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定邦《本是同根生》訴說手足間的羈絆,獲2024「光圈攝影書獎」的「第一本攝影書獎」。(蔡定邦 提供)
藝@書

我的越南母親、哥哥與他人

蔡定邦用攝影縫補的家庭肖像

2024年12月,台越新二代的蔡定邦以攝影書《本是同根生》獲得「巴黎攝影節—光圈攝影書獎」(Paris Photo-Aperture Foundation Photobook Awards)當中的「第一本攝影書獎」(First PhotoBook Award),這是台灣創作者第一次獲得這個獎項(註1)。今年7月,哈蘇基金會(Hasselblad Foundation)宣布2025年國際攝影書出版贊助金名單(註2),蔡定邦再以《水噹噹的金雲阿姨》和波蘭攝影師Paweł Starzec《Makeshift》分別獲得10萬瑞典克朗獎金(新台幣約30萬)。短短半年,這位年僅26、國小學歷,影像靠自學的年輕攝影師,因接連獲得國際獎項受到矚目。

獲獎之於蔡定邦,不只是得到加速攝影書出版的經濟資助,實現「被看見」的想望,透過他的鏡頭,也呈現了越南女性移民及其後代錯綜複雜的生命歷程。

蔡定邦在《本是同根生》攝影書中,影像記錄和哥哥之間的手足情誼,及身為新移民二代顛沛的生命歷程。(蔡定邦 提供)
當代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辭世 創意超越時代永銘人心廣告圖片

阿賢與阿邦

《本是同根生》是一本雙開書,沒有一般攝影書常用的吸睛照片或圖像設計的淺灰色封面,素樸低調。翻開內頁,一張母子3人合照被對半分成書的左右兩邊,一邊是蔡定邦,另一邊是小時候經常被誤認是他雙胞胎哥哥的蔡俊賢(阿賢),此時極為相像的兄弟兩人,隨著書頁流轉漸漸走向不同的人生旅途。

蔡定邦1999年出生於桃園,哥哥長他一歲,因父母工作忙碌,蔡俊賢2歲被送到嘉義奶奶家,後因父母離異,6歲的蔡定邦也被送回嘉義。蔡俊賢喜歡繪畫和電影,也有天分,蔡定邦曾嫉羨不已,同時也深受影響,在他心中,哥哥宛若天才。

玩翻戲劇院導覽活動的宣傳廣告圖片
蔡定邦在《本是同根生》攝影書中,影像記錄和哥哥之間的手足情誼,及身為新移民二代顛沛的生命歷程。(蔡定邦 提供)

疫情期間,蔡俊賢和家人失聯3年,獨自在外做粗工謀生,一次車禍住院,拜託蔡定邦去住處幫忙拿藥,看到哥哥房裡凌亂不堪,一大包藥袋裡有蟹足腫、失眠、癲癇到憂鬱症等各類藥品,這才發覺哥哥的世界和他想像中的截然不同。

蔡定邦想起日本攝影家石內都(1947-)拍攝的物件╱遺物,興起做攝影書的念頭,「從我看到房間的樣子,他喜歡的電影和漫畫、床單和枕頭上的污垢等等去建構出哥哥這個人,我直覺想做成雙開書的形式」。

蔡定邦在《本是同根生》攝影書中,記錄下兄長的孤獨與生存的掙扎。(蔡定邦 提供)

《本是同根生》揭開手足間競爭又牽絆的複雜情感,哥哥的病況隱私也在敘事的脈絡中逐一揭露,影像的倫理課題再度浮現。類似的難題在過去的攝影範例中不乏可見,常被提及的是Louis Quail(1967-)的《Big Brother》(2018)記錄患有思覺失調症哥哥的生活,這是一段兄弟共度5年的拍攝旅程,書中呈現社會照料系統的難題,也讓外界看見患者與病況搏鬥、共存,以及剝除疾病之外同樣享有的情感╱愛情、嗜好與創造性。

蔡定邦透過對哥哥生活細節的拍攝,呈現人生而孤獨與為求生而掙扎的苦痛。(蔡定邦 提供)

蔡定邦在徵詢兄長同意後,開始記錄他的生活,面對倫理的界線,他以「盡量溫柔對待」的方式面對,即使哥哥曾評論書中有些轉折處「不夠強烈」,「可那些過於暴力或血腥的畫面,對我或觀者來說都太殘忍,私密影像我也避開不放。」從哥哥的孤獨和生存的掙扎,對照自己追求成功的普世價值——用蔡定邦自己的說法「我就是個世俗功利之人」,他試圖在拍攝過程中尋找解答:是什麼原因將兄弟兩人推向截然不同的世界?

蔡定邦(右)和哥哥蔡俊賢(左),小時候常被誤認是一對雙胞胎。(蔡定邦 提供)

母親金雲阿姨

身為新移民二代,蔡定邦兄弟的生活隨著家庭異動顛簸起伏,近期正在募資、與哲攝團隊共創的《絨邦》聚焦母親的跨國婚姻和移民生活的情感流離。

蔡定邦的母親1997年嫁到台灣——昔日所稱的「越南新娘」,經歷離婚、前夫過世、與黑道男友育有一對子女和憑己之力謀生的顛沛,回越南後時逢當地經濟起飛,母親以投資房地產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

父母離異後,蔡定邦曾和母親分離,生父過世後才又重聚。生活不安定,母子間情感冷熱糾結,如同《絨邦》的英文書名《Warm Ice》(「邦」的越南語也是「冰」之意),蔡定邦眼中,母親是和時代緊密牽連的渺小個體,與其他眾多越南女性一樣,他試著透過攝影重新理解母親的生命史且梳理親子關係。

蔡定邦《本是同根生》攝影書中,以水圳雖然將土地分成兩岸,仍同樣接受這條水圳的滋養,作為兄弟系出同源的比喻。(蔡定邦 提供)

自2019年展開攝影創作以來,蔡定邦採「佛系創作」模式,靈感都從生活而來,如「日花」系列以越南女性的日常碎花布服飾為主題;《水噹噹的金雲阿姨》主角是在咖啡廳打工認識的72歲金雲阿姨,攝影書預計明年出版。

蔡定邦《絨邦》攝影書聚焦母親經歷跨國婚姻的生命史,圖為蔡定邦的母親、繼父和弟弟妹妹在越南家中遙看對面高樓的身影。(蔡定邦 提供)

金雲阿姨是位個頭嬌小、有點肉感、有自己審美主張的長輩,從不吝於和人分享30、40年前拍攝的性感照。當年她身著訂製服擺拍,有時抬手露出腋毛,面無表情地直視鏡頭的目光深沉,蔡定邦說服她再當一次模特兒,屆時書中將今昔照片並置,「『美』很政治,受到社會價值的影響」,金雲阿姨勇於展現她自己定義的「美」和渴望被看見的意念,蔡定邦也藉以挑戰「美」的既定觀看方式。

蔡定邦籌備中的《水噹噹的金雲阿姨》,獲今年哈蘇基金會國際攝影書出版贊助。(蔡定邦 提供)

攝影之於現在的我

誠如攝影師南.戈丁(Nan Goldin,1953-)療癒傷痛的依靠,蔡定邦談及創作的動力源自成長的創傷記憶,唯有創作能將痛苦的經驗轉化為安頓身心的力量。攝影是蔡定邦發聲的工具,他在攝影書中扮演「紙上導演」,渴望被人看見的掏心自剖,更期望獲取認同。獲獎固然滿足他常以自嘲的虛榮之心,但不可諱言地,書中瞥見人性的複雜與深層,也見到時代波動下個體奮力存活的靈魂微光。

註:

  1. 「光圈攝影書獎」成立於2012年,由「巴黎攝影博覽會」和紐約的非營利藝術機構「光圈基金會」(Aperture Foundation)共同創立,旨在推動攝影書的創作與發展,是藝術家、出版人、收藏家與藝術愛好者關注的書籍獎項之一。2024年收到59個國家、940本作品投件,入圍的35本在博覽會展出。
  2. 「哈蘇攝影書獎(哈蘇基金會國際攝影書出版贊助獎金)」創立於2016年,旨在支持攝影書的出版和製作,今年首度開放國際參賽,一共收到來自82個國家、769件作品,參賽者大多來自美、英、德國和瑞典。

蔡定邦攝影書《本是同根生》(2024)

《絨邦》(2025,出版中)

《水噹噹的金雲阿姨》(預計2026出版)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5/08/08 ~ 2025/11/08
Authors

作者

演出評論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