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代
-
戲劇
走調的巴赫賦格律
在《李》劇的劇中人物每一個都是從七○年代各個名人姓名拼貼成為像外星人的角色,這種虛擬化的戲仿已經為我們取代了實在的人物,而導演通過要說的故事,真正想傳達的是這個世界的混亂造成相互糾纏,每一個角色都發生一些瘋狂、垃圾、無知或道德墮落等等的行為,因此我們想問的是:他所謂常民故事中的台灣七○年代社會到底是什麼樣子?
-
特別企畫 Feature 跟著《李小龍的阿砸一聲》穿越時光隧道
台灣神話七○
那是政治變動不安的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美國、日本等國相繼斷交,面對動盪的國際局勢,我們要「莊敬自強,處變不驚」。 那是經濟建設起飛的年代,政府不再依賴農工業,開始開發新竹科學園區、興建十大建設,振奮國內社會與經濟。 那是尋找自我認同的年代,民歌運動讓青年們開始唱起自己的歌,美麗島事件讓黨外人士走上街頭,吶喊嘶吼他們的政治理想。 那是影視娛樂當道的年代,布袋戲「雲州大儒俠」風靡大街小巷,瓊瑤的愛情文藝電影浪漫席捲,劉文正、鳳飛飛的偶像魅力,還有「科學小飛俠」、「無敵鐵金剛」、「宇宙戰艦」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導演王嘉明新作,常民四部曲之二《李小龍的阿砸一聲》,藉用神話敘事的奇想、充滿想像、不合邏輯,但卻更貼近人性慾望與本質的形式,濃縮台灣七○年代的政治社會事件與代表人物,編織一則橫跨六代的「龍」的科幻家族寓言。 本刊將從王嘉明的創作切入,一探他如何書寫台灣的常民四部曲,並藉由七○年代的政經、文學、音樂、電影、娛樂等面向,帶讀者重返那個理想燃燒、能量狂飆的年代,見證曾經大無畏的青春與夢想。
-
特別企畫 Feature 娛樂七○
華語歌星魅力難擋 電視節目橫掃千軍
七○年代的平民娛樂,最重要的就是華語唱片與電視節目。當時的華語歌星,透過好聽又不複雜的流行歌曲,深深擄獲大眾人心。而六○年代末開播的電視,則靠著連續劇與布袋戲,緊抓著觀眾的眼睛。在這個只有單純娛樂項目的年代,這些流行歌曲與電視節目,也就成為那一代人的共同記憶。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角落中的歷史 神話般的年代
一 九七○,是一個怎麼樣的年代?在本期雜誌截稿時我也不斷地回想。慢慢地,許多塵封的文字與圖像,像是從記憶中抖了抖身上的灰,漸漸蹣跚地鮮活起來。台灣退 出聯合國、保釣運動、大同電視機、「包青天」、《梅花》、《筧橋英烈傳》、大同水上樂園、高速公路、美麗島事件、國父紀念館前廣場、光復南路、史豔文、鳳 飛飛、「科學小飛俠」、公館的麵攤、陸小芬、桃園機場但那是歷史的原貌嗎?是屬於我,還是屬於那個世代?忽地腦中浮現出兩本書:《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 代》與正讀到一半的《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前者是以不同於以往解讀政經等大歷史的角度,帶領讀者從另一條更貼近生活的路,去領略從日據到民初的歷史況 味,讓歷史的探詢展現出全然不同的樂趣;後者則是紀錄片導演陳俊志眼中自七○年代至今的成長記憶,的確是與一般人很不同的過程,但也是台灣真實存在過的歷 史片段。都是歷史,有些雖與我理解的不同,但它們都藏在不同的角落,以不同的樣貌出現。 而被稱之為台灣中生代劇場導演代表之一的王嘉明,他在用《麥可傑克森》詮釋了八○年代的流行文化與集體現象之後,也開始了他「常民四部曲」的創作旅程。向來 愛玩聲音、語言、空間和流行符碼的他,又要如何在眾人不同的歷史認知下,喚起相同的記憶?為什麼再次選擇了一個相對於台灣來說是個外來俗民文化的代表 李小龍,來解讀台灣七○,這個被稱之為神話的年代?他將用什麼樣的顏色、旋律,與什麼樣的組合,來展現歷史中七○那獨特的丰采?這是我們感興趣的地方,也 是本月份特別企畫「台灣神話七○」的焦點。此外,在本刊陪同讀者初探這位鬼才導演新作《李小龍的阿砸一聲》創作脈絡的同時,也希望帶著大家穿越時光隧道, 重溫七○年代的點滴。所以我們除了透過政經、文學、音樂、電影與娛樂的角度,來切入閱讀這個時代,編輯部還特別請到張照堂、郭力昕、陳柔縉、蕭青陽與吳億 偉幾位不同年級的藝文人士,為讀者道來他們心中的七○印象。張愛玲曾經說過:「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這個時代的總量。」一九七○到一九七九是什麼樣貌,也許 有人不復記憶,也有人從未走過,但不可諱言的,在那飄逝的歲月裡,仍有著歷史的餘燼,溫暖著或映照著你、我,無論我們是否願意回首。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李小龍的阿砸一聲》編導
王嘉明 打造常民記憶的劇場行李箱
從《麥可傑克森》開始,以「愛玩」出名的劇場導演王嘉明,展開了他的「常民三部曲」旅程,最新的一站來到一九七○年代新作《李小龍的阿砸一聲》,以一代武打巨星李小龍為精神主軸,不談人物傳記,而是將當時台灣人作為民族心理依歸的「龍」之象徵,轉化為結構複雜的家族傳說。王嘉明說,從流行文化來看,台灣其實是一個混雜體,而他從流行文化的角度切入談台灣歷史,更能貼近「我們的皮膚」。
-
特別企畫 Feature 政經七○
政經大海嘯! 最壞也是最好的年代
政治的複合式災變、救災歧見,經濟的柳暗花明、偶見的毒花,以及政經間的夾纏互動,就蔚為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所揭示的「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政治穩定/爭取民主、經濟成長/社會正義、正統中國/本土台灣隱然匯合成多重的離心/向心漩渦,在七○年代的舞台上先行預演一番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文學七○
裂痕、硝煙與純情的記憶
七○年代是一個無法冷靜的時代,在文學的疆土上,硝煙紛起,先是「現代詩論戰」,接著更是影響深遠的「鄉土文學論戰」,而文學的內涵也重新注視腳下台灣這塊土地,更對進入資本主義時代的台灣社會變化憂心忡忡。另一方面這也是個純情的年代,愛情的夢幻、純真的民族情懷,也標誌了這個時代的文藝風向。
-
特別企畫 Feature 音樂七○
為何唱自己的歌 卻只見乍現春光?
民歌在七○年代之所以成為一種運動,是因為在經過高壓禁錮的黑暗年代之後,年輕人終於可以發出微弱的聲音:先是保釣運動在七○年代初點燃了青年運動,文藝青年們接著開始辦起文藝雜誌、搞活動,然後用歌曲唱出他們的聲音。但這些歌不僅與美國民歌傳統的精神斷裂,也與當時回歸現實的文化氛圍切割,而很快地被商業機器整編成為下一波流行音樂。
-
特別企畫 Feature 電影七○
愛情武打又愛國 封閉時代的繁華
主流電影工業在七○年代發展出中小企業積極的商業性格,靈活遊走在官方訂定的界線邊緣,因為市場蓬勃而繼續製作愛情文藝片及武打電影。只是如同台語電影因為賣座好而形成一窩蜂的搶拍,最後流於粗製濫造,愛情文藝與武打片也有類似的狀況,功夫電影引起模仿與霸凌,各國開始嚴格禁止功夫片進口,愛情文藝片看久也會看膩,而隨著七○年代退出聯合國與蔣介石過世,電影也跟著峰迴路轉發生體質上的變化。
-
特別企畫 Feature
我的印象七○
張照堂純樸直接的人與環境 1943年生。資深攝影家,並從事紀錄片製作。 七○年代的文化界、知識分子,開始開發鄉土這條路線。那時候紀錄片的概念還沒進來,沒有很多人在做。我們都還在摸索,做得比較簡單,可能不夠深入,但好好記錄下當時的人、事,也很珍貴。 我那時候在中視工作,到處跑,拍紀錄影像,有機會看到民間生態和生活裡比較現實的面向。像是拍「新聞集錦」、「60分鐘」,開始琢磨民間比較中、下階層的、角落的、鄉土的影像。黃春明他們策畫的「芬芳寶島」系列節目,用16釐米去拍攝台灣民間的東西在電視上播,那是最早的。我記得第一集是〈大甲媽祖回娘家〉,在一九七四到七五年間第一次看到,非常震撼。炮竹聲、人山人海、信徒沿途跟著媽祖走路的虔誠、香客的好客裡面有很大的民間情感在發酵。我今年也有去。隔了四十幾年,很多景象不一樣,但人的情感跟寄託還是一樣。這是宗教信仰的力量,如果是政治信仰、文化信仰,可能很多人就改變了。 七○年代也是我攝影的轉型期,大學拍比較概念性的作品,出社會工作之後,看見生活周遭人的情感,可以感覺到整個環境的氛圍,對紀實攝影、紀錄片都有些觸發,開始認定那是我要走的方向。 我非常羨慕那時候的人和環境。當時比較純樸,人的想法比較直接、簡單、純粹,拍得到深刻的東西。不管你喜歡什麼,方向明確,可以比較專注、熱忱地投入進去。現在環境變了,太多選擇,人的面貌也錯綜複雜,不如以前直接有力。(採訪整理 朱安如) 郭力昕動搖年代的思想啟蒙 1956年生。媒體評論人、學者,現任政治大學廣電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 七○年代台灣的位置不一樣了,社會各方面都在動搖。美國和中國建交、台灣退出聯合國,民眾人心惶惶,充滿不確定感。從這個缺口,社會力量開始動搖之前超穩定、高控制的結構。 那是我高中到大學的時候,最後兩年在當兵。念東海外文系時,對文學、藝術比較有興趣。台灣當時的雜誌,以思潮性、文學性為主,蔣勳、奚淞當主編的《雄獅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