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戲劇教育

相關文章 7 篇
  • 國立藝術學院設備精良
    特別企畫 Feature

    考古第一現場

    每到考季,戲劇學校的辦公室電話成了熱線、信箱也被雪片般飛來的信件塞滿,因爲總有許多考生買了簡章還不能放心,頻頻打聽到底「術科」要考些什麼?會不會要求穿西裝打領帶?留怪髮型或淸湯掛麵哪一種容易錄取?太極推手與霹靂舞派不派得上用場?進了考試場上不會臨時要求演哈姆雷特吧? 爲了解決有志劇場「學途」的朋友滿腹疑問,我們特別蒐集了戲劇學校術科的考古題,高職部分如:中華藝術學校戲劇科、國光藝校劇場藝術科、華岡藝校戲劇科;大學部分如: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國立台灣藝術學院戲劇系;硏究所部分如: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硏究所及劇場藝術硏究所。經過整理,大致方向如下: 高中職 中華藝術學校戲劇科 1.即興抽題表演:進入術科考場前五分鐘抽題目,有些是狀態,如被跟蹤、等待、喝醉酒。有些是角色扮演,如推銷員。 2.口白測驗:要求唸一小段散文,或一首詩,也是臨場抽測。 叮嚀:不過,將來戲劇科將和舞蹈科、音樂科合併,稱表演藝術科,術科考試也將改變。校方表示,未來要考些什麼還沒決定,等確定之後簡章辦法會公佈。 國光藝校劇場藝術科 1.素描:當場進行石膏像素描。 2.美工勞作:分爲兩項,一是就學校提供的材料與圖形製作舞台設計成品,二是當場有一個舞台設計成品,考生以文字描寫對它的感受與想像。有點像看圖說話。 叮嚀:第一年考過空間邏輯,但是第二年取消了,往後或許略有變動,但是保持創作、想像、詮釋的大方向就對了。 華岡藝校戲劇科 1.術科筆試:測驗考生抒情、理解、想像的能力,例如當場給

    文字|蔡依雲
    第62期 / 1998年0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專題

    老師,請多多「利用」表演團體!

    《九年一貫》新課程實施後,表演藝術團體成了學校實際施作藝術與人文領域最有助益的資源,學校不應如過去般被動接受藝術活動,而是應該主動建立與表演藝術團體之間溝通的管道,以便能夠獲得更有利的資源配合。

    文字|王凌莉
    第117期 / 2002年09月號
  • 第一屆高等戲劇學院預備班學生聚精會神上課。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高等戲劇學院開設預科 弱勢生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法國學制中的「高等學院」重視實務操作,是各領域菁英的來源。為了落實受教機會均等,促進社會階級流動,法國政府近年來努力拓展高等學院的預備班學生來源,讓社經地位較為弱勢的學生也有機會進入,而法國中部的聖艾堤恩國家戲劇中心暨高等戲劇學院也在今年開設全法第一個戲劇學院預備班,遴選出五位出身較為弱勢的學生,以一年課程與補助經費協助他們踏上未來的戲劇之路。

    文字|羅仕龍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 奧赫諾華學校網站首頁。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嚮往演員這一行 各家學校開門等著你!

    與文學、哲學關係密切的戲劇學科,除了在基礎義務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外,進一步的進修管道也所在多有:除了以理論教學為主的大學戲劇系外,還有培育菁英戲劇人才、競爭相當激烈的國立高等戲劇學院,而私立學校中也包含多所或歷史悠久、或觀念創新的課程,提供有心於演員行業者進修學習。

    文字|謝宜靜
    第247期 / 2013年07月號
  •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的硬體設施非常完善。
    特別企畫 Feature

    拉近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唸戲劇做劇場不像唸普通大學可以「由你玩四年」,當別人在郊遊玩樂時,許多排練、製作會佔用你的課餘時間,因此初入學的新生應及早認識戲劇本身與劇場工作。

    文字|楊莉玲
    第62期 / 1998年02月號
  • 成大藝硏所的「鳳凰樹劇場」,規劃爲小型劇場兼演奏廳、藝廊、戶外劇場,供學生作品及校外團體展演之用。
    特別企畫 Feature

    向頂峰邁進!

    台灣的戲劇硏究所在一九八〇年之後如春筍般冒出,這當然與社會潮流、政府文化政策息息相關,這些學校在幾之內躍上舞台,造就出一番全新的景象。

    文字|秦嘉嫄
    第62期 / 1998年02月號
  • 大專戲劇科系是目前國内劇場表演人才養成的主要教育環境。
    專題

    專業之道,路迢迢

    如何「循序漸進」進行劇場表演人才的養成過程,是從校園到業界都普遍感受到的共同問題。而有心培育下一代表演者的老師們,無論是著重具體技術的外在指點,或是強調自我覺察的内在養成,對於所謂的「專業」表演教育理想,也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不妥協的教學態度。

    文字|安原良
    第116期 / 2002年08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戲劇

    《和合夢》 以沉浸式展演回應酷兒想像

  • 香港

    防疫鬆綁後,表演藝術界終於展現新氣象

  • 戲劇

    想笑就笑吧,走進假的園區來場真實的交流

    《泰雅文創精神劇場》
  • 維也納

    導演米洛.勞7月起接任維也納藝術節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