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黃瑞豐

相關文章 7 篇
  • 由林承光(前)、謝建國(左)及董立中(右)所組成的「Old Singer」。
    特別企畫 Feature

    尋找台灣爵士樂

    爵士樂的誕生,就是一種混血。 一個多世紀前,美國紐澳良的非裔美國人,將藍調與Ragtime揉合歐洲的軍樂發展而來。這輕鬆自由的樂種受人喜愛,迅速地從社區逐漸傳遞到世界各地,在南美、在中東、在亞洲,甚至回傳到歐洲⋯⋯美式的自由一路收放,吸納了當地風土民情,說出新的音樂語彙。相似的路途,爵士樂旅行到台灣,經過樂手們的接力、傳承、創作、推廣,成為今天的模樣。在樂迷們享受即興搖擺之際,是否想過這一來一往間,有多少成分是所謂的原汁原味?或者說,我們創造了多少本土的風味? 事實上,在台灣,爵士樂的行家不少,在唱片、廣播、明星乃至於各地的爵士樂節推波助瀾下,每年更吸引了新的樂迷跨入這個領域。多年來,國際巨星來台每每掀起活動的高潮,刺激了觀眾的視聽神經,然而這一來一去,究竟為台灣留下了多少養分?而今適逢疫情,阻絕了外來的喧嘩,才驚覺台灣樂手的能量已然豐沛,說著更熟悉的語言。這次,讓我們一起從「爵士在台灣」到「台灣的爵士」,尋找屬於自己的聲音。

    文字|本刊編輯部、李時安
    第340期 / 2021年07月號
  • 菲律賓樂手在台灣 1968 年錄唱片,唱片名為:台灣民謠演奏集:平原風情。
    特別企畫 Feature

    探尋爵士樂手在台灣的百年足跡

    爵士樂手的定義經常眾說紛紜,諸如有人認為應該以爵士樂手所具備的能力、知識及曲目為標準;也有人說,靠爵士音樂演奏吃飯的人才能叫做爵士樂手;更有人認為,演奏現代爵士樂、具藝術性並且具有創作能力的人,才能叫爵士樂手。然而,如同「爵士樂」的意義與內容,會隨著時代與場域變化,「爵士樂手」(Jazz Musician)也是如此。

    文字|楊曉恩
    第340期 / 2021年07月號
  • 黃瑞豐 17 歲那年在澎湖出道時,穿著西裝在相館的留影。
    少年往事

    阮只是一個愛挵鼓、彈吉他的戇囡仔——鼓王黃瑞豐的年少回憶

    2020年第31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頒給黃瑞豐,8位鼓手同台演出「登峰造『擊』」,向這位縱橫音樂界50餘載的前輩致敬。誠如獎項引言人、歌手姜育恆所言:「黃瑞豐是鼓手界的天才、音樂界的長青樹、唱片界的神級人物。」 黃瑞豐錄音過的曲子超過10萬首,《一樣的月光》、《愛拼才會贏》、《酒後的心聲》、《明天會更好》等金曲,都有他的鼓聲相伴,我們可以誇張說:黃瑞豐的鼓聲,幾乎每一個台灣人都聽過。 黃瑞豐,這位沒有喝過洋墨水的樂師,憑著眼觀、耳聽的能力,和對音樂堅定不移的愛,譜出半世紀的音樂人生。他在致謝詞中提到,8歲那年,父親給他一把吉他,並和母親誇讚「這孩子淡薄有天分」。黃瑞豐感念音樂的天分得自於讓他去學吉他的父母。是的,「台灣鼓王」黃瑞豐的少年往事,不是從一雙鼓棒開始,而是一把吉他。

    文字|吳垠慧
    第340期 / 2021年07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即將上場

    一九九七 IBM慈善音樂會關懷不要留白

    台灣IBM公司在十二月八日籌劃了一場「關懷不要留白」──一九九七IBM慈善音樂會;這是台灣IBM公司持續八年,以企業之姿回饋社會所主辦的音樂藝術活動。而今年除了台灣IBM公司外,尚有陳張秀蘭女士文敎基金會之協助。本次音樂會門票收入,將悉數捐贈聯合勸募協會、中華民國黏多醣症協會及兒童福利聯盟。 此次音樂會將由約翰.樊德生(John Van Deursen)指揮,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演出,包括有小提琴家蘇顯達、吉他羅貝多,及爵士鼓手黃瑞豐等;演出的曲目從台灣民謠組曲到葛蘭米勒組曲(Glenn Miller Medle),從屋頂上的提琴手到Sing Sing Sing,有鄧麗君的懷念組曲,也有Oye Como Va。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60期 / 1997年12月號
  • 爵士鼓演奏家黃瑞豐。
    企畫特輯 Special 二胡+爵士鼓+薩克斯風

    NCO團慶音樂會 流行金曲打開新「耳」界

    以另類的方式詮釋流行音樂是國樂團近年來的嘗試,也是樂迷們喜愛的模式之一。為慶祝今年的團慶,樂團特地以「金曲夜未眠」為節目名稱,邀請規劃了整場的流行金曲。在指揮蘇文慶的策劃與領軍下,除演奏經典國樂創作之外,還特別邀請知名的二胡演奏家溫金龍、薩克斯風演奏家顏慶賢,以及與樂團合作多次的爵士鼓演奏家黃瑞豐共同合作,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出,將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文字|本刊編輯部、臺灣國家國樂團
    第226期 / 2011年10月號
  • 絲竹空爵士樂團
    企畫特輯 Special

    在城市中,要為你的靈魂喝采!

    即將在四月底登場的Bravo喝采音樂節,聚集了十組台灣優秀音樂人,以爵士、探戈、巴西街頭、新客家、古典跨界等不同樂風,吹拂春暖時節的午后及夜晚,讓潛居於城市的靈魂,自在優遊於世界音樂中,為自己也為台上的演奏家們大聲喝采。

    文字|鄭逸伸、Bravo台北都會音樂電台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 黃瑞豐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雷夫.彼得森╳黃瑞豐

    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將在八月廿九日傍晚,由藝文廣場上的戶外演出揭開序幕,在這個熱鬧的盛會中,將有台灣與國際爵士菁英輪番上陣,令人矚目的是,「台灣鼓王」黃瑞豐與「美國鬼才鼓王」雷夫.彼得森也將分別上場,鼓王對鼓王,會有什麼精采火花令人期待!而在親臨現場領受兩人「鼓功」之前,本刊特地設計問題訪問黃瑞豐與雷夫.彼得森,讓兩位鼓王先在紙上交流!

    文字|李秋玫
    第200期 / 2009年08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