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胡乃元

相關文章 29 篇
  • 胡乃元(左)與林昭亮
    音樂

    大師歲末聯手 共獻室內樂經典

    近年來,新一輩的年輕台灣小提琴家陸續在國際大賽中嶄露頭角,甚至已在世界各地的音樂舞台打響名聲,成為真正的國際小提琴家,但若提到台灣第一代的國際級小提琴家,相信大家一定會立刻想起林昭亮及胡乃元兩位大師。 兩位大師幼時皆拜師於台灣的「小提琴教母」李淑德門下,在那個國內音樂教育資源尚不充裕的年代,兩位天才兒童在11、12歲通過教育部資優兒童甄試,成為小留學生。1977年,年僅17歲的林昭亮贏得西班牙蘇菲亞皇后小提琴比賽首獎,因此被經紀公司相中,從此成為國際演奏家;1985年,24歲的胡乃元榮獲難度極高的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皇音樂大賽首獎,為首位獲得此大獎的華裔音樂家,並走向國際樂壇。除了在國際大賽成績斐然,兩位大師錄製的唱片都曾獲得企鵝指南三星帶花的最高榮譽,幾乎等同全世界樂迷們對於該曲目的首選錄音。雖然在國際樂壇占有一席之地,但兩位大師仍心心念念著台灣,不僅只是回國演奏,林昭亮近幾年舉辦「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身為藝術總監的他除了帶來世界知名的演奏家來台獻藝,更同時培養年輕音樂家來組成音樂節樂團;胡乃元則是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的音樂總監,集合海內外優秀的台灣音樂家,除了於國家音樂舞台演奏,也深入偏鄉小鎮,推廣古典音樂之美。 就現今的古典音樂文化而言,要在同一場音樂會中見到兩位頂級小提琴獨奏家並非易事,但2022年的最後兩天,樂迷卻能同時獲得兩份驚喜大禮,不僅連續祭出兩場林昭亮及胡乃元兩位國際大師領軍的歲末音樂會,而且內容完全不同,分別是室內樂及樂團音樂會,展現兩種截然不同音樂風貌。 雙小提琴的室內樂曲目並不多,更少有機會在音樂舞台演出,本次室內樂音樂會,精心介紹3部也許大家陌生,卻絕對值得一聽的佳作。匈牙利作曲家羅薩的《雙小提琴奏鳴曲》雖然是20世紀的樂曲,卻不見「現代音樂」的晦澀難懂,反而新鮮有趣,3個樂章充分展現出雙小提琴多樣全能的表現風貌:狂放並具有懷舊色彩、沉思冥想的氛圍,甚至是戲謔活潑的。兩位小提琴大師將偕同鋼琴家王佩瑤,帶來俄國作曲家蕭斯塔可維奇與莫什科夫斯基的作品:蕭斯塔可維奇的《三首雙小提琴與鋼琴小品》是蕭氏改編自其電影配樂的小曲,不見蕭氏大型作品典型的強烈及對比風格,反而展現出其少見的多愁善感、溫馨可愛又平易近人的一面,篇幅短小卻令人意猶未盡。莫什科夫斯基的《雙小提琴與鋼琴組曲》一方

    文字|張偉明
    官網限定報導  2022/12/23
  • Taiwan Connection音樂總監胡乃元(左)與TC音樂家小提琴許軒豪、大提琴黃子維、中提琴蔡弦修演出。

    2022 TC音樂節 隨巨人邁開腳步迎光而行

    2022 TC音樂節將以「向巨人致敬」為題,9月2日起展開北中南三地共9場音樂會演出。睽違近3年,音樂總監胡乃元今年以莫札特與貝多芬為重點作曲家,由TC室內樂團演出與音樂節主題同名的「向巨人致敬」音樂會。在勇源x TC國際室內樂系列,邀集國內外傑出演奏家共6人,規劃「德奧狂野」音樂會,呈現承繼德奧傳統的作曲家其狂野的一面;「沙龍裡的光影」音樂會一窺西方19世紀的音樂沙龍文化。TC也規劃數場推廣活動,與愛樂朋友、學子近距離對話。TC更與鏡好聽共同製作「當我們與世界交響」podcast,談古典音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三套曲目現場演出、周邊活動及podcast,滿足樂迷與Taiwan Connection(TC)的一期一會。

    文字|張震洲
    2022/08/16
  • 北藝大音樂系邀請到旅美小提琴家黃俊文(左二)擔任助理教授,系主任蘇顯達(左一)與李宜錦、薛志璋一同出席記者會迎接這位師資群生力軍。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舞台與教學 「線上」雙接軌

    應臺北藝術大學之邀,旅美小提琴家黃俊文將接下音樂系專任小提琴助理教授一職,而小提琴大師胡乃元也破例將擔任四週的客座講座教授,加上已加入固定師資群的李宜錦及薛志璋,多位縱橫舞台的演奏家將為校園音樂學子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而透過建置線上教學設備,未來也可能跨越時空限制,讓各領域音樂大師線上教學,讓學生不用等到出國留學,也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1/09/07
  • 國家交響樂團邀請旅外返台的三位小提琴家:胡乃元、陳銳與魏靖儀,演出韋瓦第給三把小提琴的協奏曲,圖為記者會現場。
    特別企畫 Feature

    10個現象,回探這一年的台灣表演藝術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

    文字|張瑋珊
    第336期 / 2020年12月號
  • TC音樂節期間,在地音樂家也會到偏鄉學校以音樂與小朋友交流。
    音樂 TC「仲夏.樂」

    連結台灣 連結音樂與快樂

    一年一度的TC音樂節又在暑假期間到來,二○一九的主題定為「仲夏.樂」,由胡乃元發起,召集海內外五十三位音樂家,以「無指揮」的室內樂形式呈現,今年還將挑戰編制更大、更複雜的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與莫札特的嬉遊曲。對胡乃元來說,讓更多人知道音樂之美,是他發起TC音樂節的初衷,於是也安排透過台灣在地音樂家的傳遞,讓偏鄉的孩子也能欣賞音樂。

    文字|李秋玫
    第320期 / 2019年08月號
  • 「布拉姆斯的內心風景」的絃樂六重奏演出,將青年布拉姆斯的美麗與哀愁,詮釋得淋漓盡致。
    音樂

    沒有難懂的音樂,只有不夠精采的演出

    這是一場罕見的絃樂六重奏音樂會,且是單一作曲家的演出。這樣的曲目,在過去能有六成以上的觀眾,都已經算是不錯的,而TC以精采的黃金組合演奏這樣的室內樂曲目,帶給觀眾嚴謹、深度與熱情兼具的演出,將青年布拉姆斯的美麗與哀愁,詮釋得淋漓盡致,打破大家對室內樂無趣、深奧的刻板印象,再次證明只要演出精采,深奧難懂的音樂,一樣可以撼動人心。

    文字|賴家鑫
    第309期 / 2018年09月號
  • Taiwan Connection音樂總監胡乃元
    音樂 暌違四年 “Taiwan Connection”再度復出

    攜手台灣 用音樂結伴而行

    由小提琴家胡乃元與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長嚴長壽發起的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年年邀請海內外傑出台灣音樂家共襄盛舉,從室內樂、絃樂團發展至大型室內樂團,成果豐碩,卻在二○一四年的活動之際宣告暫停。經過四年的沉澱,今年胡乃元帶著TC復出,不但有以「田園」為主題的巡演,也邀來國際名家一同演出,令人期待。

    文字|李秋玫
    第307期 / 2018年07月號
  • TC「復刻.經典—莫札特Vs德弗札克」音樂會演後謝幕。
    演出評論 Review

    想不到才見面,別離又在明天

    過去的十一年來,在演出的可能性上持續的探索與實驗,TC的成就有目共睹。久別重逢,不論TC的表現是一如往昔,還是更有精進,幾乎沒有人會質疑這個樂團的演奏水平。對於樂迷而言,能夠持續聽到TC,從他們的音樂中認識更多的可能性,跟隨著TC體驗各種未知的領域,無疑是最大的幸福與樂趣。然而此番重出江湖,過去之所以沉潛三年的主因,似乎沒有真正的解答

    文字|李永忻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皇冠推出舞蹈夏令營 皇冠舞蹈工作室推出「舞蹈夏令營」,分別硏習芭蕾(由美國的Joseph Levinson指導),現代舞(由香港的彭錦耀及美國的Thomas Warfield指導)及舞蹈風格(紐約大學的敎授Marcia Siegel主講,羅曼菲擔任翻譯),上課時間由7月4日開始,詳情請洽716-8888。 (編輯部) 〔大陸〕 女子交響樂團籌組 爲了迎接一九九五年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大陸將組建中國第一支女子交響樂團,這是日前著名女指揮家鄭小瑛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正式發佈的消息。據她介紹,這個樂團擬在原「愛樂女」室內樂團的基礎上成立,編制暫訂爲一百人。鑒於目前女子管樂人才缺乏,現已委託中央音樂學院有關專家公開招收學員並進行培訓。樂團成立後,還計劃與台、港女指揮家張培玉、葉詠詩及兩地婦女樂團開展交流與合作。  (蕭勇) 北京鋼琴大賽加緊籌備 訂於九月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鋼琴比賽,近日已確定評委會及入圍選手名單,共有十三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評委以及四十七名選手──從二十五個國家(地區)的一百五十四位報名者中篩選出,包括台灣的顏華容和林瑋琪。 (蕭勇) 小澤征爾的出生地 經中日雙方共同査考,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的出生地最近在瀋陽發現。小澤於一九三五年九月一日生於瀋陽,父親是牙科醫生,一九四一年全家返回日本。尋訪自己的出生地,是小澤多年的願望;在深入調査後,現已確認位於瀋陽和平區人民體育場附近的一座建築物是小澤的出生地。目前這裡保存完好,正式掛出「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出生地」的銅牌。小澤及家人於五月上旬應邀到瀋陽,重訪故里,這期間他還指揮瀋陽交響樂團舉辦了音樂會。  (蕭勇) 國際舞蹈院校舞蹈節</st

    文字|本刊編輯部、蕭勇、周凡夫、左伊
    第20期 / 1994年06月號
  • 大提琴家楊文信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與NSO一同留下卅歲的跨年印記

    今年歡慶卅大壽的NSO,策劃了一整個樂季的精采節目,走到歲末年初,活動也來到高潮!擔任本樂季駐團音樂家的大提琴家楊文信,將在「琴韻交響」與「跨新年音樂會」中擔綱演出,帶來精采的協奏曲。而除了楊文信,在「跨新年音樂會」的兩日演出中,還有鋼琴家陳郁秀與小提琴家胡乃元的參與,精湛表演令人期待!

    文字|李秋玫
    第288期 / 2016年1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焦點

    爲下世紀流傳美好聲音

    除了一系列音樂會演出,錄音也是胡乃元現階段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當音樂家越久,越淸楚即便窮盡一生,也不可能拉盡世間樂曲。因爲,古典音樂曲目旣深且廣,一人之力斷無法完成。因此,這幾年無論是音樂會或是錄音,都盡量專注在自己有興趣的音樂。」胡乃元說。 在最新一張The Bygone Era的專輯中,胡乃元共演奏了理査.史特勞斯和康果爾德(Wolfgang Erich Korngold)的多首作品。橫跨二個世紀的理査.史特勞斯,從十九世紀宮廷時代以伯爵、貴婦人贊助音樂,走到二十世紀初德、奧皇帝大力推動音樂的輝煌時代,但旋即又碰上一、二次世界大戰,其經歷以現代人觀之,實在難以想像,反映在作品上自然豐富而多變。尤其是他在一九四九年去世前寫的四首爲聲樂和樂團的作品,美得令人不敢相信這是歷經二次大戰後寫出的作品。對多數國人而言十分陌生的康果爾德是維也納人,可說是史氏的下一代,此次胡乃原以二人作品爲專輯內容,用意在於將相差一世代的音樂配合,呈現出世代交替感。特別是康果爾德和理査.史特勞斯都碰到同樣的問題──二十世紀開始出現大量現代音樂後,二人均被歸爲保守派音樂,直到數十年後,才以其雄厚實力再度得到大家認同。 提起理査.史特勞斯,國人大多並不陌生,不過,熟悉的可能都是大編制的交響曲或歌劇,如《唐璜》、《玫瑰騎士》等,此專輯收錄的則是國人較不熟悉的降E大調小提琴奏鳴曲和五首藝術歌曲。胡乃元表示,以往在學校即接觸過理査.史特勞斯的作品,但沒留下太深印象,只覺得史氏作品非常激烈。直到幾年前在紐約觀賞《玫瑰騎士》演出,讓胡乃元有另一層領悟。「當時,我才發現,史氏寫給聲樂的和樂團的並不相同,他太太是個女高音,很多最好的音樂理所當然的都寫給了他太太。也讓我回想起他的小奏鳴曲。小奏鳴曲是史氏比較早期的作品,但隱約可以聽到日後《唐璜》及一些歌劇的來源。才明白原來他的小奏鳴曲也有二個不同層次。特別是鋼琴部分,可以代表整個大型的樂團,技巧相當艱難,小提琴部分則是比較接近聲樂的音樂。」 那次的歌劇經驗,不但讓胡乃元重拾小奏鳴曲,且一直想找機會錄音,更開啓胡乃元一探史氏其他藝術歌曲的興趣。這一探,才發現史氏寫的許多藝術歌曲都很美,短短的幾分鐘,就能將豐富的情感表達其中,初聽時可能覺得平凡,但每聽一次就會有不同的領會,是十分奇妙的聆聽經驗。但如何將聲

    文字|錢麗安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春節序曲—劉炬與長榮交響樂團 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

    記得某前輩評論表演有時寬、嚴不一。我問他原因,他回答:「最基本我要看到演出者的誠意。」這句話很有啟示性,是我經常反思的事。台灣很多中、小形團體,稍縱即逝者有之、大雜膾者有之,但「精神」卻非文宣所能標榜,需要時間驗證。就這個標準,胡乃元和陳志昇常帶給我這樣幾近恆久的真誠印象。 胡乃元是我前輩,從大學聽他演奏到現在,始終維持同樣樸素而純粹的追求精神。總是聽到他在音樂上有什麼新體驗、新探索。在許多同輩已經原地踏步時,胡乃元依然專注於新嚐試。最近返台組織「Taiwan Connection絃樂團」,攤開其創建藍圖,依然是不帶一絲雜質的藝術實踐。 陳志昇是我後輩,台灣大學生物化學博士生,一頭栽進中樂,組織「小巨人絲竹樂團」(編按:此次主辦「春節序曲劉炬與長榮交響樂團」音樂會)。他對中樂的理念、品味、實踐做法,堪稱一流。在他手下,民樂成為豐富、多變而充滿新精神的新藝術。是他,讓我把當年「國樂已死」的宣言拿出來燒掉。 這一西一東,一老一小,同樣有追求藝術的純粹、接近頑固的韌性,雖然市場上屬於小眾,但是近悅遠來,我樂意在此為他們做保,招些知心客。 文字|楊忠衡 音樂時代出版社總編輯

    文字|楊忠衡
    第180期 / 2007年12月號
  • 胡乃元創辦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進入第四年,終於成立了自己的樂團。
    音樂新訊 2007 Taiwan Connection 音樂節

    成立自己的樂團 胡乃元找到「想要的聲音」

    「我們從零開始到成立自己的樂團,一步一步走得不算快速,卻更接近我們想要的聲音。」比利時伊利莎白皇后小提琴大賽首獎小提琴家胡乃元,與亞都麗緻大飯店總裁嚴長壽兩人一手催生創立的音樂組織Taiwan Connection,今年已進入第四年。經過四年的努力,音樂總監胡乃元心有所感地宣佈︰「Taiwan Connection 有自己的專屬樂團了」 「2007 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除了有二十二人編制的TC絃樂團首度亮相外,更邀請國內外樂壇的優秀獨奏家,如︰國台交首席薛志璋(也是TC樂團的首席),還有國際鋼琴家Robert Levin和他的妻子、傑出鋼琴家莊雅斐,由指揮家鄭明勳指定擔任韓國漢城首爾愛樂中提琴首席的黃鴻偉,旅居加拿大Borealis絃樂四重奏的大提琴家陳世霖,以及TC樂迷熟悉的中提琴家李捷琦。今年新加入的小提琴家林佳妃、大提琴家歐陽伶宜等,也都將在今年的音樂節一展身手。巡演的兩套曲目中,包含的內容從巴赫《布蘭登堡協奏曲第三號》、孟德爾頌的《鋼琴小提琴協奏曲》,到柴科夫斯基寫給絃樂團的《C大調小夜曲》等,以優美的音樂為主題,讓樂迷細細品嚐!(李秋玫)

    文字|李秋玫
    第180期 / 2007年1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TC十周年「神之狂舞」─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

    這三場音樂會,要推薦一個,還真有點難 ! 各有各的曲目特色,如果票價能負擔,建議三場都不要錯過 ! 只是這對一般大眾應該也有點難。 歷經十一月歐陸樂團輪番抵台的盛況,現在整座台灣島應該都還沉醉在這些標榜純正血統的西方樂團所帶來的精采樂音吧!但,接下來呢?十二月是否還有更為優秀的團隊來台演出?看看上個月,從匈牙利國家廣播、德國柏林愛樂到英國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這一字排開多優秀啊、多讓人垂涎啊!這樣的陣容是否讓您興起將之一網打盡的念頭呢?大家普遍存在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迷思,就連我也不例外。直到二○一一年聽了由胡乃元領軍的TC室內樂團演出貝多芬《命運》後,我完全改觀了。那天,當台上努力演出揮灑著汗水時,我竟也在台下掉下淚來。 TC室內樂團是由一群分散國內外的優秀台灣音樂家集結而成,他們今年十歲了。二○一三將繼續貝多芬之旅演出《第七號交響曲》,以及莫札特《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並以韋伯歌劇《魔彈射手》序曲開場,誠意十足,值得期待! 所以十二月得縮衣節食嗎?不該,應該要去聽TC!

    文字|張堯
    第252期 / 2013年12月號
  • 胡乃元與TC成員排練。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燃發熱情 啟動音樂的播種工程

    從二○○四年十二月啟動「Taiwan Connection」,小提琴家胡乃元年年如候鳥返鄉,帶著台灣的音樂家,給觀眾一場又一場精采的音樂會。一切的初衷,就是希望鼓動音樂家的熱情,傳達給觀眾無限感動。沒有指揮的樂團,音樂家從被動轉為主動,演奏曲目也愈來愈有挑戰性,胡乃元期待的「TC」,不是每年年終才盛開的美麗花朵,而是一項播種的工程,十年,只是一個起步,試想建構一種可傳承的精神。

    文字|林采韻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 小提琴家胡乃元
    企畫特輯 Special

    TSO新樂季 「在地經營,讓世界都看見」

    在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新樂季開始前,與北市交團長黃維明進行面對面專訪,談到北市交新樂季的製作,黃維明迫不及待地要向樂迷預告令人耳目一新的歌劇與音樂會製作。擔任團長三年以來,黃維明對樂團有十足的信心,對北市交,他的經營理念就是:「在地經營,國際接軌,讓世界都看見」!

    文字|鄭逸伸
    第236期 / 2012年08月號
  • 旅美小提琴家胡乃元以對台灣的關愛之心,號召創立了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
    藝術節新訊 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

    演出貝多芬《命運》 扎根在地音樂情

    一個信念,究竟能夠成就多少事業?本著對音樂和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愛,在旅美小提琴家胡乃元的號召下,創立於二○○四年的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簡稱TC),至今已邁入第八年。歷年來,這些有志一同的樂手們踏遍台灣十餘個縣市,從個人、團體到結合海外的力量,在各地演藝廳演出外,更舉辦講座並且作大師班的教學嘉惠學子。多年經營下來,TC所代表的不僅是一個優質的品牌,也已是台灣音樂家們凝聚的力量和依歸。 去年,TC以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讓觀眾留下極高的評價,這些平日在各個交響樂團服務的菁英們一到TC之後的表現簡直脫胎換骨。連指揮呂紹嘉都大為驚豔,並且邀請TC與NSO合作,預計在樂季中所設計的「貝多芬系列」中演出。 今年的TC延續貝多芬的熱潮,推出氣勢磅礡的第五號交響曲《命運》,並且挑戰荀貝格早期浪漫派傾向的《昇華之夜》及莫札特歌劇《唐.喬望尼》序曲。而除了胡乃元及固定班底薛志璋和李捷琦等人外,室內樂獨奏家更邀請了大提琴家楊文信,還有高炳坤(Victor Coo)及鋼琴家麥可.安德斯(Michael Endres)等。在各個爭奇鬥豔的百年慶典中,TC不以絢爛的火花吸引注意力,而是深耕文化、與在地情感連結,這一步一腳印的努力值得給予掌聲。

    文字|李秋玫
    第227期 / 2011年11月號
  • 胡乃元以室內樂爲主軸,邀請大提琴家托瑪斯和中提琴家紐鮑爾來台共同演出二場室內樂,並分別與N.S.O演出協奏曲。
    焦點

    室內音樂的實驗劇場之旅

    在「胡乃元以樂會友」系列之中,從與大型交響樂團協奏,到小編制的三人室內樂形式,可一窺音樂展現的多種風貌。其中,二場室內樂地點選在實驗劇場,而非大家所熟悉的演奏廳。

    文字|錢麗安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 擁有「台灣小提琴音樂之母」美名的李淑德,不僅調教出多位頂尖小提琴家,教過的學生,至少有著上千位!
    藝號人物 People

    李淑德 自由不拘的八十人生

    提起「李淑德」,就想到她的封號「台灣小提琴音樂之母」,多年來調教出多位頂尖小提琴家包括林昭亮、胡乃元、蘇顯達等,教過的提琴學生超過上千人。學生眾口一致地說她教學嚴格很「兇」,但也記得她用遊戲引領學生學習的創意方法。今年九月,李淑德就要度過八十大壽,不同世代的學生將齊聚一堂,以音樂會形式為這位令人永生難忘的老師歡喜慶生!

    文字|李秋玫
    第201期 / 2009年09月號
  • 鋼琴家黃海倫
    即將上場 Preview 2008 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

    不用主題包裝 誠懇用音樂說話

    不特別以任何主題作為宣傳的工具,胡乃元表示:今年的「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所希望呈現的,就是以音樂向觀眾道出內心想說的話。這是最純粹的方式,也是團員們一直以來的想法。的確,從所安排的曲目看來,完全沒有標題可循。然而,這並不代表著簡單與輕率,而是經過細心安排的菜單。

    文字|李秋玫
    第192期 / 2008年12月號
12下一頁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戲劇

    《和合夢》 以沉浸式展演回應酷兒想像

  • 舞蹈

    離開殿堂,由你自己發現耀眼

    2023艋舺國際舞蹈節
  • 其他

    輕鬆投件拿10萬! 廣藝「雲舞台獎」盼成為表演藝術線上化推手

  • 看戲不忘電影

    速寫賴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