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界聞人張繼高在民國一九七三年創辦了《音樂與音響》雜誌。(本刊資料室 提供)
尋找百分百的表演雜誌 百期特企/尋找百分百的表演雜誌/台灣「藝」類雜誌出路/座談會

也是表演藝術興衰史

台灣表演藝術類相關雜誌消長概況

八〇年代台灣「經濟奇蹟」將國人的生活水準向上提升。兩廳院啓用,國内外表演藝術團體一時間往來頻仍,藝文展演熱絡不已,彷如地底醞釀積累的能量乍然迸現。曾幾何時,扮演著推波助瀾角色的表演藝術類雜誌,已經幾番潮起潮落,大半隱沒入歷史長河。

八〇年代台灣「經濟奇蹟」將國人的生活水準向上提升。兩廳院啓用,國内外表演藝術團體一時間往來頻仍,藝文展演熱絡不已,彷如地底醞釀積累的能量乍然迸現。曾幾何時,扮演著推波助瀾角色的表演藝術類雜誌,已經幾番潮起潮落,大半隱沒入歷史長河。

八〇年代,台灣經濟的飛速成長,創造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經濟奇蹟」,也將國人的生活水準向上提升。接續而來的是,一群年輕藝術工作者藉著小劇場演出,衝撞瀕臨瓦解的威權體制,反映出要求突破政治禁忌的民意;於此同時,政府花費七十五億元興建的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兩廳院落成啓用,國內外表演藝術團體一時間往來頻仍,藝文展演熱絡不已,彷如地底醞釀積累的能量乍然迸現。

躬逢其盛的興奮之情,如今想來,仍令人血脈賁張;曾幾何時,也扮演著推波助瀾角色,見證時代變貌、留下歷史記錄的表演藝術類雜誌,已經幾番潮起潮落,大半隱沒入歷史長河中。

量化指標檢視音樂雜誌起落

十五年前政府宣布「解嚴」,是台灣社會發展的重要分水嶺。解嚴後,整個社會文化與價値觀進入重新形塑的關鍵時期,長期以來感到精神匱乏的民衆,以最直接的參與藝術展演,來塡補心靈的空白,這股時代潮流也爲表演藝術類雜誌提供生存的滋養。

若以量化爲一個觀察指標,來檢視「市場供需原則」下誕生的表演藝術類雜誌,人口數或活動量都居於首位的音樂類,當然是這個小衆市場裡的主流。文化界聞人張繼高在民國一九七三年創辦《音樂與音響》雜誌,援引哲人尼采的名言「沒有音樂,生活將是一種錯誤。」作爲發刊辭題旨,一方面透過這份刊物介紹音樂與音響的知識與資訊,同時以遠東音樂社名義引進各種展演活動。在文化資訊荒蕪的年代裡,講求品質與品味的《音樂與音響》,創刊號就再版了三次,舉辦的相關活動也廣受歡迎,使這本雜誌成爲那個年代的一個文化符號。

《音樂與音響》帶起一片音樂性雜誌的出版熱,接續問世的包括《音響雜誌》、《全音音樂文摘》、《音樂生活》、《音響世界》、《樂典》、《唱片與音樂評鑑:音樂月刊》、《愛樂人》、《古典音樂》、《樂典》等二、三十種,在音樂知識和音響資訊同樣貧乏的情況下,這些刊物的內容多半兩者兼具,尤其唱片公司大量進口古典音樂CD,爲滿足發燒友的需求,CD評鑑、版本評比都是不可少的單元。這股風潮也使過去向爲貴族和有錢人休閒娛樂的音樂,開始走進大衆的生活。

百家爭鳴的景況,爲整個市場帶來希望。有限的發行量難以維持生存,廣告收入才是雜誌生命之所繫。曾任《音響論壇》副總編輯的楊忠衡說,一九九〇至九三年典型的發燒期,唱片公司是排隊來搶版面登廣告,而且一次刊登十幾頁,手筆之大,令人咋舌。

當分食這塊大餅者日益增加時,也出現排擠效應,再加上近年來景氣不佳,國外唱片公司紛傳購併、音響公司枏繼關門,市場嚴重萎縮,音樂雜誌也吹起一陣倒風。曾爲指標品牌的《音樂與音響》雜誌,在張繼高手中已因故停刊半年,一九九五年四月交棒給張國卿、郭志浩、陳志銘等人,苦撐年餘,還是在無以爲繼下停刊。

被視爲後起之秀,且發行量一度竄升到市場排名第一的《音樂時代》,是媒體出身的楊忠衡於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創辦,懷抱「建立全方位觀點,介紹本地當代音樂」的理想,風格新穎的《音樂時代》,創刊號上市兩周就賣出八、九千本。縱使有好的開始仍難敵已現頹勢的市場景氣,終因虧損嚴重,在一九九九年四月轉手年代公司;更名改版的《音樂年代》,還是在同年底劃下句點。

音樂雜誌逐漸在市場中失聲,陳國修一手扶持的《唱片與音響評鑑:音樂月刊》,也於三年前全面改組,由出身新力唱片公司的陳幸政接掌經營權。他以商業手法操作這本音樂刊物,靠代理進口國際最大品牌伴奏CD來養雜誌,維持數千本的發行量,九九年第四季到去年年初更傳出已有盈餘的捷報。可是他預估今年整個市場廣告量會再掉三成,爲力抗景氣寒冬,不但做起長笛進口生意,並增資成立音樂人網站,將店銷產品轉爲網路銷售,以節省行銷費用,同時爲相關客戶規劃網站,爲延續雜誌生機而努力開源。

另一本力抗市場寒冬的《古典音樂月刊》,由開設唱片行的林智意創辦,是個人興趣的延續。這本雜誌邀集專家學者撰稿,卻不走學術路線,以推廣古典音樂、唱片CD爲主,曾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肯定,訂戶多爲公家及學校圖書館。

別人辦一本雜誌已難上加難,林智意看到古典音樂市場衰退、爵士樂人口漸成長,在前年八月又推出介紹爵士樂的《都會搖擺》雜誌(之前還曾辦過《非古典》,但內容廣泛、定位不清,出版二十三期後叫停)。綜合過去經驗,他說:「專業才是存活之道,小衆媒體應更求專精。」時代雖在改變,他相信小衆雜誌仍有生存空間。不過,鑑於音樂雜誌的業務難以拓展,他以「四人辦兩本雜誌」的方式,節省人事管銷費用、降低成本,並代理進口古典爵士唱片、CD,增加營收;同時努力儲備資源,計畫兩、三年內推出自行設計的網站,期與平面雜誌相輔相成,透過不同管道來服務愛樂者。

除了音樂雜誌之外,原本看好台灣近十萬習舞人口,再加上無數愛舞觀衆,台北民族舞團團長蔡麗華也抱著一腔熱血投入競爭激烈的市場,於一九九四年六月推出《台灣舞蹈雜誌》。這本台灣唯一的舞蹈雜誌,也經過改版、加強內容等努力,拼鬥兩年,訂戶千餘,慘賠五百多萬元,無疾而終。

同樣在邊緣掙扎,市場上僅見的傳統戲曲刊物《大雅》,由愛好京、崑劇的夫妻檔陳鵬昌和賈馨園創立,籌辦演出和雜誌雙管齊下,近來在台灣帶起了一片崑劇觀賞熱,還是無法拉抬雜誌的發行量,至今僅千餘位同好陪著他們堅持理想。

綜合性質雜誌如散彈打鳥

焦點明確、訴求對象清楚的音樂雜誌,都難以通過市場試煉,內容涵蓋音樂、舞蹈、戲劇等類的綜合性表演藝術雜誌,雖然觀照面廣,卻如散彈打鳥,發行和業務更難拓展,命運多舛。

一九九二年十月兩廳院挾官方的雄厚資源創辦的《表演藝術雜誌》,曲高和寡,印行數量從創刊時的一萬冊,節節下降,至今僅餘五分之一,若非政府支持,早就活不下去了;而今兩廳院轉爲財團法人的政策和時間不明,雜誌難以轉型及規劃未來,官方色彩是其助力,竟也變成阻力。

莊福文教基金會贊助出版的《盼盼表演藝訊》,在市場考量下,改版爲涵括流行文化的《Pam城市情報》,還是難脫經營困境,只有宣告停刊。一九九四年連乙洲號召一群藝術愛好者集資推出的《大風表演論壇》雜誌,以兩張報紙型附贈CD的形式,勉強維持一萬份發行量,即使靠人情協助,將成本減到最低,也難達收支平衡,另闢的財路是透過大風劇場籌辦音樂、劇場表演,以及爲企業策劃音樂會等。朱宗慶擊樂文教基金會在一九九八年四月創辦《蓺類》,八月即因不堪財務虧損而宣告停止上市,改版爲報紙型態後,作爲其連鎖教室推廣兒童音樂教育之用。

反觀目前在捷運站、電影院等據點都可以免費拿到的《破》週報,則屬於綜合情報誌中轉型還算成功的例子之一。《破》創立於一九九五年,其前身是附屬《台灣立報》的週刊,其後獨立出來,曾經歷過一小段雙週刊形式與短暫停刊,後來一九九八年再復刊,即轉爲今天擁有會員訂戶及免費索取的經營型態。《破》以另類、前衛、邊緣、地下、同志等頗具爭議性的主題,爲本身樹立了鮮明的形象;免費訊息刊登的內容,至繁至廣地包羅了各項演出、展覽、講座、工作等消息,則滿足了表演人及觀衆對演藝資訊的需求。

綜觀過去表演藝術類雜誌的起起落落,景況悽慘,不外主、客觀條件使然。其實,這些刊物有一個共同點──大多是文化人懷抱著崇高的理想跳入這個競爭激烈的商業市場,除開上述例子,新象負責人許博允、屛風表演班的李國修等人都曾辦過此類雜誌,也同樣鎩羽而歸。分析這些文化人的背景不難發現,他們懂藝術,卻不懂經營,沒有成本概念、缺乏市場操作技術,理想與現實無法兼顧,難獲普羅大衆共鳴,當資金散盡,又無力尋求企業奧援,最終只有向現實低頭,退出市場。

從客觀環境來看,民衆的需求和時代趨勢的快速變化,也成爲此類雜誌興衰的關鍵因素。表演藝術一向被視爲精緻殿堂藝術,不同於流行文化易於貼近大衆生活;而愛藝者面對這小衆文化,又多以購票觀賞的直接參與,作爲完成支持的表現,僅少數觀衆爲培養自己的觀賞能力,再延伸閱讀專業刊物,以至表演藝術人口數和專業雜誌讀者群始終有著懸殊的差距。此一吊詭現象,也値得研究。

再者,當報紙紛設專業版面、記者,持續報導相關資訊,甚且在過去五年來新興的網際網路風起雲湧,跨越時地、即時查閱各種資訊的便利,都使表演藝術類雜誌的角色變得尷尬、模糊,被需要的比率也日漸降低。楊忠衡認爲,一九九〇至二〇〇〇的這十年,表演藝術刊物已完成時代賦予的使命,達成階段性任務,市場的衰退是必然趨勢,但亦如同國外專家的評估,這類專業雜誌未必會被網路完全取代,而是隨市場消長起落。面對未來,唯有發揮平面媒體特色,加強內容和質感,才可能在夾縫中找到生存的空間。

曾爲《表演藝術雜誌》催生者之一、現任國立台南藝術學院校長的黃碧端,目前也是該校以介紹當代視覺藝術爲主的《藝術觀點》雜誌的負責人,觀察這類雜誌生態多年,她認爲,市場難以成長的原因,與本地民衆缺乏深厚的表演藝術鑑賞基礎不無關係,西方國家愛藝者看完演出後再討論是常態,台灣卻當作休閒,看完了就過去了是普遍現象,當初籌辦《表演藝術雜誌》就是希望建立評論機制、形成討論的風氣,沒想到十年已過,成效有限。但她也強調,這本雜誌紀錄歷史的功能不容忽視。

黃碧端表示,當前的經濟景氣跌落谷底、時代趨勢轉變,客觀環境的變化對表演藝術類雜誌的成長確實有很大的影響,但她仍抱持審愼的樂觀,相信當景氣好轉,閱聽人口增長,就是這些小衆專業雜誌的另一個春天。

 

文字|徐開塵  新聞文字工作者

當劇場遇上魔術,打開故事的可能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