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剛華
-
焦點專題 Focus
台灣,有了臺北戲劇獎!
睽違已久,一個屬於劇場的獎項終於要在台北發生!「臺北戲劇獎」從今天7月1號開始,到今年年底進入評比試辦,預計明(2025)年上半年頒獎。 其實台灣一直都有「設置劇場相關獎項」的聲音,對內看著三金典禮的盛大舉辦,對外也仰望美國東尼獎的頒發,既是欣羨,更是期待與期許台灣劇場產業的成熟。本刊早在1999年5月就曾以「獎不獎,有關係」為企畫主題,從各種角度來探討獎項需求的民意基礎及技術考量,也蒐集了國外知名的獎項,了解背景與特色。沒想到的是,要到數十年後,才終於盼到了這個獎的誕生。 這次,本刊從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長蔡詩萍的專訪開始,切入臺北戲劇獎的緣起;也搜集了多位劇場從業人員,包含編導、藝術行政、劇場設計、劇評人等,提出他們對臺北戲劇獎的看法與建議,期待這個獎項能帶給台灣劇場更多可能。
-
戲劇 窺視英雄與戲曲的另一種角度
《和合夢》 以沉浸式展演回應酷兒想像
談及英雄,往往脫離不了其所建立的豐功偉業或是某種高尚情操,於是「英雄敘事」成為某種窠臼根生於眾身/聲當中。當我們從現今的眼光回頭觀看,又如何觀照更多不同面向的英雄形象?2023年臺灣戲曲藝術節便以「英雄.超時空」為策展主題,明日和合製作所(洪千涵、張剛華、黃鼎云)則藉「歌仔戲」、「酷兒」、「沉浸式劇場」等元素,既重新探究「英雄」之餘,也顛覆了我們對戲曲演出可能的想像。
-
戲劇 透過手機《洗頭》
張剛華繼續探索人與人的親密接觸
從2018年展開的《洗頭》,是藝術家張剛華一路發展的創作計畫,從工作坊、田野調查、社區劇場展演,其核心是透過「洗頭」時人與人之間的短暫親密接觸,與人互動,藝術家也藉此過程回身思考自己的身分認同。但在疫情限制下,「接觸交流」的模式轉換到線上,這次臺北藝術節的演出,張剛華以手機為媒介,透過「參與式展演」與「講座式展演」兩種形式,試圖讓兩個部分能夠彼此對話,成為一個完整的論述。
-
特別企畫 Feature 明日和合製作所X進港浪製作
在內容串流時代,建構劇場新體感
2020年開始,無論是外在大環境的疫情,或是科技的發展,都使得人們對於「體驗」的定義開始有著更加數位與科技的想像。表演藝術也在這波浪潮下,開始快速的找尋生存之道,明日和合製作所與進港浪製作皆為台灣非典型劇場重要且具開創性的團隊。 藉著回顧2021年,我們邀請明日和合製作所核心創作者洪千涵、張剛華、黃鼎云與進港浪製作團長洪唯堯、導演孫唯真進行線上對談,進一步提出各自對於此創作、製作趨勢的觀察。
-
藝術節 2019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透過藝術家視野 打開在地文化想像
從二○一五年開始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以民間自發舉辦為口號,並逐步反思「對外連結」與「在地連結」,以及多元性的呈現。二○一九年除延續過去的活動,更將「街區共同策展」視為重頭戲,落實「民間發起」的意義。其中的社區劇場《洗頭:跟我說一個故事》,不僅是在地經驗的體現,更是通過日常行為去建構劇場的可能性。
-
回想與回響 Echo
表演性理論的有限性
師父對宮主而言不是角色,而是一個大過於名叫黃麒文的存在體;藉著讓渡出肉體,宮主任其上身。他所修練的,是如何在自身的韻律(人)與來自於外的能量體(靈)之間維繫最大的和諧感,讓神靈辦事與身而為人不相衝突。這與在劇場中,演員將神靈客體化,讓扮演成為可能,完全不同。也因此,當濟公禪師完全進入宮主的肉體之後,表演性的理論就失去論述作品的功能。
-
特別企畫 Feature
生而為人 我們參與了這場實驗
以洪千涵、黃鼎云與張剛華為主創者的「明日和合製作所」,在沉浸式展演的浪潮裡以他們對「觀演關係」、「演出空間」等方面的思辨與實驗形成一套「和合式collective」的創作方法脈絡,三年內陸續推出了多齣製作。走進明日和合的劇場,作品發展與發生過程裡的不定性,正折射出我們於社會扮演的角色,並連繫身分的多重性,於不固定或僵化的變換中持續尋求或打破規則。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與觀眾在「當下」對話 重視過程勝於結果
二○一六年,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導演組的三位同學張剛華、洪千涵與黃鼎云共組了「明日和合製作所」,以「和合式」(collective)為方法、將「不設限」作目標,自詡能「遊走在劇場/行動/展演/計畫等多樣創作間」。 三位同為作者,時而一起推出作品、時而由其中一人與其他創作者攜手,以「明日和合」之名實行計畫。例如,三人在台北國際藝術村寶藏巖推出的《明日和合 Tomorrow Inn》(包含《獨身澡堂》和《日夜旅館》兩件參與式作品),是「明日和合製作所」的初試啼聲;而二○一五年,洪千涵與曾士益在「台北藝術自由日」共同創作的《坐坐茶室》,其後於WSD2017劇場藝術節、澳門藝穗節等地的再製,便是交由明日和合製作;曾入圍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的《曾經未曾》亦同。 創團這三年來,他們走遍了各種演出場域,從廚房到路邊、從劇場到美術館,豐富多樣的作品形式亦造成許多討論,不管是參與式也好、沉浸式也罷,可賦予的定義和分類,永遠趕不上創作者們好奇嘗試的實驗、探求變化的念頭。 三月底,三人將再度聯手,共創新作《半仙》,這回他們潛入台灣民俗宗教文化,探問神秘經驗,將透過一場「講座」在實驗劇場「假鬼假怪」。趁此機會,本刊先向三位創作者「問事」,請他們一談各自的創作經驗與想法。
-
TSO精選 TSO Choice TSO音樂劇場《前進!理想國!!》
跟著交響樂的多元腳步 尋找理想新國度
格林童話中的〈前進布萊梅的樂手〉是許多人熟悉的故事,描述各有困境的一群動物組成的樂隊,試圖到大城市中尋找自己的幸福未來,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將以音樂劇場形式,把這個寓意深遠的趣味童話搬上舞台,除了交響樂團,還有來自街舞、特技、劇場、現代舞等背景的設計與表演者,並邀到客語歌曲創作者黃連煜原創劇中歌曲,擔任說書人一角。
-
戲劇
射後的餘溫
恥的子彈,是否也意味著「恥」的侵略性和殺傷力,那麼射過之後,能殘存多少餘溫?這恥感,究竟該從何而來?是恥的辱感,還是快感?是走馬看花式的景觀饗宴,還是作為挑戰文明、悖德違禮的反叛力量?與這整場琳琅滿目風景之下所形成的集體傷感相較,有那麼一刻,靜謐又私密,如同自瀆。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新人新視野—張國韋、陳逸恩、張剛華
「新人新視野」是一個專門提供給在台灣畢業五年內,對於表演藝術編創有興趣的人才的發表機會與徵選平台,在有足夠的經費資源下,展現年輕世代的創作力。這也是我一直在關注的事! 編創人才培育與發展,非常需要鼓勵與支持,而他們更是用一種「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態度在玩創作,我想這就是「新人新視野」所開放的新世代精神。 今年兩位編舞者陳逸恩、張國韋和一位導演張剛華,分別以身體語言和劇本創作,展開自我與社會的雙向探索,無畏無懼,是值得觀察,也值得期待的台灣創作新世代。