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莎妹劇團

相關文章 7 篇
  • 第二屆台灣國際即興音樂節【眾神的狂歡】音樂家們與尼可樂表演藝術總監於光復廳合影。
    企畫特輯 Special

    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系列報導之二 台荷交流的即興樂音 日台劇場的電影變奏

    獲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補助的兩個計畫:「尼可樂表演藝術-台灣國際即興音樂節及國際連結平台計畫」與「莎妹劇團x第七劇場交換手札,杜斯妥也夫斯基計畫」,分別在十一、十二月演出。前者以「台灣國際即興音樂節」推出「聚焦荷蘭」的主題展演,後者則是接續前兩年的合作,推出以侯孝賢二○○三年為紀念小津安二郎導演而拍攝的日語電影《珈琲時光》為本的同名劇場作品。

    文字|游維如、陳茂康、陳藝堂、松原豐
    第311期 / 2018年11月號
  • 劇場暨影視演員謝瓊煖
    藝號人物 People

    劇場暨影視演員謝瓊煖 因為戲,了解自己更了解他人

    跨足舞台與影劇,更獲得金鐘獎肯定,即使已是「姐」字輩演員,謝瓊煖對演戲還是嚴陣以待,不愛上戲劇以外的通告,她說,所有心力都放在角色身上了,沒有餘力再從事與表演無關的事情。她說:「作為演員最大的快樂是:過不一樣的人生。因為戲,更了解自己,更了解他人,對於生命有了更多的包容,也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文字|李玉玲、許斌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 日本劇場導演鳴海康平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日本劇場導演 鳴海康平 探索文本多樣性 包容差異的並存

    日本中生代導演鳴海康平,擅於將演員的身體性及表現能力、人工化的舞台設計、文本內在的戲劇性並置,呈現出「隨著時間累積的風景」。這次的《交換手札.杜斯妥也夫斯基計畫》是與台灣莎妹劇團合作,他認為,戲劇更需要具有多樣性與包容,吸納各種想法、文化,讓作品向上昇華,因為跟每個想法不同的觀眾一起進行共享的作業,戲劇才能從希臘時代傳承至今。

    文字|沈亮慧、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第287期 / 2016年11月號
  • 《小夜曲》頻繁將畫面拆解在現實空間的周遭進行並組構,不僅只為了反身揭露所謂劇場真實之後的虛構,也與劇中的夢中之夢,隱隱有回聲的互喻。
    戲劇

    夢外之悲

    刻意曝露的攝影工作人員、敞露的鏡頭軌道,即時將劇中角色們的行舉,特寫並放映至背幕,並由此時而音聲拼貼、時而影像與真實分離,調度上可將劇場空間中分處兩端的行為並置在同一畫面,擁抱成為最疏遠的距離,暴力與乖戾,卻有了最逼視內在視角的手術刀般的殘酷。

    文字|李時雍、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第285期 / 2016年09月號
  • 《今天早上我們回家‧直到世界盡頭》以女性觀點出發,探索交往多年的戀人,如何面對「分手」?
    即將上場 Preview

    外表坊、莎妹、第四人稱表演域 三齣戲說愛情 萬年老梗新表述

    從古自今,愛情題材之所以永不退流行,正是因為它最容易引起共鳴。走進劇場,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外表坊時驗團、第四人稱表演域即將推出的新作,不約而同以愛情為題,各自表述,或語言嘲諷辯證、或手法虛實交錯、或挖掘新世代愛情觀點,呈現愛情的三種面向。

    文字|廖俊逞、張華紋
    第191期 / 2008年11月號
  • 周曼農
    特別企畫 Feature

    膽大靈活、酷嗜挑戰 周曼農 堅持為劇場思考「可能性」

    樂於接受各種劇場挑戰的周曼農,除了是小劇場的出色演員,更對劇本創作、尤其是劇場劇本情有獨鍾她敢於改編許多讀者心中的究極之書《百年孤寂》,用漫畫人物柯南在劇場中解存在主義式的謎題;這個月莎妹劇團新作《給普拉斯》,周曼農更挑戰把女詩人的創作慾和求死慾搬上舞台。熱愛劇場的她,是個堅持從劇作者立場出發,思考「劇場可以是什麼」的創作者。

    文字|周行、林鑠齊
    第184期 / 2008年04月號
  • 《約會》呈現現代城市女同志的愛情樣貌。
    戲劇

    七名劇作家 九則生活片段 徐堰鈴《約會》 拼接城市女同志的愛情

    台灣劇場編導演全才徐堰鈴,延續以往的關注主題,帶來新作《約會》,集結十七位演員,七名劇作家,以九則生活片段,拼接起現代城市女同志的愛情樣貌,熟成一串甜美的有機片段。一改前齣作品《三姊妹》的寓言體意識流,徐堰鈴這回寫實得很。

    文字|鄭尹真、林鑠齊
    第173期 / 2007年05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