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舞團《不.在場》
無論如何,《不.在場》是個在旅館這個特殊空間當中展開的舞蹈作品,空間與裝置藝術調度了觀眾與舞蹈之間的關係,在觀眾與舞者之間的,「觸摸可能」的緊張關係之下,創造出一個更具有延展性,不同以往舞蹈的觀看方法。
無論如何,《不.在場》是個在旅館這個特殊空間當中展開的舞蹈作品,空間與裝置藝術調度了觀眾與舞蹈之間的關係,在觀眾與舞者之間的,「觸摸可能」的緊張關係之下,創造出一個更具有延展性,不同以往舞蹈的觀看方法。
稻草人舞團新作《Milky》,從日本作家宮澤賢治的小說《銀河鐵道之夜》發想,在台南舊火車站的歷史場景中,上演宇宙銀河的諸般場景,舞者不扮演書中角色,而是如同星球、光等等的存在,在舊火車站的三處空間起舞,讓觀眾串起空間記憶,也馳騁遼闊星河。
以「剪影」概念為命題,稻草人舞團的兩位新生代編舞者左涵潔、蘇鈺婷各自從文學作品發想舞碼。左涵潔《女流》從法國女作家柯蕾特的《秀場後台》出發,以各種面向刻劃女人們的大膽嘗試與挑戰。蘇鈺婷《小心輕放》以胡晴舫《濫情者》及卡謬《異鄉人》為靈感,描述個體在制度下被迫成為道德規範裡的棋子的無助與無奈。
在台南耕耘現代舞創作有成的稻草人舞團,於去年開始策畫年輕編舞者發表平台「稻草人舞團創作獨白系列」,今年二度舉辦,由曾獲羅曼菲獎助金赴法國創作表演的資深團員左涵潔與新生代舞者蘇鈺婷,以「公寓」(the Apartment)為題,串聯發表《那些曾經一起的生活》、《平行公寓》。 左涵潔的《那些曾經一起的生活》描述一屋四房不同居住者的生活,呈現不同型態的同居關係。人際不同的距離安全距離、沒有距離,或是無聲的壓迫式距離是主要的動作元素,隨距離開展出親近或疏遠的同居關係,交錯四個不同的時空,讓觀眾潛進房間窺看不同的生命故事。蘇鈺婷的〈平行公寓〉則將公寓比擬為記憶存放的空間。房間中的物件象徵記憶的斷片,牆與牆之間,意味著看似斷裂的記憶潛在的關聯。她認為,「銘記不代表永恆存在;遺忘不表示沒有發生」,在不同的房間裡,記得與忘記同步演出,反映人類情感和思維的複雜景觀。 舞團藝術總監羅文瑾說,「年輕創作不是『經驗不足』,而是『無所畏懼』,給年輕人發揮的空間與舞台,他們會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出來!」在前輩稻草人的扶持下,新一代的稻草人能否帶來無懼的嶄新作品?值得觀眾期待。(鄒欣寧)
稻草人舞團的「足In肢體介入特殊空間」系列,顧名思義,足In既有人與空間對話、互動的意涵,也暗嵌了足印踏過所留下的時間與記憶。至今足In系列已於台南加力畫廊、另類藝文空間「豆油間」、安平樹屋等地舉行,稻草人舞團介入其間的展演,或可作為表演藝術與府城諸多古蹟、老建築相遇時的參照案例。
在藝術資源相對欠缺的台南,稻草人現代舞團藝術總監、編舞家羅文瑾,如同矗立田中、風雨不歇的稻草人,克服重重難關,讓南台灣的現代舞也跳得有聲有色,她說:「台南機會少競爭也少,所以我想給畢業的學生舞者更多的機會,讓台南的舞蹈環境可以更好,讓她們可以回來跳舞。」
《鑰匙 人》是台灣少數舞蹈劇場風格中令人眼睛一亮的作品。此作由藝術總監羅文瑾編舞,作品闡述一個外表看似正常平凡的家庭,藉由一位蒙面神秘客烘托出錯綜複雜的家庭內幕,而手持鑰匙的謎樣女子是誰?在全劇中並無答案,觀眾可自我解讀。全劇雖無口白,但戲劇結構嚴謹,動作切入主題;虛實之間交織出一場內心爭戰、肢體饗宴!
稻草人舞團最新作品《鑰匙 人.The Keyman》說的是人類內心潛藏的各種負面感受,展現現代人類內心痛苦和矛盾。藝術總監羅文瑾,透過生活中觀察人、事、物細節,決定以家庭為概念出發,不同於純肢體的舞蹈表演,也不如戲劇那般設定故事的發展細節,舞者將以肢體傳達情緒,盡可能用動作引導表情,使用人們生活中的小舉動,發展出一連串的舞蹈動作。
謎樣的安徒生,是創作的入口,編舞家周書毅與羅文瑾透過安徒生童話、信札、日記等素材,從書信中讀到了現實人生,夢與孤獨,自我與存在。
鴻鴻 本月我要看 稻草人舞團《月亮上的人安徒生》 河床劇團《百夜之夢》 在台灣值得矚目的新生代編舞家當中,非出自雲門譜系的周書毅,漸漸累積出醒目成績。他一方面以兼具冷峻喜感與神經質的個人動作,發展出戲劇感的詩意,一方面則擅長將即興動作累積成自足的運轉宇宙,令人目不暇給。周書毅遊走於各獨立舞團之間發表作品,他共同參與的驫舞劇場甫獲台新年度大獎,這個月他和稻草人舞團藝術總監羅文瑾共同創作的《月亮上的人─安徒生》又要登場。安徒生的日記與創作中並陳的那種夢般瘋狂、同時又現實質感強烈的童話氣質,應該可以讓周書毅大展所長。 「河床」也是最善於製造劇場夢境的劇團,他們去年在亞維儂OFF藝術節大受歡迎,今年再度進軍亞維儂的新作即將在本月首演,值得一窺。導演郭文泰往往以內在體驗結合台灣文化元素,創造純粹、完整的獨特美感,《百夜之夢》企圖宏大,不讓《夢十夜》專美於前,可以期待一次精采的劇場歷險。 楊忠衡 本月我要看 唐美雲歌仔戲團《黃虎印》 河洛歌仔戲團《風起雲湧鄭成功》 很難比較「唐美雲」和「河洛」兩個歌仔戲團,一個創意不羈、一個精緻細膩。但這兩團的新戲,向來讓我深深喜愛。這個月,兩團不約而同推出以台灣歷史為題材的新戲,真有好戲拼台的精采。 唐美雲從創團仿「歌劇魅影」的《梨園天神》,到去年異想天開的《錯魂記》,每部戲總帶來不同程度的驚奇。當然,「驚奇」未必讓人一定折服,唐美雲歌仔戲過人之處,在於整體表現等於一部富麗堂皇的音樂劇。例如《錯魂記》使用的音樂概念已不遜華格納的無限旋律,音樂、舞蹈、身段融匯成緊密的綜合舞台表演。這次《黃虎印》除了題材和卡司驚人外,據說要加入「節奏電子音樂」、還要邀朱陸豪、潘麗麗、吳念真、羅北安、朱德剛多人跨界演出;嗯,聽起來真是頂冒險的。不過,不闖虎穴,焉得虎子,效果如何,且台上見真章。 「河洛
「左」派份子的成員沒有專業舞團的資源,能在南部成軍已屬不易,她們都年輕且有熱忱、肯努力,値得鼓勵。況且此次演出才僅是第二年,假以時日希望能持續而累積出更好的成果。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