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楊春江

相關文章 10 篇
  • 平心而論

    主題與變奏

    楊春江幽幽地說,「如果我擁有自己的劇場,我當然可以比較主觀!但當我沒有時,我不想讓它變成『楊春江舞蹈節』,而是希望有更多的力量可以加入!」原來小亞細亞所代表的劇場間的合作交流,並不是那麼容易「複製」,雖然楊客氣地說他是從小亞細亞得到「傳承」的使命,但我知道能夠因地制宜、因主題聯想出不同的變奏,才是真正的接棒,也才是最讓人欣喜及感到安慰之處。

    文字|平珩
    第318期 / 2019年06月號
  • 鄭鑫洲師傅(左)將聯同郭氏功夫金龍醒獅團其他成員,演出梅花樁及戰鼓陣。
    企畫特輯 Special

    獅子也是藝術家——多媒體當代實驗「獅劇」《千里走單騎》

    舞獅除了是傳統的表演技藝,也能演出複雜的人物性格與情感嗎?將於十一月初在香港新視野藝術節中世界首演的多媒體當代實驗「獅劇」《千里走單騎》,由編舞家楊春江與郭氏功夫金龍醒獅團聯手,依循獅劇傳統選出三國故事中一折,以各種虛實意象呈現這一路上「過五關斬六將」的驚險歷程,以及人物的內心轉折,將讓觀眾看到不一樣的獅劇新視野!

    文字|願良
    第310期 / 2018年10月號
  • 孫梲泰在〈越位〉中,身體倒立懸吊,往全身的深處和極限走。
    舞蹈新訊 舞蹈跨領域,身體跨空間

    三位編舞家的《跨.舞蹈》與楊春江《空.百》

    舞蹈跨領域,身體跨空間,第九屆台北藝術節中將有兩套舞作嘗試大膽實驗。《跨.舞蹈》找來三位編舞家,以三段獨舞展現舞蹈與戲劇、影像、行為藝術之結合。演出過《流浪者之歌》、《狂草》的前雲門舞者王維銘編作〈獨〉,一個人的溫柔、另一人的恐懼、最後那人的渴望虛擬出互動與單獨的交織。楊維真的〈奇慾境〉以多面鏡子反射內心與外在的各種映照,在真幻迷離的氛圍中詰問自我。孫梲泰的〈越位〉中,身體倒立懸吊,往全身的深處和極限走,將發現什麼? 香港編舞家楊春江的《空.百》運用即興舞蹈進入百年建築空間,牯嶺街小劇場曾位處舊書街,前身是中正二分局,其本身的歷史性成為靈魂遊走的意義場域,身體穿梭於門、窗、桌、椅、牆、柱之間,直至真空,舞蹈與裝置、光影、音樂的共舞,訴說著建築與史蹟的斑駁,封存的段段時空變成饒富探究的身體旅程。(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78期 / 2007年10月號
  • 日本榴華殿劇團與台灣劇樂部劇團合作的《黑夜的白晝》,描述一種名為「兔子病」的傳染疾病蔓延,染病之人被強烈的孤獨感侵蝕,直至結束生命。
    即將上場 Preview 回歸「小而美」,老字號再出發

    皇冠藝術節 繼續實現創作夢

    去年宣告停辦震驚表演藝術界的皇冠藝術節,在沉潛一年後重新出發,回歸小而精緻的經營型態,繼續提供新生代創作者發聲管道。今年集結了五組新銳創作人馬,呈現劇場、偶戲、舞蹈的多元創作新貌。

    文字|廖俊逞
    第190期 / 2008年10月號
  • 安娜‧德瑞莎‧姬爾斯美嘉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是ROSAS的靈魂人物。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值得引頸企盼的當代舞蹈

    深具女性意識的比利時舞團──ROSAS來台演出

    在我的觀舞經驗裡,唯有ROSAS,品味卓絕卻又揮灑自如,出人意表卻又渾然天成,而且每個作品都質地精湛、毫不勉強,每當回味留連,都會不覺泛起微笑。

    文字|鴻鴻
    第158期 / 2006年02月號
  • 「不可說,更不可明說」的身體主張,正是楊春江要極力打破的禁忌。
    香港

    自體革命.無限解放

    楊春江能在香江衆多獨舞好手中脫穎而出,自有其特出之處:摘下主題意識的大帽, 抛卻文化認同的包袱,光是這兩點就足以使看夠「舞以載道」的觀衆如釋重負。

    文字|黃琇瑜
    第86期 / 2000年02月號
  • 《靈》透過影像深度探討現實劇場和虛擬空間的身體。
    舞蹈

    看臉在跳舞

    整套節目兼顧了創意和文化呈現,有編舞者個人情感及生活經驗的描述,而空間、燈光和音樂等劇場元素也融入表演,增添作品視覺效果。

    文字|王凌莉
    第96期 / 2000年12月號
  • 林原上的《忘不了》
    舞蹈

    狂飆、幽默、諧謔的「頑童日記」

    舞蹈空間新作「頑童日記」將呈現三段舞作:林原上的《忘不了》以「三角戀愛」為題,讓舞者身體散發詩意質感。林文中的《惡童》純粹展現靈活流暢的身體組合與大量精力的流動釋放。楊春江的《不如不見》透過舞台上一台攝影機和現場影像投射,讓舞者在現實與虛擬空間裡跳起雙人舞。

    文字|廖俊逞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 專門演出爵士舞蹈的「吳佩倩舞極」也將在本次藝術節演出。
    藝術節 Festival

    非非之想 第三屆皇冠藝術節導覽

    皇冠藝術節持續推出一些旣非主流也非另類當紅的演出,在「中間地帶」開拓出彈性極大、式樣繁多的一片天。今年最大的特色,就是以「節中節」的概念,在四月中推出「香港雙週」的單元,請來一齣戲、兩支舞,及兩場座談。

    文字|鴻鴻
    第41期 / 1996年03月號
  • 楊春江演出《孿生戀》。
    舞蹈

    兩帖來自香港的情感

    對整個劇場環境的運用與敏感度,是這場在皇冠小劇場演出、來自香港編舞者何秋華與楊春江獨舞的特色。

    文字|陳品秀
    第44期 / 1996年06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上海

    直播間成為蠶食演藝市場的「第二舞台」

  • 焦點專題 Focus

    李明潔:「不著痕跡的日常感最難。」

  • 戲劇

    《夢與陰影》 帶著觀眾一起離地飛行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林靖嵐:用腳底板抓緊節拍,踩在音樂的震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