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見体劇團《以眼還眼》排練。(MeimageDance 提供)
舞蹈 是時候來找亞洲DNA了!

第2屆 Dance Now Asia 串連4國開啟舞蹈對話

【2024 Dance Now Asia】Connecting Islands

四城共舞

2024/9/27  19:30

2024/9/28  15:00

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

 

臺北大邱雙城之舞

2024/9/28  19:30

2024/9/29  15:00

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匯聚了無數島嶼、語言、文化,長出了多元的身體、藝術與舞蹈風貌,「島嶼」型態讓亞洲的國家各自獨立也各自獨特,卻也因為過往的殖民歷史,在追求西方舞蹈藝術之餘,依然保有自己的文化容貌、內涵與自我。解殖之路漫漫,但隱藏在各島嶼裡的文化能量,依舊是在千禧年後開始逐步修復、重塑;找到自己的身體,也找回身體的聲音。

古蹟轉生 成為台灣舞蹈安身之處

近百年前,臺北市中山堂於1936年完工啟用,時名「臺北市公會堂」;1945年國民政府接管,中山堂成為重要的集會空間,擁有座椅與舞台的「中正廳」成為表演與發表演說的場地,「光復廳」則成為宴請賓客的主要空間。2019年文化部指定中山堂為國定古蹟,建築雖老,依舊是保有80年前的風華與韻味,並始終作為文化場地默默貢獻一己之力,台灣重要的舞蹈家蔡瑞月、林懷民的職涯首演皆發生在此。

中山堂轉型的討論歷時多年,最終決定以「舞蹈中心」作為轉型目標,於去年(2023年)首辦「Dance Now Asia 亞洲舞蹈藝術節」試水溫,今年再度由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院長、Meimage舞團藝術總監何曉玫擔任策展人,於9月27日至29日舉辦「2024 Dance Now Asia」,讓如水一般的舞蹈藝術,持續點亮這座充滿歷史的古蹟建築。

作為10年轉型計畫的起步,何曉玫認為,讓場館藉著舞蹈節來理解與想像舞蹈使用的可能性與需求面是首要目標;其次,再藉著國際型 Festival 的機會納入國際的舞蹈能量,創造交流之餘,也奠定台灣舞蹈中心的廣度與寬度,而 Dance Now Asia 就肩負著如此重責大任。

「亞洲的國家很多,島嶼更多,從文化、宗教、信仰到民族性都很豐富,各自長成獨一無二的樣貌。」隨舞團巡演交流國際多年,何曉玫觀察到亞洲國家就像一塊未開發完全的瑰寶,儘管過往我們的舞蹈教育多是面向西方,但近幾年彼此都有意識地回望己身,試著在西方的身體訓練之外,向內挖掘,探詢亞洲自己的DNA。

《搏筊》排練。(MeimageDance 提供)

找到自己的模樣,發掘亞洲文化的異同

「你看碧娜.鮑許的舞,我們都跳得出來,但亞洲沒有人能編得出來,因為那是屬於他們的文化與模樣。我們沒有辦法模仿西方,只能更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模樣。」

何曉玫的起心動念就從回望亞洲開始,除了自己,更要帶動亞洲國家間彼此認識、發掘此間的相似性與獨特性。前陣子剛結束 Choreo Lab 東南亞編舞實驗室創作導師的工作,何曉玫認識到許多過往相對陌生的亞洲國家的舞者身體、與其承載的文化樣貌,「每個人都在探尋文化在生活之中與自己的關係,以及如何與身體訓練結合,轉化成舞蹈藝術。」儘管都在亞洲,但彼此間不僅身體、文化大為不同,組合起來的面相更是豐富到充滿驚喜。

因此在定義本屆 Dance Now Asia 時,她認為是時候向世界介紹屬於「亞洲」的基因了。策展以「亞洲.跳 Connecting Islands」作為核心主題,以台北為軸心,邀集韓國大邱、日本東京、馬來西亞吉隆坡等4個國家的城市舞團參與,於中正廳演出「臺北大邱雙城之舞」,以及光復廳「四城共舞」Gala匯演,交流彼此的文化語彙,探索島嶼間的異同。在中山堂這樣獨特的場地裡,開啟亞洲舞蹈對話的大門。

以身示範打破框架 展現舞蹈的多元形式

「臺北大邱雙城之舞」定調為兩地的身體歷史,來自韓國的大邱市立舞蹈團將演出作品《大邱的身體》,將原先超過40位舞者的壯闊編制重新改編成適合空間的規模,展現大邱的身體、歷史與城市,以及當代的舞蹈視角。台灣的代表則邀來動見体劇團,由長期耕耘身體創作的導演符宏征編創《以眼還眼》,「台灣的舞蹈發展一直都很蓬勃,不僅跨域成為常態,連帶『舞蹈』的邊界也趨向模糊,因此我想讓代表台灣的作品更趨向『身體』的表演,展現舞蹈的另一個層次。」她強調。《以眼還眼》以仇恨與關愛兩相對立的釋義為引子,探討個人與群體如何回應他者的身體呈現。透過跨領域的碰撞,展現台灣舞蹈發展不斷擴張與進化的潛力。

不同於中正廳的傳統舞台形式,過往作為宴會場地的光復廳是一個獨特的非典型展演空間,表演彈性廣,聚集4個城市舞團創意的Gala匯演就選在此地。承襲暗黑舞蹈「舞踏」的日本「Dance 01」舞團帶來作品《銀の道》,由身兼編舞家與舞者的日本舞踏大師上杉満代(Uesugi Mitsuyo)領銜,透過舞踏對微小事物的身體描摹,與充滿歷史的建築空間展開對話。同樣來自大邱市立舞蹈團的作品《[   ]》,將以雙人共舞演繹關係的各種形式。馬來西亞「JS Choreollective」則由藝術總監黃志雄領軍,帶來編創作品《身體—他們》,以馬來西亞當地的「混合語言」為靈感,呈現東南亞文化與身體的錯綜複雜。台灣則邀來郭爵愷《搏筊》展現本土宗教與內在的連結;鄭子謙、潘佑熏《Straight outta theatre》從B-Boy的身體處境,叩問嘻哈文化。

多元的舞蹈作品展現各種亞洲「DNA」,中山堂作為一個舞蹈中心與亞洲舞蹈發展基地,何曉玫期冀亞洲的舞蹈創作者們一起回望己身,將目光放回鄰近的彼此身上,交換這些年來各自的舞蹈發展與創作思考,也看看那些留在彼此身體、記憶、思考之中,歷史、土地與文化的刻痕,並透過創作轉化成動人的藝術。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4/09/20 ~ 2024/12/20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