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戲劇
-
藝@書
寫一封「華文戲劇」的邀請函
無論在劇場實踐或研究理論上,「華文戲劇」仍處於建構的進行式。研究「華文戲劇」須具備龐雜多元的知識系統,對多國地域社會與文化史的基本涉略;且即便熟讀萬卷書,若無法長時間持續觀察與田調,實難深入其境。「華文戲劇」在台灣的研究者並不多,《當代華文戲劇漫談》成為一封邀請函,從作者的觀察與體會出發,藉此廣邀更多有志者進入多元的華文戲劇歷史與視野。
-
新藝見/新銳藝評
是的,華文戲劇已經一百年
華文戲劇的第一次正式演出,形式上,已經很先進地使用了「扮裝」。 內容上,則是緊抓時代潮流,直接翻譯改編當時的暢銷小說和歌劇。 至於台灣的現代劇場發展,更是經常和「時事」與「時尚」結合在一起。 若要問,華文的現代劇場歷史有多久?答案是:到今年,剛好一百年。 相較於中國大陸大量的研討會和展演活動,台灣可以思索的是什麼呢?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兩岸三地當代表演藝術研討會紀實
誰在「消費」表演藝術!
在面對「消費時代」下,兩岸三地的劇場界近年來都起了非常大的變化,除了有各種不同的戲劇形式興起之外,在演員表現、導演創作、經費成本、宣傳造勢等,各種劇場基本的結構也都產生了大幅的改變。而表演藝術工作者在面對這樣的一個劇烈變動的環境時,應該要如何自處?是要臣服於「消費時代、觀眾至上」的巨獸之下,還是要學唐吉柯德,拖著夢想之矛,與其戰鬥?
-
里程碑
活著,是為了什麼?
郭寶崑的生命,不但可被視為一篇新加坡戲劇史; 他行遍兩岸三地的足跡,其實為華文世界的戲劇交流,踏出拓荒的第一步。 不論台灣、香港還是大陸的劇場工作者,在郭寶崑面前都會感到慚愧, 因為郭寶崑不但是帶頭挖掘, 也是少數唯一積極尋找亞洲性格主體性的藝術工作者。
-
回想與回響 Echo
備忘圖象的沉澱
如果我們對華文戲劇節的期待不止於一場嘉年華式的大拜拜,如何才能凝聚力量,將演出成果刺激學術上的精進,同時反過來以學術的探討對演出的品質產生正面的影響, 恐怕是戲劇節落幕之後更重要的智慧沉澱了。
-
專欄 Columns
孤兒情結與邊緣意象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副刊編輯余林在評郭寶崑的劇作時,特別捻出「邊緣人」的心態作爲郭作的特色。郭寶崑也自稱爲「文化孤兒」。台灣曾經被「祖國」所拋棄,所割捨,不怪有「孤兒情節」;新加坡的華人是自願離棄唐山,投奔一個新的「樂園」,怎會也有「孤兒情節」?
-
焦點
關於杜國威「春天」的一、二事
香港話劇團在演出《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時,杜國威人正在紐約進修,他收到一份傳眞吿知《春》劇在香港備受好評,他深受震驚。
-
焦點
現實人生的真善美
在華人的戲劇創作中,劇作家可說是稀有動物,好的劇作家更是鳳毛麟角;但九三年的香港卻出現了第一位全職編劇家──杜國威。杜國威的作品橫跨舞台、電影、電視,甚至還自己成立製作公司,作品不僅屢獲亞洲地區各大獎項的靑睞,更備受觀衆喜愛。此次在他作品即將登台之際,本刊將特別針對杜國威的一系列創作作品做一深入介紹。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加坡的戲劇之路
在本世紀八〇年代以前,新加坡的戲劇仍可謂是泛政治或泛中國化的。嗣後,隨著國際化政策的脚步,英語源流的戲劇活動蓬勃開展,爲九〇年代的新加坡戲劇開啓本土化而實驗性質濃烈的創作空間。
-
交流道
「當代華文戲劇創作國際研討會」的花與果
這次會議提示了華文劇作的共同問題──方言、戲劇語言、懂與不懂,以及各地華文戲劇發展現況──大陸的「課本劇」、澳門的「老人劇場」、深圳希望出現「雜種劇場」‥如果說,這些討論如繁花綻放;那麼,成立「世界華文戲劇硏究學會」就是期待茁壯的果。
-
專欄 Columns
尋根的當代華文戲劇
根是不是只能以土地作爲象徵?原鄕的意義可能由土地延伸到文化,由自身所延伸的理想,有時亦可與土地或文化同値。
-
專欄 Columns
當代華文戲劇的交流年
大陸和港、台三地的當代戲劇,本來是各自爲政的,如今有了交流,在同一語言和文化背景下,今後的相互影響恐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