇導演Baboo加入計畫後,今年藝術基地計畫又加入了音樂類別,二○一七年「微舞作」開始,兩廳院非常希望支持與參與藝術家的第一哩路。「許多藝術家很難在創作過程中兼顧製作與行政的繁瑣流程,而藝術家又需要資源創作作品。因此,在創作前置作業,兩廳院就希望能陪伴藝術家走第一哩路。」她說,今年四位駐館藝術家都有不同的海外計畫,如參訪國外,認識別人怎麼做,也找到自己創作的啟發,「藝術家要有更多的嘗試,更多的體驗,了解自己想要怎麼做。兩廳院希望陪伴藝術家走在創發的前端,陪伴他們慢慢走這些路,陪他們慢慢找出創作價值,這就是夥伴時代中的夥伴關係。」 國際名師指定合作 旅法舞者林怡芳 林怡芳為出生高雄的旅法編舞家與舞者,先於國立藝專(現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接受古典學院派的訓練,後於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就讀,受到當代舞蹈滋養,一九八九年赴法國繼續學習,從此活躍於法國及國際藝壇。林怡芳長期合作的編舞家有瑪提爾德‧慕妮耶(Mathilde Monnier)、克里斯汀‧赫佐(Christian Rizzo)、艾曼紐‧惠恩(Emmanuelle Huynh)等。身為費登奎斯身心整合重建方法(Mthode Feldenkrais)老師,林怡芳在法國及其他國家提供相關訓練課程,地點包括蒙佩利爾國立編舞中心、瓦悠蒙修道院基金會(Fondation Royaumont)、巴黎國立編舞中心等地,並帶領許多即興及舞蹈的工作坊,也經常將費登奎斯方法與舞蹈結合在一起。 林怡芳今年將於六月、十二月分別回台停留一個月,進行《連鎖關係》(Skein Relations)創作計畫前期準備。《連鎖關係》是林怡芳旅法多年後,回看自身與台灣家鄉的關係,同時也探討著情緒感染的議題,企圖從肢體振動的角度切入,讓編舞家與造型藝術家兩種觀點進行交會,作為創作源頭。 林怡芳同時將與國家兩廳院推
-
何康國接任北市交團長 全面提升北市文化GCP
懸缺一年的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一職,即將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何康國接任。談到樂團未來願景,何康國表示,北市交將秉持「在地深耕、國際發聲」的精神,全面提升台北市文化的「GCP」(文化生產毛額,Gross Culture Product),以音樂為表演藝術基石,推動專業、跨界、前衛且具有產業動能的創新製作;擴大音樂教育的推廣範圍,讓北市交成為全台北市民的最佳音樂夥伴。 何康國為紐約市立大學音樂藝術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碩士,曾任國內三大公部門交響樂團副團長,包括國立臺灣交響樂團(1998-2003)、國家交響樂團(2003-2005)、臺北市立交響樂團(2005-2008),樂團管理實務經驗豐富深厚。此外,任職臺師大表藝所所長期間(2011-2017),建立了華文音樂劇產官學合作平台及國際藝術節教育實習體系,致力推動音樂產業化、人才國際化;身兼學術研究者、表演創作者、藝術教育者、製作人、與藝術管理者等多元身分。 何康國與北市交的淵源極深:單簧管啟蒙老師為北市交團員傅建華、第一次與職業樂團的合作是大一時參與北市交國內首演斯特拉汶斯基《春之祭》的協演人員、大四時在北市交附設青少年管弦樂團擔任單簧管首席;大學畢業後,結婚時其夫人為北市交第一部長笛團員,何康國可以說是北市交的「農場產品」,而他此次出任團長,即是北市交成立近五十年來推動音樂教育的最佳成果展現。
-
格鬥亂入京劇? 台北新劇團「青年匯演」展新意
驚天絕技「脛骨絞」出現在京劇《白蛇傳》中?綜合格鬥女神黃偵玲變身最強白蛇,關鍵時刻使出必殺技大戰天兵天將。黃偵玲自躍上世界格鬥場後再度突破,登上京劇舞台,力挺台北新劇團「青年匯演」。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提到科技與藝術,會想到什麼?是AR、VR,在台上拍電影?或從電視到Youtube、Netflix或愛奇藝?還是視覺、聽覺如幻覺,更能跟機器人同場共舞、飆戲?等等,讓我們先把時間回溯,將科技兩字的科學與技術分開,深究在表演藝術界、從一九六○年代開始,在創作者們一面思索、一邊想像的半世紀以來,於表演藝術場域所實踐的種種技術和兩方的互涉關係。 而時至今日,即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掌上擁有世界,甚至有著虛擬一切、化無形為有形的超強能力,站上舞台的身體、親臨現場的觀眾,仍觀看、感受並行動著,並構成「意義的可能空間」,換句話說,即使展演可以「無人」或「去人」,也不能真的「沒人」。於是,在「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廣告語旁,或許還得加上一句「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除了簡述當代影像科技的發展史、一探新媒體時代的身體展演外,本期專題也以表演藝術與科技相關的三大關鍵字:「幾何、影像、機器人」為重點,看看藝術創作者們如何結合、延伸他們的想像,在舞台「泛科學」實踐。 而取材自山海經、融合南北管與現代音樂的《蓬萊》和改編自艾莉絲.孟若短篇小說的《親愛的人生》,兩部作品也將於三月在國家劇院演出。《蓬萊》演員之一、新生代劇場新星崔台鎬,即在本期「聚光燈下」受邀登場,我們也藉此機會帶讀者一探這位在舞台上非常具有「存在感」的演員,他在台下真實的生活又是如何。而另一頭,在緊鑼密鼓排練之際,《親愛的人生》編導王嘉明和「超愛」孟若的小說家李維菁,則同桌相談,一邊低頭翻書、分享彼此喜歡的孟若故事,也一同崇拜讚譽,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看似樸直簡單、實則深藏難料的文字功力和寫作策略,當然,最令人好奇的,仍是導演王嘉明如何將「時間的皺折感」給搬上舞台。
-
平心而論
看到「看不到的」
所以,藝術工作多好啊,那位金髮妹妹,在那麼年輕的時候就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瑞典的舞團多棒啊,大家因藝術工作的包容而受惠。這麼多年來下,我想藝術工作迷人之處,就是在於總讓我在工作中看到很多無法預期又無法衡量的價值!
-
音樂飛行
「好」貝多芬!「壞」貝多芬?
若Stern的說法為真,少了文化觀點對流,也沒了文化學習目標,但是耗費著國家的財力與許多人的青春與心神,只是在追求把貝多芬演得「好」;雖然我個人超級喜歡這些音樂,也很高興國家提供支持讓我能夠學習並以這些音樂為業,但是對於國家整體而言又有什麼「正當理由」呢?
-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為了懂得,抑或懷疑?
正是由於不能「一腳踢」,便必須借助各方有此才幹的藝術家們的幫忙,但統籌與導演是兩個崗位。前者是程序,後者是內容。所以,儘管我並不精於個別的藝術,但一定要認識它們在那方面能對作品發揮作用。由此百川入海,就是學習,也是決定要做一個怎樣的導演的必經之路。 從而體會,做導演,就是要做一個懷疑自己的人。
-
演出製作事二三
演出製作的幕後執行
舞台監督在跟隨著導演與演員,或是編舞與舞者排練過幾個月的過程中,記錄下來所有演員的走位、細小動作,或是舞者的一轉身、跳躍、成群、落單等等舞蹈身段,更有的時候是音樂其中。最後賦予整齣製作生命的就是無數巧思安排的技術提示(cue),引導觀眾專注方向引發最終感動!透過一次一次地跟排,舞台監督累積與演員的默契,將「期望」建立為「預期」,一氣呵成。
-
紐約
百老匯上個劇季盈收破紀錄 年輕族群與本地客比例創新高
從整體層面來看,百老匯是前所未有的繁榮,二○一六╱一七季度觀眾人數不減,而總盈收仍然增加5.5%。根據百老匯業界的宣傳遊說機構「百老匯聯盟」針對觀眾的最新一次調查,本季度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年輕觀眾與紐約本地觀眾的大幅增加,很多人都認為這與音樂劇《漢彌頓》有關,這齣戲不僅被視為百老匯史上劃時代之作,也成為重要的文化現象,以致連紐約人也不能逃避這個熱潮。
-
柏林
藝術教育全面啟動 為新世代培養「開發未來」能力
為了培養下一代的創意思維與開發未來能力,柏林各藝文機構莫不卯足勁進行藝術教育。「藝術欣賞的年紀,愈早開始愈好!」是柏林藝術家的共識,透過制度與資源的支持,在「量」上面已有相當成績,但「質」的追求更需要人才與研發,多樣型態的體驗性親子節目、貼近生活的節目企畫,是讓市民更願意參與的關鍵。
-
倫敦
歡迎來到《叢林》! 在難民營裡尋覓不屬於你的國家
二○一五年時英國劇作家墨菲和羅伯森曾在名為「叢林」的加萊難民營中創建了「好機會劇團」,隔年當營區被法國政府剷平後,他們便將以圍繞著難民營中一間阿富汗餐館的故事,寫成了這齣《叢林》,近期並在倫敦楊維克劇院上演。透過《叢林》一劇,讓置身其中的觀眾們,被獨屬那塊土地的喧鬧和真摯情誼交流所團團圍繞著,那些如「文明」產物的界線與階級,逐漸變得模糊
-
巴黎
當紅導演凡森.麥坎尼 用極端表現挑動當代社會敏感神經
縱橫劇場也跨足銀幕,編導演全才的凡森.麥坎尼可說是法國倍受矚目的青年導演。他以經典改編驚豔劇場觀眾進而崛起,認為劇場演出重點並非情節合理性,而是揭露現世矛盾的力量。去年巴黎秋天藝術節他推出三齣自編自導作品:揭露政治現實的《我是國家》、沉浸式的《這就是我永遠不會告訴你的》與批判文化產業的《缺乏》,透過極端的表現方式,麥坎尼將演出化為一場震撼人心的體驗。
-
上海
究竟總是負好春 京劇《大宅門》的門外風波
《大宅門》從電視螢幕搬上京劇舞台,去年在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上海戲劇》雜誌針對此劇作了幾篇報導,包含專業劇論、網友短評和編導郭寶昌訪談等,卻引發郭寶昌負面回應,媒體雖回覆道歉,卻又引來導演解釋種種不滿,來回交鋒,卻只在報導評論內容的錯謬上打轉,討論竟沒有回歸作品本身
-
香港
藏於鬧市的地下宮殿 蓄洪池首度變身媒體展場
擅於探索城市不同空間的藝術家伍韶勁,繼去年的跨媒介作品《廿五分鐘後》,近期選在深水埗大坑東蓄洪池推出《大禹之後》。大坑東蓄洪池是香港第一個大型地下蓄洪池,用以收集和疏導過多的雨水,空間本身就極具奇觀性,透過一幕幕配合燈光和音效的特長布條,在大型風機的運作下起舞,以「探討了人類如何面對全球各地出現的極端天氣」。
-
舞蹈
深刻創傷之後 如何自我面對?
源於自身喪女的創傷經驗,加拿大劇作家強納森.楊與編舞家克莉絲朵.派特合作,打造了《愛與痛的練習曲》,透過此作,強納森.楊重現並探討自己經歷創傷時所體驗到的多層次疏離。結合敘事與肢體,強納森.楊與基德皮沃現代舞團一同上場演出,完成一次次劇場中療傷的藝術之旅
-
戲劇
抬頭望月低頭觀戲 看一隅不同於日常的風景
每次演出都像一場實驗的河床劇團,這次新作《當我踏上月球》也不例外,在阿波羅十一號完成登月壯舉的故事提示中,邀請觀眾站上三公尺高的觀眾席,低頭看著遙遠舞台區的演員與繁複多變的投影,彷彿去到許多夢境中的他方「我相信所有參與這趟旅途的人,都有著希望離開地表、飛出地球的願望。」導演郭文泰如是說。
-
藝號人物 People 加拿大DJ
無尾熊小子 刷碟、塗鴉、配樂 說故事創意無限
唱盤藝術家、音樂製作人、圖像小說家這些身分都屬於「無尾熊小子」,雖然大學念的是教育,但早早就投入創作,透過不同的形式現場刷碟、寫作電影配樂、創作圖像小說,為大家「說故事」。他說:「不論是在製作唱片或圖像小說等等,其實我只是喜歡用自己的創意跟大家講故事、抒發自己的感想。」改編自其小說作品的表演《機器人情歌》,結合現場音樂與偶戲電影製作,將讓我們看到無尾熊小子的鮮活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