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錦
-
焦點專題(二) Focus
回到人類純粹情感 時空距離不再遙遠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十一月把柴科夫斯基的《尤金.奧涅金》首次搬上台灣舞台,將寫下台灣歌劇演出史重要的一頁。這次製作由指揮多蒙寇斯.黑亞、導演馬克.亞當與舞台設計蔡秀錦合作呈現,主要歌者皆一時之選,如飾塔提雅娜的依格娜托維琪,與飾演奧涅金的莫爾納等。導演亞當認為,此劇描述人們的日常需求、命運與夢想,並竭力探究於人性最原始純粹的情感,所以儘管《尤金.奧涅金》背景時空距離台灣樂迷相當遙遠,但他仍信心滿滿,因為情感與音樂是所有人類的共通語言。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她把我們推到邊緣,面對深淵
在專業舞台設計師眼中,碧娜.鮑許的舞台,違背了舞作大多要求舞台空曠的原則,地面崎嶇,而且充滿各種現實中的物件,但絕非無意義的存在,充滿了符號,但意義要觀眾自己去尋找。舞台本身存在邊界,鮑許充滿障礙的空間,不只對觀者的視覺感產生壓迫侷促,也讓舞者窒礙難行,她透過身體的撞擊,讓觀者重新在安全、除菌的黑盒子裡,看見框架、體制。
-
歌劇
地獄也可以是天堂
台北市交和德國德特蒙劇院合作演出的版本,在舞台、編舞、導演各方面均呈現出大膽的創意,延伸、豐富了原作的戲劇肌理,也爲原音樂帶來新感受,有如樂席和舞台以聽覺和視覺同步「演奏」、分別「詮釋」出一個完整的葛路克,可以說是二十年來西方導演爲傳統歌劇注入現代思維這一潮流的精采範例。
-
台前幕後
中德共創新歌劇
台北音樂季登場的歌劇《奧菲歐與尤里迪妾》,是一次中德藝術的交流實驗,由德特蒙歌劇團和台北市交響樂團共同合作。舞蹈的部分由旅德多年的林美虹編舞,中德舞者同台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代舞台設計在台灣
舞台設計的發展是和整體劇場藝術環境同步前進的,台灣目前表演藝術的環境較諸二、三十年前,雖然在硬體設備及器材方面有長足的進步,但在一切講求速成、省錢的前題下,相對地在制度的完善及藝術水準的提升上就遭遇難以突破的瓶頸。
-
音樂
愛的救贖
當晚的歌者可說都是一時之選,水準非常均衡,其中擔任主角「荷蘭人」的瑞士男中音慕夫(Alfred Muff)更是讓人印象深刻。陳秋盛的指揮留給歌者充分發揮的空間,在音量上也不會壓迫歌者。此次演出,中場沒有休息,三幕之間全以間奏帶過,一氣呵成,張力掌握的很好,完全沒有給人疲憊的感覺。蔡秀錦的舞台設計生動活潑,營造了足夠的氣氛。
-
音樂
歌劇新視聽時代 從導演的手法看《阿依達》
在國外,欣賞歌劇演出早已從聽歌劇跨入有視聽享受的看歌劇了。唱得好應該是「基本配備」,眞正該欣賞的是指揮、導演與視覺設計上的「新意」。這次《阿依達》第二次在國家劇院演出,我們該關心一下:與前一次製作不同之處?詮釋手法可有新意?主事者在歌劇製作能力上是否較前次精進些?
-
台前幕後
舞台設計作品的生命流程 《卡門》倖免焚化;《頑童驚夢》長一歲
在啓幕的第一眼,觀衆會心期待;在落幕的最後一眼,舞台設計的佈景成爲承載劇情歌樂的烙印。觀衆看不到的是,啓幕前的構思和製作,換幕換景的操作,落幕後的處理。藉由《卡門》與《頑童驚夢》兩種不同形態的演出,蔡秀錦揭示舞台設計作品的生命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