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雜誌
-
特別企畫 Feature
美好的一仗已經打過?
一九九○年代初期,國內藝文資訊缺乏,每月發行一次的藝文雜誌,成為大眾獲取資訊的少數管道。如今,網路時代來臨,藝文資訊的傳播比以往更快、更直接、更便利,只要在google輸入關鍵字查詢,第一手資訊鋪天蓋地而來,表演藝術類雜誌的角色變得尷尬、模糊,被需要的比率也日漸降低。當然,網路不可能完全取代雜誌的專業性,但藝文媒體生態、角色的調整和改變,重新找到存在的優勢與定位,是所有媒體工作者必須思索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表演藝術類刊物 紙上舞台秀
編按 出版界的一句老話:要害一個人莫過要他辦雜誌。當中「為害最甚」的,恐怕又以表演藝術類雜誌拔得頭籌。表演藝術向位居小眾邊緣,在「文創」搖著一桶金叮叮噹噹走來前,表演藝術絕非「一門好生意」,相關雜誌更不可能是。然而浪擲千金/熱血者永遠所在多有,編輯室特別蒐羅同道中人前仆後繼的心血成果進行紙上展演,供讀者一探表演藝術類雜誌的生態演變。
-
尋找百分百的表演雜誌
法國音樂雜誌槪觀
《音叉》Diapason與《音樂世界》Le Monde de la musique為法國主要的「一般性」音樂雜誌,它們與世界各地多種音樂雜誌並無明顯的不同:除了包含有許多廣告外,它們的音樂時事、人物介紹,錄音、錄影、音響的評鑑,多少總有著促銷、吹捧的性質,以便滿足「布爾喬亞」式的通俗品味,這在現今的消費社會中幾乎是無可厚非的。然而它們若沒有某些特性,又如何能夠在充滿競爭的環境中,多少年來一直屹立不搖?甚至在面對網路興起之際照常維持著榮景? 無論是《音叉》或是《音樂世界》都是以CD的評鑑當做主打,而它們的評鑑的確達到了「聳動視聽」的地步:筆者記得多年前普拉涅斯(A. Planes)彈奏的《德布西鋼琴前奏曲集》同時被這兩個雜誌冠上最高評價--「金音叉獎」與「音樂世界的震撼」,頓時因搶購而缺貨,筆者直到兩年後才尋得該片。然而如此的聳動並非空穴來風,它們都擁有著相當堅強的評鑑陣容,《音叉》更是略勝一籌,例如筆者所認識該雜誌專門評鑑海頓的杜帕特(J. Dupart),他家可說是全法收藏最豐富的一座「海頓圖書館」,他宣稱西方所出版有關海頓的全部正式錄音在他家裡不可能找不到。 《音叉》早在多年前就將每月評鑑最優的數個錄音節錄成一張CD,附在雜誌上,可說是此做法的先驅;該雜誌每年度所選出的「十大金曲」頒獎典禮場合,可說是冠蓋雲集,獲選錄音相關的著名音樂家紛紛前來捧場,搞前衛音樂的布列茲(P. Boulez)與搞古樂的撒瓦(J. Savall)的交談,形成了有趣的畫面。《音叉》與《音樂世界》對三十年來「古樂」風潮的興起,無疑具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它們的鼓吹一方面讓聽衆更益接受這類音樂,另方面則有助於幾個小唱片公司例如Hamoniamundi 、Auvidis的成長、茁壯。 整體而言,《音樂世界》比《音叉》顯得通俗些,它在評鑑上比不過後者之際,只好朝其他方面發展,它對世界音樂的強調以及附帶發行《爵士樂人》Jazzman專冊,都頗能吸引另一批聽衆;而更大的成功是它與「古典音樂電台」的掛勾:十多年前,私立的古典音樂電台成立後,收聽率節節攀升,而達到今日全法國廣播收聽率的44%,而讓公立的「法國音樂台」黯然失色。《音樂世界》為該台出版節目介紹專冊,音樂台則播出《音樂世界》推薦的內容與錄音。
-
尋找百分百的表演雜誌
品味獨特的世界音樂雜誌Folk Roots
二十年的雙月刊Folk Roots,比起台灣許多絞盡腦汁創新賣相的雜誌,實在其貌不揚。套用BBC主持人查理.吉列特(Charlie Gillet)的話:「我向來對於Folk Roots封面的毫無設計不敢恭維,但自從另一本雜誌出現後,我才覺得Folk Roots從裡到外風格一致,是很重要的。」吉列特當著Folk Roots總編輯伊安.安德森(Ian Anderson)的面的嘲諷,骨子裡其實是讚美Folk Roots的不流俗、不譁衆取寵。而他所指的另一本雜誌,是九九Gramophone出版的與Folk Roots形成對壘局勢、面貌皎好的Songlines雜誌。 Folk Roots有一群陣容堅強、牙尖嘴利、偶爾刻薄的樂評班底,形成了Folk Roots固定的行文風格。對於不好的作品,經常可見這群人窮凶惡極地追打,對於欣賞的聲響,即使無助雜誌銷售、沒有廣告贊助、來自地球任一角落的無名樂人,也能佔有大篇幅報導。安德森曾說:「每週自世界各地湧進編輯室的CD堆積如山,但我們都一一聆聽,且絕不以封面設計的優劣取捨。」 當然,Folk Roots的編輯群也難免養成一種主觀的、倫敦中心的品味,例如,英國民謠在年度的評比中總是高居不下,如此的喜好,大約過不了英吉利海峽。不過,相較於轉載不痛Folk Roots不癢的新聞稿的雜誌,一旦想參考世界音樂/民謠的出版資訊與評論,筆者還是寧可選擇Folk Roots樂評挑剔的耳朵與伶牙俐齒。 文字|鍾適芳 文字工作者
-
尋找百分百的表演雜誌
德國音樂雜誌槪觀
一個國家整體的音樂活力是建立在音樂創作、學術研究、音樂教育、表演、評論、錄音工業等各環節間緊密的共生與互補關係上。在德國,音樂雜誌種類豐富,不論任何從事與音樂相關的職業者或音樂商品的消費者,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音樂雜誌,表現出音樂資訊的高流通性與整個大音樂環境的成熟發展。 因為特殊的歷史因素及政治現實,豐富的文化資源並不只限於大城市裡;音樂活動百花齊放的景象,可以由各地大小城市皆擁有專屬的樂團與音樂劇場這一點來證明。《歌劇世界》Opernwelt評論各地劇院首演與新製作,訪問歌手與指揮、報導其動向與登台的時間地點,專文介紹樂壇新興之星(如一九九九年二月號報導我國旅德指揮家呂紹嘉),並評述新出版的歌劇唱片與相關書籍,可說是關心此地歌劇表演最新動向者與旅行各地看表演的歌劇迷必備的參考指南,也是德語區裡最重要的歌劇演出評論雜誌。每年十月出版的年鑑裡,總結過去一個樂季以來最重要的製作,並由各地的樂評家選出年度最佳演出、歌劇院、指揮、男女歌手等;不僅立論權威,深受推崇,而且報導多著重在作品的世界首演與勇於創新的新製作上,反映出德語區音樂界不斷突破傳統的特色。 《管弦樂團》Orchestra每期最後幾十頁各地劇院與樂團招考歌手與樂手的徵才廣告,大概是所有音樂院校畢業生在找工作時獲取資訊的最佳管道之一。讀者群多為在各地樂團就職的樂手,該雜誌有不少工作合約的法律問題、樂團演奏技巧的討論。另外,從在地音樂傳統的角度出發所做的城市音樂史硏究,以及地方媒體樂評的刊登,讓讀者對全德各地的音樂文化活動一目了然。 在編排及取向上近似英國的Gramophone,《唱片論壇》Fonoforum可能是德國唯一一本、針對一般古典音樂發燒友的音樂期刊。除了明星演奏家的動態與專訪、新發行錄音的簡短評鑑、經典唱片的歷史回顧以及音響器材的介紹外,絕大部分的篇幅是由唱片公司與音響店的廣告所佔去。這也反映出此類雜誌在現代媒體社會中所扮演的提供音樂商品資訊、刺激音樂市場消費的角色。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雖然德國生產的古典音樂唱片出口到世界各地,此地的愛樂者並不需要購買唱片就能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如果繳的稅不算在內的話),經由現場演出以及電視廣播,享受一流的音樂節目;也因此,在台灣一般音樂雜誌裡常見的,從版本比較出發,純粹從錄音來談演出的唱片評鑑,在德國除了這本雜誌外並
-
尋找百分百的表演雜誌
也是表演藝術興衰史
八〇年代台灣「經濟奇蹟」將國人的生活水準向上提升。兩廳院啓用,國内外表演藝術團體一時間往來頻仍,藝文展演熱絡不已,彷如地底醞釀積累的能量乍然迸現。曾幾何時,扮演著推波助瀾角色的表演藝術類雜誌,已經幾番潮起潮落,大半隱沒入歷史長河。
-
尋找百分百的表演雜誌
在新世紀傳唱的留聲機
就體質來說,大部分「專業」的雜誌,都比唱片為主的Gramophone更貼近「音樂雜誌」。但無可諱言,唱片欣賞已成為影響層面最廣的音樂活動。Gramophone是世界歷史最久、影響力最大的古典唱片雜誌,在各方面均具有相當指標意義。該刊總編輯詹姆斯.喬利相信,只要唱片公司存活一天,人們就需要Gramophone一天,七十八年後,Gramophone仍會是人們生活的一部份。
-
專欄 Columns
音樂文字會式微嗎?
文字有其無與倫比的想像力和穿透力,當樂譜無法對一般大衆構成意義的時候,文字還是一種比較貼近的詮釋。客廳的電視即使三十九吋,也無法框住音樂廳的舞台;手上一份精心編寫的音樂雜誌儘管只是菊八開,卻可能開向一個無限寛廣的音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