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麥可傑克森》開始,以「愛玩」出名的劇場導演王嘉明,展開了他的「常民三部曲」旅程,最新的一站來到一九七○年代——新作《李小龍的阿砸一聲》,以一代武打巨星李小龍為精神主軸,不談人物傳記,而是將當時台灣人作為民族心理依歸的「龍」之象徵,轉化為結構複雜的家族傳說。王嘉明說,從流行文化來看,台灣其實是一個混雜體,而他從流行文化的角度切入談台灣歷史,更能貼近「我們的皮膚」。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李小龍的阿砸一聲》
5/13~14 19:30 5/14~15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INFO 02-33939888
觀看歷史的角度有很多種,教科書上對於歷史事件的選擇與詮釋,是我們最習以為常的一種。但很顯然地,在教育體制的規範下,書本裡的「知識」與生活中的認知總有一段遙遠的距離。而歷史的解讀權往往還受政治或學院派別操弄,以至於「歷史」二字承載過多意識形態。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能從自己的角度詮釋歷史?其實,回顧生活的同時,我們已經展開了屬於自己的一段歷史書寫。創作,也是一種,而且有更大的分享與開放自由度。
身為劇場導演,王嘉明向來特會玩語言和流行符碼、聲音和空間的混雜遊戲,批判藏在台詞裡、象徵藏在敘事裡,炫技學舌卻饒富深意;總將形式翻了又翻,誓要將劇場的各種可能玩到不能再玩。始於《麥可傑克森》,王嘉明創造了新的表演形式:以演唱會式的華麗沸騰能量,與粉絲般的激情宣告,帶出台灣一九八○年代的流行文化與集體現象。然而,說了一個十年,就有另一個十年也等著,王嘉明以自己的出生年代為座標,像是溯源、也像重新開挖,從七○年代繼續探索,就此展開他的「常民三部曲」。
三部曲的格局龐大,王嘉明選擇以常民的身體與通俗文化,作為闡述過去記憶、聯結世代情感的切入點。每部以十年為一單位,構築台灣人的生活史詩,卻非老老實實地搬演歲月的進程。新作《李小龍的阿砸一聲》,從命名便可感受其建立多重意涵的企圖。以一代武打巨星李小龍為精神主軸,不談人物傳記,而是將當時台灣人作為民族心理依歸的「龍」之象徵,轉化為結構複雜的家族傳說。創作手法讓人聯想到馬奎斯的《百年孤寂》,家族的魔幻色彩隱喻世代處境,情愛滄桑與茫茫命運,講述的是時局變化下的追尋與迷惘。
畢竟,王嘉明不是為了追憶似水年華的懷舊,他苦修七○年代的考古學,從國際政治、社會新聞、流行文化相互糾纏的十年裡,看見一個混合著沉痛和搞笑、恐怖和娛樂、謊言和夢想的劇場,反映台灣讓他最感興趣的「雜」。於是有了「常民三部曲」、有了充滿密碼的《李小龍的阿砸一聲》,運用劇場的遊戲質地,這次,且看王嘉明如何詮釋七○年代特色,形塑出一個既復古又科幻的奇想神話。
這裡,讓我們透過與王嘉明的訪談,了解他如何建構出這樣的劇場神話:
Q:你是如何有創作「常民三部曲」的想法呢?
A:預告一下,其實我現在有四部曲了!先回頭說,當初是因為想做《麥可傑克森》這個題材,也和我自己以前喜歡跳街舞、練武術有關,我就是喜歡有點雜的東西,通俗文化本身就是最受歡迎的大雜燴。所以做《麥可》時,我馬上想到李小龍,想到兩部曲就覺得一定要做三部曲:談台灣歷史,但從流行文化的角度切入。
政治上,我們常在尋找台灣的定位,但從流行文化來看,台灣其實是一個混雜體。史學研究有一門「年鑑學派」,強調的就是,從價值觀、對時間的看法等來看歷史,不一定是政治事件,因為歷史有很多層次。所以我覺得,四部曲應該從流行文化談常民生活,這跟我們的皮膚是比較接近的,而不是呆坐在教室裡,單方面地被灌輸。
Q:三部曲在形式上各有什麼差別與特色?
A:我常說台灣像一個胃,消化能力很強,可以把別人的東西消化成自己的。雖然三部曲的內容講的是台灣的常民生活,但題材上我故意都找國外的流行文化為代表:八○年代的麥可.傑克森來自美國、七○年代的李小龍從香港發跡又到好萊塢、九○年代就是日劇,風靡台灣的程度,搞得那時候人人都想學日文,就算不學,也會來上幾句「阿依稀ㄉㄟ魯」。這些元素都可以代表當時台灣的某種氛圍和認同。
不同部曲則要有不同的敘事形式區隔,創造更豐富多元的層次。因為我覺得敘事形式一旦固定,也會掉入一種很官方的模式。所以我盡量在每部曲裡找不同的說話方式,這對創作者來說蠻重要的,我希望不要重複自己才有趣。
至於形式呢,七○年代是科幻神話,而九○年代我已經想好了,要做一齣日文愛情音樂劇,所有人都講日文、唱日文歌,然後下面配中文字幕!呼應當時的語境。可能有人講一下國語就會被瞪,好像比賽犯規一樣。
Q:那麼第四部曲會是什麼呢?
A:進入廿一世紀就是網路世界了,這是我們現在的寓言,我想將劇場的空間感壓扁成一個平面。我想到的,可能會是一個像電路板的舞台,用很多演員或舞者,沒有語言、以肢體表達,接近我們在使用電腦、網路的狀態。劇名可能是《i-error》,其實英文的「error」有點像「91101」,它的意思已經在其中了。雖然第一部曲比較沒有政治的部分,但接下來幾部會穿插,其實也不用刻意迴避,自然就會觸碰到。
Q:為什麼七○年代選擇的是李小龍?
A:人物選擇上,主觀成分當然很重,但我盡量從資料中找到合乎的邏輯。
李小龍的身分很特別,就好像香港、英國和美國的混合體,但同時又是中國人的英雄形象投射和民族圖騰。藉由他發展出「龍族」的故事,但是也諧擬了「聾」的隱喻。
七○年代一連串的政局動盪,台灣退出聯合國、中日美斷交、釣魚台事件等等,台灣人出現了認同焦慮。產生所謂和對岸相比、「正統的龍的傳人」的口號,但同時又有如美麗島事件,對台灣土地的疾呼;這種關於「龍/聾」的分歧,其實從那時開始,一路延伸到現在的政治生態、奠定今天的社會樣貌。
Q:為什麼敘事形式是組裝科幻神話?
A:七○年代所有東西都是非常政治的,以至於出現了好玩的現象:因為過於政治而產生非政治性的部分。可以說有逃避意味,也有一種非現實的夢想追尋。
首先,李小龍的形象底層就是種神話意涵。即使到今天,在好萊塢的華人明星都要會打,從楊紫瓊到章子怡,現在是周杰倫。這種武打英雄的誕生很像神話的架構。加上七○年代開始流行布袋戲、科幻片、鬼片的類型,所以我選擇,由很多獨立的小寓言,串接成一則「龍族」的科幻神話。用那些流行元素拼裝出科幻感,而台詞則像是事件和人物的解碼題,暗喻哪些是李小龍的「影子」。
Q:如何為這齣戲選擇演員?
A:男演員會多一點,希望視覺上比較陽剛。除了固定班底,也嘗試不同質感的演員,找有趣的搭配。因為我是不太懂得解釋的導演,所以我需要更主動、更會玩的演員。
邀請張榕容合作,最主要是她的資質,除了混血兒的外表,她在表演上有很柔也很中性的一面,加上她很願意嘗試,可以玩出不同角色。
Q:可以提供一些七○年代的通關密碼嗎?
A:就像作畫時,會選什麼水果或風景,這些選擇,是為了劇場視覺與聽覺的考量,可以構成什麼感覺和氛圍。流行元素的選擇包括了:西方的搖滾、愛國電影、合氣道、恰恰、民歌、鄧麗君等等。七○年代也是六○年代產物的延續,從電影就可以看出來,《超人》、《大法師》、《大白鯊》,或是國內的卡通《宇宙戰艦》、《科學小飛俠》等等,都是處在幻想階段。
Q:談談這次的劇本寫作吧!
A:這個本,其實是將多年前寫的一些東西拿出來改編。看著那些感覺陌生的文字,很驚訝當時的自己在想什麼,也發現一直都很迷戀、重複的原型。
重新考古、創作,覺得在這個劇本的語言和聲音使用上,要帶有一點村上春樹的味道:很重的抒情感夾雜一些論述。就好像布袋戲或當時的官方語言,甚至李小龍的台詞都是很文以載道的。七○年代的媒體語言,是以情感闡述責任感。所以希望能點出這種感覺,營造出空間和時間感的關係。
Q:創作「常民三部曲」必須回顧過去,覺得自己因此懷舊嗎?
A:其實我的記性非常非常差,很多東西都是為了作這齣戲才找回來,所以沒有懷舊感。對我來說反而好,否則情緒陷進去,很多東西是做不出來的。尤其是當互相牽連的因素很複雜,為了要使用,必須拆解它們的符碼,反而可以重新思考。再說,就是因為自己失憶,更想要找回那股生命力和能量。不過,當然也有聽到某些歌,想起是我當年失戀時聽的,就忍不住覺得「嗚~我一定要用!」
Q:你心目中最代表七○年代的是什麼?
A:「行李箱!」
那時候有一個電視節目叫《法網追追追》,直接將命案分屍的畫面放到電視上,叫觀眾認屍,很恐怖耶!五股箱屍命案鬧得滿城風雨,大家看到行李箱都會毛毛的。那時候電視的尺度居然這麼大,比現在還超過,爭議實在太大,節目最後也被停掉了。有這麼具里程碑的事件,我一定要讓行李箱被拉上舞台。
台灣七○年代事件簿
整理 廖俊逞
1970
-遭跟監長達四年的異議分子,台大政治系教授彭明敏,偷渡出境成功。
-由中視製作,台灣電視史上首部連續劇《晶晶》播映完畢,時間長達五個月。
-於台視播出,創下高達百分之九十收視率的黃俊雄布袋戲《雲州大儒俠》,遭政府以「影響農工作息」為由禁播。
-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於美國紐約訪問遇刺,涉嫌的台獨聯盟成員黃文雄、鄭自財被捕。
-警方全力掃蕩「竹聯幫」,逮捕陳啟禮等首要分子。
-第一座核能發電廠於石門鄉動工興建。
-田徑女將紀政獲亞運金牌。
-世界少棒賽在美國舉行,中華七虎隊首戰敗給尼加拉瓜隊,衛冕失敗。
1971
-台灣退出聯合國。
-台大近千名學生為保釣運動示威遊行,向美日大使館遞抗議書。
-警備司令部召開會議,加強取締嬉皮、奇裝異服、長髮。
-台灣省家庭計畫推行委員會,推出「兩個孩子恰恰好」口號。
-中華電視台開播。
-南北高速公路開工。
-美國總統尼克森特使雷根抵台參加建國六十年國慶慶典。
1972
-國父紀念館落成啟用。
-政府推行「客廳即工廠」運動。
-關傑明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中國現代詩人的困境」,引發現代詩論戰。
-美和少棒隊為台灣拿下首次世界青少棒冠軍。
-中日斷絕外交關係。
-蔣經國就任行政院長,提出十項革新計畫,包括公教人員不得濫發喜帖、訃聞;不得進出聲色場所;停止建築辦公房舍等。
-全長一百八十二公里的南橫公路全線通車。
-教育部文化局函知三家電視台,限制方言節目播出每天不得超過一小時,晚上六點半後,閩南語節目限由一台播出,三台各輪流十天,另,每天只能播放兩首閩南語歌曲。
-李小龍在電影《精武門》飛踢砸爛「東亞病夫」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匾。
1973
-我國輸出佔國內生產毛額百分之四十五,超越原居首位的荷蘭。
-大學聯考全面改採電腦閱卷。
-唐文標連續為文批判現代詩,掀起「唐文標事件」
-亞運執行委員會通過排我納中共提案。
-雲門舞集首次公演,林懷民率十二名舞者演出。
-高雄、基隆兩港區解除光復以來的宵禁。
-牯嶺街舊書攤遷往光華商場。
-針灸麻醉新發展,產婦進行無痛分娩。
-李小龍猝逝,《死亡遊戲》成為未竟遺作
1974
-台灣首座蠟像館在大同水上樂園竣工。
-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長達三個半小時的紀錄片《中國》在三台聯播。
-立法院首次審查中央政府的總預算
-華視連續劇《包青天》大受歡迎,數月不衰。
-日本與中共簽署民航協定,外交部宣佈中日航線停飛。
-中華棒球隊首獲三冠王 。
-中美合製F-5E機出廠。
-殘障青年鄭豐喜獲傑出青年獎。
-日軍強迫徵召前往印尼作戰的台東山胞李光輝,在藏匿叢林二十九年後被尋獲。
1975
-首部彩色卡通影片《封神榜》上映。
-「中影文化城」落成開幕。
-連任五任的總統蔣中正去世,副總統嚴家淦繼任總統,蔣經國獲選為執政黨中委會主席。
-胡金銓的電影《俠女》在坎城影展獲得最佳攝影技術獎。
-《台灣政論》創刊,由黃信介任發行人,張俊宏任總編輯,發行四期後被迫停刊。
-為防止青少年吸食強力膠,政府決定在強力膠中添加芥子油,使具刺激性和作嘔感覺。
-李雙澤淡江可口可樂事件,民歌運動的濫觴。
1976
-發生五股箱屍命案。
-電視劇《寒流》在三台聯播。
-素人畫家洪通首次畫展。
-台灣首次發生火車對撞。
-我國首度在遠東區少棒賽失利。
-愛國電影《梅花》上映。
-我國退出第廿二屆蒙特婁奧運會。
-首屆聯合報文學獎舉辦。
-台中港竣工啟用。
-自稱韓愈後代的韓思道,控告《潮州文獻》發行人郭壽華有毀謗韓愈之嫌。
1977
-卡通「科學小飛俠」中視首播。
-台北市公車開始聯營。
-中共空軍中隊長范園焱駕機投奔自由抵台。
-鄉土文學論戰展開。
-省議會抨擊許信良著作《風雨之聲》毀謗同仁。
-空軍實施人造雨成功。
-教育部通令學校教唱由蔣緯國改編的愛國歌曲〈梅花〉。
-我國首座核電廠正式啟用,進入核能發電時代。
-五項地方公職人員投票,中壢國小選務人員疑似妨礙投票行為,激動群眾憤而搗毀焚燒警局,爆發「中壢事件」。
1978
-江子翠分屍案宣告偵破。
-蔣經國當選第六任總統,謝東閔當選副總統。
-總統任命林洋港為台灣省主席,李登輝為台北市長。
-北市敦化南路的林安泰古宅拆遷。
-許常惠錄製卅五年前轟動世界音樂界的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
-南北高速公路通車。
-第一屆時報文學獎舉辦。
-行政院通過開放觀光護照。
-美國宣布與中共建交。
1979
-中(台)美斷交。
-中央銀行成立外匯市場,實施機動匯率。
-警備總部以「涉嫌參與匪諜吳泰安叛亂」之名,逮捕反對運動大老余登發父子,許信良率反對派人士抗議,為戒嚴以來首次政治示威遊行。
-桃園中正國際機場正式啟用。
-高雄市升格為直轄市,王玉雲任市長。
-《美麗島》雜誌創刊,網羅當時最重要的黨外人士,酒會在北市中泰賓館舉行,數百名群眾在在外高喊抗議,是為「中泰賓館事件」。
-李登輝推動首屆台北市音樂季。
-十四家統一超商開幕。
-國際奧會通過決議,容納中共入會,要求我更改名稱、會旗、會歌。
-「美麗島事件」在高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