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漫步,在十月
每次到了公布隔年國定假日的時候,網路總會有神人幫忙盤算怎麼排/請假,才能獲得最長時間的連假,也成就CP值最高的休假方式。 此時到來的十月,正好就是個可以挑戰工作日最少的月份!由於中秋連假與國慶連假只隔一週,只要請假或排休四天,就能從十月一日一路放假到十月十一日,得到整整十一天的假期。只是,將假日集中的原因,多半是為了能夠出國渡假;但台灣疫情暫歇,國外卻仍持續沸騰出國無望,何不轉向國內呢?(我好像在七月也說過類似的話,要選我當國內旅遊大使了嗎?) 環島,就是個選項。從網路搜尋到的資料來看,不管逆時鐘或順時鐘,騎車或開車環島的建議天數大概從六天到十天不等;於是,十一天的假期綽綽有餘,甚至還可以預留個一天收心,等待下一次假期的來臨,啊,是迎接努力的工作。如果沒那麼大的野心,也可以從單一城市開始,透過散步,加上導覽、展演、互動等形式,重新打開我們對地方的認識,這也是近年劇場創作持續開發的領域。本期雜誌企畫了「漫步地方,作為行動代號」專題,先提供觀看的方式,再一同參與創作的行動。從基隆、台北到台南,隨著移動,我們或行走、或留步,看著一夜綻放後便消逝的電光,體驗空間、物件與人最親密的接觸,撫摸這個地方經過時間沖刷的紋理,然後都附著了我們漫步的痕跡。 當然也有人更愛宅在家,同樣能接觸到大自然栽種植物。於是,在這期雜誌裡,我們闖進了音樂家與舞蹈家們的秘密花園,讓林麗珍、温隆信、解瑄、王心心、張欣與周書毅分享屬於他們的植物記憶,從一顆顆種子、一朵朵花、一片片葉到菜圃裡冒出綠芽的作物,都靜靜地記下了他們之間的所有故事,獨一無二。 秋意襲來,這時的台灣正舒適。選個方式,作為屬於你自己的休假密技。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在台北過日子
不知何時,我便過起這種日子了。好像我只是日子的管理員,好像我在過別人的日子。我坐在那裡書寫,有時在網路上回信,有時付帳,有時訂書訂票,有時和路過的朋友聊天。但我會阻止自己被自己的情緒綁架,我會提醒自己開心過日子。
-
歐洲人文筆記
回到台北
這個城市以柔情呼喚我。我從來不曾像現在如此感受到那樣的情感。城市依然如故,像一個醜陋的情人,不知如何裝扮自己,總是被人蜚短流長,但是這個城市以溫柔的眼神看我。我並非異鄉人,我也不會在這城裡感覺自己被遺棄,不會,不會了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捕捉台北城的沙龍風華
享受法國式的沙龍生活,不必然要遠渡重洋,在今日的台北城,PAR帶你從視覺、聽覺、味覺到嗅覺,一路領略賞玩台北城裡的道地法國味。
-
焦點
一個爵士樂迷在台北
你是一個爵士樂迷,住在台北;空氣汚濁,交通混亂,飮食不潔!更糟的是,還得忍受隨時隨處漫天席地而來的噪音!好不容易回到家,卸下一身的塵勞憂傷,再從數量有限的爵士樂CD當中,仔細地挑出一張,丟進CD player裡頭,你睡著了!在夢中,你看見大旱對雲霓說:「求求你,救救我吧!我快渴死啦!」雲霓緩緩地睁開雙眼,憐憫地看著大旱;於是雲霓輕輕地揮一揮手,在遠處的地平線,突然出現了幾點閃亮的金光! 大旱不解,看著雲霓說:「那是什麼呢?」 雲霓拈起了一朶優曇尼花,嘴角帶著微笑,輕聲說道:「喔!沒什麼,只不過是一些廣播電台罷了!」 時鐘正敲著第十二響,你從夢中驚醒。回想著歷歷如繪的夢境,你打開了收音機,在地下電台構成的迷宮當中捜尋著。 突然間,傳出了一陣狂野的即興。這,這不正是鳥人派克和暈眩基列斯比的合奏嗎?原來,夢裡的一切都是眞的! 飄盪在空中的Jazz樂 從一開始,這件事就像是一個夢!台北市居然加入了世界上極爲少數的城市,擁有了自己的專業古典音樂電台!對一個爵士樂迷來講,這個電台的成立,也爲他們帶來了不少好消息!因爲,這個電台願意撥出它有限的資源,來照顧更爲少數的爵士樂迷!每天晚上十二點鐘,只要你打開收音機,轉到台北愛樂電台,就能收聽到極豐富的爵士樂節目。從週一到週五晚上十二點到一點,是由湯志偉主持的「藍色狂想曲」,一點到兩點,則是程港輝主持的「藍色情挑」。 「藍色狂想曲」主要是以傳統的爵士樂爲主,而「藍色情挑」的內容更爲多變,有時候還可以聽到藍調音樂甚至於搖滾樂!週六的晚上,台灣爵士樂前輩,「蔡爸」蔡輝陽會把他珍藏的爵士樂CD拿出來,在空中和大家分享。到了星期天的晚上,傅慶良則會爲大家介紹爵士樂史上著名的專輯,除此之外,還會幫當週出生的爵士樂手過生日。 除了台北愛樂電台之外,台灣唯一的英語廣播電台ICRT,在週一到週五晚上七點,由Michael J主持的The Jam,也是一個蠻有趣的爵士樂節目。The Jam的風格就像ICRT其他的節目一樣,相當的美式,也相當活潑,播放的音樂也包含了許多Jazz-Rock Fusion(融合爵士)。 台北Jazz迷大本營</p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不嫌大,不嫌小,只怕不適「中」 展演空間的開發與規劃
這一兩年在擁擠的台北都會中,竄出了許多新的表演場地,有些是將政府公共空間開放利用,或是企業界的附屬劇場,表演團體的排練場地也兼做正式展演,還有自成一格的「pub劇場」。這麼多新興的五花八門場地,對於長期困擾表演團體的「展演空間不足」問題,是否開啓了新的契機?新型態劇場與演員、觀衆之間又建構了何種對話邏輯? 官方空間大解嚴 陳水扁上任市長一年多來,不斷推動市民主義,他帶領的一批年輕幕僚群,以十足的創意改造台北城市空間。最顯眼的一次「空間解嚴」,就是去年十月二十五日數萬市民湧進總統府前廣場,以雷射飆舞晚會來慶祝「終戰五十周年」。雖然這次活動引發的回響褒貶不一,有人批評此爲花俏的噱頭,失去活動本意;不過在晚會尾聲時,陳市長接受在場民衆英雄式的歡呼,新市府似乎已贏得大多數參與市民的歡心。 緊接著,已有一甲子歷史的市長官邸將改造爲市民藝文休閒場所的藍圖出爐,由文化界、表演團體、建築專業人士共同策劃,八百坪的深宅大院,未來將設置庭園咖啡屋、書店、花店和藝文劇場,開放民間經營。這棟曾經居住過當今台灣政權核心人物的歷史建築,即將在水泥圍牆拆除後,呈現一個透明、開放的市民空間。 新市府的「公共空間解嚴」計畫將持續進行,士林官邸、陽明山蔣公行館已經在下一波規劃中了。 表演藝術進駐台北舊城 今年初由淡水社區工作室、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以及古風史蹟協會,共同發起爲期六天的「台北舊城工作營」,從歷史記憶、公共空間、多族群文化三個觀點,建議讓「北門」成爲街道端景,將中山堂、西門町、總統府前廣場、新公園、衡陽路規劃爲戶外表演空間,邀集表演團體進駐。 這些提議在農曆春節期間即得到初步行動。先是「年貨大街」迪化街的傳統商圈活動,北市府交通局在年節前二個星期開辦年貨專車路線,配合施行交通管制,專車上還發送迪化街導覽地圖及環保購物袋。並由文建會與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迪化街商圈聯誼會等民間團體共同企劃「永樂廣場民俗活動」,進行各種表演及影像呈現。另外,導航基金會針對靑少年舉辦「佔領西門町」活動,以各式街頭舞蹈、另類音樂表演及服裝秀提供靑少年展演機會;台北市都發局也已著手改造西門町計畫,未來規劃完成的街道、廣場將公平分配給靑少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透明開放的公共空間 公家與企業附屬劇場導覽
新市府所帶動的新作風,公共空間相繼解嚴,民間企業也興起劇場流行風,推動表演藝術的發展。在官方與民間相交流,新場地與新團體相激盪下,多元的表演型態將是指日可待。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街巷暗膂的奇花異草 私人個性劇場探訪
過去一年來各種小型演出場地的出現,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在台北的大街小巷,五花八門的想法在這裡被呈現,這些作品或許不成熟,或者具有強烈的實驗企圖,但卻像熱帶雨林所開發的奇花異草,兀自綻放。
-
近期演出
溫馨台北情
這一屬於台北市民的表演活動,已進入「仲夏之夢嘉年華」,從去年「秋收團圓」、「暖冬溫馨」、「春之禮讚」嘉年華系列擧辦以來,三百多場演出,已於諸市井街巷延展,所努力的是和諧團結、敦親睦鄰的健康社會。 第四季的嘉年華會包括有「闔家歡親子劇場」、「端午民俗技藝表演」、「母親節聯歡會」、「呂麗莉、簡文秀聲樂演唱」等近百場活動。展演設計多取自中國民間故事歌謠、歲令節慶、宗敎民俗,將藝術活動以共賞同遊的親和方式呈現。有關活動詳細內容請洽民政局02-5419455。 (魚兒)
-
編輯室
編輯室報告
《表演藝術》十月份推出試刊號後,我們得到不少回應,有鼓勵有建議,也有批評期許。 可預見的欠缺不足,怎麼避免和改進,正是我們推出試刊號想找尋的答案。每個人其實都有「要多麼好才算好」的理想境界,難的是怎麼在剛起步的時候就可以跨人那境界。這一本刊物,文化界已經等待多年,所以遲遲不見誕生,本來也因爲其事甚難,「聞者生畏」。《表演藝術》的同仁一個個已經做了過河卒子,除了使所有的辛苦嘗試都成爲進步的基礎外,也没有別的更好的安慰。我們期望繼續得到來自各方的指正和建議,使這個基礎更穩固。 這個月,日本的國寶級乾旦坂東玉三郎來台演出。我們特別就歌舞伎的形式和玉三郎的個人成就,作了專題介紹,希望能提供國人對這個獨特的東方演出藝術進一步的瞭解。 配合玉三郎的演出,我們也繼上期的「台北/慕尼黑」表演環境單元,推出「台北/東京」單元。在這些介紹中,我們一方面從對比看出台北的不足,但另一方面,也不難感覺到近年來台北民間劇場的活力。在許多您也許不曾聽見過的演出場地,許多年輕的演者舞者,正在熱切地摸索方向,嘗試新的形式。 專題單元的彼德胥坦新歌劇評介,是一篇力作。幾齣兒童演出的評論,則讓我們瞭解近來有些什麼演出是針對養成小朋友的表演品味而設計的。 「里程碑」上期的約翰凱吉紀念專輯廣受好評。這一期,我們留下篇幅紀念兩位地處中外,生死同年,今年都適逢五十忌辰的藝術大師:開創現代舞先河的俄裔舞蹈家弗金(Mikhail Fokine, 1880-1942),和淹貫多種藝術形式,以繁華始以苦修終的弘一大師(1880-1942)。 世間的藝術,是嘔心瀝血成就一件作品;世外的藝術,卻以肉身生命完成藝術的最高本然。弘一的作品有詞有曲,有法書有金石。但最震動我們的,是以生命完成的那部份。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台北/慕尼黑雙城記
十月初,一支來自黑森林古城的音樂大軍將抵達台北,一百七十人的龐大樂團呈現莊嚴浩瀚的布魯克納,深思沈鬱的柴可夫斯基,和華麗多情的史特勞斯。而台北,從嘈雜多音的空氣中逐漸掙扎成形的表演藝術,像一個焦慮的少年,正對養育它的環境,發出自己的聲音和宣示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音樂〉
台灣樂壇八怪象──「資治通鑑」
談到台灣的音樂環境,真是千頭萬緒。現在我們的音樂廳更漂亮了,台北人可以坐擁全世界各類表演團體。但是,我們自己的創作與演奏真的更進步了嗎?就技術上來看,音樂界本身是有進步了;但若要精益求精,一定要外圍的配合。目前是完全配合不了的。 我希望政府官員能多尊重表演藝術家。科學研究和藝術創作都不是立即的投資報酬,至少要經過十幾二十年的努力才可以看到一點點的成果。 我今天先談一些台灣文化界的怪現象和解決的辦法: 怪象之一:音樂人口不成比例。人有錢了以後,除了打高爾夫球、唱KTV以外,究竟還從事什麽休閒活動呢?全民休閒普查時,若問有多少人將藝術的愛好當作生活的一部份,恐怕只有千分之幾吧。 解決之道:歐美地區每20萬的人口就有一個歌劇院、舞團、合唱團。一般文化水準高的國家其劇場人口約佔總人口數的5%。藝術的薰陶與培養,應從三、五歲開始,就是由「教育」紮根。台北市應該要做全省的表率。台北市的「區」其實相當於地方的「縣」,應在各區成立一個類似各縣市立文化中心的音樂機構,開放給所有的民眾來學習與表演。此外,小學的音樂課應針對培養小朋友欣賞音樂的興趣而設。 怪象之二:文化建設等於文化中心的硬體建設。兩廳院變成一幢引介國外表演團體的華美建築。 〔編按:根據兩廳院1991年7月到92年6月間國内外演出場次統計:國内團體演出229場,國外演出59場,國内外混合演出共4場,亦即國外表演只佔約五分之一。(資料來源:兩廳院規劃組)〕 解決之道:大陸的表演藝術團體全是國家的,沒有私人經營的團體。自中央到省到地方表演藝術團體數據保守估計也至少約五千個。他們的「軟體」很多,但表演場所大多是破舊髒亂,而且一地難求。反觀台灣則完全沒有國家級的表演藝術團體。我認為兩廳院應該要做各縣市文化中心的模範,長期培訓表演團體;至少戲劇院要有自己的國劇團、歌劇團、舞蹈團,音樂廳要有西洋交響樂團、國樂團與合唱團。讓這些團體經常演出,才能提高水準,經過五年十年的努力後才能找出創作的目標,建立台灣的表演藝術。 怪象之三:自稱爲「音樂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戲劇〉
賴聲川──我們不止需要國家劇院一個「巨蛋」
在台灣看戲的感受,跟在其他地方很不一樣,整個社會像一個大家庭。我們不是單看某人的演技或舞台效果,而是一個家庭中有人要説話了,大家一起來聽、來共同討論。精緻的演出自有其絕對的價值(如《推銷員之死》),但總像透過橱窗看展覽。前幾年受歡迎的戲都是能提出生活在台灣的態度,而又有藝術價值的。看戲變成很多家庭的日常活動,觀衆跟著這些戲一起成長,這些戲也幫忙塑造了台北人的意識。以後要了解這個時代的人如何生活,可能戲劇創作可以找到許多答案。 前幾年創作環境出奇地好,只要有作品,都有機會發表,不論大小劇場,觀衆都非常支持。如今客觀條件日臻完備,文建會的補助條例、國家劇院的實驗劇展可見政府已經拿出了誠意,問題是場地荒阻滯了生機。大、小劇場都日益減少,國家劇院檔期供不應求;一向是舞台劇最重要場地的藝術館又改變作法,不受理七天以上的演出(週六要給票友唱戲),使得專業演出無法進駐。我們不止需要國家劇院一個「巨蛋」,不論藝術人口、國外交流、以及國内的創意呈現,至少還需要十個劇場的發展空間。 (閻鴻亞 採訪整理)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戲劇〉
汪其楣──眞正屬於台北的戲,也許會在這樣的氣候下日漸成形
台北表演藝術環境的最明顯問題是:場地不足、資訊不足。我們已有若干較穩定的劇團,但缺少可供長久排練、演出的場地,使多數劇團仍如虛懸半空。大衆傳播的强力媒體熱衷影視花邊,對表演藝術僅止於重點式或插花式的報導,觀衆無法從固定的時段、版面獲知相關資訊,怎麽談藝術推廣? 京戲、歌仔戲都有不同的觀衆羣,多數不同類型的小劇場也有許多觀衆激賞、願意投入和共鳴。雖然演出還不盡理想,但已證明今日台北人除了聽音樂、喝咖啡之外,另一部分的心情及感官也在尋找交流點、宣洩口。真正屬於台北的戲,能夠反映觀衆生活情感的戲,也許會在這樣的氣候下日漸成形。 兩廳院、國父紀念館、幼獅、社教館等公家場地一定要改變公務員式的上班管理制度,以符合劇場工作的作息之需。要是每天只能排練到晚上十點、裝台頂多只給三天,怎麼可能要求專業而精緻的演出成果?當然場地不足是迫使演出編排如此緊凑的主因。我們需要更多場地:長年演出傳統、民俗戲曲的,小型掌中戲專用的,及許多比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更自由的劇院,好給年輕人去做更新的開發嘗試。唯有鼓勵創作、增加好作品的演出機會,才是提昇藝術欣賞的根本與長遠之計。 (閻鴻亞 採訪整理)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戲劇〉
郭小莊──舉辦活動的經驗不能總結和傳承是很可惜的
台北表演場地不足,不只是戲曲界的困難;中南部雖然硬體設備不良,但在節目安排上可以更有制度,與演出團體訂定長期合作的計畫,將藝術活動落實到生活之中。 這些年由朝野單位舉辦的大型藝術活動很多,但都缺乏演出後評估與檢討的工作,舉辦經驗不能總結和傳承是很可惜的。對於表演效果,例如票房的統計,觀衆的反應等等,都没有人進行統計調查,當然更談不上藉此對演出團體進行評價,於是下一次該安排何種節目,只能靠主辦者對演出團體的印象,或根本是分大餅式的分配,來安排節目,都没有準則。這是很不科學的作法。 以前我們會覺得很多地方都有外行領導内行的現象,當初是人才不足,但這些年很多藝術管理或劇場的行政人才被培養出來,政府的單位應該多吸收這類人來辦理藝術文化的工作。單是懂得藝術管理也還不夠,但總要比完全外行要好得多。因爲許多行政部門的人員没有藝術方面的專業認識,對藝術家就不夠尊重,也不夠信任,雙方在接觸上會覺得彼此在刁難對方。例如國家對藝術團體的獎助,常常給藝術家的感覺是施捨救濟,而不是委託藝術家發揮所長來發展文化,這是有些承辦人員的心態,結果往往給藝術工作者造成很多的限制。 (郭玉娟 採訪整理)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戲劇〉
鍾明德──我們的創作應與台北的狹小、嘈雜、競爭息息相關
目前的台北劇場,人才、資訊、製作費、文建會的各種補助,都比以往豐足,但整體創作卻煞了車。前十年的小劇場幾乎是「無中生有」,每件事做來都有新鮮感。現在意識型態解嚴了、創作領域開拓了,可是邊界消失後,打下的江山並没有真正的處理和建設,這是有心人在九〇年代該做的事。 一切都要專業化。曾參與開創運動的劇壇先鋒、藝術學院的畢業生、演員、批評家,都該問自己這個問題:是不是真的想做這件事?在制度支持之下,需要的更是個人的執著了。 「當代台北劇場」的創作理念已得到相當大的共識。不論前衛與否,如果不能打動觀衆,都是仿冒文化。我們的創作應與台北的狹小、嘈雜、競爭息息相關。也許剛開始的成品粗糙、不起眼、無聊但一直做下去,才可能做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除了表演藝術刊物之外,我們還需要成立「表演藝術資訊中心」,廣泛收集國内外的各種表演藝術視聽資料,編印年鑑,並鼓勵翻譯、著述、研究,策劃出版。在觀衆教育方面,最有效的辦法是將劇場編入中小學演出或教學,政府也可以貼補中、小學生團體到劇院看戲的費用。 (閻鴻亞 採訪整理)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舞蹈〉
林懷民──台灣是個很獨特的地方:千瘡百孔,却又潛力十足
觀衆比較包容、媒體比較支持、加上政府的補助,在台北從事表演藝術,起步階段因此比美國要容易得多。可是,跑到這程馬拉松的第二公里時,你就碰到瓶頸了。 這是整個體系制度的問題。從政府的評議標準不一、經費的補助與運作難以掌握、民間資助藝術不能獲得應有的免税優待、到表演資訊與認知的零亂、專業人才不足,在在使表演藝術的發展舉足維艱。對於目前文化官員的素養及努力,我深受感動;但我們還没有發展出一個可以紮根成長的基礎。 劇場文化尚未成形。政府主持的表演場地至今仍無淸晰的藝術導向,穩定發展的表演團體也太少。把劇場活動當作生活一部份的人,在我們的社會仍屬少數。 台灣是個很獨特的地方:千瘡百孔,卻又潛力十足。我們希望這塊土地變成什麼模樣?如何整理過去的足跡,看淸目前的處境,聚集衆力來發展經營?──決策的先生們是否也能離開台北,去瞭解城鄉地區的庶民生活?劇場不能只屬於某些人,某些都會。劇場不能是孤島。 美國現代舞與芭蕾在三十年代興起,六十年代政府藝術補助制度才建立。今天美國的舞蹈文化經過了半世紀的經營。我們不可能跳過累積的過程,要求立竿見影。我們要步步爲營。台灣是我們選擇來安身立命的地方,要有長遠經營的決心和做法。 (陳怡如 採訪整理)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舞蹈〉
伍曼麗──即使台北的表演場所同時開放,與人口仍不成比例
台北得天獨厚,除了擁有兩幢美侖美奐的藝術表演殿堂──國家劇院與國家音樂廳──之外,還有兩處分別可容納兩千多及一千多名觀衆的國父紀念館及社教館等藝文活動場地。表面上看來,台北似乎已提供了一個相當良好的表演藝術環境。然而,台北地區人口稠密,據目前的統計,北市的戶籍人口與臨時流動人口總數至少在五百萬人左右,約是台灣總人口數的四分之一,所以即使以上的表演場所同時開放使用,最多只能容納五千多個觀衆,與實際人口仍不成比例。 每逢藝術季或慶典節日,各表演場所的檔期全告爆滿,表演者與觀衆都深感一席難求。我誠摯地建議主管單位能配合六年國建,在大台北地區再增建數個能容一千人以上座位的中型表演場地,並且酌量地增建小型的實驗劇場,以使得所有喜愛表演藝術的創作者與欣賞者,都能擁有一個更寬廣的活動空間。 此外,我也希望主管官署能寬列經費來補助民間藝文團體,使它們能經常舉辦各類型的音樂、戲劇、舞蹈表演,甚至開放低收入市民免費觀賞。如此,才能普遍性地增進一般大衆對表演藝術的認識與興趣,然後才得以促進精緻表演藝術的推展。 (陳怡如 採訪整理)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舞蹈〉
林秀偉──唯有透過劇場,才能淨化台北人
雖然現有的室内劇場不夠,又缺少戶外劇場──但唯有透過劇場,才能淨化台北人。台北若再失去了表演的環境,會更加縱慾,耽溺於性、暴力、和賭博。人没有高層的發洩精力的方式與較深刻的自我反省,台北就等於是死城。 政治、教育和文化三者的積弊已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媒體對文化的炒作,滿足了觀衆「過癮」的速食心態,卻無法提昇整個大文化環境的品質。 民間的表演團體,必須在空間、時間、和經費的重重困難中艱苦創作。然而,客觀條件下的會計制度與演出制度二者似乎永無交集,使得演出越多、從事越多創作與製作的團體,承擔越大的風險。政府應長期贊助培養具潛力的優秀團體,力求合約的公平性,並訂立建全的評議制度:「審核從嚴,通過後限制從寬。」此外,亦應參照歐美的累積經驗,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稅制,對企業贊助給予文化減免及評估。如果民間團體要一直和公家機構的畢業典禮與開會爭地,那麼這種環境,怎能容納有實驗性、批判性、藝術性的創作呢?設計者與舞台工作者,在短絀的經費與倉促的時間中又怎麼能養成專業能力呢? 但我相信,若一直堅持地做下去,終會有成績的。我們現在正站在一個三岔口上,前面的路通往最好與最壞。希望國内能有藝術保險制度,成立公會保護舞台工作人員,而且企業家,尤其年輕一代的企業家能多肩負起文化責任。藝術是真理,光華久遠方見。 (陳怡如 採訪整理)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舞蹈〉
陳偉誠──應該建立與世界表演藝術齊進的圖書資訊網
表演藝術是台北最溫和的社會運動,它可以中和情感與現象的衝突,使人藉由共鳴的昇華而内省。 近十年來表演藝術的創作與展現往往成爲一種近似大拜拜式的現象,除了讓參與者盡情地滿足個人的表演創作慾之外,並未見作品在質量上的提昇。表演藝術的生態問題千頭萬緒,但其中影響最鉅的是,一個有心長期從事表演藝術工作的團體,如果無法有個可以安心創作與訓練的空間,根本不能談到累積與成長。在人力與場地都必須到處打游擊的混戰下,近十年來小劇場已經很難產生傑出的表演人才。 我們需要更多可靈活運用的空間,現有的都不夠。以法國爲例,政府在巴黎興建公共的排練空間,給從事創作的藝術家,僅收取象徵性的費用。我認爲主事者應有規劃的藍圖,將各表演中心的教室分時段開放供當地無固定工作場地、但達一定水準以上的表演團體使用,使他們能做持續性與累積性的訓練,以培養其特殊風格與氣質。劇場的開發,也不必局限於鏡框式的舞台。表演者與觀衆及社會間也應再做更多面的空間結合,計劃性地成立工作室;舉辦演講,落實中等學校的教育。 我常覺得表演者是最廉價的勞工。台灣既有能力在近十幾年來建立起和世界經濟聯絡的資訊網,創造了經濟的奇蹟,也應該建立與世界表演藝術齊進的圖書資訊網。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全民的文化水準,刺激創作者的自我省思,也能打破台灣表演藝術的地域性而具備世界性的眼界。 (陳怡如 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