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好的一仗已經打過?(PAR表演藝術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PAR廿周年特輯】1992-2012 與舞台同步

美好的一仗已經打過?

台灣表演藝術媒體的起與落

一九九○年代初期,國內藝文資訊缺乏,每月發行一次的藝文雜誌,成為大眾獲取資訊的少數管道。如今,網路時代來臨,藝文資訊的傳播比以往更快、更直接、更便利,只要在google輸入關鍵字查詢,第一手資訊鋪天蓋地而來,表演藝術類雜誌的角色變得尷尬、模糊,被需要的比率也日漸降低。當然,網路不可能完全取代雜誌的專業性,但藝文媒體生態、角色的調整和改變,重新找到存在的優勢與定位,是所有媒體工作者必須思索的。

一九九○年代初期,國內藝文資訊缺乏,每月發行一次的藝文雜誌,成為大眾獲取資訊的少數管道。如今,網路時代來臨,藝文資訊的傳播比以往更快、更直接、更便利,只要在google輸入關鍵字查詢,第一手資訊鋪天蓋地而來,表演藝術類雜誌的角色變得尷尬、模糊,被需要的比率也日漸降低。當然,網路不可能完全取代雜誌的專業性,但藝文媒體生態、角色的調整和改變,重新找到存在的優勢與定位,是所有媒體工作者必須思索的。

回顧台灣藝文媒體的發展,一九八七年,政治解嚴、報禁解除,可視為重要的關鍵。解嚴前,報紙受到張數限制,只能刊出三大張,影劇和藝術合為半版,藝文新聞被譏為「在女明星大腿的夾縫中生存」,副刊版面肩負起藝文傳播的使命。解嚴後,各報紛紛推出獨立的文化藝術版,甚至實際介入表演藝術活動的參與或主辦,藝文類雜誌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一時之間,繁花似錦、盛況空前。

就大環境來看,一九八○年代,也是台灣經濟高速成長,創造了令全世界矚目的「經濟奇蹟」的時期。國人的生活水準向上提升,整個社會文化與價值觀進入重新形塑的階段,有錢有閒的民眾,以最直接的參與藝術展演,來填補長期以來精神的匱乏。於此同時,耗資七十五億元興建的兩廳院落成啟用,國內外表演藝術團體交流頻繁,藝文展演熱絡不已,醞釀積累的能量乍然迸現。這股時代潮流亦為藝文媒體的興盛,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小眾中的主流  音樂雜誌盛極而衰

其中,音樂類雜誌是「小眾市場」裡的主流。一九七三年,文化人張繼高創辦《音樂與音響》雜誌,在文化資訊荒蕪的年代裡,廣受歡迎,也掀起一波音樂性雜誌的出版熱。接續問世的包括《音響雜誌》、《全音音樂文摘》、《音樂生活》、《音響世界》、《樂典》、《唱片與音樂評鑑:音樂月刊》、《愛樂人》、《古典音樂》、《音樂時代》等二、三十種。這些刊物的內容多半兼顧音樂知識和音響資訊的傳遞,尤其唱片公司大量進口古典音唱片,為滿足發燒友的需求,唱片評鑑、版本評比都是不可少的單元。古典音樂不再是少數菁英分子的休閒娛樂,開始走進大眾的生活。

九○年代初期,是音樂類雜誌的全盛時期,不僅發行量持續增長,廣告收入更是驚人。然而,百家爭鳴的榮景,雖為整個市場帶來蓬勃氣象,分食大餅者眾,難免出現排擠效應。九○年代中期後,隨著國外唱片公司紛傳購併、音響公司相繼關門,市場嚴重萎縮,音樂雜誌也吹起一陣倒風。曾為指標品牌的《音樂與音響》雜誌,在一九九五年停刊。被視為後起之秀,且發行量一度竄升到市場排名第一的《音樂時代》,也難敵低迷的市場景氣,虧損嚴重,在一九九九年底吹熄燈號。二○○三年,市面上最後一本音樂刊物《古典音樂》雜誌,正式畫下句點。除了少數音響類雜誌外,以古典音樂為主的雜誌自此在市場上銷聲匿跡,直到二○○六《MUZIK謬斯客古典樂刊》出現,才又有了轉機。

分類雜誌與綜合雜誌  亦難敵市場淘洗

同樣訴諸專業的分眾市場,一九九四年六月推出《台灣舞蹈雜誌》,是全台灣唯一的舞蹈雜誌,由台北民族舞團團長蔡麗華創辦。原本看好台灣近十萬習舞人口,再加上無數愛舞觀眾,毅然投入,拼鬥兩年,慘賠收場。愛好京、崑劇的夫妻檔陳鵬昌和賈馨園創立的《大雅》雜誌,則是市面上僅見的傳統戲曲刊物,雖然在台灣帶起了一片崑曲觀賞熱,還是無法拉抬雜誌的發行量,無疾而終。

至於,內容涵蓋音樂、舞蹈、戲劇等類的綜合性表演藝術雜誌,雖然觀照面廣,卻不免在專業與通俗的市場天秤上拉扯。莊福文教基金會在一九九三年贊助出版的《盼盼表演藝訊》,在市場考量下,改版涵蓋流行文化的《Pam城市情報》,依舊難脫經營困境,只能宣告停刊。一九九四年創刊的《大風表演論壇》雜誌,以兩張報紙型附贈CD的形式,勉強維持一萬份發行量,即使人事和印刷成本均低,也難達收支平衡,最後認賠收場。朱宗慶打擊樂團在一九九八年四月創辦《蓺類》,同年八月因不堪財務虧損,改版為報紙型態,作為其擊樂教室推廣教育之用。

面對網路潮流  如何重覓存在優勢與定位

如今,還流通於市場通路的,僅有一九九二年創刊至今的《PAR表演藝術》雜誌及《MUZIK謬斯客古典樂刊》,另有樂團刊物國臺交的《樂覽》和北市國的《新絲路》。難道,台灣的藝文環境比起九○年代衰退?事實是,表演藝術類雜誌的消長與市場供需雖有關係,但更客觀來看,觀眾對表演藝術的參與,多以購票觀賞作為完成支持的表現,僅少數觀眾為培養自己的觀賞能力,再延伸閱讀專業刊物,以至表演藝術人口數和專業雜誌讀者群始終有著懸殊的差距。

再者,九○年代初期,國內藝文資訊缺乏,每月發行一次的藝文雜誌,成為大眾獲取資訊的少數管道。如今,網路時代來臨,藝文資訊的傳播比以往更快、更直接、更便利,只要在google輸入關鍵字查詢,第一手資訊鋪天蓋地而來,表演藝術類雜誌的角色變得尷尬、模糊,被需要的比率也日漸降低。當然,網路不可能完全取代雜誌的專業性,但藝文媒體生態、角色的調整和改變,重新找到存在的優勢與定位,是所有媒體工作者必須思索的。

今年十月,國際最知名的雜誌品牌之一,走過近八十年歲月的《新聞週刊》Newsweek,宣告即將停印紙本。面對網路時代,閱聽眾媒體使用習慣的改變,《新聞週刊》全面數位化的決定,突顯了平面媒體共同面對的困境。但電子e化真的是雜誌媒體的救贖嗎?且看近年來全球各式媒體爭先恐後地為在網路上取得一席之地,戰得血流成河不支倒地的,亦不知凡幾。尤其在讀者在網路世界仍多有免費、低價的消費使用習慣,且廣告主對電子雜誌廣告效益仍有存疑的心態下,對表演藝術類雜誌而言,美好的一仗是否已經打過?有待我們持續觀察。

劇場未來式廣告圖片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